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九
“李通、吴兰听令,引军一万五千,十三日内赶到襄阳东门。”“遵令。”
“清儿、安宁各引军一万五千,攻打襄阳北门,十五日内赶到。”“是,飘零。”
“我与孙瑜领军三万,攻打襄阳西门。秋水于江陵城中四方策应救援。简雍崔琰管理内政。大军即刻出发。”
于是五路大军,同时启程,直奔襄阳。谅韩玄、二蔡皆碌碌之辈,焉足当江陵猛将之锋。唯有蒯越、周泰连发齐射,江陵军士伤者数千。然而四面围攻之下,更兼清儿与战阵之中学会齐射,便用来还击,襄阳折兵万余,城池将破。
叶飘零大呼:“不趁此刻取城,更待何时!”忽然郭嘉来报:“主公,我江陵军士十余万,日费粮草甚多,如今已不敷支用。”叶飘零大惊:“吾又失计较也。还能支用几日?”郭嘉道:“不足十日也。简雍暗怨主公当日不听他言而守荆南三郡,因此慕容将军教他留守江陵,自与崔琰各处买粮,无奈方值四月,一座孤城,积粮不足,便金山银山,也难买十日之粮。”
叶飘零道:“如此莫非要退军?”孙瑜在旁急道:“主公,襄阳城防将破,一旦退兵,半月之功,溃于一旦也。”
叶飘零道:“退兵果然可惜,且空自得罪了刘表。号令三军,急速攻城,限十日破之。进入襄阳,方能添补粮草。”于是众军努力攻城。蒯越已知江陵困境,严令坚守,城头只是放箭。
转眼半月,城墙尽塌,叶飘零却也兵粮殆尽,只得斩马充饥。蒯越在城头喝令烧肉摆酒,香气直往城下飘去。叶飘零眼见军士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也无计可施,只得下令全部撤回江陵。一路逃兵无数,收扎不住,待得返回,七万大军尽皆溃散。江陵城人心惶惶:“如今惹了天下第一大诸侯刘景升,覆亡之日不远矣!”
叶飘零引数百残兵回到江陵,第一个来见简雍,下拜泣道:“昔日不听先生之言,致有今日之败,如今悔之晚矣。日后还望先生多多教益。”令赏黄金百两。
文武齐集大堂,愁眉不展。叶飘零却哈哈大笑道:“虽然兵败,然而众卿都在,何愁大业不成。诸位好生努力,多垦荒田,重招兵马,待七月麦熟,再作计议。”郭嘉道:“主公,刘表见我军已退,必然懈怠,吾料襄阳并不因此增兵。”当下众官散了。
内堂中,慕容秋水愧道:“飘零,都是我不好,若不是我耍小性儿,你早日出兵,早克襄阳多时了。如今兵马皆散,粮草全无,却如何是好?”说着流下泪来。叶飘零拍拍她脸,揩去眼泪,笑道:“自古成大事者,焉能一帆风顺?秋水莫多在意,江陵在我等治理之下,何等繁华,我料三月之间,元气可复。只是可惜了我们那般好儿郎而已。”
于是来到校场,点齐众军,说道:“飘零不才,后勤亏损,致使弟兄们挨饿,今日诸位可卸甲归家,与父母妻儿相见,俸禄一概照发。待七月麦熟,若尚有意,再来此地吧!”众军感激莫名,都道:“太守如此施恩,众军焉敢不以死相报。今太守正处危难之间,我等情愿不归,相助太守屯田以充军实。”叶飘零深深下拜道:“诸位厚意,飘零铭记于心。”
于是叶飘零更得军心,众逃兵纷纷返回,叶飘零尽皆赏赐。至七月,又聚了七万兵马。果如郭嘉所言,刘表并不曾派兵来援襄阳,于是众将又点五万军马,绕道襄阳之北,先克隆中。众军齐聚,训练数日,又直扑襄阳,浴血奋战,周泰虽连用齐射,终究挽不回大局,十数日后,城中守军只剩五千,江陵兵士却也伤痕累累,尽回隆中休养,能战之士仅有万余。
叶飘零心下甚是紧张,这次倾巢而动,若再不能攻克襄阳,江陵士气可真恢复不了了。又报江夏张勤引军一万八千前来,不知何故。叶飘零心下更是揪紧,一咬牙:“为今之计,只有拼了。”令众将急攻。
张勤来到湖阳,却不渡江来助襄阳,反往新野,与孔柚交战去了。叶飘零大喜,四面围攻,终于破了襄阳,周泰、蒯越退回江夏。王威巩志皆降。又有臧霸带汉室江山图前来投奔。叶飘零大喜道:“只为不识地理,教我吃了多少苦头。此真天助我也。”当即重赏臧霸,驻马城头,心想来三国已有两年,今日才第一次通过堂堂之战攻克城池,不由得感慨不已。半晌才到郡府,问韩玄、二蔡降否,皆曰不降,于是尽皆释放,令招来慕容秋水、崔琰、简雍,开发襄阳。令王威、巩志镇守江陵,臧霸镇公安以防孙坚乘虚入侵。
襄阳富庶更胜江陵,众文武努力之下,数月间聚兵十万,钱粮无数。叶飘零马不停蹄,留孙瑜、慕容秋水镇守襄阳,自与众将领兵五万来攻汉津,渡过襄江,再取江夏。那刘表庐江、会稽、秣陵、吴郡各处皆有重兵,却不知为何偏不来援,眼睁睁看着叶飘零攻克江夏,又虏蒯越、张允、韩玄、蔡中、蔡和,除刘琦、韩玄外皆降。叶飘零数次用同乡之情说韩玄,均被骂回,于是又将韩玄释放。
当下留兵三万屯夏口以防庐江出兵,江夏城中留兵一万,王威、蔡和镇守,叶飘零与众将返回襄阳,大堂上坐定,道:“如今荆襄已平,兵精粮足。刘表虎踞江东,雄兵数十万,我等依旧难敌。荆南孙权,于我有切齿之恨,如今占了武陵诸郡,必思北上壮大己势。况我意欲北伐,南方未定,不可出兵。来日众卿当于我南下灭孙,诸卿以为如何?”简雍道:“欲取孙坚,须用倾城之兵,然孔柚在北,我等占了他的隆中,已有仇隙,若乘虚而入,该当如何?”
叶飘零道:“奉孝可有妙计?”郭嘉道:“主公既然意欲南征,何妨先结交孔柚?”叶飘零道:“奉孝既出此言,我军便撤出隆中,奉孝支取黄金三千两去许昌赠与孔柚,可敢去否?”郭嘉道:“固所愿也。”这正是:才向荆襄战俊杰,又于楚地斗虎熊。欲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玄德遣使孙公佑 飘零接战锦帆贼
却说郭嘉领五百军士,押送金银珠宝,来到许昌,求见孔柚,说明修好之意。孔柚正愁四面受敌,见叶飘零主动前来修好,正是求之不得,一口应允。于是叶飘零命孙瑜撤出隆中,孔柚亦派使者回拜。
安宁忽道:“飘零,我忽觉此举颇有不妥。我襄阳兵马十万,何惧孔柚。今番与之结盟,日后北伐之道却不被阻挡了?”叶飘零笑道:“安宁放心,届时自有主张,飘零焉肯自塞前路?”安宁方止疑惑。
当下十数日间,叶飘零、慕容秋水、安宁、清儿四处游玩,倒也自得其乐。待郭嘉返回襄阳,再议南征。叶飘零知天下大乱之际,只有利益,并无友谊,襄阳重镇,天下无不垂涎,孔柚仍是不可不防,当下在襄阳招募新兵,共留七万兵镇守襄阳,三万兵分屯夏口、江夏,江陵城防已修建完成,于是仅留一万兵士,着慕容秋水、简雍、崔琰、臧霸、蒯越、王威、巩志、张允统领荆襄政事,救援前线。自己会合众将,率领十万精兵,郭嘉为谋士,浩浩荡荡汇集公安,因惧孙坚已成气候,故而权且修整,并不急于进兵,挂上臧霸所献地图,与郭嘉诸人研讨进兵之策。
叶飘零这日方叹:“我昔日不明地理,不知孙坚真只有长沙孤城,且在三郡当心。否则早灭孙坚多时,焉肯忍让,致教留下今日心腹大患!”郭嘉劝道:“今日复取荆南四郡,各路城池尽由孙坚替我等修建完善,亦美事也。”叶飘零深然之。孙瑜却从江津访得甘宁,尚未到达公安,甘宁反投孙坚去了。叶飘零深恨孙坚甘宁。
襄阳城中,却来了一员使者,径到大堂前击鼓。护卫当即通报,慕容秋水接见,分宾主而作,来者却是刘备属下孙乾。慕容秋水问道:“孙先生远来,必有教于我?”孙乾道:“自洛阳与叶使君一别,忽忽数载,我主甚是思念,故而派我来拜见叶使君,并有薄礼相献。”
慕容秋水道:“既是如此,我派五百兵护送先生前往公安。”于是孙乾便往公安而来,叶飘零宣令接见,两下里都道了思念之情,叶飘零便道:“刘使君虎踞徐州,如龙入大海,报国壮志,眼见得遂,飘零不胜叹羡也。只是徐州四面战乱,使君恐怕难以安宁,还得小心为要。”
孙乾道:“多谢叶使君关心。我主此次令我前来,除了进献薄礼,以表盟义,复有一事相求。”叶飘零道:“但教力所能及,自当应允。”孙乾道:“使君英武神勇,一举而克荆襄,华夏震动。只是荆州刺史刘景升……”叶飘零接口道:“因刘使君与景升有同宗之谊,故而着孙先生前来说情?”
孙乾被他打断话头,料中心思,神色却丝毫不变,道:“我主原知此乃不情之请,还望使君广开恩义,天下生灵,无不仰望。”叶飘零大笑道:“我占据荆襄,非与景升有仇。然而景升领襄阳、江夏及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多年,号称汉室第一大诸侯,却只是观望不前,任奸臣淆乱朝纲,汉室摇摇欲坠,虽得此基业,于天下何用?今飘零取荆襄为本,不敢私有,一心只为了社稷江山,但盼早定战乱,解救苍生。一旦功成,便向景升请罪。襄阳江夏,非景升所能拥有,公子刘琦,吾一直待为上宾,既看在刘使君面上,自当好生奉还。”
孙乾道:“如此多谢叶使君宽宏大量,苍生之福也。”两下里谈过公事,便叙私谊,说到虎牢关下群雄共斗吕布,叶飘零大笑不已。孙乾辞去,众人齐赞刘备果有信义,叶飘零叹道:“刘备天下枭雄,势力低微之际,便四面讨好。一旦有了基本,嘿嘿,天下莫可当也。”心中又想:“数年之间,北方形势已然大异,董卓为吕布所诛,李郭搅乱宫廷,诸侯自相混战,刘备轻领徐州,平南之后,只需把握机会,北方一举可定。”于是派出数百探马往北方打探,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报到公安。众探子领命,往各处去了。
这边叶飘零下令进兵,辕门内虎帐中发令,文武众官,分立两旁。叶飘零道:“今番出兵,只试长沙虚实。安宁、清儿、太史慈引兵三万,佯攻衡阳,不必夺取城池。”安宁清儿太史慈领命去了。
叶飘零又道:“李通吴兰,如今柴桑依旧空城,汝二人引兵一万,急攻柴桑,取得城池后大力招兵买马,长沙若然出兵,汝二人便可攻城。”李通吴兰齐道:“是。”引军急取柴桑。
叶飘零道:“众将士好生修整,来日大战,务须尽心尽力。”众将踊跃,往校场练兵去了。
却说安宁行至半途,叶飘零在公安,四面观望,已闻报桂阳起兵一万,零陵起兵二万,武陵起兵二万,长沙出兵三万,四面来援衡阳,当即笑道:“是了,衡阳虽小,却与四郡呼应,防守果然万无一失。安宁不必进兵,可返回公安矣。”于是安宁诸人返回公安,众援军见衡阳无险,各自归城。却报李通吴兰已取柴桑,一路招募义兵万数。
叶飘零见识到孙坚防守如此严密,忧闷不已:“如此荆南何日可破?”孙瑜道:“衡阳虽小,却是四郡咽喉,主公若占衡阳,四郡互援之势便断,何故便回?”叶飘零道:“衡阳与长沙不过两百里,长沙兵士五万,我军倾力攻打,亦未必能破,当今之计奈何?”郭嘉道:“此易事耳。可令李通吴兰佯攻长沙,长沙援兵必不敢出也。”
叶飘零愁眉一展,笑道:“此计大妙!”便令李通吴兰领倾城之兵来攻长沙。李通吴兰面面相觑:“我二万兵士,如何能破长沙?”碍于军令,只得往长沙而来,离城三十里下寨,不敢搦战。
叶飘零虎帐下令道:“孤引兵两万、清儿引兵一万五千、子义引兵一万、孙瑜引兵一万,猛攻衡阳,务须抢在零陵、桂阳援兵之前攻破。安宁引军一万五千,于武陵至公安间扎下营寨,或战或守,不必歼敌,只需挡住武陵援兵,保存自己实力,取衡阳第一大功也。”安宁听说为第一大功,连声允诺。
叶飘零忧心道:“只是我大军去后,公安空虚,奉孝虽有奇智,却无良将相辅。安宁若是支持不住,公安休矣,届时我军再无退路,必然溃散。”安宁挺胸道:“飘零放心,我即死战,亦要支持到衡阳城破。”于是大军出发。
长沙城中,见公安重兵屯集,李通吴兰又在城外三十里虎视眈眈,早已暗中戒备。果闻叶飘零领五万多军来取衡阳,孙坚大惊道:“衡阳兵不足万,如何能守?”文武中闪出孙策,道:“父亲勿忧,孩儿请得五千壮士,便解衡阳之危。”孙坚道:“既是伯符出阵,我却放心。长沙尚须防备李通吴兰,虽不能多分兵马,伯符也不可轻敌,引八千兵去。”
当下孙策点起八千军马,甘宁为辅,往衡阳来助韩当。闻得敌军已至,韩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