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九
第十五回 计伏孙周扬奇智 轻筹婚事造良缘
叶飘零已定荆襄,并了孙坚人马,麾下顿时人才济济。独有孙坚、周瑜不降,黄盖隐在城中,孙静却投曹操去了。众将齐劝叶飘零道:“使君,孙坚当世之猛虎,周瑜天下之英杰,若投他人,是劲敌也。不如斩之,既全他们之名,亦免将来之患。”慕容秋水闻言顿时愁眉紧锁,郁郁不乐。叶飘零焉不知她心中所想,叹道:“当日愤激之下,暗算了孙郎,我心今日尚不能静,今城池俱定,大家彼此为国家生民出力,我焉能再妄杀一人?我自有计降服孙坚周郎,各位不必多言。”
于是亲自来看孙坚、周瑜。手下将士亦敬重二人,因此两人虽然被囚,却衣食无缺。叶飘零拜倒在孙坚囚室之外,道:“孙将军,后生多有得罪了。”孙坚一见他,须发皆张,大喝道:“铁头竖子,杀我孩儿,侵我疆土,今日还有脸来见我么!”
叶飘零叹道:“孙将军,沙场之上,生死各安天命,我一时不慎,误杀令郎,只是两军争先,并非有意。如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君父被禁,朝不保夕。大家同为汉臣,理应一齐为国家出力,为社稷尽心,如何顾及一己私仇,自相残杀,而失天下之望?孙将军若欲报杀子之仇,便请暂顺吾军,我二人共图大事,匡扶汉室。待天下一定,便是将军报仇之日。那时将军要斩要杀,悉听尊便。”
孙坚见他如此英烈,一时倒无言以对,半晌,忽然大叫道:“汝乘我孩儿气急力软之时特使无名小将吴兰动手暗算,害我孩儿一世英名,岂非有意?勿需多言,孙坚既然被擒,有死而已。”叶飘零道:“江南孙氏英武过人,小霸王更是一支独秀,天下英雄,谁不仰望?况吴兰将军虽然无名,却也是武勇难当,将来必是天下名将,当日与小霸王相斗,虽然占了天时地利方得取胜,但飘零说句不中听的话,吴兰武力虽然稍逊令郎,然而令郎即便败在他斧下,也无损令郎一世威名。”
孙坚大叫道:“焉有此理!若吴兰能当场胜我,我便依你之言,卸甲归顺。否则你便取了某项上人头吧!”叶飘零道:“一言为定,飘零望将军如旱土之望甘霖,愿将军万勿食言。将军今日且暂依我军中,仍为长沙太守,两月之后,飘零便安排吴兰与将军比武,届时还请手下容情。”孙坚允诺。
于是叶飘零又来拜会周郎,数次不降,直至后来怒骂道:“汝杀我兄长,尚且再要我投降,可真是痴心妄想!”叶飘零变色道:“吾料周郎才华绝世,见识过人,谁知如此少不更事,虚有其表而已。罢罢罢,算我飘零又识错人了!”转身欲行。周瑜站起说道:“我却如何少不更事了?”
叶飘零虽然止步,并不回身,仰天叹道:“沙场之上,各有生死。飘零与孙郎本无仇隙,岂能故意陷害?今日孙太守尚明事理,不计杀子之仇,答允与飘零共扶汉室,救百姓之难,解君父之忧,未料到周郎如此风流之士,见事如此不明,拘于世俗之见积恨于某!世间皆道周郎万般皆好,唯有心胸狭窄令人叹息,某一直不信,今日以观,非虚言也。慕容秋水当日肺腑之言,君还记否!”说着赶忙离去。
第二日再来,已知周瑜必降,遂令众官准备起程。果然周瑜诚心归附,不计前嫌。恳请要见孙坚时,叶飘零却道:“两月之后,孙将军与吴兰当有一场大战,须得精心休养,你此刻去见,岂不令他心中难以宁定?且待比武之后,共同征讨,再见不迟。”周瑜无奈只得允了。
于是令李通加督长沙,孙坚镇守。其余所有文武官员,暂时齐聚襄阳。叶飘零先赏各将黄金百两,官职齐加一等,俸禄亦增,然后大堂坐定,笑道:“众将听令。”数十官员、数百将校齐声道:“有!”
“如今荆襄已定,北方百姓尚在水深火热之中。各位休辞劳苦,不日便需随我北伐,进取中原,早定大业。”“听使君号令,万死不辞。”
“只是战场风云变幻,生死无常。吾等暂在襄阳休整三月,尽情一乐。此间却还有一件大喜事,众位可知道是何事?”“恭喜安将军,恭喜张将军!”震天价的喊声响了起来,人人兴奋不已。
安宁看了清儿一眼,虽已早知,仍是惊喜交集。清儿却深深低下头去,心中百感交集。她本识大体,不似慕容秋水专使小性儿,因此虽觉或许有些轻率,心下还牵系着那白马银枪的影子,却也不发一言。满堂之中,只有叶飘零与慕容秋水知道她心中所想。众人却皆以为她害羞,不以为意,反而大笑起来。
叶飘零却又沉声道:“众将听令!”众官皆以为还有什么大事,连忙静下。“十日后乃是黄道吉日,婚礼便如期举行。简雍!速令人马去荆襄各郡张贴告示,支取黄金千两,城中大摆牛羊酒席,令九郡百姓共同欢乐。崔琰郭嘉,支取黄金千两,速去购置诸般彩礼物品。吴兰,领军速速修建新房。”“是!”
“安宁,清儿听令!”安宁清儿不知他要闹什么花样,忙道:“有!”“汝等二人一道去巡视城池,不得分离,令箭一枝在此,好好巡城,不可分心。”两人见叶飘零满面笑意,对望一眼去了。
“秋水,你可假装与清儿近乎,趁势擒了她前往江陵。”众人听得此令,惑然不解。叶飘零哪顾得释疑,颁下令箭道:“依计而行,不得有误。”慕容秋水心知叶飘零之意,不觉大笑,受令去了。
“孙瑜听令,派人于江陵到襄阳之间布下花轿十座,江汉码头之旁,分拨船只,山岭难行之处,驻留骏马,待得迎亲之时,各个举火为号,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太史慈为水路总巡哨,谨防刘表乘机来取夏口。”“孙瑜有。”“太史慈有。”
“届时公瑾为伴郎,便请小乔夫人和秋水共为伴娘,其余众官务须配合好,演好这一场戏。”“是。”众官同声喝道。
周郎疑惑道:“主公,请问何为伴郎,何为伴娘?”“公瑾不需多问,婚礼之前,秋水定会和你解释清楚。退帐!”
于是城中大兴土木,众百姓也喜气洋洋,共同为两位神勇将军的婚事忙碌起来。慕容秋水不负所命,两姐妹聊天之际,出其不意擒下清儿,半推半劝,共骑往江陵去了。荆襄九郡,鼓乐震天。
这日襄阳城外却又来了一对人马,旗号为:“钦差大臣张”,叶飘零知是皇命驾到,微微一惊:“安宁清儿莫非有了如此名声,成婚居然惊动了九重天子?”于是率众官出迎,拜服于郡府之前。
钦差张忌仲高呼道:“圣旨到。叶飘零皆旨。”叶飘零与众官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奉天承运,我大汉皇帝诏曰:今天下荡覆,汉室衰颓,前有黄巾作乱,后有董卓乱纲,社稷有累卵之急,生灵有倒悬之危,幸赖祖宗之灵,众卿家之力,社稷虽危,而后复存。今闻叶卿于荆襄,民心皆定,歌舞升平,树神武之迹,扬百代清名,有大功于社稷,施厚德于万民。丞相曹操,荐卿为荆州牧、封汉楚亭侯。卿可统领汉上九郡,其勿辞哉!”
众人三呼万岁。叶飘零谢恩接旨,请张忌仲入郡府,酒席侍侯,请张忌仲上首席。张忌仲连声道:“君侯之前,下官焉敢如此无礼?”叶飘零笑道:“张公公乃皇上心腹,深居宫廷,如何是我等能比?今日公公非上座不可也。”张忌仲推辞两下,方才就座,道:“下官却不敢多耽搁在此,皇上另有密旨,宣君侯与下官入朝面圣,还得即日启程方是。”
叶飘零便赠与张忌仲黄金百两,另附珍珠宝贝,道:“张公公且慢行,便在此多留几日,也不妨事。待我这边喜事毕后,叶某便陪送公公入京。”张忌仲既受如此厚礼,焉能不从,遂罢了即行入朝之事。这一去,有分教:英主三方龙虎会,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十六回 红豆思人悲往昔 青梅煮酒论英雄
叶飘零授意之下,安宁与清儿定于公元194年四月十五日喜结良缘。初八这天,孙瑜已自江陵至襄阳沿途布下花轿、船只、骏马。叶飘零便率众官与安宁一道往江陵接亲。众百姓夹道相迎,欢声震天。
迎亲队伍到达江陵郡府门外。叶飘零道:“安宁,令箭一枝,着尔立即入府拜请新娘,接到江陵城门北三里。”安宁早已喜巅巅的,闻令便进了郡府。慕容秋水已和数十个丫鬟牢牢执住清儿,凤冠满头,红巾掩面。安宁入房说道:“清儿,我奉飘零将令,接你前往江陵城北,快跟我去吧。”这一番话顿时笑倒了慕容秋水和众丫鬟,连忙退出门去。
过了许久,安宁在前,清儿在后,缓缓出门。众官大声鼓掌吆喝,推推搡搡让二人上了花轿,拥往北门来。
门外三里早有另一花轿相候。安宁清儿换了轿,轿夫都是众步将改装而成,脚步如飞直往襄阳方向而去。狼烟升起,数十里外也有狼烟相映。叶飘零仰天大笑,与众官上马,直往北来。
行了半日,又换人换轿继续往前奔行,仍用狼烟通知下一站准备迎接,配合得天衣无缝。于是逢山开路,遇水渡船,马队在后护送,数日之间回到襄阳。郡府之西新房已经布置完毕,金栏玉宇,小桥流水,原出周郎谋划,雅致非常。
当晚周郎与小乔、慕容秋水陪伴新人拜了天地主公,随后自然是送入洞房,良缘造就。更有一班将士奉了叶飘零之命,使出各种奇谋妙策屡闹新房,郡府中斗酒欢歌,郡府前流水价的酒席,无论军民皆可入座,果真是万民欢庆,无人不醉。正是:十载良缘一旦成,愿将刀剑付花丛。
银枪白马今何在,日夜魂牵可向侬?
是夜月白风清,皎皎如玉。襄江上下,如横素练。城墙之上,却有一人独立清萧之中,孤影修长,倒映城头。“清儿明明心系赵子龙,我却假公济私铸成这段姻缘,到底是对还是错?”叶飘零长叹一声,望着北方关山如铁。“清儿再如何说,能得安宁为夫,毕竟也不枉了。可是秋水……”深深的感伤侵袭着心头。“十年相处,明明已在一起,为何却宁愿孤老终生,也不愿与我订个名分?周郎啊周郎,你占尽了天下的福气还不够么!”想到此处,双眼便渐渐模糊起来。
“飘零!”一声呼唤,将他惊醒,回过头来,明月下,长身玉立,却不是慕容秋水是谁?“你又不高兴了,是不是?”
“没有。安宁和清儿终于成亲,我怎么会不高兴呢?我答应过你,永远不会不高兴的。”
“那你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我在想北伐之事。”
慕容秋水看着他说道:“飘零,你日夜为了这些事情殚精竭虑,劳累得很。今天是大喜之日,你歇息一下吧!”“秋水,今日既是大喜之日,你可要听我的话。”“嗯。”
叶飘零拉着她手,回到郡府来,跟着大家狂呼斗酒,众人见主公亲至,兴致更高,纷纷向主公敬酒。叶飘零来者不拒,一律一饮而尽,吓得慕容秋水心惊胆颤,急忙暗下号令,令诸将以茶相代。
当晚安宁和清儿春宵快意,叶飘零却只能抚着慕容秋水的脸悄然入眠,虽然同衾,却难共枕。相距虽咫尺,终究是无缘。叶飘零也只安慰自己:“能够如此,已是不枉此生了,你还要贪心不足么?”
大庆三日,张忌仲再三催促,叶飘零方嘱咐安宁和清儿好生度日,着太史慈陪吴兰练武,以便六月十日计败孙坚。又将荆襄九郡托与周郎,自己却和慕容秋水随着张忌仲直投洛阳而来。
来到金銮殿外,刘备赫然都在文武百官之中等少帝临朝,见叶飘零来到,点头招呼。叶飘零上前以后辈之礼参拜,刘备连忙还礼。正逢少帝临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暗想:“不料曹操专权之际,先来了刘皇叔,而叶飘零又与皇叔相识,真大汉洪福也。”便宣叶飘零入殿。
文武百官鱼贯入内,叶飘零俯伏于龙案之下。少帝令抬头,虽白面书生,却是从容不迫,虽跪拜于地,难掩气概过人。少帝大喜,宣旨道:“如此英雄人物,汉室之幸也,可封叶飘零为右将军,领荆州刺史。卿家好生管理荆襄,征讨不法,为朕分忧。”叶飘零谢恩归列,站在刘备身旁。少帝更感欣慰。
须臾门官报道:“丞相进见。”曹操按剑入殿,先拜了少帝,回头见叶飘零亦然在列,大喜上前执手相问,甚是亲热。
当日下朝,出了午门,刘备低声邀请叶飘零赴宴洗尘,曹操却从后凑上,笑道:“豫州有此雅兴,莫若便和叶荆州一道到寒舍共饮一杯如何。”原来刘备此时已和董承诸人共受了少帝衣带诏,教图曹操,闻言不敢不去,于是和叶飘零跟着曹操来到丞相府。叶飘零心下暗想:“看来今日便是曹刘共坐论英雄的时候了。”不觉微笑。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