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芜传 作者:苏小凉(晋江榜推vip2015-02-03完结)
中了滑胎的,像这位夫人,孩子明明足月,生下来却是一点呼吸都没有的,她若说是死胎怕是主人家都不肯信的,还是请过大夫来才好。
屋子里的许氏孩子生的顺利,疼过只有并没有睡去,迟迟不见孩子哭,她也有些不解,就要方妈妈把孩子抱过来给她看看,方妈妈陪在屋子内是看了全程了,知道孩子生下来不会哭不会闹不会动,怕她受刺激,劝道,“夫人您先休息着,孩子的是有稳婆顾着。”
“那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许氏抬头看去,那边被稳婆遮住着也看不见,她有些心慌,“把孩子抱来我看看。”
“您距离那日子差了些天呢,虽说生的顺利了,孩子毕竟虚着,二姑娘出生的时候不也好一会儿才哭的。”方妈妈看她这心急的样子,又因为生的急底下撕裂着出了不少血,更不能说实情了,柔声劝着,“是个哥儿呢。”
屋外李氏赶紧差人跑了一趟老夫人的院子,按着稳婆的意思,这孩子估摸是救不回来了,弟妹这边刚刚生下孩子身子还虚的很,李氏吩咐那稳婆把孩子抱到隔壁屋子去,这儿大夫很快来了,李氏跟着到了隔壁一间,看到了这个脸色发青,毫无动静的孩子。
稳婆早已经确定孩子没气儿了,杨大夫拿过孩子的手又按了一下脖子那边,摇摇头,“在腹中时已经过世了。”
许氏之所以生的那么急,她不是按着临盆时别人生孩子的模样,而是孩子胎死腹中,滑胎的征兆,只不过她这孩子已经足月,所以看着才像是临盆而已。
杨大夫又仔细检查过这孩子,走出了屋子似有话要说,李氏跟了出来,走廊中杨大夫低声道,“孩子的四肢并不像别的孩子这般强健,偏虚了些,我听闻二夫人这一回怀胎都是以静养为主,还喝了不少安胎药,其中的缘由,要看过二夫人喝的药,再给二夫人看过才知道。”
要借口给许氏把个脉不难,产房已经收拾好,许氏也换了一身衣服,李氏带着杨大夫进去,隔着帷帐,李氏拉开一角关切道,“弟妹,这孩子生的急,身子骨也有亏损,我请了杨大夫过来给你瞧瞧,你躺着把手伸出来就好,来。”
李氏帮着她把手腕露在帷帐外,由杨大夫把脉,这端许氏这么久没见到孩子,不禁问她,“大嫂可看过孩子。”
“还没呢,我在门口等大夫,等会儿就去看,你先安心休息。”李氏合上帷帐,杨大夫按着许氏的脉象,眉头微皱,方妈妈走了进来把许氏寻常喝的安胎药取了一贴,屋子内不方便说话,到了屋外,杨大夫摇着头,“二夫人的身子本就不合适再有身孕,我看了那药贴,这些药是极霸道,虽能助孕养胎,但喝的多了,对夫人的身子造成影响不说,腹中的孩子也不一定能保住。”
怀着身孕腹中的孩子汲取营养都是来自于母亲,有些人怀胎最初三月不稳当,服一些安胎药是能稳定下来,稳定后就不必再多服用汤药,那些十月怀胎十月都需喝药维持的,生下来的孩子也健康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许氏喝的药性又如此霸道。
“是药三分毒,我们寻常给人开药,怀有身孕的,都要从轻着来,二夫人这般,那孩子怕是前两天腹痛时就已经不行了。”杨大夫本来还想保留着一些,毕竟这样大户人家没了足月的孩子又是个男孩,心情都不会好,但是他在这柳府也看了好几年了,老夫人那儿大大小小的都找他,他也就实话实说,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给挑明了。
“还得请杨大夫开一些安神养身的药出来。”李氏听罢点点头,杨大夫去一旁写药方,方妈妈哄完了许氏出来,看到李氏,面有难色,“大夫人,这事儿可怎么办。”
“让她好好睡一觉先,刚生下孩子再受刺激对她身子也不好,孩子没了自己总得好好的,我去老夫人那儿,中午时你们老爷回来了你就把事儿如实和他说,由他劝着你们夫人会好一些。”李氏还要去和老夫人商量这孩子该怎么办。。。
许氏是在生下孩子后第二天才得知这件事,柳尚义亲口告诉她的,许氏急疯了,怎么都不肯信丈夫说的,这是她辛辛苦苦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她足月生下来的,怎么可能是死胎,怎么可能不能活。
“你骗我的,尚义,你骗我的对不对,这孩子怎么可能不好。”许氏揪着他的衣服,想要下床去找孩子。
“大夫都说了,你这么喝药法,孩子就算生下来也不会是好的,那药的药性太霸道,在最初的时候你请大夫过来看不是也说过,不宜多喝。”柳尚义抓住她压在床上,在她发动的时候她还正在喝药。
“不可能,那药药性霸道是要助我有身孕,助我怀的安稳,别人喝了都顺利生下孩子,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出事,你骗我。”许氏的神情几近乎癫狂,她想了十月啊,念了十月,所有的用心都在这孩子身上,怎么可能胎死腹中,这真是天大的玩笑。
“别人哪有像你这样的喝法。”柳尚义重重的呵斥了一句,许氏停止挣扎,抬头红着眼眶,披头散发的看着他,柳尚义拍了拍她的肩膀把她抱在怀里安慰,“别想这么多了,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就当这个孩子与我们没有缘分,还有思霖和青漾呢。”
“不可能的,这不可能的,你让我见见孩子好不好。”许氏没有亲眼看到孩子如何都不肯信这件事是真的,她是真真切切把这个孩子生下来,真真切切感受到他在自己腹中动着,怎么一转眼说是死胎就是死胎。
“孩子已经入殓了,打了一副小棺材,就当他是出生了夭折的,这么小的年纪也不能办丧,一早已经派人送去祖坟那儿安葬了。”
柳尚义说完许氏激动了,她猛地推开了他,满是怀疑的看着他,“你是不是不想让我生下这个孩子,还有老夫人,你们都不想让我生下孩子对不对,故意告诉我孩子没了,如今还不让我看孩子,你们故意瞒着我是不是,你们好狠的心!”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柳尚义甩开她抓着自己的手,看着她疯癫胡言,“难道你要让这孩子孤零零的就躺着不下葬,不告诉你是怕你受不了,你怎么还责怪到娘身上去了,谁不想让你好好生下这孩子了,我要是不想会把你接回来家里养着。”
“是啊,没有这个孩子我永远还呆在祖宅那个鬼地方,永远都出不来,好了,现在这孩子没了,你是不是还要把我再送回去,你们就有理由再把我送回去了。”许氏干脆就是破罐破摔了,说孩子是死胎她见都没见到一面,她怎么能不发狂。
“真是不可理喻!”柳尚义本是要安慰她的,看她这胡言乱语的样子顿时也没耐心了,说到底他心里也有点儿怪妻子,明知药的药性这么大还一直服用,孩子不好能怪谁,又没人害她。
柳尚义摔门出去了,方妈妈忙跑了进来,见许氏要下床,把她抱住抱上了床劝道,“夫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他们骗我,方妈妈,我的孩子呢,你不是说孩子好好的,人呢,你快带我去找他。”许氏仿佛是抓到了最后的救命线,方妈妈不会骗她的,她不是说了孩子没事。
“夫人,哥儿生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气了,不和您说是怕您刚生下孩子受不得这刺激,今早把孩子送去了祖宅安葬,不让您瞧也是怕您难受啊。”方妈妈这时也只能说实话,一早的时候装着小少爷的棺木就送走了,刚出生的孩子又不能办什么祭丧,要让小少爷走的安稳,也就是如此安安静静的送。
许氏愣在那儿,方妈妈不断的拍着她的背安慰她也没出声,泪水挂在眼底,框红着眸子直直的望着门口那边。
半响,屋子内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哭声。。。
许氏这厢身子整整养了两个月都还没见好,月子中忌流泪,许氏却哭了好几天,柳尚义来了哭,两个孩子来看她了也哭,哭的柳尚义不敢去了,两个孩子也怕看到她这怨气冲天的样子,许氏还在难过。
这会儿都已经十二月了,许氏的月子坐的长,含芳院内长达两月气氛压抑,柳尚义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留宿在了几个姨娘那儿,因为许氏还卧床的关系柳青芜省了这俩月的请安。
直到腊八过了,漯城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时节,许家老夫人来瞧过的第三趟,许氏这月子终于坐出了。
老人言女人坐月子等于是再重养一回身子,过去有什么病痛,月子坐的好身子骨就能养回来,贫苦人家没那条件的也都会坚持躺上大半月,有条件的许多都坐足了一个半月,许氏月子中这番闹腾,出了月子后她的面色都不甚好,尽管好汤好药送着,也需要产妇自己的心态好,等到来老夫人这边请安,柳老夫人看到她这活似被人折腾了好些天的憔悴模样,更是无语。
许氏一直对他们没能让自己见上孩子最后一面耿耿于怀,就是让她瞧一眼,她心也就彻底的死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心里头还隐隐冒着什么,不肯妥协。
她这样的态度,一面还怨着丈夫,和柳尚义的关系自然也恢复不了,新年气氛本该热热闹闹,柳老夫人眼不见心不烦,瞧她病怏怏的样子,干脆让她在院子里好好养身子,别过来请安了。
各家忙着一转眼大年三十。
新的一年又将要过去。
今年柳青芜没有入宫,柳老夫人有意让孙女避着,孙媳妇生下曾孙后可以跟着大儿媳妇一块儿入宫,柳青芜留在家中陪着柳老夫人。
年三十的团圆饭后就是守岁,前院如今轮到柳思祺和柳思衡守着,嫱妩院这边,几个小的扎堆在柳青芜这儿,坐在榻上人手端了一碗刚刚煮上来的糖茶,听柳青芜念一个话本子给他们听。
“我知道,那大侠肯定是飞檐走壁救了被掳走的女子是不是。”柳思城举手,柳思磊在一旁补充,“他会轻功的。”
柳青芜笑了,继续念道,“独孤英雄救了彩莲姑娘后把她送回了家,趁着夜色,离开了卫庄,而那半路劫道的逃犯不知什么时候被人绑着扔在了衙门口,等着第二天官府的人来给他应有的处罚。”
“肯定是独孤英雄。”柳思城一脸崇拜的说道,看向坐在旁边的柳思煜,“三哥,你说他是不是很离开。”
“那都是假的。”柳思煜不留情的戳破了弟弟们心中对话本中英雄人物的崇拜,“哪有人会轻功的,飞檐走壁的那是壁虎,不是人。”
柳思磊撅嘴看着他,十分认真,“那就没有英雄了么。”
“有啊,我就认识一个。”柳思煜轻咳了一声,两个弟弟一齐看向了他,柳思煜瞥了姐姐一眼,“我觉得霍家大哥就是大英雄,杀敌立功,保卫漠地的百姓不受狼族的侵害,那比这里的厉害多了。”
“那他会飞檐走壁么。”
“那他会水上漂么,就是那样,蜻蜓点水的就飞走了。”柳思磊张开手做了一个飞的姿势。
柳思煜微涨红了脸,“都说话本子是假的了,怎么会轻功。”
柳青芜揽着平姐儿眯眯笑着,几个侍奉的丫鬟进来把自己主子带走,柳思煜见他们都走了,一骨碌到柳青芜身边,“姐,霍大哥二月就要回漠地去了,我能不能跟大哥一起去看看他。”
“可以啊,他找到了你,你还没亲自谢过他。”柳青芜点点头,柳思煜靠着她,“那姐姐你也没亲自谢他啊,是家里送了东西过去致谢的。”
柳青芜轻拍了一下他的额头,笑骂,“你去就去,自己准备不就行了。”
“我听闻漠地那儿天干物燥,入了十月天就很冷了,比我们这儿雪要早下好久,我在想送霍大哥什么好,他的伤也不知道全好了没。”柳思煜一个人嘟囔着,柳青芜拿着话本子的手一顿,倒是把他的话听进去了。
等柳思煜困顿着去睡觉,翠玲进来铺床,柳青芜下了卧榻抬头看翠玲,“上次给祖母做护腿的绒还剩下多少。”
“还有不少呢,张妈妈说可以给您做一身小夹袄穿着,衬里头御寒是最好了。”翠玲给她脱下衣服,柳青芜钻入被窝中,寻思了一番,“让张妈妈别做了,明天那那些绒和那段织锦绸布一块儿取来。”
“哎。”。。。
第二天大年初一,一早这边请安过后两个院子走遍,又去大嫂的院子里坐了一会儿,空闲下来时已经是下午。
翠玲早早把柳青芜要的东西准备好,清理干净了坐榻,柳青芜让她把织锦绸布铺开,拿起量尺寸划线的笔,按着比大哥再大一些的尺寸量了内衬的布。
“小姐,若是都填进去了这可显大了。”寻常家里穿的绒芯子内衬都是薄薄的一件,衬的多了容易显蓬,做工好的师傅能够多放一些,压平了再在中间用暗线固定,最后外衬的缝起来,一件内夹袄就做成了。
柳青芜想尽量多塞一些进去,塞多了就显得蓬,并没有做袖子,只是夹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