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青虚
“师弟且慢!”见广成子性急,青虚却是连忙拉住了他,看到后者一副不解的神情,无奈的摇头叹息了一下:“师弟却是把事情考虑的太过简单了,太极乾坤阵乃是师傅的镇教大阵,何等玄妙,即使告诉你布置之法,阵法之秘,没有几百年以上的参悟,你也休想领悟皮毛,这还是你资质过人,悟性高的前提,现在时间紧迫,根本没有工夫让你参悟大阵了。”
知道青虚说的在理,广成子一腔热情也是烟消云散,此刻沮丧无比,没有什么比有了巨大的希望,顷刻间消失还要让人郁闷了。
“现在也只有去趟离恨天,兜率宫中,玄都仙境,求见大师伯了,大师伯门下弟子玄都师兄,修为精湛,更为可贵的是他得到了大师伯的真传,听说大师兄对玄都师兄极为看重,也传授给了他太清混元一气神符,这正是用来镇压两仪微尘阵的先天灵宝,如此看来,玄都师兄也应该会两仪微尘阵,或许不及大师兄的惊人造诣,但是困住几十个大巫,在我们这些人的帮助下,还是极有可能的。”青虚也不能肯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不过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当下只有准备试试。
与一众师弟,同道们招呼了一声,青虚当即上了天界。
如今的三清已经将洞天仙府搬到了三十三天之上,如今他准备却寻太上与玄都,自然必须经过三十三天,如今天界也是荒芜的很,当初帝俊、太一建立的天庭,经过大战波及,如今已经是废墟处处,一片败落的惨景,昊天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他修为强差人意,人缘也没有多少,即使借助了道祖鸿钧的威名,愿意效命于他的也没有多少,且妖族见昊天成为第二代的天帝,心中不忿,也是与他麻烦,让昊天苦不堪言,要不是看在道祖面子上,或许现在的他已经神形俱灭了十几次了。
南天门是天庭的门户,也是上三十三天的必经之路,乃是天庭的重中之重,昊天的势力几乎十分之三都守护在这里,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有仙将出面,这次青虚上天,却也没有刻意隐藏形迹,乃是光明正大的飞腾而上,自然瞒不过那些守护的仙将。
当青虚到了南天门前,一声大喝:“来仙止步,报上名来!”窜出了几个仙将率领着几百仙兵,团团围住了青虚,兵器在手,威势凌凌,自由一股威严气度,神人风范。
“好大的噱头,这昊天正事不做,表面文章到也是做的像模像样的,这几个仙将也不错,竟然都是大罗金仙初期的强者,仙兵也是玄仙,太乙真仙之流,放眼现在的洪荒,也是一股不错的实力了,可惜在贫道面前摆谱,简直不知死活。”青虚岂会把区区一个昊天放在眼中,如今的他不提本尊,单单是分身,也是圣人之下一等一的高手了,昊天的地位看似很高,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侍奉鸿钧的童子,说的好听,勉强也能算是鸿钧弟子,但是实际上地位低下。
“贫道进入天界莫非还要通报不成,以前的帝俊也没有搞这一套啊!你们速速退去。”青虚赶苍蝇一样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呵斥道,让一干仙将仙兵脸色发青,一带头大哥样子的仙将,冷哼道:“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以前是妖皇帝俊,如今的天帝可是道祖门下,昊天大天尊,大天尊有旨意,上天界必须通名,附和条件的才能进入,闲杂人等不可进入。”
“闲杂人等不可进入?那要是贫道不通名也要进入呢?”青虚莞尔一笑,冷笑道,眉宇间已经多了些煞气了,可惜这些仙兵仙将们却是没有发现。
“你要硬闯?这是冒犯大天尊的威严,你可考虑清楚了。”
“头!与他费话什么,这样的散仙不知道天高地厚,擒下了他,直接送上斩仙台上一刀就是。”一个仙将却是不耐烦的大喝道,地位比之之前开口的仙将要低不少。
这个仙将的话一出口,顿时得到了众仙兵仙将的支持,当下那个仙将的“头”也不多说什么了,可惜他们还没有出手,青虚已经挥手一下定住了他们,让他们动弹不得,这一手让他们吓的魂不附体,他们也算看出来了青虚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以往自以为大罗金仙已经是很厉害的强者了,但是这一刻,在青虚的手下与蝼蚁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只要一挥手即可灭杀的存在而已。
“蝼蚁一般的存在,也敢狗仗人势的凭昊天的名头欺压贫道,这次贫道看在昊天的面子上,也不杀了你们,只把你们吊在这南天门上好好清醒清醒,以后招子放亮一点,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惹的,下次遇上了脾气不好的,白白的送了命,你们的天帝也出不了头。”说话间,青虚已经把这些仙兵仙将全部吊在了南天门上,随即施施然的进入了南天门,往三十三天而去,临走的时候,看了下远处一隐蔽之处。
待青虚离开,他之前看的隐蔽之处,却是浮现出了一人影,原来有人隐藏在此,他看一身龙袍,丰神俊朗,不是昊天是何人,此刻昊天脸色发白,又气又惊,更多的还是恐惧,他已经是大罗金仙中期巅峰的高手了,这次更是借助先天灵宝昊天镜的能力隐藏了形迹,想不到隔了这么远还是被青虚一眼看穿了,这样的修为,这样的实力,是他不能比拟的,昊天可以肯定,要是青虚想要击杀他,估计用不了三招两式,本来还准备报仇雪恨,可是见识到了青虚的实力,心底也没有了一点一滴的胆气了。
眼珠翻了翻,昊天想到了一个主意,当下走出了隐蔽之处,向着南天门而去,那么吊在上面的仙兵仙将们一看到是昊天,顿时大喜,急忙哭诉青虚闯入南天门,还把他们全部吊在了南天门的事情,不想昊天表面上闻言也不改变,仍然是平淡如水,在他们感觉不对劲的时候,昊天出手了,他出手毫无征兆,昊天镜放射出道道金光,照耀在众仙兵仙将身上,将他们全部化为了飞灰。
其实昊天这也是无奈之举,这些仙兵仙将不杀了,自己要不为他们出头,实在是说不过去,会丧失了人心,令属下心寒,而要帮他们出头,就要对付可怕的青虚,到时候情况更糟,如今杀了,嫁祸给作乱的妖族,虽然会丧失一点威严,但是如今天庭还不健全,也解释的过去,大不了以后寻找个机会对付了妖族,“报仇”就是,那些属下们也不会责怪自己,反而称赞自己的圣明。
青虚虽然离去了,但是还是留下了一道神识,他也是发现了昊天,准备看看昊天怎么应付这件事情,要是昊天不识趣,他也要先下手为强,反正自己名义上还是天庭大帝之一,哪怕光明正大的架空了昊天,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见识到了昊天的做为,当下安心了,不过却也感觉到昊天的狠辣,果然不愧是袅雄本性,可惜,这是洪荒世界上,袅雄不是根本,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昊天的实力不强,也注定了他没有什么前途。
不理会天庭发生了什么事情,青虚上了三十三天,来到了离恨天兜率宫,玄都仙境中,早有玄都法师等待已久,见了青虚,玄都也是上前施了一礼,口中说道:“老师算到师弟要来,此为混元一气太清神符,可用之布置两仪微尘阵,这阵图由老师亲自炼制,威力无比,配合混元一气太清神符,能够发挥巅峰两仪微尘阵,即使圣人进入,没有一时三刻也是破不了此阵的,师弟可仗之破了蚩尤,助轩辕证道人皇。”
青虚知道太上修为高深莫测,比之自己的本尊也不差,甚至还要强一筹,当下也不多言,接过了玄都递过来的两宝,一礼而回。
回到了有熊部落,青虚与众仙商量了一下,当下第二天,由轩辕与蚩尤下了战书,两军开战。
对战中,青虚与众仙出手,吸引住了几十位大巫,随即引大巫们到了早先埋伏好的阵图中,启动两仪微尘阵,封印困住大巫们,随即由青虚一人留下控制混元一气太清神符,镇压住大巫们,其他众仙全部回去帮助轩辕。
在众仙的帮助下,蚩尤大败,九阴大阵也被九阳大阵克制,九黎族的猛士,在轩辕控制的猛兽冲击下,阵脚大乱,被有熊族人一通厮杀,溃败四遁,蚩尤逃避不及,被惧留孙用捆仙绳拿下了献给轩辕。
轩辕在广成子的建议下,用轩辕剑斩杀了蚩尤,分为五份镇压在天地无极,为了防止蚩尤复活。
解决了蚩尤,轩辕一统人族,成为了人皇,他称人族为炎黄族,自己成为黄帝,位居炎帝神农之下,在黄帝轩辕的治理下,人族大兴,气运大增。
不久之后,轩辕功德圆满,成为了金仙,飞升火云洞中,人族也开始进入了五帝时代。
颛顼、帝喾、大尧、大舜、大禹!
颛顼为轩辕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乃是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
颛顼接任人皇后,号高阳氏,上位后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
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传位于帝喾。
帝喾,姓姬,乃是是轩辕黄帝的曾孙,颛顼之侄,帝喾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被百姓尊称为之为高辛氏。
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帝喾在位之时,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帝喾在位七十年,帝喾去世以后,其子挚继承其帝位;可是帝挚却没什么突出的政绩;各部族领也就亲放勋而疏远挚。帝挚九年;挚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于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尧。
尧,本名放勋,在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领的赞许。
尧继位之初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就祖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令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是洪荒人族最早的历法;奠定了农历的基础,尧当政后生活依然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实乃一代明君。
尧年老后;为找到继任的贤;到处寻访;四岳荐舜;谓舜至孝;对迫害他的父亲、继母仍孝顺无二心;与邻里相处和睦。尧以二女妻舜观其内;使九男与处观其外;以考察舜的品行。又〃纳于百揆;宾于四门〃;试验他的才能;最后叫他〃入于大麓〃;让烈风骤雨和虎狼虫蛇考验他的勇气;舜逐一通过了考验;尧放心地把国君之位让给舜;却割舍了不肖之子丹朱;成为历代贤君之美谈。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使得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