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密码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本段的意思是说:这个时候,须菩提又当机向佛问曰:“善男信女,已发菩提心者,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佛告须菩提曰:“菩提心本来具足,当体现成,不过只因众生为尘染所障蔽,善男信女,既发了菩提心,所谓欲尽者,理方还我,就是住心,就是降伏,不必再求也(当生如是心)。如一切众生烦恼、妄想、取舍、人我、贪嗔、嫉妒,种种四相之类,如来我,应一一为之除灭度脱。但是如来我,所谓灭度者,不过指点性真,令彼自悟,外不见所度之生,内不见能度之我。因众生既见性真,已灭度了,则般若观照,已常住不灭,说到究竟,实无一众生受我度者。”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学道的菩萨,若存如来我应灭度之心,四相尚未除,即从何发菩提心?何能称菩萨?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佛又曰:“须菩提啊!就是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发此心者,不过自修自悟而已!真性中实无发菩提心之法。”
佛又曰:“须菩提啊!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于燃灯佛所,有法得此菩提心吗?”须菩提答曰:“世尊!没有法得此菩提心。照我理解师父所说的道理,我师父于燃灯佛所,自性自悟,并没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又曰:“诚如是言,须菩提!如来我,那个时候所修诸行,实无得菩提之法。”
佛又曰:“须菩提啊!若谓有法可得菩提之法,则燃灯佛不与我授记,当下就应该传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悬记来世方做佛耶?实在因为没有法得菩提,所以燃灯佛才与我授记,并预定来世成佛之名号,称释迦牟尼。汝知如来之意乎?如来者,就是本性湛然,不染不着,如其本来,所以名如来。倘人不知这个用意,就错说如来我另有法可得菩提。”
佛又曰:“须菩提啊!要知真如自具,实别无有法可得菩提。”
佛又曰:“须菩提啊!如来我,所得菩提,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所以如来我,说种种法中,能自悟真如,皆是佛法。”
佛又曰:“须菩提啊!然法不可执著于有,所言一切法者,非实有此一切法,但假名之为一切法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啊!譬如人之一身,长而且大,是真大吗?”须菩提答曰:“世尊!清净法体,量等虚空,方是大。我师父说大身,是有生灭的,实际是有限量的,何足为大,不过是假名之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啊!菩萨也是如此,真如清净,名为菩萨(觉悟的有情众生)。度生本菩萨分内事,若云我是菩萨,当灭度一切众生,就是有我相,非菩萨矣!这是什么缘故呢?”
佛又曰:“须菩提啊!只此清净者,名为菩萨,实无有法名菩萨。所以如来我,说自性中本无四相,真性空空洞洞,不但无众生,并无所谓菩萨,可知更无所谓灭度(实乃缘聚缘散)。”
佛又曰:“须菩提!若菩萨云,我当庄饰严整佛之刹土,是著于有相,不得名菩萨。这个缘故,如来我,说庄严佛土者,非外貌之庄严,不过假名之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若直下大彻大悟,人空法空,廓然无我,我身即我,何有度生庄严之心,如此真是菩萨。”
听到这里,刘静的神识好像有了些感悟,但仍是不明就里,他迷茫且飘渺,隐隐约约中感到一种内在的冲动与渴望,他知道佛真在阐述着宇宙真理,在解释着宇宙的密码,可是他不明白,这与“者字无人有,无此李出头”会有什么联系,对于帮助人类脱离灾难,拯救地球和银河系有什么内在的必然。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静修罗汉以钟鸣之声再次讲了起来,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他非常的清楚这是自己解开密码的关键时刻到了。机缘不可失,失而不可得。
第二百六十九章 金刚正义
刘静非常清晰地听到上面的佛陀正在讲到了《金刚经》中的“一体同观分第十八”,只听佛陀正在复述着本师释迦牟尼佛主的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陀复述完后,然后讲授到,本段是佛在说:“须菩提啊!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肉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肉眼。”
佛曰:“须菩提啊!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天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天眼。”
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慧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慧眼。”
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法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法眼。”
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佛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佛眼。”
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倘一粒沙,等于一恒河,更以等于恒河的沙之多,来算佛世界,如是佛世界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
佛又告须菩提曰:“不必远说等于恒河沙的世界,就是近在汝之国土中,所有众生之心,随情而迁,逐境而生,颠倒妄想,各各一心,种种不一,如来我,以清净之五眼皆尽见尽知。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我,所说一切心,皆是众生的妄心,非真如自性常住的真心,应知不是妄心之心,才能现菩提的本体,这才可名为心。什么缘故呢?自性般若净心生。”
佛又曰:“须菩提!如来我,所说的非心,是常住的真心,寂然不动,物至则觉。过去无有留滞心,现在无有执著心,未来无有预期心,反观于内,则三心总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则清清净净的般若现出,所谓人心净而道心生,此方为菩提之真心,一体同观也。”
讲述完本段后,佛陀四下查看了一下佛会中的佛陀、菩萨和众生,然后说到:“我将继续为大家复述我佛主的各品经文,如有不懂之处,望你们要及时提问,我将为你开方便之门。”
佛陀见听经之中并无反响,继而又复述了“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各位同修,本段的意思在于: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若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行布施,此人以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因缘(有漏因),其所得之福德果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佛又曰:“须菩提!若以有相之福德为实而行布施,则心著福,其报有限。所以如来我,不说得福多。如来我所说之福德,在无住相布施,以无求福之心(福性本空,德从慧出),正是无为清净之功德,所以如来我说福慧多。”
下面我就讲:“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此品的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其意义是:佛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佛可以具足之色身见否?”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不可以具足之色身见之。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具足色身,是以净行,故具足三十二相,虽变化神通,亦非真实相也。故云色身具足,非真具足,特名之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可以具足之诸相见否?”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不可以具足之诸相见。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诸相具足,实非是不变的真相,色身既属虚假,诸相亦非真实。如来变现之相,法界为体,遍满虚空,隐现无时,特不可著于迹相,故云非具足,是名具足。”
“呵呵,各位同修,大家若真无意见,我将不再提醒大家,如有疑问可直接提问为是。下面我就将‘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了。”其原文为:【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本段的意思是说:佛曰:须菩提!如来我,因机缘相感,随人悟性,为之指点,初未尝有法之念,汝切勿说如来我,有心作此念头,以此证法,开示于人,汝亦切莫作念。什么缘故呢?因为设若有人,言佛有所说法,是乃浅见寡识,泥于文字,即无异于诽谤佛,不能解如来我所说的道理也。”
佛又曰:“须菩提!如来我,所谓说法者,不过是假于口说,要知真空妙理,本来无法,不过为众生除外邪而说,是名为说法而已!”
这个时候,须菩提向如来佛言曰:“世尊!恐未来众生,于未来之世,闻此无法之法,无说之说,不能信解,能生信心否?”
佛曰:“众生各具佛性(故云非众生),现尚未解脱(故云非不众生),这个缘故,就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不过未能了悟,若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超出众生之外,现犹未悟众生之名而已。”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品的原文为:【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其意思是说:须菩提白佛曰:“世尊!我师父得无上正等正觉,究竟真正所得么?”佛告曰:“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法中丝毫无得,因有得即有失。凡是可以得失言者,皆是身外之品,非自性也!自性菩提,人人具足,何能言得,但没有一法可得,是名无上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品的原文是:【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本段的意思是说:佛告须菩提曰:“我所说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即真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故曰平等。佛与众生,无有高下,是名无上菩提。这个缘故,就是真性中,本来就没有我人等四相之妄念,有此妄念,则为浮尘所蔽。所以人人可修明心见性、一切的善法,‘本觉本有,不觉本无’,都能得无上正等正觉(证佛果位)。”
佛又曰:“须菩提!如来我,所言善法者,乃人人本性中自然之妙性,原来本无恶,何名为善,只因开悟的众生,权名之为善法而已。”何以故?善恶是对待法、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品的意思比较简单,我就先不说原文了,大家可以打开经文参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