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品注





  迎雪笑道:“若是你还清醒,我父亲也不须为你耗费功力了。”
  石颖说道:“一品剑气诀练到第六重,就几乎天下无敌,那要是练到第八重,第九重,那还得了?怪不得剑品注所载功法,至第六重而止,没有碧血残帖,无论如何,也练不到第七重。”
  阿薰一直在旁静静地听着,此时忽然说道:“碧血残帖,其实就在你身上。”
  此言一出,石颖和迎雪都不禁呆了。石颖奇道:“阿薰,你不是开玩笑吧?”阿薰淡淡一笑,说道:“那天我跟外婆离去,你是不是拾到了一个包裹?”石颖一下子想了起来,说道:“你若不提,我倒忘了。这些天忙于练功,这些事便记不起来。对不起,阿薰,那天我的确在草地里拾到一个包裹,只是你们走得远了,听雨轩中又忽然传云板聚众,这才没有追去还你。现在就物归原主。”说着从怀中取出包裹,递给阿薰。
  阿薰却不接,说道:“石大哥,你打开来看看。”
  石颖一怔,还是依言打开包裹,却见里面竟是一本薄薄的册子。、纸质发黄,显然年代久远。册子泛黄的封面上,写着四个古篆字,正是“碧血残帖”。
  迎雪大奇,看着阿薰,问道:“这本书可算是稀世之珍,为什么会在你手里?”石颖却是知道的,叹道:“为了这本残帖,阿薰的父亲铁血丹青死于非命,家破人亡。阿薰姑娘在她母亲坟前取出此帖,若非遇到她的外婆潇湘夫人,只怕也活不到今天。”
  阿薰略觉惊异,问道:“石大哥,原来你早知道我去母亲坟前,就是为了取出此书?”石颖叹道:“那日我追随你们而来,远远地看见你从坟前土中取出一物,当时我就猜到,那一定就是碧血残帖了。”
  阿薰想起当时发生的事情,不禁悲从中来。石颖叹道:“对不起。”迎雪见他脸上颇有歉疚之意,更是疑惑,越来越觉得他捉摸不透。阿薰却摇了摇头,说道:“过去的事了,还说它做什么?石大哥,可能这本碧血残帖注定跟你有缘。我跟外婆巴巴地来到玉女峰,却一无所获,反倒把此书失落了,偏偏又是你拾到。可见冥冥之中,早有安排。现在又只有你可以修练剑品注中的武功,如今残帖在此,天下唯有你一人,可以将一品剑气诀学全。将来的武功修为,自然不可限量。”
  石颖不禁又惊又喜,说道:“阿薰,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你不说,我也不知碧血残帖就在我身上。”
  阿薰叹了口气,说道:“如今我们要想出去,唯一的指望就是你了。外面的那些妖人,武功十分利害,你若不能将‘剑品注’学全,万一敌不住那个老妖婆,咱们全都活不了。”
  石颖看了阿薰一眼,想到她竟然以德报怨,甚是感动,,双手抱拳行礼,说道:“多谢阿薰姑娘成全。”却忘了她看不见。
  当下翻开第一页,想要看看这本剑谱上所载剑法,究竟如何神秘。不料只看了一眼,不禁急得脑门上尽是汗,惊道:“怎么会是这样?”
  


第三十五章 剑绝天地间
更新时间2007…5…28 21:21:00  字数:5046

 
  迎雪听他声音惊惶,凑过来看。却见那本碧血残帖打开来,各页中有的只是歪歪斜斜的廖廖几字,有的干脆是白纸一张。素心闻声赶了过来,她甚是好奇,一字一字地念道:“村口王二娘家借银五分。”又翻过一页,念道:“村东李大赊酒半斤。咦,这是谁家的帐册,倒是记得详细。”
  石颖苦笑道:“这不是帐册,而是武林中人死伤无数、人人都想抢到手的碧血残帖。”
  阿薰更是忧急,几乎落泪,说道:“这……这怎么可能?”又想到绿柳山庄便是为此书而毁,弄得家破人亡,难道此书竟然有假?
  石室之中,几人都说不出话来。
  迎雪忽道:“听说有一种书,要涂上一层药水,才能显出字来……”石颖一下子恍然,说道:“不错,咱们弄点水来试试。”素心便去后面山洞中接了些水来,略略沾了一些在纸上。却见泛黄色的书页渐渐湿了,却也未见到有什么字迹。
  迎雪摇了摇头,说道:“看起来,这本碧血残帖,只怕是……”阿薰忽然说道:“不会的,不会的。当年我父亲将此帖视为珍宝,一定不会是假的。碧血,碧血,如果水不行,难道血也不行么?”
  素心一呆,惊道:“难道涂血上去,那……那……岂不是太过血腥?”阿薰一咬牙,从袖中取出一柄小刀,在手腕上割了下去。石颖惊道:“你……你为什么这样做?”
  阿薰叹道:“此事因我而起,只盼你日后练成神功,不要忘了今日之事,也就是了。”她手腕上的鲜血一滴滴沾湿书页,只见那本碧血残帖纸页之上,竟然显出一行行字迹。
  石颖大喜道:“原来真是这样。太好了,谢谢你,阿薰。”残帖上的字迹既已显出,便不再消失。阿薰用血将十来页残帖都浸湿了,这才按住伤口止血。不料忽感一阵昏眩,摇摇欲倒。迎雪一惊,急忙上前扶她到一旁歇息。
  石颖却注目残帖,只见首页之上,写道:“天绝三剑,象天则地,圆空法生,唯气与脉,意动神到,开合降升。开合一如,结丹在兹,静如秋月,动若飙风,大哉天地,绝剑无穷。”
  翻过一页,记载的便是练气之法。写道:“天绝之剑,诸剑之祖,生化万物,中藏无量无边大法妙用,修练气脉阴阳两赅,动静咸俱。故绝剑式必自此始而起修也。苟能洞悉此剑妙谛,悟彻幽微,大剑初成,无死无生!”
  石颖只看得心中怦怦直跳,心道:“原来天绝剑这般利害,但从未听说有人练成。想不到这本奇功秘笈,却被我遇上了。”
  又往下看,书上写道:“……此诚佛国秘旨,紫府金章,非等闲视之者也。惟是解章句仍属玄微,非可立悟,一字之微,亦含深义,须求详参细会,体会个中三昧。且非悟得道法自然,剑气一品,亦如水中望月,不可及也。当徐徐以进,并按引气脉开合之精,始能心领神会。”
  看到这里,不由得长吁一声。寻思:“原来此剑如此精微,只怕非得数十年之修为,不能有成。”又接着往下看:“……是故剑法之微,以天、地、人者为度。先以人者之剑示之,唯其易也,实为诸法之源。是故以养气为本,性命双修。其气清纯而沉也。二为练气,以呼吸为功,意念运气为效,随呼吸而调运气于周身,可柔可刚,刚柔相济。剑气初成,虽千万人吾往矣。”
  石颖只觉手心出汗,心道:“人者之剑,就已这般利害。虽千万人吾往矣,纵然还不能天下无敌,却也是顶尖高手。练到如此地步,只怕就连梅堂主也未必过之。”
  再看下页,写道:“地绝之剑,知天下剑法之弊,以剑之九转为锋,内含精气之实,分而破之。一气混元,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
  石颖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道:“若是达到此境界,几乎是天下无敌了。然而遥瞰古今,又有几人可称真正无敌的?”
  却见最后一篇,乃是天绝剑,写道:“天剑者,万法归一,以日月为精,山岳为锋;裹以四时,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举之无上,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既成,沛然不可御也。”
  石颖不由得呆了,心道:“如果练成天剑式万法归一,岂不是古往今来、天下无敌?这……这怎么可能?”
  他站起身来,独自面壁,怅然许久。此时心情,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部绝世武功秘笈就在面前,以往所学,忽然显得微不足道。惊喜之余,也不禁惘然。
  迎雪在一旁见他神态,已知他心意,既感羡慕,又暗暗替他高兴。
  此后,石颖整个人宛如痴呆了一般,不语不言,时而面壁,时而展开碧血残帖,一字一字揣摩。有时盘膝打坐,有时又以手当剑,身随剑舞,初时身法还有些滞怠,到了后来,略一施展,却如行云流水,云龙飞舞。
  素心有时无聊,便来跟他说话,不料石颖却充耳不闻。气得素心喃喃咒骂:“臭石头,老和尚!”
  迎雪和阿薰自知不能修习一品剑气诀,每日里仍是修练玉女心经。素心却除了做饭洗碗,在洞中游荡,就是跑到石壁前,看石颖练功。不知不觉,就是三个月过去了。
  其实几人早就料想冯姥姥等人说不定早就下山去了,只不过石颖勤于练功,根本不想离去。素心却也不敢冒险出洞。何况洞中清净,迎雪和阿薰的功力也颇有长进。
  这一天,石颖修习人剑诀之天罡剑法有成。他先是正身盘坐,双手相叠、手心朝天、拇指尖相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默诵天罡剑诀,气行六脉,渐渐达到妄念不生,幻景俱无的禅定光明境界。忽然体内一股气流涌起,不自禁地想要大叫,再也忍耐不住,登时发声长啸,声如虎啸龙吟,绵绵不绝。
  迎雪几人远远听了,知道他练功已有小成,都是又惊又喜。忽然啸声立止,石颖纵身而起,以手当剑,舞了起来。迎雪从地上抓起佩剑,扔了过去,叫道:“石大哥,接剑!”
  石颖也不回头,用手向后随意一抄,接剑在手,嗤嗤嗤便是几剑刺出。石室之中,忽觉几股气流激荡,虽是一把寻常的长剑,在他手中,竟然也能发出极为强劲的劲气。迎雪不禁看得心驰神往,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时间,石颖的剑法功力竟已精进如斯。
  石颖越来越觉得出剑得心应手,舞到酣时,石室中风声大作,只见剑影闪烁,一团白光几乎掩住他的身影。忽听石颖长声吟道:“心定如止水,正念法力高,神剑罡气至,内外魔头消”。紧接着一声断喝,长剑疾刺,嗤地一声急啸,剑尖上猛然发出一道尺许长的白芒,一闪而逝。
  迎雪惊道:“剑芒?石大哥,你竟然在三个月里,就将一品剑气诀练到第五重?这真是不可思议。”
  石颖收剑而立,也不禁惊喜交集。虽然他要在数十招后,内力积蓄到一定程度,才能发出剑芒,但此后只须不断修练,发出剑气便已指日可待。何况就算只是剑芒,也是惊世骇俗的武功,江湖上的寻常好手,从此之后,谁能挡其锋芒?
  此时阿薰和素心走近前来,脸上都有仰慕之意。石颖向三女看了一眼,微笑道:“迎雪,阿薰,素心,咱们今天可以出去了。不管外面腾龙教的人还在不在,总而言之,咱们都要出去了。”
  素心这些天来气闷得紧,闻言高兴地几乎要跳起来,叫道:“小石头,这些天来,我最喜欢听到的话,就是这一句了!”
  迎雪和阿薰也是喜气洋洋。两人在洞中虽然不像素心那般百无聊耐,却也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何况阿薰一直记挂着外婆,也不知她怎么样了。虽然她相信以外婆的武功,虽不及那个老妖婆,但总也有法子自保。
  四人沿石径回到洞口。迎雪取出密钥,打开壁门。本来还怕在洞内日子久了,眼睛不能适应外面强光;不料却见洞外黑漆漆地,原来却是黑夜。
  石颖大喜,说道:“原来上天也肯这样照看咱们,在夜色之中,等到天亮,眼睛慢慢就适应过来了。”
  出了洞来,四人站在碧玉泉边,感受夜风习习,和泉边水滴清幽,直是恍若隔世。
  阿薰却显得有些着急,说道:“不知这些天来,外婆怎么样了?”素心安慰道:“你别担心,我看你外婆的功夫很高,一定不会有事的。那天她一吹笛子,我就晕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吓人。”
  四人一边说话,一边慢慢向前走。月光清微,照见山坡上碧草萋萋,山色极是清冷。忽然之间,远远地传来一曲笛声,阿薰登时大喜:“是外婆在吹笛,啊呀,怎么又是九天魔音,难道又遇上了敌人?”
  石颖听了片刻,说道:“笛音虽然内力充沛,却无伤人之意。咱们过去看看,应当不会有什么凶险。”当下托住素心的腰,快步疾走。他此时功力大进,带上一人有如无物,脚下仍是轻飘飘地,竟是快得出奇。迎雪瞪他一眼,说道:“显功夫么?”携起阿薰的小手,随后快步跟随。石颖微微一笑,放缓脚步,和两女并肩而行。
  不一会儿,翻过一个陡坡,下面却是一个山谷。笛声越来越近,石颖若无其事,素心却已抵受不住,只得以衣襟塞耳。迎雪和阿薰的玉女心经也有长进,稍稍运功相抗,倒也不觉有何异样。
  此时天色已微亮,却见谷中有一间草屋,笛声便是从屋中传出。屋外有一个白衣人盘膝而坐,运功与九天魔音相抗。笛声细细,有时微不可闻,有时又作旖旎悱恻之调,忽哀怨,忽缠绵,宛如情侣之间的窃窃私语。
  那白衣人面上神色忽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