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衫传说
觯阊霾焙认隆?br /> 郭盛见肖遥如此海量,大是兴奋。两人杯来盏往,一通好喝,直直到了深夜时分,方才停下。眼见郭盛已是醉眼迷离,肖遥却仍是神采奕奕,毫无所觉。苦笑间,起身扶着郭盛,将他送回房中。郭盛已是呼呼睡去。
站在院中,仰首望着湛蓝的夜空。满天的银星闪烁,如同一块宝石溅碎,分撒在墨兰的玉盘中,透着一丝神秘。天空中没有一丁点儿雾气,清纯明净,星星点点的晶莹,在微凉的夜风吹拂下,轻轻的颤着,便如同可随手而撷。
耳中听的外间僧侣的报时,已是天交一更了。想及老和尚的相约,心中不由的期待起来。转身轻轻走出小院,叫店伙打开店门,径慢悠悠的往昭德寺方向踱去。那店伙虽是奇怪,却不敢多话。知道这位公子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眼见他往昭德寺而去,心下更是敬服。也不敢回去睡了,只在柜上寻个所在,微微靠着打盹儿。生怕肖遥回来无人应门,有所怠慢。
肖遥安步当车,呼吸着高原上相对稀薄的空气,胸中却是毫无气闷的感觉。只觉清凉怡人,耳畔远远传来寺庙内的木鱼敲击声,在这寂静的夜空下,梆梆的回响着,却带一股奇特的音律。使人闻之,不由浊气尽消,身心俱皆变得空灵起来。
鼻中嗅着空中隐约的檀香之气,一路贪看夜景。不觉中,已是到了昭德寺门口。眼见那古刹大门紧闭,不由的微微一窒。暗道己糊涂,日间却是忘了问如何进门了。
站在门口,正踌躇,是不是要也来个月下敲门时,却见那大门微晃,随即便开了一个小缝,探出一个光光的头颅。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正惊疑不定的看着己。
待到见肖遥向己微笑颔首,连忙将门开的大些,己合什施礼,口宣佛号道“阿弥陀佛,敢问施主可是日间帮师祖解惑之人吗?”
肖遥轻轻颔首,已是还礼道“正是小可。不知德堪长老可是在此?在下却是应约而来,若是长老尚未休息,还请小师父代为通传一声。”
小和尚听的果是肖遥,脸上现出一抹好奇,嘴上却是欢喜的道“果然是肖施主,祖师说您应是二更才来,不想施主却是早已到了。他老人家正在等您,请施主这就随小僧来吧。”说着,已是将门又打开一些,侧身请柳飞进去。
肖遥颔首,谢过那小和尚。这才随着小和尚一路往后行去。绕过天井,但见木雕壁画,精美绝伦,空气中飘散着酥油的香气,正是东侧各家供奉的酥油灯长明。
过了那座四层大殿,顺着一条小径直往后走,沿路却是种了许多柳树,间或几棵松柏婆娑着枝叶,虬枝舒展,月影下一片静谧气息。
那小和尚打从进了寺里,便不再说话,只是偶尔伸手缓引一下。肖遥见他年纪虽小,但此刻却是宝相庄严,一片严肃。心中亦是不觉的肃穆起来。二人一路无声的走着,直到一个松竹掩映的小院前,小和尚才示意肖遥停下,己则上前轻轻叩门。
这里却是一座茅屋,与前面的金碧辉煌截然不同,少了一份厚重庄严,却多了一份飘逸淡然。小和尚叩门声才起,便见那门扉无声而开,随即德堪长老的声音响起“可是小檀越到了,快快请进。老僧已等候多时了。”
肖遥闻声回话道“正是学生,特前来聆听长老教诲。”说着已是跨步而入。身后小和尚待得肖遥进去后,这才轻轻将门带上。
第六章 夜访古刹 喜得神照策
上面一个蒲团上,老和尚正盘膝而坐,微笑的看着他。
肖遥看了老和尚一眼,心中忽然有股古怪的感觉,便似是这老和尚换了个人一般,满面俱皆洋溢着一股祥和薰然之气,与白日所见的清奇大不相同。心下虽是奇怪,却仍然是恭敬的施了一礼。
德堪长老微微一笑,请肖遥在对面蒲团上坐了。这才合什一礼,道“今日请檀越来此,一是为了感谢檀越解惑之德,二来却也是为檀越解惑。”看着逍遥露出愕然的神色,遂轻轻的道“檀越是否感觉己身体大是不对,似隐隐总有股气流波动呢?”
肖遥凛然一惊,目注德堪,缓缓道“长老如何知晓?这可是与长老有关吗?”德堪高声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檀越想到哪里去了。这般机缘又岂是老僧所能为之。”说着,不由的微微摇头。似是对肖遥这般想法深深不以为然。
肖遥脸上一红,施礼道“长老恕罪。只是学生身上忽的多了这么一道莫名其妙的气流,心中甚是不安,究不知是福是祸,心中忐忑,故而着急。并无对长老不敬之意,尚望长老谅解。”
德堪和尚又是宣一声佛号道“小檀越不需抱歉。檀越对老僧有点拨之恩,便是有些什么不当,老僧也断不会对檀越生怨。”顿了顿,又道“小檀越身怀之异状,却要从一段传说说起了。”
微微一顿接着道“相传昔日佛祖遍游各地,普渡众生。某日行至极西之巅,忽有乡人拦道,哭诉被山中一个凶兽所扰。那凶兽体如猛虎,身形巨大。能放出日月之光,吼叫声如雷鸣霹雳。生性嗜杀,残暴异常。乡人累受其害,不能活命。听闻佛祖身俱大能力,故而前来哀告,求佛祖降服此兽。佛祖闻听,便即独身进山,果在山涧处,见到此兽,却是一只夔兽。佛祖念其修为不易,百般劝解,奈何其凶性太盛,并不服从。佛祖无奈下,只得施展大能,将其制住,以天火炼之,化为一颗内丹。只是那内丹却仍是带些凶戾之气,佛祖便将之封于山底,以磨其戾气,乡人始安。佛祖曾言,此内丹天性主凶戾,人若得之,顿生莫大能力,却也易为其改变心智。故而封之于地,不使其现世。那之后,不知多少人对这传说动心,穷毕生之力,孜孜以寻,却终是不果。日间,老僧檀越身上,却是感到了一股极强的杀性,然却总有一股佛意与之相互制衡。想及这个传说,这才以言探之,不想这夔兽内丹当真是有其事,竟还被小檀越所得。此之谓一饮一啄,莫不天定啊!善哉,善哉。”说着已是喟然而叹。
肖遥听的脑袋大晕,他对佛教实是了解的极少,只是老和尚言中之意,却是听的明白,似是己无意中得了那凶兽的内丹,这才有了这般能力。只是这能力貌似很有些副作用,然而己却是并无所觉。
当下急急问道“敢问长老,这所谓的夔兽内丹,又如何使用?晚生除了感觉身体似是比之以往好了很多外,便是千杯不醉了。却再无其他感觉。”
德堪大师闻言,缓缓摇头道“既是传说之物,从无人得见,老僧又怎能得知如何使用。”抬眼见肖遥面上一片气沮,不由微微笑道“此所谓内丹不过是传说之事,又如何能做的数,以老僧察之,似只是两股内气纠结而已,并无什么实物。”
肖遥心中暗暗鄙视,什么内丹,原来却是老和尚听说之事,连他都是不知其中关窍,如何又能确定便是己所得。心中想着,面上不由便有些淡然。
德堪长宣一声佛号。开声道“檀越不需担忧。那所谓内丹之气。只是使人凭空多出些力气而已。檀越身体之改变。亦不过和佛家灌顶后地结果一样。况且老僧观檀越之面相。实是异人常人。似是不在三界中。跳出五常之外。便有些小小不利。也定会逢凶化吉。须知灵物择主。非是任何人皆能承受地。”
肖遥听他这番话。心下却是一跳。不由地再度重视起这老和尚。己从后世凭空降到这个空间。可不是不在三界中吗。这老和尚能凭着看相。便能看出这些。实是有些本领。不容小视。
眼见他说地玄乎。不由半信半疑地问道“长老即精于相学。敢问学生之相又是如何?”
德堪闻言。微微一笑道“檀越紫透华盖。眸正神清。实是有大机缘之人。但煞气隐于后。想来定是难逃狠断果决之事。老僧本待劝檀越入我佛门。日后必成一代高僧。只是见檀越血气隐现。桃花暗隐。却终非我佛门之人。可惜可惜。”说着摇头不已。
肖遥听他说要劝己出家。吓了一跳。及至听说己非是佛门中人。这才大出一口气。
德堪眼见他地模样。喧声佛号道“檀越勿需担心。老僧又岂能强人所难。只是相传这内丹煞气委实太浓。檀越异日若是行那杀伐之事。还望檀越善体天心。少造杀孽才是。阿弥陀佛。”
见肖遥点头应了,只是神色间却似是并不在意,也不再多言。他即已了悟,便知世间事皆有定数,非人力可以左右。微微一叹,却是怀中摸出一个布包来。
轻轻的双手摩挲着,似是抚着爱人的秀发。良久,抬眼看着肖遥道“檀越今日助老僧之情,无以为报。这乃是昔日老僧尚未出家时,得的一件物事,不过是些武功小道而已。今檀越既是身怀异种之气,这本武功图谱,或可能帮到檀越。老僧今将其赠与檀越,也算还了今日你我相见之缘。”说着,将那布包递了过来。
肖遥闻听武功二字,眼睛已是大睁,他白天便暗猜测,这老僧恐是身怀绝技之辈,现在熬了一晚,终是听到己感兴趣的事情,心下顿时来了精神。听的老僧要将这秘笈送给己,有心要谦让一番,却终是忍耐不住那巨大的诱惑。看了老和尚一眼,方才轻轻接过。
老僧看着他接过后,却并未急于打开,心中不由欣慰。这少年毓资灵秀,更兼知书守礼。处变不惊,临事不乱。天下又出一奇才矣。
示意他将那秘笈收好,这才缓缓道“这本神照策,乃是记录内气搬运之术,习之当能身康体健,益寿延年。上面尚有一套步法,一套身法,权作保身之用。以檀越资质,本需苦练三十方有所成。只是如今檀越身俱异种之气,不妨以此心法催动,或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说到这,见肖遥面现欢喜,遂轻叹道“檀越也莫急着欢喜,你此际体内之气,虽是沛然雄浑,然却终非你身修持而来。故而,檀越虽能快速越过进门之关,然后面修持必然进境不快。所以,若是檀越要想日后终得大成,当稳步而进,休要急躁。切记切记!”
肖遥大喜,躬身谢过。德堪抬眼望望窗外月色,眼见已是天将三更。回头道“今日与檀越良宵一唔,相见之缘已尽,檀越可行离去,老僧便在此常为檀越祈福了。”说着,已是闭上双目,不再说话了。
肖遥一呆,未曾想这老僧说停便停,眼见人家已是下了逐客令,当下也不好再赖在此处,遂起身恭敬一礼道“今晚得长老厚赐,学生必不敢忘。日后若有需学生尽力之处,学生当尽力而为,以报今日之德。学生这边告退了。”说罢,深施一礼,这才转身而行。
身后传来一声佛号,肖遥身子一顿,又道“长老金玉良言,学生记下了。山高水长,有缘来日当再来拜会。”说罢,再不停留,直往外扬长而去了。
到得院外,却见那小和尚仍立在门边等着,见他出来。合什一礼,便带着肖遥原路而出,将他送出大门。
肖遥走出大门,再次回望,看着昭德寺那庄严的身影,在长明灯的映照下,金碧辉煌,宛如迷幻。不由轻吁口气,只觉今晚之行,似真似幻。只是伸手摸摸怀中的布包,方觉真实。
心中对这神照策甚是期待,当下快步返回。到得客栈,有那店伙开门。肖遥脚下不停,回到房间,将布包打开,却见一片龟壳静静的躺在其中。
将灯光挑亮,就着灯下看了起来,这一看不由的大喜。里面果然像德堪大师所说,记了一套行功心法。另外还有一套四象步,却是应敌之用。来来去去虽只四步,却是往来繁复,衍生万般变化。
忍耐不住下,就在地上走了起来,哪知方才踏出一步,便觉脚下一绊,险险摔倒。心下一惊,这才知晓什么叫知易行难了。遂回身坐倒案边,只在心中一遍遍的过着,将之记熟。
待到记得差不多了,再看那身法,不由的大乐。这身法简直便是为他量身而做,名字便叫逍遥游,却是一门轻身功法,只是却要内气运行相配合才行。
他心中欢喜,遂不再去看其他,只顾找着内气搬运之术,看了起来,随着心中默念心决,只觉体内那股往日来无踪去无影的气流,终于是缓缓的动了起来,只是速度却是比蜗牛爬快不了多少。
他闭着眼睛默默行功,不知过了多久,耳中忽闻外面雄鸡高唱,那功法也恰恰是行了一圈,完成了一个周天。睁开眼睛,只觉浑身清爽,浑没有一夜没睡的疲乏。知晓定是这功法的效应,心中欢喜。
耳中听的外间,人语声渐渐多了起来,起处尚是几处,眨眼便已是沸沸扬扬一片,崭新的一天,就这样突兀的闯了进来。
第七章 闲言古道 惊遇拦路贼
苍凉的古道上,远远的传来阵阵咿咿呀呀的,车轮碾辗之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