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晋阳(吴沉水)
厉昆仑愣愣地回望那双波光潋滟,承载无数希翼和隐约恐惧的美眸,心里苦涩难当,半响,方道:“那日我与他缠斗数千招,他即便只剩下三成功力,却也难以拿下,后来龙骑尉率精兵赶到,数千支箭齐发,将他一下射落江中。我赶去一看,江流颇急,将人瞬间冲得无影无踪。”
萧墨存眼中的光芒一点点褪去,最终只剩下一点绝望的空茫,他呆呆地接道:“这么说,是凶多吉少了?”
厉昆仑狠狠心,道:“若是他功力未失,自然能逢凶化吉,但那三成功力,恐怕,难以幸免。”
萧墨存闭上眼,两行清泪便这么流了下来,他喃喃道:“都是我害的,都是我……”
厉昆仑猛地转身,握紧拳头,平素冰封一般的脸上却尽显心疼、痛苦、不忍和愧疚,在下一刻,他几乎就要冲过去,扑到萧墨存床前,将那流泪的人儿抱入怀中好好安慰,告诉他,那不过是沈慕锐心甘情愿所做,怪不得他,换作自己,也情愿将全身功力散尽,只为换他一命。但全心澎湃的激情,到底让多年官场上的历练给生生压了下来,厉昆仑竭力掩饰心中伤痛,轻描淡写地道:“公子爷无需自责,朝廷忌惮沈慕锐神功盖世,不是一天两天,便不是你,自然也有其他法子令他丧失功力。穷寇偏安一隅,妄想与朝廷相抗,自然是螳臂当车,沈慕锐这样的下场,从他组织凌天盟那天起,便已是罪有应得……”
“你住嘴!”萧墨存厉声喝道:“人都死了,你还要诋毁于他!厉昆仑,你给我滚,立即从我眼前滚出去!”
厉昆仑默默看了他一会,终于转身,轻轻离去。
第2章
一城冬雨,满地寒霜,却抵不上,离人心上的哀伤。
那种哀伤,如此深切沉痛,是哀告无门,是无处着力,是无可奈可。
要怨恨谁?责怪谁?报复谁呢?却偏偏,每个人都有他不得不去做的理由,都有他不得不令人谅解的立场,那些人,即便上一刻对他欺瞒、利用、伤害、摧毁,在这一刻,却都能站到他面前,情真意切,对着他,那些关怀、愧疚和痛苦,都如此真诚,真诚到,跟他们理所当然的残忍,不相上下。
他们每个人,都在一方面对自己心存歉意,一方面,却也毫不掩饰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应该去做的事。他们即使对不起萧墨存的信任和一直以来的宽厚,可他们对得起自己家国天下的责任,对得起,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宗庙里供奉的列祖列宗。
于是,一脸凛然正气的厉昆仑,会说:“我明知道,可我不能。”那个一路上伶俐贴心的小全儿,会跪下了请罪道:“主子,我知道我该死,可小全儿生是皇家的奴才,是陛下的奴才,尽忠职守是我的本分啊。”
就这样,你能说他们背信弃义吗?能指着鼻子骂他们卖主求荣吗?能如戏台上蒙冤的忠良之士那样,冲他们咆哮一句:你们这群人面兽心的禽兽,我萧墨存瞎了眼,才认你们做朋友吗?
不,萧墨存喊不出这样的话来,事实上,即便心里凄苦难当,可他也明白,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对他们来说,生命成就的全部意义就是忠义仁孝,尽忠职守。他们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便注定认领了这样的立场,这样的命运。皇命不可违,为陛下解忧,为朝廷扫除障碍和风险,这几乎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价值观。在这样强大的使命感面前,萧墨存一介凡人,又何足道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命都可以不要,更何况舍弃那区区的友情,朦胧的爱意,半师半友的情谊?
自己只是他们整盘计划中一颗棋子,或者,连棋子也算不上,只是一个催化剂。有他在那,加快了整个计划的进展,确保胜算更大。可是,在运筹帷幄之余,在残酷厮杀之外,人的情感算什么呢?那些深沉真挚的爱恋,那些刻骨铭心的痛楚,那痛失爱人的绝望,与家国天下的理想比起来,就都如此不值一提?就都如此没有意义吗?
就活该,被牺牲被忽略,被认为无足轻重吗?
萧墨存静静地抬头望着帐顶,百子千孙,长命百岁的祥瑞之图一针一线绣于上面,不知道花了绣娘多少的功夫和心血,才绣成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东西。选这样的帐子,而不是寻常的花卉鸟雀,显是寄托了某种心思。但这东西有什么意义呢?精致到了极点,也繁复到了极点,却也不过是顶帐子。就如他躺在这里一样,源源不断的赏赐,一刻不敢松懈的看护,皇帝就只差将整个太医院,将他所有信得过的人搬他面前来看住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明白那些人在想什么,在他们的观念中,大概认为,自己出身皇族,理所当然应该报效朝廷,即便被蒙在鼓里,被利用作为剿匪的利器,可只要想明白了,大概也会体会上位者一番苦心。至于与那匪首的所谓“私情”,却也只是一时半会儿的心智蒙蔽,只要皇恩浩荡,早晚还是能回复清明,乖乖做那圣恩眷宠的晋阳公子。
只是他们都不懂得,萧墨存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臣子,才是宗室子弟,才是惊才绝艳的晋阳公子。他们都不知道,这具身体内,栖息的是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这个灵魂从来不会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和感情,可以被别人如此践踏摧毁,无论以何种理由。
王福全跪在榻前,小心翼翼地捧着药碗,含着泪,忏悔、苦劝他服用。他这么跪着已有小半个时辰,一碗药凉了,顷刻又有第二碗热的奉上。为了给萧墨存治病,价值不菲的药材宛如不要钱一样,流水线一般源源不断地送来,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
王福全流着眼泪,看着躺在那羸弱却冷冰冰的公子爷。曾几何时,那人总在自己奉药过来,会微笑,会道谢,会摸摸自己的脑袋道声小猴儿,一切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般。
他还记得最初奉命跟随萧墨存,确有些忐忑。他是七窍玲珑的心,最擅长揣摩主子的习性喜好。他想着,这个主子身子极差,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倒有一多半是在吃药养病。凭着他的经验,长年缠绵病榻的人,多半有些不为人道哉的暴戾和怪癖。因此,第一次奉药给萧墨存,小全儿还暗地里曾请教过锦芳,如何请药,才能不触及主子的忌讳,又能哄主子将药喝下去?一席话听得锦芳诧异到瞪圆眼睛,半响才咯咯笑道:“小猴儿,你才多大,琢磨这些作甚?放心吧,咱们主子啊,好伺候得很,你只需端过去就行。”
“要实在不喝呢?”
锦芳灵活地转动眼珠子,笑道:“要实在不喝,你就跟他诉苦,说这碗药啊,你煎得多委屈多辛苦,记住,说得越惨,越是有效。”
这简直闻所未闻,不像邀功,倒像撒娇,最是做奴才应该避讳的。小全儿心里犯疑,也只是姑且听之,后来才知道,这位主子真的与别处不同。每次奉药,他多数会合作喝下,偶尔忘了,也不过是忙起来搁在一旁。有一次,王福全的手,真的不慎烫伤起了泡,被公子爷瞧见了,从此以后,味道再古怪的药汁,由自己端到他面前,他也会一边皱眉,一边尽快服下。
和他接触过的所有贵族都不一样,这位公子爷,竟然会在意一个下人,竟然,真的不忍心看不得,你为他煎药烫伤手。
如若不是这样,一连数月,王福全慢慢往那药里掺入催发病症的东西,以萧墨存的冷静睿智,又怎么会一无所察?
果然,一切如陛下所料,萧墨存开始发病,沈慕锐百般求医无用,最后不得不为他运功疗伤。他则趁着萧墨存病危,岛上一片混乱,悄悄的将早已绘好的凌天盟总坛防务分布并地形图送了出去。不用多久,厉将军率兵而至,一举捣毁了令皇帝陛下头疼了好些年的逆匪凌天盟,连那不可一世的强盗头子沈慕锐,也被乱箭射杀于江流之中。
事情进展得无比顺利,王福全迫不及待地冲回岛上,在一片厮杀中将蒙在鼓里的公子爷救了出来,他身上因为下药而得的病,也早早安排了王太医来这,专门候着,一把人带出就立即施以药石。他和厉将军,李大人轮流守着,只盼着王太医此番真的对症下药,将萧墨存解救回来。他自知有愧,看着萧墨存昏迷不醒的模样愧疚非常,连皇帝论功行赏,擢升的大内二品侍卫都不能令他开心。待到萧墨存悠悠转醒,一碗药汁尽数淋在他身上,他才真的恐慌起来,原先以为主子心底软,日后总能慢慢求得他原谅,等到滚烫的药汁落到身上,他才骤然明白,原来,萧墨存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以往,自己从来不曾碰到他的底线而已。
他跪在这里哀告了半天,哭泣了半天,萧墨存却恍若未闻,若不是一双眼睛睁开,几要以为,是一尊雕刻精美的人偶。忽然,小全儿心里一动,只见萧墨存长长的睫毛一颤,眼珠子慢慢转了过来,却仿佛茫然不知,看着他,又不像在看他。
小全儿忘了流泪,小心翼翼地问:“公子爷,您要什么?”
萧墨存木然看了他半天,仿佛慢慢认出他是谁一般,微张双唇,哑声道:“你,升了几品?”
小全儿心里一惊,哆哆嗦嗦地回道:“二,二品。”
“二品啊,”萧墨存闭上眼,微微喘气,道:“二品的侍卫,跪我这成何体统,王大人,莫要折杀我了。”
小全儿哽咽道:“不,不,小全儿永远是您的奴才……”
萧墨存幽幽打断了他,道:“你还能想得起来吗?”
“公子爷,您说什么?”
“他们的脸。”萧墨存缓缓睁开眼,晶亮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着小全儿,盯得他心里发毛,“你带官兵屠杀的,那些人的脸。”
小全儿手里一颤,药汁溢出甚多。他抖着嘴唇,咬牙道:“记得又如何,那些人聚众谋反,本就该诛杀九族,我,我身为大内侍卫,这也是……”
“是吗?看来你忘了,可我都记得。”萧墨存打断了他,用平滑的语调,冷淡地道:“他们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送过来的炖肉的味道,小孩扑到我怀里温暖柔软的触感,红绸领着姑娘们唱歌的声音。还有慕锐……”他忽然停了下来,问道:“你知道,沈慕锐是我什么人吗?”
“公子爷,您,您别说了……”
“他是我与此间唯一的牵绊。”
小全儿心里越来越害怕,他再也忍不下去,将药碗一放,扑过去拉住萧墨存的手哭道:“公子爷,公子爷,您莫不是想这么去了?您要跟着那个人去吗?您不管我了?不管锦芳姐姐了?不管府里那么多人了?”
萧墨存疲倦地闭上眼,微弱地道:“我没力气去寻死觅活,可也不会再用药,想来,药石无治,皇上也怪罪你们不得。权当是,我为你们最后能做的一点事吧。”
至这日以后,萧墨存便真的不再用药。他本就体衰,这一下将王太医正辛苦了好几天的些许成果一下子摧毁,再度陷入之前的昏迷当中。众人试了多种法子,却收效甚微,眼看着他一日日颓败下去,呼吸微弱之极,似乎顷刻间便会没了踪迹,众人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如此拖了两日,写给皇上的折子便无法再用“病体望愈”这样的字眼,你看我我看你,几个文官,谁都摸不准皇帝对此会有何反应,均迟迟不动手去写这封报危的折子。
最后,萧墨存病危的消息由厉昆仑递交的辞官帖子捅了出来。厉昆仑在给皇上的奏折上写道“臣此生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却因为凌天盟剿匪一事“累良臣宿疾沉疴,愧疚难当”,更有早知道会害了萧墨存性命,“宁屈己弃财于贼寇,而不忍加兵之效也”。他甚至提出,请皇帝批准他在萧墨存死后,带他的骨灰遨游山川,以全那人生前步履禁锢之憾事。这样的奏折堪称前所未有,已经不是一位臣子在向陛下祈行,倒像一个男人,因所爱之人不久于世所迸发的怨气和心灰意冷。这封折子传达圣庭,未几日便传来皇帝染疾,丞相监国的消息。
驻守在萧墨存身边的几个官员还来不及对这个消息进行消化推测,便听得门外车马声响,一行人冲了进来。李梓麟大怒,站起来喝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却一眼瞥见当先一位风尘仆仆,却不掩其周身的尊贵和霸气,目光如炬。他还没反应过来,却听见身边几人惊讶出声,纷纷跪下行礼,口呼:“万岁。”
李梓麟也茫然跟着跪下,扣了头才想起,这皇帝为了晋阳公子,竟然撇下满朝文武大臣,就这么快马加鞭赶了过来,如此于国为祸的行径,恩师他老人家,居然也同意了?
第3章
连皇帝萧宏铖自己也闹不清,怎么一听到萧墨存病危的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