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芜传 作者:苏小凉(晋江榜推vip2015-02-03完结)
?br /> “你与我说说。”沉默了一会儿,慕衡铄抬头开口。。。
这边慕家内院,两岁多的珲哥儿坐在床上看娘替爹爹收拾东西,又看看一旁过来的表姐,翻身爬到了柳青芜怀里,撅着小屁股趴着,视线追着赵氏,半响糯糯的喊了一声娘。
赵氏回头冲着他笑了笑,珲哥儿蹬了蹬腿,忽然冒出一句,“爹爹要去哪里?”
约莫是听了柳青芜和赵氏的话,知道爹爹要出去,珲哥儿抬头看着她们,等她们告诉自己。
“爹爹要出一趟远门。”赵氏扶着身子坐下,小腹微隆,已经是四个多月的身孕。
“远门是什么。”珲哥儿知道娘怀着小弟弟,不能趴,老老实实在柳青芜怀里,赵氏摸了摸他的头,“远门就是去很远的地方。”
“什么时候回来。”
赵氏微怔,随即柔声道,“很快就回来了。”
珲哥儿哦了声没有继续追问,要柳青芜带着自己去院子里走走,柳青芜拉着他到院子里,珲哥儿蹲在小花坛边上,转头看柳青芜,“虫虫。”
花坛空出来的一块泥地里松松的土壤中爬着几只蚂蚁,丫鬟拿来了几块糕点,遂他的意思把糕点黏成粉末洒在泥土上,很快蚂蚁围了上来开始搬运那些糕点粉末,肉眼看着就是一颗颗白色粉末在移动。
“搬家。”珲哥儿又说道。
柳青芜摸了摸他的头,珲哥儿自己捏了糕点,并不是十分的粉粹撒在了上面,一只蚂蚁搬不动,来了好几只搬运他扔下的糕点,珲哥儿就蹲着这么看,神情认真极了。
赵氏在屋子里收拾妥当了东西走出来,看柳青芜陪着他一块儿蹲着,笑了,“他就是爱看这些,有时候是你舅舅陪他看,父子俩能呆上好久,也不知道他们看出多少有趣。”
柳青芜过去扶她,赵氏摸了摸小腹,深情柔和,“您舅舅想要个女儿呢。”
“舅舅想着他与珲哥儿一起时,有个女儿能陪舅母你呢。”柳青芜笑说,那边妈妈搬来了椅子,赵氏坐了下来,目光看着儿子那边,柔柔的,“长大了都要嫁娶,也陪不了一辈子,唯一能陪的就是你舅舅了。”
父母老了,子女大了,最后留在自己身边的就是枕边数年的那个人。
“舅舅一定能安稳回来的,漠地虽然战事乱,但舅舅只是带兵前去。”
“自然是险不过那些在前线的,就是不知你舅舅这一去,回来时这个孩子多大了。”赵氏也清楚丈夫这一趟去时间不会短,她抬头看柳青芜,“到时候啊你多来我这儿走走。”
“只要舅母不嫌弃我,我肯定常来的。”柳青芜咧嘴一笑,赵氏嗔了她一眼,“我嫌弃你做什么。”
她们在后院聊了一会儿,前面慕衡铄和柳思祺说的差不多了,不能留太久,柳青芜跟着大哥出了慕府。
上马车时傍晚太阳已经落山,街上的人来去匆匆,马车在一间铺子前停了停,柳思祺下车买了几盒的蜜枣,上车时柳青芜笑眯眯的看着他,“买给嫂子的?”
“顺路带着。”柳思祺脸皮厚着呢,摸了摸她的头,把其中一盒推给她,柳青芜笑着撅嘴,“我可托了嫂子的福了。”
“说的好像平日里我对你不好似的。”柳思祺轻拍她的额头,柳青芜谄媚,“那也不是,有了嫂子之后大哥就待我更好了。”
柳思祺笑了,情绪好了许多,挑开帘子看了一眼窗外,马车很快回到柳府,天色渐暗。。。
起了些风,看似要下雨的天气,等了一个多时辰,天黑了都没动静,嫱芜阁这边知叶前去厨房替柳青芜取炖着的补汤,到了厨房这儿才取好食盒,还没迈脚出屋檐,天忽然下起雨来。
入了秋的天有时奇怪得很,熬了这么长时间,像是反应不过来似得过了许久才开始下雨,知叶本想着来去也快,应该是不会淋着,也没带伞,这会儿只能干等在屋檐下了。
一时半会儿雨也停不了,食盒里的汤会凉,知叶转身想去厨房里借顶伞,那边走廊处走过来一个身影,手里拿着伞,到了她旁边也没说什么,打开伞走到屋檐下,抬头看她,“我送姐姐过去。”
“伞借给我,我自己回去就成了。”知叶摇摇头。
“姐姐,你还在生我的气。”小兰放软了语气,可怜的看着她,知叶扭头过去不看她,看着雨这一阵小了,把食盒护在怀里,直接冲入了雨中,快步朝着嫱妩院走去。
小兰就看着她远去,定定的站在那儿,偌大的散遮去了她的神情,直到知叶的身影看不见了她才回了走廊,收了伞轻轻拍着刚刚被雨水溅湿的衣角,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嘲讽,“来了一年多,现在想着要攀你姐姐去了,可惜啊,人家不领情。”
“原来是小红姐姐,你不去看着炉子,出来就不怕炉子里的火灭了,炖着的汤失了火候老夫人那儿怪罪。”小兰转过身去,看到那个倚在门口的丫鬟,好心提醒。
小红脸色微变,看小兰的眼神不甚善意,要不是她,她也不会被马妈妈剔除了险些不能跟来漯城,最后使了她所有的银子才跟了另外的妈妈,过去是马妈妈手底下的使唤丫鬟,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看火的。
“火灭了我遭罪承着,不像某些人,暗中使计夺了别人的差事,在这厨房里除了会讨好啊,别的什么都不会,如今又看不上厨房了,想去大小姐的院子里了呢,可惜咯,你好姐姐再也不理你了。”小红哼笑着转身走回去,小兰抓着伞的手捏的死紧。。。
知叶回到嫱妩阁雨还没停,知绿赶紧冲下来从她手里接过了食盒把她拉回去,看她淋的这湿透,“你傻了啊,厨房里不是借一把伞,怎么冲回来了。”
冬雪接过了食盒,“知绿你陪知叶去换一身衣服,秋寒天冷,别得了风寒。”
等到拉着知叶回了屋子知绿才发现她的异样,催着她把衣服脱了,给她打了一盆热水绞干让她敷脸擦手,“怎么了这是。”
“我在厨房里碰到小兰了。”知叶换过衣服擦了脸,身子暖和了许多才缓缓道。
“不是早就遇到过了么,你们才不像是两姐妹,她把你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知绿给她倒了一杯热水,坐下看着她,心直口快,“你自己说说,去年六月到的漯城,她跟着来了在一个府上却没有告诉你,还是从别人口中得知她跟着马妈妈过来的。”
知叶不语,去年六月到漯城,她是七月底才知道小兰也来了漯城,一路上过来她竟然不知道,在仪都时小兰也没有告诉过这件事,若不是后来厨房里相熟的丫鬟转达,她去厨房里找,小兰还想瞒着她。
“你攒了几年的银子全让她拿去给马妈妈了,我去打听过,本来马妈妈是带小红来漯城的,她也不知塞了多少银子,以马妈妈那贪财的,没有十五二十两她岂肯带?”知绿一点都不觉得这像姐妹,专坑姐姐的还差不多。
也就是去年见的那次后知叶没有理过小兰,小兰也没同她说话,虽然同在柳府,厨房里有意闭着,一年多见面没几次,直到今天晚上小兰忽然找她说话。
“好了,你也别傻了,等会儿拜托桑妈妈给你煮点姜汤喝着,也没见你这样的,淋回来了。”知绿拉着她到屋外,此时雨停了,这边柳青芜喝完了补汤,冬雪拿着食盒出来,“今天我和翠玲守着,你们去歇着吧。”
“怎么能让冬雪姐姐你守着,我没事。”知叶摆手,“明天你还要替翠玲姐姐呢,今夜就是轮着我守,换了衣服,不打紧。”
“那行吧,若是不舒服可别撑着。”听她这么说冬雪也就不强求了。
知叶看冬雪走了,也催着知绿去休息,“明早清早还要你来替呢,快去休息。”知绿伸手捂了捂她的额头,“我先替你去要姜茶。”。。。
第二天柳青芜起来,知绿端着早饭进来禀报,“小姐,知叶染了风寒,这两天怕是不能伺候小姐您了。”
翠玲在替柳青芜梳头,简单的戴了一朵簪花,她回过头来关切,“请了大夫没。”
“还没,昨天夜里淋了一些雨,今早我来替时发现她发热了,自己有有些烧糊涂,靠在那儿还觉得自己没事,让我拉回去了。”
“你替她去请个大夫来看看,如今这天气,风寒也可大可小。”柳青芜让翠玲从账上支给知绿银子,知绿千恩万谢,她们这些丫鬟若是没有小姐开口,生了病去请大夫,花销都得自己来。
柳青芜喝过了粥,冬雪走了进来,“小姐,马车准备好了。”
起身套上素净的衣服,柳青芜前去缀锦院那儿向柳老夫人请安后出门前往泰峰寺,今天一早小舅舅出发去了漠地,她想给小舅舅祈福。
泰峰寺的人一直很多,没有遇到皇家出行的日子主峰中的几座殿也是对百姓开放,马车到了山脚下停住,冬雪拿着香篮,翠玲跟在她身后,陪着柳青芜上山去。
若是单纯祈福,那只去一座殿就够了,若是要祈长福的,柳青芜就需要在多个殿外烧香再进殿祈福。
冬雪从香篮中取出香点燃,柳青芜拿在手中,朝着正前方的一座石佛参拜,再朝着主殿参拜,把香插在偌大的香炉上,走进大殿,清晨的时辰赶早来参拜的人不少。
柳青芜等别人走了后跪下祈福,这儿还有僧侣念早课,禅佛念诵声声入耳,让人不由的感觉心中宁静。
柳青芜从泰峰寺这边的几个殿拜过后继续往上走,一圈下来冬雪手里的香篮中香烛少了一半,柳青芜再往上走,到了有一片竹林子的地方,左拐石板小径,昨夜下了雨,这石板上密布了青青的苔衣,石板下一条小渠中还有山泉下淌,再往前走就是平安堂。
一个半百年岁的僧人正在扫平安堂外的落叶,柳青芜双手合十行礼,走进平安堂,里面有几个僧人在诵经。
柳青芜看到那几个诵经的僧人前跪着一个女子,背对着她瞧不清楚模样,只见她是合着双手祈福的姿势。
柳青芜等着,在旁边的僧人这儿先写了符,给小舅舅的,给弟弟的,想了想,柳青芜又多写了一个。
那边的诵经快完成,女子桌子前也放着三枚平安符,直到最前面的僧人睁眼,在符上画了什么,女子跪谢取走了平安符,站起来转身,和柳青芜撞了个正面,竟是认识的人。
柳青芜微怔了怔,还是那女子先反应了过来,对柳青芜作了个请的姿势,柳青芜跟着她到了平安堂外。
“柳姑娘,今日之事,还望保密。”长生看着这个在宫中只有过一面之缘的柳家小姐,说的恳切。
“姑姑放心。”柳青芜微微一福身,长生把平安符收入怀中,“柳姑娘请便,我先走一步。”
柳青芜站在那儿看着匆匆离去的长生姑姑,宫中出入都需要令牌,她是要让自己保密她来过泰峰寺的事么。
柳青芜重新折回平安堂,像刚刚那样把平安符放在桌子上,她祈福,几位僧人诵经。
因为小舅舅已经去了漠地,平安符带不去,可以在平安堂内烧了,按僧人师傅的说法,她的愿力会传达过去保被祈福的人平安。
冬雪帮她点火,柳青芜拿起平安符点燃放入铜盆中,烧了两枚,一枚是祈求舅舅能快点平安归来,另一枚是刚刚加上去,祈求还在漠地的霍家哥哥平安。
余下那一枚求给弟弟的柳青芜放入怀里,翠玲添了香油钱,柳青芜又跪拜过平安堂内的佛像,下山时已经快接近中午。
这时辰到寺庙里来的人不多,走下山路的途中柳青芜低头看去,看到了上次来时二哥说过的御锦庙。
就是远远的看着就能看到庙里来来往往的人,柳青芜到了山脚没有上马车,往御锦庙的方向走去。
其实这是一条小闹市,闹市的尽头就是御锦庙,路两边很多小摊子,摆着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样,还有卖可以扔在树上的刻字牌,摊贩们的吆喝声促成了这儿的热闹。
一小段路并不远,两旁有几家铺子,柳青芜到了御锦庙门口,进去就能望见前面一棵偌大的榕树,榕树上挂满了红色和黄色的布,布的一端都有一个木牌子,和外面摊子上摆的一样,这边庙宇内还有卜算的人,算着一日吉卦。
“姑娘,求一个吧,这老榕树上挂着的愿,定能实现。”柳青芜看着,身旁出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婆婆,手里拿着许多这样的红色黄色布,底下也坠着木牌子,只不过这些木牌子尚未刻字。
“老婆婆,这要如何求呢。”柳青芜让翠玲拿钱付,老婆婆摆了摆手,“不要钱,拿了这个,去那儿想求什么,就写什么,姑娘,记住了,一次只求一个愿,不能贪。”
老婆婆递给柳青芜一个牌子,笑呵呵的走了,柳青芜朝着那边刻牌子的摊子走去,那摊子前坐着的老者不像是刻字的,倒像是卖字的,一旁几张宣纸写着不凡的字体,他则惬意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