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李歆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依稀看见刘秀站在麦田里冲我挥手,我兴奋得向他跑过去时,却发现一脸狞笑的甄阜从刘秀的身后冲了过来,提着明晃晃的宝剑,一剑刺中了刘秀的背心。
“啊——”我激动得跳了起来。
睁眼的同时,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我捧着头呻吟一声,身子软软的倒下。有双手即使托住了我的后脑,侧目一看,却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人,正看着我吟吟而笑。
“可算是醒了,里高热不止,我真怕你挺不过去呢。”人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回首喊道,“子醒了,军儿,你的粥熬夯?”
门外“嗳”了声,随即一名尚未及冠的少年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跨进门:“娘,粥来了。”
人将我扶了起来。
“小心,才煮的,有些烫!”少年咧嘴一笑,笑容里带着一种淳朴。他把碗凑近我的嘴,拿木勺子小心翼翼的喂我喝了口。
嘴里发苦,这小麦粥熬得相当滑腻,而且入口带着一股甜爽的清,令人食大增,我忍不住多喝了几口。
“我在粥里拌了些野蜂蜜浆。”似乎瞧出我的不解,少年含笑解释。
一碗粥下肚,胃里转暖,我开始觉得恢复了些许力气,忙问:“这是哪呢?”
“这是我家。”人答道,“你晕倒在我家田里,是早上我小儿子去田里耕作时把你背回来的。我瞧你是赶了许多路……你打哪来啊?”
我正要回答,秘窗外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然后院子里的门推开了,伴随着一片嘤的鸡鸣狗吠声,有不少人在屋外焦急的喊着:“良叔!良叔!”
没等人从榻前起身,就见门外冲进一人来。人影才晃进门,便扯着嗓门嚷开了:“良叔!良……婶。”那人身形秘一顿,紧跟在他身后接二连三的撞进七八个人来,大约是都没想到屋里尚有其他眷在,一时都呆住了。眼珠子纷纷在我身上打了个转,然后一齐低下头去没再吱声。
人站起身,和气的问:“你们良叔不在,和刘安去田里了,有什么事么?”
为首的那人也不过才三十来岁,相貌堂堂,只是神情慌张,仿佛受了什么惊吓,一时难以定神。
“良婶!”身后有人开口,“出大事了……”
一句话没讲完,就被最先的那个人用手肘捅了一下,讲话的人立即闭嘴。
“那个,婶婶,我们去田里找良叔……”
“站着!”良婶忽然叫道,“出什么大事了?刘赐,是不是我们家刘安又惹事了?”
“没……”
“刘军!”良婶回过头来,厉声问道,“你老实说,是不是你哥哥又闯了?你不许瞒着娘!”
刘军一脸无措:“娘啊,哥哥这几天一直在家,和我在田里干活来着,哪都没去,这你不是知道的么?”
刘赐忙道:“婶婶,不关刘安、刘军的事,跟他们无关……”
“那跟谁有关了?你们气急败坏的跑了来,不跟这两小兔崽子有关,又会是跟谁有关了?”
见刘赐不答话,良婶真急了:“我到田里找刘安去!”说着便要出门。
“婶!”刘赐忙拽住她的胳膊,“唉,我跟你说,真不关刘安的事!其实是……伯升……”
“刘縯?!”异口同声的,我和良婶一齐叫了起来。
良婶诧异的回头看了我一眼,我匆匆忙忙的掀了身上的薄被,跳下:“刘伯升在哪里?刘、刘文叔有没有回来?”
脚才踩着地,就觉得如踩泽地似的怎么也站不稳,一旁的刘军伸手想扶我却终是犹豫了,只这眨眼的工夫,我就一跤跌坐到地上。
良婶急忙搀我起来,我急道:“文叔……文叔有没有回来?”
我想听到答案,又怕听到答案,一时只觉得百感交集,各种滋味搅在一起,不由握紧了拳头。
刘赐惊异的瞥了我一眼:“昨日刘稷倒是先回来了……子,你莫不是跟着文叔一起去宛城的阴丽华?”
我全仗着一口气硬撑着,这会儿听说刘秀尚未回蔡阳,又骇又急,底气一泄,只觉眼前金星乱舞,喉咙里嗳地发出一声呜咽,人往后直挺挺的仰去。
良婶原本扶着我,却没料我说倒便倒,一时没站牢,竟被我带着一起摔到地上。刘安、刘赐见状连忙奔过来帮忙,将我俩扶了起来。良婶年纪大了,被我带倒摔在地上,后腰还撞在了角,起身时不由捂着腰,满脸皆是痛楚之。
我心生愧疚,想道歉,可话到嘴边想起生死畏的刘秀,想起一尸两命的邓婵,不由悲从中来。嘴一张,竟是哇地声哭了起来。
这半月来,我跋山涉水,哪怕吃了再多的苦,我都没再哼过半声,流过一滴眼泪。没想到如今闸口一开,竟是再难收住自己的情绪,哭得完全没了平时的豪气。
良婶先是一愣,然后慢慢靠了过来,伸臂将我揽在怀里,轻轻的用手拍着我的背,低声道:“子莫哭,有良婶在,有什么委屈跟良婶说……”
我越哭越伤心,放声悲嚎,似乎想借着这一场恸哭把数日来的委屈与害怕一并发泄出来。
满屋子的男人见此情景,面面相觑,尴尬得不知该做些什。
“良叔——良叔——”蓦地,院子传来一迭声的呼叫,第二拨找良叔的人大呼小叫的涌了进来,打断了我的哭声。
“良叔!救命啊,良叔……”转眼间三四个男人一头冲进房门,鬼叫道,“我们都要被伯升害死了!”
良婶未及开口,就听门外传来一把苍老的男声:“刘縯如何害死你们了?”
抱着我的良婶突然一震,我用衣袖胡乱的抹干眼泪,泪眼婆娑间就见门口人影一晃,一个身穿短衣,脚蹬草鞋,双手擎了具犁头的中年男子一脚跨进门来。
那张脸布满沧桑,两鬓微白,虽衣着不显,然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儒雅之风,非像寻常农夫。最最叫我心悸的是他的一双眼眸,一个眼神投递过来,竟是冷静中透着犀利锋芒。
“良叔!”也不知谁先带头喊了声,随后挤满一屋子的大大小小男儿均颔首垂手,附和着怯声喊道,“良叔!”
“铎!”良叔随手将手中的犁头搁在门外,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拔高声音道,“说啊!刘縯这小子到底如何害死你们了?”虎目一扫四周,落在我身上时,星芒微现,神情却丝毫未见任何变化。“你们这些平时喊都喊不来的大忙人,今日一齐跑到我家里来,总不会就为了告诉我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吧!到底怎么回事?”
“良叔!”刘赐拱手施礼,“良叔得替侄子们做这回主,不然刘氏宗族满门亡矣!”
良叔身子一顿,没吱声,可眉心却紧锁起来,拧成一个“川”字。
终于有人耐不住了,不等刘赐慢条斯理的说完原由,大声嚷道:“刘伯升反了!他拉着他那群宾客们,扬言要推翻新莽,匡负室江山……”
良叔终于面大变,呆愣半晌,他一把抓住刘茨胳膊,厉喝道:“此事当真?!”
刘淬了点头,满脸忧。
良叔踉跄着倒跌一步,脸发白的伸手扶住门框,怅然道:“这个不自量的忤逆子……”顿了顿,又问,“刘仲和刘秀呢?他们两个也任由老大胡闹不成?”
刘赐回道:“刘仲向来没多大主见,伯升说要反他便也跟着反了。”
“那刘秀呢?刘秀那孩子做事向来稳重,可不是会胡来的人!”
“文叔上月去了宛城,至今未归……”
良叔又气又恼,良婶忙道:“你先别忙着生气了,当务之急是先劝着大侄子别胡琅好。另外也得叮嘱族亲,这消息可不能泄漏出去,这……这可是灭门株连的大事,不是闹着玩的!”
众人齐声称诺。
良叔一跺脚,转身就走。
良婶本想追上去,无奈腰撞伤了,根本挪不开步,只得扬声着急的喊道:“你又上哪?”
“上刘縯家,找嫂子……”声音渐渐远去,也听不清他最后还说了什么。
我大大的喘了口气,打量着满屋子的人,最后视线落在良婶身上,半晌问道:“敢问伯母与刘秀如何称呼?”
良婶回头,似乎还没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一旁的刘军小声的替她回答:“刘秀乃我堂兄。”又指着一屋子的人道,“这些都是我们刘姓宗亲的叔伯兄弟!”
我心昼有底数,这时听完刘军的介绍后,再无半分疑虑。
方才那位良叔,不是旁人,应该就是那个打小抚养刘秀成人的亲叔叔——曾任萧县县令,如今还乡养老的刘良!
没想到我虽不认得刘秀家,却误打误撞的跑到了刘秀的叔父家中。
3·自古红颜多薄命 自责
刘縯在蔡阳招募到四五千人,大张旗鼓的购置兵器,轰轰烈烈的举起了反旗。
就在刘良获悉消息,上门质问后的第二天,刘縯找到了我。我不清楚他是从何人口中得知我的情况的,总之当他神情紧张的站在我面前时,他脸上的惊喜与担忧都不像是假装出来的。
他是真的在担心我,以至于他颤巍巍的伸手抱住我时,我竟没忍心推开他。
“丽华,都是我不好,是我害你受苦了。”
大病未愈的我体力上还是很虚,他的怀抱温暖且强壮,仿若一处可以依赖、停歇的港湾。我疲惫的闭上了眼,软软的将下巴枕在他的肩上,摈弃掉脑子里一怯乱的念头,只是安安静静的窝在他的怀里,什么都不愿再多想。
“咳。”轻微的,角落里有人闷咳了声,我知道此人乃是故意而为,却没立即睁开眼,仍是懒懒的靠在刘縯怀里,一动不动。
刘縯却是挣了挣,虽然他最后也没推开我,但我却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紧绷。
“叔叔!婶婶!”
我倏地睁开眼,侧目望去,只见刘良夫正从里屋走出来,刘良一副想发作却硬生生憋住的表情,良婶则是目光中透着点点惋惜的瞅着我。
我在心中轻叹了一声,看样子我刚才的所作所为又引起一个不小的误会。正抽身离开,却没想刘縯手上突然加了把劲,反用力搂紧了我的腰肢,将我牢牢的箍在怀里。
我微有嗔恼,抬头瞪他,却发现他把脸侧向一边,正对着大门口。顺着他的视线,我转过头去,秘身子一颤,惊呆了。
温柔的笑容凝在他的唇边,虽然脸上的气稍许显得有些黯淡,人也清瘦了许多,却愈发衬托出气质上的空灵博雅。
刘秀站在门口淡淡的冲着我和刘縯微微颔首,算是简略的打了个招呼,而后他跨进门来,冲刘良夫跪拜:“侄儿拜见叔叔婶婶!”
“秀儿?”良婶激动的托住他,惊喜的喊道,“你回来了?昨日听刘稷说,你们在宛城贩粮时遇到了兵封城,刘稷那浑小子回来时额头还破了个大口子,结了老大一块血痂子,着实吓人。你没什么闪失吧?”
“让叔叔婶婶挂心了,秀一切安好。”
我趁他们叔侄叙话间隙,试图从刘縯怀中挣脱出来,哪知他使的力气不小,竟是越勒越紧,没有半点要放松的意思。我恼了,抬脚在他鞋面上狠狠踩了两脚,他吃痛的皱起了眉。我拿眼狠厉的瞪了他两眼,他这才铁青着脸将我放开。
目光追随着刘秀的一言一笑在移动,他的笑容里隐着淡淡的疲惫,虽然遮掩得极好,我却看得清清楚楚,一时间心里一痛,竟是有种隔世般的恍惚。
回想那日分别,他站在车帘外说过的话——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把邓婵安然送回新野。
渭负了他的期望,我其实是个很没用的人,没有照顾好邓婵,没能把她平安送回邓家。
在那一刻,我的眼睛湿了,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我忙低下头去,悄悄用袖子将眼角的泪水拭干,而后不着痕迹的抬起头。
他们叔侄谈得甚是乐乎,我没法开口打断他们的对话,虽然我现在迫切想知道刘秀在宛城到底发生了何等惊心动魄的变故,他又是如何九死一生的逃回蔡阳的。
刘良有意留两兄弟吃午饭,良婶便亲自下厨忙活。我厨艺不精,完全插不上手,良婶体贴的递了我一簸箩的葱,让我到院子里去剥葱。
剩下叔侄三人在前堂,没过多久,就听刘縯扯高嗓门说了两句,我凝神细听时却又没了声音。看样子刘良叔代父职,刘縯就算再天不怕地不怕的狂妄,也不敢在刘良面前太过放肆。
一簸箩葱快剥完时,院门口栓着的两条狗汪汪叫了两声,我抬头一看,一名三十岁上下的青年推开院中的篱笆门快步走了进来。
“你……”我不认得他,可是凭直觉也猜到此人定然又是个刘氏子孙,正想招呼良婶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