穿入聊斋
答案恐怕也不如人意,或许,保持现状倒是个好选择。
城隍庙许知府判案,影响极大,很快就传遍全城,热论的中心,自是许青天,和陈剑臣没有多少关系,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他的存在。
在替萧寒枫洗霉气的宴席中,王复等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陈剑臣,希望能从他嘴巴里得到一个答案。
陈剑臣微笑道:“你们该去问知府大人。”
当然,以他们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敢去问许梦泽的,于是,整件事便没有了答案。
事件本身所笼罩住的神明色彩,反而更能让人所津津乐道,经久不衰,与此同时,还带旺了城隍庙的香火呢。
……
同样没有答案的,还有新官上任的宋崇,他找时间将石大虫送去那崇阳寺,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才请到主持元宝大师出来相看。
大师只看了一眼傻乎乎的石大虫,便道:“这位施主走魂了。”
“可还有救?”他没有对元宝大师说实话,只说石大虫夜间淋了一场雨便变成这样。
元宝大师摇摇头,示意没有了法子,不过他开口请宋崇将石大虫留下,要收其为沙弥,宋崇答应得很干脆,石大虫已经废了,留在身边还有什么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丢下来算了。
石大虫丢给了别人,但宋崇心头上的恨却不曾丢下半点,“必杀陈剑臣!”这就是他的恨。
近日鉴江河堤决堤的影响日渐扩大,有不少灾民都朝江州城府涌了过来,他们一无所有,他们拖儿带女,他们只求有地方住,有一口饭吃,而如果最简单的愿望都无法达成的话,他们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乱民。
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令朝廷头疼的问题,灾难往往是百姓作乱的诱因,是导火线,一旦点燃,很快就会一呼百应,势成燎原,而地方出现了乱民,那也就意味着当地官员要倒霉了,乌纱不保是小事,人头不保才是大事。
因此,为了预防局面失控,江州张知州早早就想好了对策━━关城闭户是肯定的,如果让大范围的灾民涌进城来,后果难以收拾,灾民进不了城,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地方去,唯有在城外面安顿下来,等待官府施舍。
然后就是和江湖帮会虎豹盟合作,让宋崇来当协管,带领一批手下,专门负责维持灾民的秩序。
宋崇他们做事,可比官府给力多了,更狠辣,更果断,更暴力,更会吓人,同时,可能的话,他们还将是替罪羔羊的不二人选。
对于某些门道,草莽的宋崇没有去想太多,他只知道自己摇身一变,从贼变成了官,既然当官了,手里就有了权力,既然有了权力,就应该好好利用,从而获得最大的好处,更不能让自己过得憋屈了。
问题就在于,自从遇见陈剑臣,他就感到憋屈了。想抢的美人儿没有抢到,杀人又没有杀成,他宋崇纵横江湖多年,何时有过这般的不痛快?该死!
……
日子如水,渐渐恢复了平静,平静得一点动静都没有,就那般不知不觉间从每一个人的指尖上飘过,不留下半点痕迹。
读书,写字,上课堂,坚持每一天的锻炼,偶尔出去吃一顿酒,这几乎就是陈剑臣全部的生活内容。
人生很多时候,平静才是幸福。但平静不代表平淡,反正对于陈剑臣来说,他的日子是不可能过得很平淡的,这不,距离和鲁惜约大婚的日子,剩不得几天。
也许在天统王朝,男子结婚不算什么,毕竟可以三妻四妾,乃至于十几房姨太太诸如此类,换句话说,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一生大概都会结很多次婚,进很多次洞房,然而陈剑臣属于外来人士,还无法做到那般‘一只小蜜蜂,随处采花中’的逍遥境界,因此,对他来说,和鲁惜约结婚是大事。
其实关乎礼仪方面的准备,莫三娘和阿宝早就筹备得七七八八了,鲁惜约又是单身一人,没有父母在,这就免去了许多的环节,到了日子,请一队仪仗,抬着轿子到对面金针斋去,把新人接过来就可以了。
成亲之后,鲁惜约将会关掉金针斋,全心全意的做陈剑臣的妻子━━这都是早就商议好,决定下来的事宜。
说起来,陈剑臣还挺期待那一天的,洞房花烛夜,本就为人生一大乐事。
在这段等待的时光,换了小义去保护鲁惜约,婴宁就又回到陈剑臣身边,做那伴读小书童的专职。
人在学院,可陈剑臣消息并不蔽塞,近日来一连听到不少关于屯集在城外灾民的情况,说已有些骚乱的痕迹了,那宋崇担当协管一职,暴力执法乃是家常便饭的事,对于看不过眼的灾民,动辄欺辱打骂,而府衙施舍出来的饮食,粥水轻盈,可以映照出人的样子。一大碗下来,捞不到几粒米。
城府有粮仓,但放粮额度实在少得可怜,至于城中各方人士捐献出来的物资,中间又不知有多少被经手的官吏贪墨了去,最后能到灾民手里的,十无一二,最后导致成千上万的灾民生活难以为继,生存条件甚为恶劣,每到夜晚,哭声遍野,哀气冲天,听得城中的居民都恻然感伤。
“公子,要不我去官府的钱库借些钱出来散财吧。”温善的婴宁最是听不到那些凄苦哀怨的哭声,忍不住动了借官散财的意念。
第二百二十八章 会聚
婴宁提出借‘官府钱库’的想法终穷只能是一个想法,无法实施出来。那官府金库护卫森然,血气极其旺盛,还供奉有财神,一般修者很难施展法术潜入。
那财神,其实也是隶属阴司范畴,长期受了香火,真有什么事情发生,可不能做那泥塑木雕的死物。
一阴司显灵大原则之一:不问善恶,只问香火。
这些天的雨水仍然很肆虐,几乎没有间断过,自是大大增加了灾情的严重性。一些低洼的乡村地带宛若成了泽国,而百姓们早逃了出来,或者离乡背井,或者迁移上附近的山岭安顿。
鉴江河边,与笔架山遥遥相对的,有一座山峰,名曰:龟山。
其山如名,山势平平,有一个缓缓的弧度,看上去,就像一片龟壳子。山上少树木,多石头,顶峰中心处建立一间小庙宇:龙王庙。
在天统王朝,如果还有什么庙能比拟土地山神庙的规模的话,只怕就是龙王庙了。但凡大一些的河边,以及人群集居处,都会有龙王庙的所在。
龙王庙不属于阴司管辖,而是独立的。
在某些古老的传说中,天地有龙。龙则是专门负责雨水的神祗,接受百姓香火供奉久矣。每逢久旱不雨,或者久雨不止,民众都会到龙王庙里烧香祈福,以求龙王治水,保风调雨顺。
求得多了,总会有一两回灵验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龙王显灵,或为气候不期,那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龙,早已成为传说,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在凡间出现过。其踪迹,甚至比‘神仙’还稀罕得多。
纵然如此但百姓对于龙王庙的虔诚度早已根深蒂固,很难动摇。
龟山上的这座龙王庙一向都是香火很旺盛的,庙宇固然建筑得矮小,但飞檐走壁,红墙碧瓦一应俱全。
大门两侧,联曰:千秋岁月龙出水:百载风云人求顺。横额:泽润苍生。
庙内摆设简单,只供着一尊红面小神像,身披红袍,留黑须,煞是威猛。
这就是百姓们臆想的龙王模样。
鉴江河在夜间决堤,水泻千里,附近的人民百姓慌乱逃窜四散而去,这龟山的龙王庙自然就被冷落了下来。
这等时候,百姓也来不及临时抱佛脚,再来求龙王大发慈悲,把洪水收回去。
山下洪水漫漫,犹若汪洋。
倏尔一舟出现,速度不慢,从东面飘然而来驶往龟山。
说是舟,其实不过是一条用大树干掏出来的独木船模样,堪堪能漂浮起来。舟上有两名道士。站着的那个年纪中旬,长须飘拂,风姿潇洒手中杵一根细长竹竿,在划水,自是充当了舵手的角色。
坐着的那个一身邋遢,懒洋洋的半靠在船边上,眼睛半眯,似乎在养神。
正是那广寒和庆云。
庆云举重若轻,一根不长的细竹竿,轻轻在水面上一点,独木舟就箭一般往前面窜出一大段距离几点之后,已来到龟山下。
“师叔请登异。”
庆云道长不敢造次,先请广寒上岸。
广寒嗯了声轻轻一拍,人就像一片没有重量的羽毛,下一刻,已脚踏实地,背负双手,往山顶飘去。
片刻之后,广寒和庆云都来到那龙王庙前,站定。
“就地安歇吧。”
广寒轻轻说了句,人在边上寻了一块石头,随意的坐上去,闭目养神。庆云同样如此,不发一声。
此时雨水不止,从天下飘落。只是每当落在两位道士头顶处,都自动地从边上滑过。故而,人在雨幕,他们的衣衫却没有沾染到半点湿意。
时间随着雨水而落,约莫一个多时辰后,西面有人作歌来:“昆仑山高入云霄,我从山来自逍遥:能上青天摘明月,能下汪洋捉龙蛟……”声音清朗,声到人现。一只身躯橘黄的大鸟呼啸而至,鸟背上坐一道士,八卦道袍飞扬。
看真切些,那大鸟竟然是用一种特殊符纸折叠而成的,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符箓条文,熠熠有光。
一只纸折成的大鸟,驮着一个道士,从西边飞来。
广寒蓦然睁开了眼睛,扫一眼过去,嘴一撇:“昆仑山的家伙就是会装,能装。”随即又闭眼假寐了。
庆云听着暴汗,他却不敢托大,连忙站起,迎上去。
纸鸟降落,那道士飘然下地,浓眉面白,手中仗着一柄拂尘,长长的拂尘丝雪白无瑕,隐隐泛着奇异的光华。
庆云道长一稽首,道:“见过明峰师兄。”
彼此虽然不同门,但都是出自道门一统,源于一家,称呼一声‘师兄,能拉近彼此的关系距离。
那明峰师兄看起来比庆云还年轻,而立之年,面皮晶莹如玉,气度非凡,连忙还一个礼:“庆云师弟来得好早见过广寒真人。”
广寒只微微一点头。
这明峰师兄来自昆仑,全名‘奚明峰’用的却是俗家的名讳,今年才三十六岁。年纪虽轻,但自幼入门,现在已是元婴修为,属于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少小便有天才的名声。
奚明峰知道广寒脾性,不以为意,拉着庆云道:“蜀山剑客还没有来吗?”
庆云摇摇头:“暂且不见。”
奚明峰举首望向南方,喃喃道:“不知来的会是谁应该为大胡子吧,他既已成为蜀山行走,自当代表。说起来,我倒有十年没有见过他了,不知他进入到元婴境界没有?对了,庆云师弟,弘法之时,在京城,你可曾见过大胡子?”
庆云忙道:“师兄说的是燕师兄吧。”
“除了他还有谁?”
“在京城,我与燕师兄只打过一个照面,随后再无联系了。”
奚明峰哦了声:“大胡子性格古怪孤僻,代表门派行走天下,居然没有传出什么动静来。却不知躲在哪个深山老林里修炼了。”
他这番话更接近于自言自语,庆云没有出声。谈论燕赤侠,可不是他所具备资格的。
雨还在下,天色渐晚,举目看去,有了朦胧的幕色出现。
幕色之中,汹涌的波涛之上,一人负手破浪而来。
他没有坐船,也没有乘坐飞行的法器,脚下仅仅踏着一根芦苇,便穿棱于水面,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出现。
一苇渡江,不外如是。
此子年纪轻轻,锦衣飘逸,发带飞扬,看上去,宛如一个贵家子弟。只是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剑,没有剑鞘包裹,直接将锋芒如电的剑刃显露出来。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把剑的主人定然也是一个锋芒毕露的脾性。
有剑客来,龙王庙前的广寒等人自是早就发觉。
奚明峰双眼微微眯起,叹了口气道:“来的竟然是陆师道…”
叹息之中有几分可惜,却是可惜来者不是燕赤侠。
芦苇上岸,陆师道踏步上山,不过转眼工夫,已来到龙王庙前,很冷淡地拱手施了个礼,也不说话,寻一块岩石坐好。
眼下天下道门公认的三大正统门派,崂山,昆仑,蜀山,都有杰出代表出现,会聚在这龟山龙王庙之前,简直是百年难遇到的一件大事。
但除了他们四个之外,再无旁观者在场,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汇聚于此,到底是为了什么。就算做出些足以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怕也会湮灭在风雨之中,而不为人所知吧。
在这个世界,本来就不缺乏秘密。
婚期迫近,日子屈指可数,陈剑臣便向学监告假。学监自无异议,答应得很干脆。要知道等朝廷正式的文书下来,陈剑臣便不再是明华书院的生员,而是国子监的一员了。
请了假,陈剑臣带着婴宁回到家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