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斋
法宝是比法器更高一级的存在,分为洞灵,洞神,洞天三大级别。最高级的洞天法宝,具有演化世界的通天本事,实在厉害非常。
陈剑臣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因为某些变故,释家遭受重创,不得不退出中原,只留下阴司世界,交给十殿阎罗管理……但时年久后,十殿阎罗王萌生出了独立的心思,再不愿接受释家管辖,故而才有了现在的地府。”
果然如此,这和自己的推测八九不离十,陈剑臣听得暗暗点头。忽然想到,有火之争恐怕不是偶然。
“如今地府,除了十殿阎罗王外,其他诸如判官城隍土地等,所修炼的都为道门功法,其中自有意味,公子天资聪慧,自是应该知道的,贫道在此就不多说了……呃,至于你所遇到的那个武判宫,乃是阴司里十大判官之一,手里掌握着查巡弹劾的权利,几乎等同于阳间的钦差大臣了。”
庆云道长似有某方面的顾虑,并没有一下子点透某些关窍,只让陈剑臣自己去想。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他站起身,最后说道:“对于阴司单方面的背叛独立,释家方面自是很不高兴,一直都想抢回主导权。这次天下弘法,只是一个契机罢了。贫道听说,西方释家将有大人物进入中原,其法号地藏,人称地藏菩萨,乃是修成了九转金身的通天人物。地藏曾有言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意思就是要来诛杀叛逆,夺回阴司地府……’
这是陈剑臣第二次听到‘地藏菩萨’这个法号。
第二百三十六章 本质
庆云道长走后,剩下陈剑臣和婴宁两个,坐在状元楼的楼上。
半响,婴宁吐一口气:“没想到阴司的来历是这样子的。”
陈剑臣呵呵一笑:“现在知道也不迟。”
“可是,道长说只有十殿阎罗修炼释家功法,其他的都修炼道门法术,这是什么意思呢?”
陈剑臣面沉如水:“因为这样,别人就不会跟十殿阎罗抢粮食了。”
婴宁娇躯一震,徒然明白过来。
如果说整个阴司是一个金字塔的话,十殿阎罗无疑是塔尖上的存在,他们本就是释家弟子,修炼的自是释家法门,需要源源不断地吸取香火念力,这才能提高修为一原来,土地山神城徨等等基层阴司官吏,他们所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香火,都是供奉给最高层的十殿阎罗所用的。
明白了这一层,整个阴司的本质呼之欲出,不过是一个庞大的,为十殿阎罗搜刮争夺香火资源的工具罢了。
什么善恶有报,什么我处无私,尽是虚妄之言,专门用来糊弄老百姓的。或者,偶尔人家心情好,会显灵一两次而已。
而基层官吏修炼道法,香火念力对于他们基本没有多少用处,就不会动歪心思,克扣中饱私囊了,而是完完全全地缴纳上来。
揭开这一层面纱,偌大阴司的真面目显露无遗。
根源,竟在此处。
陈剑臣忽然很想笑,大笑!
事物的本质往往如此简单而荒诞,这就是鬼神之道呀!在他们眼里,天下百姓苍生,就是能提供养分的存在。
又想到释家,几于差不多的。
当下朝廷劳民伤财地大兴土木只为了建造寺庙,在天下各处开山凿窟,雕塑佛像,耗费不知几许,对民生百害而无一益:再颁布福利优厚的条文寺庙不用缴纳税赋,释家弟子们无需耕种,不事生产,每天只念阿尼陀佛即可……
如此盛况,陈剑臣不由想起在前一世,那个两晋时代,两者仿佛相似。两晋腐烂透顶后,随即进入到南北朝的绝代乱世。
那么现在的天统王朝呢?
佛,本来可信,但是一味的耽于形式,举一国之力去信奉,那就是本末倒置,不知所谓了。
极度容易沉溺如空谈玄学之中,动摇国之根本。
陈剑臣是过来人,结合历史教训隐隐已看出天统王朝这般执迷不悟下去,不出几年就会有亡国之祸。
一规律,是永恒的。
婴宁气呼呼道:“这样的阴司,挂羊头卖狗肉,真是半点存在的意义都没有。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藉此震慑人不敢蒙昧良心地去做坏事,可怎么想到,那些神明往往比恶人还狠毒三分。”
陈剑臣猛的有兴致发,当即铺开文房四宝,师师师,在白纸上写下两行字: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不报我来报!
字迹淋漓酣畅,意蕴飞扬。
婴宁双眸顿时亮了:公子的意志更加明确坚定了又想远些,公子身怀正气正气乃是克制邪魅鬼神的天生所在,如果修炼大成后闯入阴司地府,将那十殿阎罗全部打趴下从而重塑阴司,再造轮回,那将是何等了不起的事业,功德无量呀!
想到经常出,小狐狸两眼都是星星,竟有几分痴了。
见状,陈剑臣有些奇怪,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婴宁你在想什么?”
婴宁霍然醒觉,呵呵笑道:“没什么。”心里却知道自己刚才走神做白日梦了。重塑阴司,再造轮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千辛万难了。好入手的话,道门释家早就打入枉死城,取而代之了,岂容十殿阎罗盘踮至今?
“回书院吧。”
陈剑臣收了纸墨,又拿起广寒赠送的小木匣,率先下楼。
婴宁看着那木匣,问:“公子,你说广寒真人会送什么给你?”
陈剑臣一耸肩:“我哪里知道。”
婴宁笑嘻嘻道:“会不会是一件法宝。”
陈剑臣哑然失笑:“莫说法宝难遇难得,就算有,我也用不了。”
他不具备法力,常规意义上的法器法宝,原则上都役使不动。
“这不还有我嘛。”
婴宁笑得很灿烂,明亮的眼睛不时地瞄到盒子上。
见她神情可爱,陈剑臣不由伸手去刮她鼻子:“敢橡你是打着这般的鬼主意呢。”
指身刮过娇嫩圆润的鼻端,触感良好。
“公子,痒!”
婴宁微微地一缩:“嘻嘻,赠礼的人为修者,赠品怎么会是凡物?”她可是最怕痒痒的了。
陈剑臣听其说得有道理,把盒子一推:“既然如此,那就送给你啦。”
“谢谢公子!”
婴宁毫不客气地接过,但同样没有打开,而是信手放进身后的血檀木书筐内。
陈剑臣好奇问道:“婴宁,前几天你和阿宝老躲在一边窃窃私语,都在说什么呀?”
婴宁小脸一红,随口回答:“没有什么呀,聊聊家常罢了!”
陈剑臣脸一板,佯作威严:“真的?我怎么感觉你在说公子的坏话。”
小狐狸两颊红晕更盛:“哪里有,公子你多心了。”
“我不信。”
婴宁嘴一撇:“你不信我能有什么办法!”
“公子有办法,大刑侍候!‘说着,陈剑臣便伸出手去,胳肢小狐狸的腋下。
“咯咯咯!”
还没有碰到,婴宁就笑不可支了,赶紧撤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说道:“公子好不知羞,来胳肢人家。‘谁让你不说实话呢。”
陈剑臣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最为光明正大的理由。大踏步追上去,闹成一团,不断有清脆悦耳的笑声洒落,惊得路人纷纷侧目而视,心道这两人莫非是疯子?那么大的人了,还像两个小孩,嬉戏街头,简直不像话。其中一个看起来还是读书人呢,真不成体统。
但是这么旁观者又怎么知道陈剑臣和婴宁的快乐?
心中的浊气闷气,都随着笑声呼吸出来,块垒尽消,胸襟干净通明,不再有烦恼,不再有郁闷,暂且通通都抛掷九霄云外,唯余一片童心未眠。
个中情怀,你知,我知,即可,何须天地认同?
第二百三十七章 顽石
回到书院门口,不再闹了,陈剑臣恢复成文质彬彬的读书人,而婴宁则是那个清秀文静的小书童。一如往日,一前一后地进入书院,看上去,十分的守礼恭良。
入到学舍,关门,婴宁从书筪内掏出那个木匣子,重新摆放在陈剑臣面前。努一努嘴:“真人送给公子的,还是公子亲手开启的好。”
“好吧,等今晚夜深人静时再打开,瞧瞧里面到底收着什么。”
出到外面,王复一把将他拉住:“留仙,找你好久,从哪里回来?”
陈剑臣问:“怎么啦?”
“快快,到愚兄寒舍去商议些事情。”
王复的学舍内,席方平和萧寒枫都在,坐在那儿,专程等陈剑臣一般。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正在商议该如何饯行的问题。
屈指一算时日,不出意外的话,那朝廷的批书不日将会传递到江州。到了那时,陈剑臣自然便会北上,进读国子监了。
故而,王复等人合计,要给陈剑臣办一场风风光光的饯行宴。
陈剑臣哑然道:“拂台兄,何必破费?饮几杯水酒即可。”
王复正色道:“留仙此言差矣,你进读国子监,乃是天大的事情,我等朋友皆有荣焉,岂能如此草率!”
席方平和萧寒枫齐声附和。
他们倒是情义殷切,要知道陈剑臣此去京城,山遥路远,彼此再想相见,恐怕要很长一段时间了。
陈剑臣早已说过,如果能在京城那边安顿下来,将会接母亲等人上去,相当于在上面安居乐业。
而王复三人要想有机会去京城,大概只有科举这个门路,乡试中举后,才会奔赴京城参加会试殿试等。但此门路近年是不大现实的,先别说乡试之难,单单要取得乡试资格,就不是一件轻易之事。
至于平时,断然无法北上的。一来一回,近乎半年时间的旅程,谁受得了呀。
所以这一顿践行酒,意义深远。
盛情难却,陈剑臣没有多矫情,不过嘱咐,要等正式的批书下来后,方可开始请客。在此之前,尚存在变数,不好张扬。
王复连声道‘自有分寸,无需担忧’云云。
日落月起,夜幕卷起半天星斗,光芒熠熠。
一切都准备妥当,门窗都已关好,陈剑臣和婴宁面对面坐着,居中的是那个木匣子,准备要打开来看看,到底是何许宝贝。
气氛有些紧。
婴宁再三检查门窗,确定没有大的缝隙了,这才放心。
陈剑臣微笑着问:“没必要这般谨慎吧。”
婴宁煞有其事的道:“总该预防万一。假如里面的宝贝光华百丈,激发出来,门窗不够严实的话,岂不会让很多人看见?”
陈剑臣失笑,心里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个说法的。就算里面装着的真是法宝,可断然也不会激发出百丈光芒,法宝又不是探明灯。
“好了,现在公子就打开吧。”
婴宁坐得笔直,双眼睁得大大的。
陈剑臣倒没有太多的想法,伸出右手,在那没有锁的匣子口轻轻一掀,顿时露出里面的景象,不禁轻轻咦了声,状甚惊讶。
匣子盖翻开,恰好挡住了婴宁的视线,她这才发觉自己坐错了方向,赶紧挪过来张望,嘴里已先问出声:“是什么东西?”
“恐怕你得失望了,不是法宝,是一方石头。”
石头?
有没有搞错,这年头谁送石头的?
婴宁疑惑不解,伸长脖子一看,果然。
匣子里头装的,不正是一方小小的石头嘛,横放着,约莫一指长短,形状四四方方的,边线分明,通体乳白晶莹,上方的一端,被打磨圆润,下方一段平平整整,空白如玉。
陈剑臣伸手要去拿出来,不料入手后一沉,这一方小小的石头,竟然有好几斤的重量,猝不及防之下,差点没拿出来。
奇怪……
加了一把劲,这才顺利提起,左看右看,除了异常的沉重外,别无什么怪异。
“嗯,公子,这里写有留言。”
石块压住的地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字样:蒙君赐字,故赠顽石一枚,或可作印章。
字样扭扭歪歪,没个正经的,仿若顽童涂鸦,想必出自广寒之手。
顽石?
婴宁有些茫然,不知属于什么石料。她不知道,陈剑臣当然也不知道。但转念一想,既然广寒精心挑选送出手的,应该不是凡品。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除了文房四宝外,印章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枚私印,往往等于个人的名片,被烙上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有防伪存真的功效。
━━私人印章,经过多年的发展,早衍生出了诸多种类,姓氏有章,书斋命名有印,藏书藏品同样有专门的印,有些文人雅士,一幅墨宝上会同时加盖多枚印章。
陈剑臣当然也有个人印章,不过是用普通的寿山石雕刻而成的,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眼下广寒送这方顽石来,用意就是让他请人铭刻成印章的。
婴宁犹自有些疑惑,广寒没道理送一方平凡的石头给陈剑臣,可这所谓顽石,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呢。想了想,她忽然一口吹熄了油灯,学舍内顿时一片晦暗。
“婴宁你要做什么?”
陈剑臣好奇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