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斋
“恶狼在哪里?”外界传来的一阵喧嚣的叫声,顿时让陈剑臣灵魂归窍,灵台清醒。原来是出外狩猎的张老三等一众猎户赶了回来,他们听闻黑狼竟敢闯进村子,既感到激愤,又觉得兴奋。
“咦,这是怎么回事?”当他们抢着来到陈家院子时,却看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一幕━━巨大的黑狼倒在地上,像被翻了盖的乌龟,怎么爬也爬不起来,而村中的少年才俊陈相公则愣愣地站在黑狼边上,他手里居然拿着一支笔,笔头墨汁崭然。
难道,陈相公用一支笔制服了恶狼?诸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禁都傻了眼,倒是最老资格的张老三最先反应过来,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道:“陈相公是文曲星下凡呀,所以连恶狼也怕了他!”
这也行?刚醒神过来的陈剑臣顿时又迷糊了。
第二十九章 除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陈剑臣穿越以来的第一个春节终于来到,处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气氛,大人们在杀鸡宰鸭,小孩子们则追逐着奔跑嬉戏。
这一天,景阳村中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全新的对联━━‘文曲星’陈大秀才写的对联。
自从那一天从张老三口中嚷出‘文曲星’后,这三个字就成为陈剑臣的代名词。对此,他没有分说什么,也没有必要说什么。
倒是狼妖的下场很是悲催,躺在地上毫无脾气地被诸人群殴而死,一身漂亮的狼皮也被剥下来高价卖掉━━它的死亡,在陈剑臣的主持之下,归功于全村。是以,整个景阳村的人都分到了或多或少的银子,舒舒服服地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与此同时,陈剑臣在村中的声望更是达到了顶点。
━━原本,陈剑臣想把狼妖的内丹取出来送给婴宁的,但事与愿违,原来就在他用辟邪笔在狼妖胸口写下‘正’字之时,狼妖的内丹便被正气镇压得粉碎。
这,也就是狼妖瞬间变成‘残废’的根源所在。
婴宁已经悄悄地回了枫山后山,不过临走时留下一封信,信中叙说了它回去打探消息,不料被狼妖发现,一路追杀的过程。为此它再三表达歉意,说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景阳村遭受狼妖肆虐,幸而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把几个胆小的吓出了一场病而已……为了弥补他们的损失,婴宁许诺会赠予金银之物。
果不其然,在往后的日子里,那些村民时不时就会在出外的过程中捡到金钱,为数还不少呢。他们无不感到欣喜不已,感叹老天开眼垂青,回去之后,当即备三牲,祭拜土地公公,以感谢土地神的庇佑,让自己大发横财……
没头的土地公神像已经换成了新的━━没有人知道土地公的头为什么突然破碎了,虽然看着似是人为,但苦无线索,只能当是被顽童所坏,难以追究。
婴宁对受到惊吓的村民赠以金银,对于陈剑臣,却留下了一句话:公子之义,山高水长,婴宁之报,没齿不忘……
陈剑臣看完,一笑置之。
相比他人的热闹忙碌,陈剑臣大部分的时间却都静静的呆在书房中,对外,他宣称是为了准备学院开学的事宜,但其实,他是在消化脑海里的那篇文章
‘三立真章’!
这篇文章,有九百八十一字,随着那道声音的诵读,就像刀刻般,深深地刻印在陈剑臣的心上,再也无法忘却丝毫。
文章入心,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陈剑臣很快就明白,这就是一篇修炼浩然正气的法门秘籍,等同于道门的道法,它就藏在辟邪笔的笔锋内。
笔开锋,见真章。
这真章就在陈剑臣的泥丸宫里开辟出了一方世界,只是目前,这世界仍是一片冥冥,混沌不清,不知究竟是何等规模样子。
那世界中,似乎还有一个人存在,似乎,辟邪笔也跑了进来。
━━辟邪笔凭空消失了,就在笔头开锋后不久,当时陈剑臣只觉得手中一空,本来握在手里的笔就突然不见。
好在当时的村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倒在地上的黑狼身上,没有见到如此惊奇的瞬间。
辟邪笔,相传为捉鬼天师钟馗的所用之笔,而钟馗,乃是神话中的人物,民间传说中的神。其人虽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
那么,真正的事实到底如何呢?
陈剑臣目前不知道,虽然奥秘就藏在自己的泥丸宫里,但仍然属于一个未解之谜。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解密的钥匙已经拿到了手上,就是那篇‘三立真章’。
根据真章所言,修炼正气,可分为三大境界,从低到高,分别为‘立言’,‘立功’,‘立德’。
能‘立言’者为真儒,能‘立功’者为大儒,能‘立德’者,当为圣儒,正气浩然,长存天地不朽。
这个儒,可绝不是天统王朝里的那些身体垮掉,笔锋烂掉,心性腐掉的儒。
一真一假,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然而‘三立真章’,字字珠玑,奥义深广,意韵绵长,却不是陈剑臣在短时间内所能完全理解,吃透掌握得了的。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气要一天天养,不该奢求一步登天,也不应当因噎废食。
没有了辟邪笔在手,但有了真章在心。鱼没了不要紧,只要学会了捕鱼的手段和方法,还怕没得鱼吃吗?
这就是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的大道理。
所以,陈剑臣的心是充实而满足的。
……
阿宝的心也是充实和满足的,她自成为孤儿后,就再没有享受过亲情的温暖和爱护,每天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蜷缩在狭小的土地庙中,家徒四壁,担惊受怕。
是陈剑臣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
对于这个幼年亲密,渐渐年长渐渐生疏陌生,再到现在又慢慢熟悉的留仙哥,阿宝除了深深的感谢外,还有藏于心底很多年的敬佩迷恋。而每天看到陈剑臣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看到他写意的坐在被自己收拾得整齐清洁的书房中读书写字,阿宝就非常的有满足感。
只是,很快留仙哥就要进入江州城里的大书院里进学了,一进学,就会好几个月都无法回家探望的了。
江州城花团锦簇,听说城里还有一间专门的女子学院呢,很多大家闺秀,名门小姐都会在那里读书,而女子学院和男子学院之间还常常举办诗会,举办联谊什么的……到了那时候,留仙哥肯定会过得很开心吧。
“阿宝,洗好菜了没有?”
听到莫三娘的叫唤,阿宝一愣神,赶紧把木盆里的青菜捞起,装好,端进厨房去━━哎,以后的事情就不要想太多了,今天可是除夕呢,赶紧把年夜晚做好才对。留仙哥在书房里读了一天的书,应该饿了……
第三十章 进学
冰雪融尽春水流,燕子飞过二月柳,
大地解冻,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田垄之间农人们在奔走忙碌,开始为一年的收成而辛苦耕耘着。
高大的江州城东门,进出的人群络绎不绝,挑担的,推着车子的,还有骑在马上的,一眼扫去,身份各异,贫富了然。
陈剑臣和王复乘车而来,他们作为秀才,有功名在身,一般情况下出入城门都无需接受检查,可以直接进出。
━━王复自桃花一事,大病一场,养了近半个月才渐渐恢复元气,不过下面那玩意就有点萎缩不振的意思了,直让他欲哭无泪,还不敢声张,只能躲在书房内装读圣贤书。每当瞅见妻妾幽怨的眼神,他都像老鼠遇见了猫,心惊胆战。
那一个近乎癫狂的晚上,在王复心里实在留下了太深的阴影,每每想起,浑身寒毛都不禁竖了起来,三条腿都会自然发抖。
大年初三,王复大包小包地拎了很多礼物来到陈家拜年,拉着陈剑臣在书房中很是唏嘘地诉说了近一个时辰,说得陈剑臣都颇不耐烦了。
好不容易等王复把自己的事情说完,不料其话题一转,又开始推销起妹妹王二小姐来。陈剑臣毫不犹豫地朗声道:“拂台兄,我目前只专心学业,心无旁骛,事实上我早立下誓愿,不中举,不成亲的。”
见他态度坚决,王复无法━━近期陈剑臣的表现给予他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洞悉桃花面目是一桩,一支笔搞定恶狼又是一桩。
对于他的疑问,陈剑臣早想好对策,说是前时庆云道长传授了一招道法,刚好派上用场云云。
于是王复又嚷嚷着求问庆云道长的行踪,自己好去当面道谢。
━━看他的样子,也想去学一招半式。
陈剑臣道:“道长乃崂山门下高人,云游四海,行踪不定,哪里能找得着?”
王复便惋惜不已,不过心中却记住了‘崂山’二字,心想他日有机会的话自己一定要上去拜师学艺一番,也许还能撞见仙缘,能白日飞升,做了神仙呢……
如此想着,王复就眉开眼笑,差点连口水都流了出来。
过完年后,学院开学日期临近,王复便提议要和陈剑臣一起进江州。有顺风车坐,陈剑臣并不抗拒,便收拾了行李,辞别母亲和阿宝,开始了进学之路。
告别时,莫三娘自是一番不舍,一番嘱咐,而阿宝则眼圈儿红红的,等陈剑臣上了马车,辚辚远去,她在后面追送了好一会才停下脚步,拼命的挥手告别,眼泪儿像一串串珍珠般掉了下来。
陈剑臣看着,也是一阵心酸。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有些牵挂,在不经意间便根茎深种了……
他心里暗暗发誓,要尽快在江州城内闯荡出一处基业来,然后把母亲和阿宝接进城中安置。反正他家在景阳村无田无地的。
进入江州城,陈剑臣目光闪动,四下张望观看━━前身他也进过一两回江州,但都是走马观花,不曾对这座天统王朝十八州之一的城市有清晰的了解。不过如今既然自己在城中进学了,不了解可不行。
天统王朝,有十八州,江州为其中之一,管辖之下有九个县,共一百三十六个乡━━由于景阳村隶属的正铭乡在江州城府附近,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县,而是直接归属江州城管。
江州城城墙俊伟,占地辽阔,里面街道纵横,十分繁华。不过江州两大官学,明华书院和清雪书院在天统王朝的官学中却仅属于下游水平,声名不显。比起南方的几座显赫官学大是不如,更不用提京城的国子监了。
明华书院和清雪书院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明华书院进学的是男生,而就读清雪学院的是女子。
━━在天统王朝,女子也是可以读书进学的,只是不能参加科举,入仕做官而已。
为此,女子读书的内容多为学书法,学礼仪品德,学诗词歌赋等,基本不涉及八股文制艺。
虽然说女子也可以上学读书,不过一般贫苦人家根本不可能把闺女送进私塾,大都是养到六,七岁大就需要赶猪放牛,帮忙操劳家事的了。
不说女子,就说男的,家境不好的话也上不起学。由此可知,多年以来,莫三娘为了供陈剑臣上学不知吃了多少苦,捱了多少累。
有钱有门路的家庭,可以直接让儿女进入县城的官学中读书,而普通的人则只能在乡下的私塾读书,两者的环境截然不同,教育水平也相差甚远。
故而,正式官学里考到秀才功名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乡下私塾。
明华书院是整个江州里最大的官学,它分为上院和下院,下院里就读的都是童子,只有考取秀才功名了的,才可以进入上院。
陈剑臣在童子试中三试第一,一举考中秀才,从而被明华书院上院录为廪生,在学院吃喝住宿一概免费,每个月还有十文零花钱。换句话说,他是公费生。而在学习期间表现出众的话,还有奖学金拿呢。
从这方面讲,进学读书并非坏事。
坏就坏在哪怕你是廪生,公费生,你依然得遵守书院的各项清规戒律。据说,明华书院的院规有三百八十六条,整整齐齐地刻画在坐落于大门口处的一座巨大的石碑上,抬头一望,都是‘不准’,‘不准’,‘不准’……低头一看,都是‘必须’,‘必须’,‘必须’……
这座石碑,就叫做‘圣律碑’,有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在任何的官学内,门口处都会立着这么一座圣律碑。从而让学子们在进出的时候能时时刻刻看见,警醒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循规蹈矩的,按照圣人‘礼书’上所写得做事情,不可越雷池一步。
陈剑臣翻过‘礼书’,知道上面规定着数以万计的礼仪花式,并且严格规定了什么身份的人就得做什么样的礼,什么时候就得做什么礼,具体详细到,就连如厕方便的步骤都有讲究。
令人一看,就觉得眼花头疼。
陈剑臣现在就有点眼花头疼。
他的眼睛,已经看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