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李歆
我呼吸微微一窒,不知为何,心底自然而然的生出防范之心。
“陛下!”来人微微行礼,娶不叩首,不卑不亢间那份傲骨愈加突希
“坐。”刘秀指着身侧的席位,微笑以对,“卿遨游两位皇帝之间,素闻大名,今日得见,颇使朕自惭哪。”
那人对刘秀温文的态度显然颇感惊讶与震动,堂堂一介天子,接见外臣不在却非殿高堂之上,却身穿常服随意的坐在廊庑下。别说他,换成任何一个不熟识刘秀为人的人,都会感到难以置信。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臣与公孙述同县,自幼交好,然而臣前往蜀郡,公孙述高居金銮,侍卫戟立,好不威严,如今臣远道又至雒阳,陛下怎知臣非刺客奸人,如何有胆识这般简易召见?”许是刘秀给予了他太强烈的震动,这一次他没淤矜持,反而跪下磕了头,言辞感人肺腑。
刘秀笑道:“卿非刺客……卿乃说客!”
我猛然一震,终于想起此人为谁!
马援——天水郡西州大将军隗嚣帐下第一谋士兼将才!
隗嚣名义上在邓禹的说和下虽投靠了刘秀,但也只是留于形式,他掌握天水郡兵马,独霸一方,摇摆于成家帝公孙述和刘秀之间。
马援作为他的得力臂膀,在这个月内接连出使蜀郡的成贱和雒阳汉国,其用意也无非是想进一步以马援的眼光,来确认到底哪一方才是值得投资的绩优股。
阴兴在对于隗嚣的资料描述中,曾着重提到眼前这位马援,言词对他颇有激赏。
我不倾起上身,对这个似文似武的汉子多打量了几眼,许是我的目光太过直接,马援似有所觉,眼波流转,也向我投来一瞥。
我微笑颔首,并不回避他投射过来的目光,他微微一怔,神情有些尴尬。
“……阴姬见过文渊君!”
刘秀面不改,从容浅笑。马援的脸却是阴晴不定,连连闪烁,似惊似喜:“阴……贵人?”
“诺,正是身。”我欠身而笑。
“阴贵人识得……臣?”
“久仰文渊君大名,今日得见,幸甚,陛下幸甚。”
马援彻底蒙了,半晌激动的向刘秀叩拜:“天下反覆,欺世盗名、称王称帝者不计其数。今日得见陛下恢弘气度,仿若昔日高祖,臣乃知帝王自有真人也!”
刘秀眼角的笑纹越深,脸微侧,看向我。我与他心意相通,相顾而笑。
十一月,刘秀决定前往南阳郡宛城,彼时征南大将军岑彭正围攻秦丰所在的黎丘,打了三年,杀了对方九万多人马。秦丰残余的队伍,最后仅剩了一千多人。
这一次,在同样面临选择儿子还是老公的问题上,我硬起心肠,最终决定把才刚刚半岁大的儿子留下,跟随刘秀从戎天涯。但我又实在不放心刘阳留在宫里,于是把刘阳私了湖阳公主府,刘黄无子,身边多了刘阳作伴,倒也欢喜。
临走我又再三叮嘱阴兴暗中保护刘阳,此时的阴兴已然成年,行了冠礼,他以一种令人心折的大人口吻,慎重的允诺:“我在,甥在!”
十一月十九,我怀着母亲对儿子的挂念与愧疚之情,毅然跟随刘秀踏上征途。
十二月廿十,刘秀带着我由宛城抵达黎丘,站到了烽火的最前沿。
秀儿!从今往后,你在哪,我便也在哪,誓死相随,永不分离……
5·天时怼兮威灵怒 皇嗣
成家帝公孙述,集结兵力足有数十万人,且在汉中郡大量囤积粮秣。建有十层楼船,大量刻制天下各州郡牧守印章。公孙述命手下将军李育、程焉等人,率军数万,进屯陈仓。这些兵力与据守陈仓的乱民势力吕鲔会合后,向东挺进,直取三辅长安等地。
征西大将军冯异迎击,大破成家军队,李育、程焉撤退汉中。冯异再次大破吕鲔,各地占山为王的营寨土寇,纷纷归附。
在雒阳的时候,刘秀接见马援不下十四次,有十次我都在场,刘秀对马援怀以仁,展露的皆是简易朴素的一面。我不用深思也能猜到,平民化的刘秀,人格魅力有多惊人,马援被他折服,以至感佩,视为明君,这样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
马援乃是隗嚣的心腹,马援对刘秀的感评价直接决定着隗嚣对汉的态度。果然,在这次三辅之战中,隗嚣派出军队,协助冯异,大败成家。
隗嚣甚至亲自上书,以报军情。
面对隗嚣的一番投诚心意,刘秀亲笔回复:“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数蒙伯乐一顾之价。将军南拒公孙之兵,北御羌、胡之乱,是以冯异西征,得以数千百人踯躅三辅。微将军之助,则咸阳已为它人禽矣!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傥肯如言,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间构之眩”
文绉绉的话我不是很懂,刘秀便一字一句的译给我听。
说到兴头上,我也曾大着胆子对眼下的局势说上间自己的见解,每次却又不敢多说,怕说多了露出马脚。然而刘秀却似乎对我的反应毫不起疑,从不过问我从何荡那么多的信息,只是耐心极好的与我畅谈天下,分析时政,针砭利弊。
有时候他的见解和目光足以令我汗颜,会觉得自己渺小,见识浅薄,可等不得我静下心来自卑,他便会笑着夸我:“丽华不愧为管仲后人!”
刘秀这边和隗嚣书信往来,换来的成果也颇为丰硕——成家帝公孙述屡次派出大军攻打三辅,却次次被隗嚣与冯异联合挫败。公孙述意识到隗嚣的重要,于是遣派使者前往天水,送上成贱大司空、扶安王的印绶,然料被隗嚣直接诛杀了来使。公孙述有了顾忌,不敢再向三辅发动军事行动。
建武五年,正月十七,我随刘秀车驾返回雒阳,第一件事便是飞奔至湖阳公主府见儿子。
刘阳八个半月了,长得肥头肥脑的,模样十分讨喜。刘黄把他带得极好,我抱他入怀,只觉得手上沉甸甸的,分量重了不少。
我抱着他亲了又亲,直到亲得他开始不耐烦,小嘴瘪着要哭出声来。
“好了,好了,快点把他抱回去吧,省得搁在我这里闹心了!”刘黄嘴上虽然这么说,可眼睛一直没离开过刘阳,一根食指牢牢的被刘阳握在小手里,不停摇晃着。
“大,谢谢你。”我由衷的感谢。
“自家人说什么见外的话。”她在刘阳的小脸上亲了亲,“阳儿乖乖跟你母亲回宫,得空你娘又跟着你父皇到外头疯去,你再到姑姑家来,好不好?”
刘阳不会说话,嘴里咕咕的发着古怪的声音,冲着她咧嘴直笑。我注意到他粉的下牙龈上居然冒出两点乳白的牙齿,不由又是欣喜又是愧疚。
“娘真是对不住我的阳儿呀!”我抱着孩子差点当场落泪。
回到宫里,刘秀自去处理朝政,我按例去晋见皇后。
郭圣通气不是很好,脸黄黄的,气恹恹的仿佛大病初愈。椒房一团暖意,可我瞧她身子单薄得竟像是不停的在发抖。
“他也是我的小弟弟吗?”三岁的二皇子刘辅好奇的踮起脚尖,试图看清楚我怀里的刘阳。
太子刘彊一把将刘辅抓了回去,冲他撇了撇嘴。
“我想看看小弟弟。”刘辅不以为忤,“哥哥你不想看小弟弟吗?”见刘彊不回答,又扭头去拉扯躲在胭脂身后的刘英,“你也不想看吗?”
刘英吓得直躲,双手合臂,一把抱住母亲的大腿,把脸埋在厚厚的裙裾之中。
胭脂尴尬讪笑,想把儿子拉到身前来,他却扭股糖似的死活不肯出来,声音呜咽,竟像是要哭了。
郭圣通微微皱了眉,娶没有表现出不源,她神情虽然委顿憔悴,气度却仍是雍容华贵,具备皇后风范:“都坐下吧。阴贵人随驾戴,一路辛苦了。”
我抱紧了儿子,笑着说:“早知二殿下这么喜欢小弟弟,贱应当婉拒陛下之意将阳儿托付湖阳公主,直接放在长秋宫皇后娘娘这里不是更妥贴么?”
郭圣通双肩颤了颤,却没马上回答,隔了好半晌才说:“湖阳公主乃陛下亲,她膝下无子,四皇子托她抚育,添以孺慕乐趣,也在情理之中。”
我抿嘴一笑,自此无眩
那边刘辅和刘彊打闹嬉戏,尖叫大笑,刘英窝在胭脂怀里,满脸眼馋,一副想同去加入却又不敢的怯怯表情,十分可怜。
我忍不住一阵心疼,这孩子好歹在维里养了一年,说完全没感情除非我是铁石心肠。
“英儿!”我向他招手,“来看看小弟弟。”
他迟疑的看看我,吸了吸鼻涕,转头看向母亲。
“去吧。”胭脂怜惜的推了他一把。
刘英踯躅,犹犹豫豫的蹭到我身边,舔着舌头向我怀里张望。刘阳看到刘英,咕咕一笑,发出哦哦的叫声。
“他……他在说什么呀?”他结结巴澳问。
“他在喊你哥哥呀!”我笑答。
“我也要——”满头大汗的刘辅冲了过来,险些撞翻了刘英,“我也要他喊我哥哥,我也是哥哥!”
刘彊也跑了过来,十分不满的发泄他的抱怨:“我不要小弟弟!我喜欢小,我不要小弟弟!”
言语稚嫩,他却非摆出一副太子的架势来,扯着刘辅叫道:“我要小——”
刘辅呆了呆,然后突然很奇怪的回头问郭圣通:“小?母后,为什么没有小?”
郭圣通脸发白,全身像是被抽光了力气一般,哑着声说:“辅儿别胡闹!”
“母后,我要小!”太子执拗的跑到郭圣通跟前,“小弟弟太多了,我讨厌那么多小弟弟,我只喜欢小!我要小——”
“我也要小!”刘辅跟着哥哥乱吼乱叫。
郭圣通不耐烦起来,伸手推开刘彊,唤来乳母及一干宫人:“把皇子们带到外头玩去,别在椒房里吵闹!”
我垂目不言,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刘阳。
阳儿困了,眼皮耷拉着,渐渐睡去。
小啊……
阳儿喜欢小吗?
你想要个小和你作伴吗?
是在西宫用膳,我对刘秀提起在长秋宫发生的趣事,刘秀听后含笑不语。
等洗漱完毕,熄灯上,刘秀在被中拥住了我,嘴唇贴在我的耳边,轻轻的抚摸着我的背,柔声软语:“等你身子再好些,一定给阳儿添个……”
5·天时怼兮威灵怒 子密
刘秀派来歙持节送马援回陇右。
据天水影士递回消息,隗嚣与马援交情亲厚无间,里同卧,问起建武汉朝之事,马援给予刘秀的评价极高,称其才明勇略,非人能敌。引其原话,乃是个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之人,阔达恢弘,不拘小节,和高祖略有所同。且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
因为马援的评价太高,惹得隗嚣很不高兴,马援拿刘秀与高祖刘邦作比,竟称刘邦乃无可无不可的子,赞刘秀喜好处理政务,动如节度,亦不喜饮酒。隗嚣听了十分不悦,驳斥:“照你这么说,刘秀岂不反比刘邦更高明了?!”
收到线报的当天,我乐不可支。照此情形看来,马援已彻底被刘秀的人格魅力所掳获,毋庸置疑。
二月初,刘秀命阴识迁回雒阳任侍中一职,我又惊又喜。喜的是能够重见阴识,惊的是刘秀升了阴识的,只怕以阴识的处事为人必不肯轻易高就。
果然,阴识回到雒阳,未曾领受侍中,却以家中母亲担忧为由请辞归故里。
谁人不知“我”的老妈邓氏乃阴识继母,两人年纪差得并不太多,邓氏嫁入阴家时,阴识早过了不分亲母继母的混沌年纪。他待邓氏有孝心,也不过是在伦理之中,实在难以归入孝感动天的狗血亲情戏码。
虽然明知这是他的一番推词,但是时下的风气便是以孝道为人道,孝行乃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生母也好,继母也罢。在伦理上邓氏的确是阴识的母亲,所以他为了母亲行孝道尽孝心,无可厚非。
至少刘秀也无法就此指责阴识胡说八道,数次挽留无果,只得允其辞归新野。
“大哥真的要走么?”虽然明知不可挽留,我仍是动了情,泪水噙在了眼眶里,水汪汪的迷糊了眼睛。
“你认为还有留下来的必要么?”年过三十的阴识,沉稳中透出内敛睿智,在外人面前,他甚至将这点光华也克制得极好。他向来把身边周遭的事物都看得极淡,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稳固如山,这样的兄长,就像一支擎天大柱,能稳稳的撑起一个家,给予家人安宁、幸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