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衫传说





?br />   米芾闻言一愣,随即满面红潮,连声问道“此言当真?你会做?可能做得一摸一样?”
  肖遥微笑。点头道“可做!”米芾大喜,又在看看手中地印章,方才恋恋不舍的将它放到桌上,对肖遥道“所需几何,二郎只管开口。老夫定会想法筹措就是。”他只道这等物事定是价值连城,心中虽是极为喜爱,却是有些踹踹。这话说出,那是抱着倾其所有来换的主意了。
  肖遥笑道“哪有那般夸张。晚生自做好赠予大人。又要什么银钱。大人可莫要与我客气。无端显得生分了。”
  米芾大喜。哈哈大笑。一把拉住肖遥。眉花眼笑地道“对对对!不谈钱不谈钱!俗!俗不可耐!生份!太生分了!”此老接话之快。让肖遥不由地瞠乎以对。
  这米芾地话。怎么听怎么跟后世无赖地调调儿一样。零点看书难不成这话就是自此老这里流传地不成?肖遥一阵地头晕。
  二人既是谈得投机。米芾又得了偌大地好处。不由地兴致大高。一时间便在此大书特书。倒让肖遥大乐。一枚廉价地玻璃制品。得了这位大家这么多真迹。这番换来地可是超值了。
  二人说说谈谈。纵情而做。直到天将欲晚。方才作罢。肖遥邀他留宴。米芾欣然应下。算是正式交了这个小友。等着肖遥引他上了天台。这位老先生却是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东看看西望望。大赞不已。自此之后。竹园肖府地观星楼上。便时不时地能看到一个老头。躺在摇椅上优哉游哉。品着香茗。眯着眼睛。让肖遥大叹失策。
  等到宴罢。米芾已是大醉。自有老家人将他扶上车。接回府去。肖遥等他走后。自己独坐于台上。暗暗回想今日之事。身边香风飘过。却是小妹和漪月见他今日似是解了心结。心下欢喜。过来陪他。
  肖遥见二女体贴,心下感动,也不相瞒,就将今日之事与女细细说了。二女听的目瞪口呆。半响,漪月方颤声问道“肖郎,那人……莫非……莫非……”小妹已是紧张的看着他。
  肖遥轻轻吐出口气,微微点头,道“若无差错,必然是他!”二女心中虽是猜到,听他确定,仍是不由的一阵心跳。两人四只粉白小手,紧紧抓住肖遥胳膊,满是担忧之色。
  肖遥抬手轻轻拍拍二人,安慰道“不用担心,我今日故意放言卖弄,便是知道这位的心思。临去之际,他能那般说,就等于是认可了为夫。嘿嘿,此番意外所得,于我等大有裨益。只要咱们外面布置妥当,进可左右逢源,退可海阔天空,为岳父大人报仇的日子,哼哼,也就不远了。”
  二女听地他提起老太公,不由的俱是神情一黯。肖遥察觉,暗骂自己失言,眼见二女不欢,眼珠儿一转,笑道“咱们自来了这京师,还从没出去一转,不若明日准备一下,后天为夫陪你们出去游玩一番可好?”
  二女听地精神一振,小妹喜道“肖郎可是当真?”问话之时,双眼已满是喜孜孜的兴奋。
  肖遥见她粉颊轻红,星眸如水,心下不由地一荡,伸手在她粉腮上轻轻一捏,调笑道“我家曦儿笑的这么开心,那就自然是真地了。”小妹大羞,低头伏到他胸前,听着他坚强得心跳,心下如同化成了蜜一般。
  肖遥见漪月在旁看得羡慕,不由伸手,将这佳人已是揽入怀中,漪月嘤咛一声,顺势倒下,这一晚,三人便相偎一起,在那温暖如春的天台上数了一晚上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等到肖遥再次醒来,却是被人拍醒的。睁开眼睛,却现二女早已不在,身上盖着一张薄被。眼脸中映入的却是赵佶那张笑地跟花儿似得面孔。
  肖遥一见这小子。登时气不打一处来。话说当日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莫要将那书泄露出去,自己还跟着烦心了好几天。哪知道这小子好嘛。非但没听,更是直接漏到最上面了,当真可恶!
  此时见他满面堆笑,不由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赵佶满面赔笑,过来小心的道“大哥莫恼。大哥莫恼。唉,小弟实是没有办法啊,这几天被软禁在宫里,那也去不了,也没法来通知你啊。不过大哥果然强大。怎么将我皇兄搞定的?小弟佩服!佩服之至啊!”这小子强大、搞定这些词儿,却是自肖遥这学到的,立刻拿来现学现卖,大拍马屁。
  肖遥翻了翻白眼,哼道“我要是不强大,还不被你玩死啊?说了不准将那书泄露出去,你倒是听话啊!”
  赵佶一听这个,登时叫起泼天冤来。将事情细细说了一遍,肖遥这才明白。原来那日赵佶和王冼回去后。将肖遥的话细细转述了给大长公主。赵佶心中有事儿,说完之后。就神色不属的走了。
  大长公主何等心细,见他并不像往日那般留下闲扯。不由地奇怪,便暗暗留上了心。等到见赵佶回去后几日不见出门。更是诧异。自己这个侄儿什么脾性,她如何不知。这会儿竟在家中几日不出,难不成是病了?想到焦急处,也不去叫了,吩咐车舆,亲往端王府而来。
  以她身份,在那端王府中自是不需通报的。问明了下人,说是端王这几日一直在书房中看书,公主更是慌了。难不成自家侄儿被什么东西魇了?说他走鸡斗狗,留恋青楼倒是正常,可这在书房看书,却是打死也不能信的。
  当下,慌忙赶往书房,到了门口也不传唤,已是推门就进。进屋一看,却见赵佶果然手捧一本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的。眼见大长公主闯入,不由的一愣,随即惊呼一声,就待将手中书藏起。只是此时对着公主濯濯地目光,又怎么来得及。心中叫苦不迭之际,果见公主走近,索要他看的那本书。
  赵佶心中不敢违拗,哭丧着脸,只得将那书交出。公主低头翻看,越看越惊,这书中所载,隐隐全是顶儿尖的治国之道,其中见解之精辟,用词之新颖,让她大是心惊,只是那行文却显太过直白,犹如乡间俗语一般。少了很多出彩之处,但对赵佶这种没有为政基础的来说,看起来倒是相得益彰。更好理解。
  公主心中惊骇,面上却不露声色,直三言两语,便将此书的出处逼问了出来。当下也不多说,将那书往袖中一揣,勒令赵佶这几日不得出门,自顾拿了书就走。
  赵佶大惊,大哥再三叮嘱不得外泄,此刻被姑姑拿走,自己如何向大哥交代,待要追出去讨回,门口却被公主留人给拦住了,竟是将他给关在屋里了。
  赵佶气的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空自大脾气,却是无用,只得窝着。直到昨晚,大长公主方带着那书回来,对他温言有加,大是赞赏了一番。让赵佶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姑姑这是搞得哪一出。
  大长公主却只是微笑,并不多言,最后临走之际,只说官家今天会召见他,让他安心等着。
  赵佶心中忐忑,知晓那书定是被皇兄看过了。这召见,却是不知是福是祸了。今天一早,果然宫里传话,传端王赵佶入宫见驾。
  赵佶硬着头皮接了旨,随着内侍而入,哲宗却是在崇政殿见的他。这崇政殿乃是哲宗宿寝的地方,在这里见他,让赵佶多少有些放心了。
  及至见了哲宗,行过君臣之礼,哲宗笑着让他坐了,却是与他闲言些以前兄弟间的趣闻。让赵佶大是奇怪。只是说至最后,说到诸般玩耍之事上,赵佶来了兴致,将肖遥讲过地足球说了出来。哲宗听的大是感兴趣,一再询问,等到问明之后,方才轻叹一声,点点头,只说了一句“他很好,十一郎可放心与他交往就是。”便没了下文了。
  赵佶一头雾水地出了崇政殿,直到在宣德门外遇上传旨太监,问起去处,才知道是官家封了肖遥一个爵位——定京侯,级属开国侯。
  心下欢喜之际,又得了官家御准,当下便直接先往竹园来寻肖遥,怎么着这先报讯之功,也可稍抵露书之罪吧。
  肖遥听的哲宗竟然给他来了这么一手,不由地愣住。转眼看赵佶正自眉花眼笑的看着自己,不由气道“有那么开心吗?”
  赵佶一窒,惭惭地收了笑。肖遥问道“这所谓的定京侯到底是个什么官职?需要做什么?”
  赵佶一呆,似是看怪物一样地看着他,直到肖遥一瞪眼,方才解释道“咱大宋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十二等。分别为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大哥所封之定京侯是为第九级开国侯。这些爵位都是分封皇室或功臣的,并无实权实职,故而也不用做什么。”
  肖遥闻听方悟,想及那人那天离去时的言语,这才明白。只要是不让他进入朝堂供事,这等虚号倒也有些作用,至少他人在对付他前,就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心情转好之际,也不再计较赵佶的失误,兄弟二人拣些闲话说着。正说间,却听下面一阵奔跑声,墨砚已是跟头把式的跑了上来,叫道“少爷!少爷!有圣旨!”
  肖遥瞪了他一眼,方才起身,自去准备香案接旨。等到那太监将旨意念完,肖遥才完全明白。感情,那哲宗封赏他的原因却是因他收置流民的义举。称其仁义无双,为君分忧,特此封赏。
  这定京侯爵位,特赐世袭浩制,食两千户。食户之地即为竹园收置的流民。至于那世袭浩制,就是说,当肖遥的孩子一旦降世,若是男孩,以后就可直接接替他当上这个侯爷了。
  肖遥谢恩领旨,收了圣旨浩制,问起那传旨太监姓名,取银钱来谢。那太监满面敦厚木讷。闻听肖遥问起,连忙躬身回答。肖遥一听之下,却是大吃一惊。
  网友上传章节 第九十五章 出游
  “梁师成”那太监木讷的面上堆着谦卑的微笑,向着肖遥回道“奴婢叫梁师成,谢定京侯爷赏。侯爷日后若有所需,只管吩咐下来,奴婢自给侯爷办妥就是。”
  眼望着梁师成那张忠厚老实的面孔,肖遥定定神,心中不由疑惑。这人当真是日后的奸臣之一?那个敢擅自伪造徽宗旨意的贼子?
  心里疑惑之际,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梁公公可有表字?”梁师成一愣,躬身回道“侯爷怎的知道,奴婢草字守道。”
  肖遥心头一震,果然是他。回头看了一眼正自立在一旁的赵佶,却见他正朝自己挤眉弄眼的,满面雀跃。
  心中一松,暗道:这梁师成即便真是奸贼,此刻既没得势,倒也不用紧张。史上记载此人,贪婪爱财,附庸风雅,但最善察言观色,处事老道。自己何不先笼络着,也好在大内留个眼线。他爱钱,好风雅,这些自己都可给他,天下又有谁人能比的上?只要赵佶能自己成长起来,这个人留着,反而有用。
  想到这里,面上露出笑容,轻轻拍拍梁师成肩头,笑道“我听公公言语不俗,想来定是出身名门,本侯最喜与才子文士相交,日后你我当多多走动才是。”
  梁师成开始见肖遥皱眉沉思,不由心中忐忑。他隶属睿思殿文字外库,整日掌管的就是那对外传旨之事,只是知道一些内情。
  哲宗皇帝对这位定京侯爷,不知为何,大是青睐;那端王爷竟也和这位侯爷是结拜兄弟。据说西北小种经略相公亦与他交成莫逆,当日那被传回来的杜公与,就是栽在这位爷手中的。这位爷虽不在朝,但其潜在的势力,却已是隐隐透出了一份峥嵘。
  相对于肖遥来说,梁师成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蚂蚁,在仰望着一座大山一般。那是决然不同的两个等级。肖遥听了他的字后。皱眉不语,让梁师成心中直是抖索。无形中,心里对肖遥竟是烙印上了一个惧怕的影子,这却是肖遥始料未及的。
  只是等到肖遥终是开口说话了,而说出的竟是那么一番话,简直让梁师成彷佛突然自地狱升上了天堂,差点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暗暗拧了下自己的大腿,这才确定是真地。
  受宠若惊之余。说话都有些颤抖,恭敬的回答道“奴婢怎敢在侯爷面前放肆,不敢当侯爷称友,只要侯爷有事,只需片言只语,若是师成能做,定当给侯爷办的妥妥帖贴就是。”
  他心思灵敏。心中虽是惶惶,但一转念间,就明白了其中关窍。言语中已是含着投诚的意思,却又留下余地,只说自己能办的。
  肖遥暗自喟叹,这厮果然是外表忠厚,内藏奸诈之辈。说话滴水不漏。自己若要驾驭此人。当小心为上。
  心中计较,面上打了个哈哈。这才亲自将他松了出去。梁师成自是感动,连连回礼。才在肖遥的注视下,登车而回。
  等到他走远之后。肖遥返身而回。赵佶迎着,埋怨道“大哥。他一个阉人而已,用得着对他那么客气吗?”
  肖遥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就是这种小人物才不值得去得罪。我这不过客气两句,又不少块肉,他自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