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李歆
一身的五经杂学,若我不嫌弃……便……”
“别说了!”我痛苦的闭上了眼。
什么五经杂学,什么若不嫌弃,这哪里像是我认识的邓禹会说出的话语?他一直是个神采飞扬,如阳光般灿烂的人,恃才傲物,学富五车,他会自得自夸,却从不会自贬身价!
他当真是因为得知刘秀北上而千里追寻?还是……我秘睁开眼,提气冲到门口。
在医的指挥下,众人已各自散开,可邓禹仍躺在大堂的席上昏迷不醒。刘秀默默无声的跟了过来,在我身后站定。
我哽咽:“他可是徒步而来?”
“嗯。”
泪水已在眼眶中打转,我不忍的别开眼。
我敢肯定他自从离开新野后就再没回去过,为什么如今反会从新野赶来?他回新野了么?既然要投奔刘秀,为何还绕道回新野?为何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
“丽华……我终于找着你了。”这是他见到我后说的第一句话。
我终于找着你了……
我的心一阵抽搐。
笨蛋邓禹!世人都说你聪明,可在我看来,为什么你总是那么愚不可及!
眼泪无声的落下,我急忙伸手抹去,哑着声问:“他无大碍吧?”
“仲华只是太累了,他为了追上我们,日兼程,只怕这一路都没怎好休息。”一只手搁上我的肩膀,“你别担心,他没事。”
我点点头,一种悲伤的无力感滑过心头:“没事就好。深了,我先回去睡了。”
我不敢看刘秀是何表情,低着头与他擦身而过。
“丽华……”
我驻足。
“好好休息!”
无力感无限的扩大,我耷拉着肩膀闭了闭眼:“诺。你也早些安歇吧,仲华若是醒了,告诉他我明天再去探望他。”
刘秀没再出声,我加快脚步,头也不回的离开。
3·亡命天涯两相依 阳谋
一宿无眠,闭着眼在上翻滚听了一宿的北风呼啸,想象着邓禹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踽踽徒步,杖策千里,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天亮时分,我终于顶着两个熊猫眼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因为睡眠不足脚步有点儿虚,心里更是空落落的。
邓禹被安置在门庑东头那间房,与我住的厢房大概隔了七八间,我从房里出来,望着廊庑尽头,犹豫着要不要去。
“嘎吱!”隔间房门突然拉开,冯异懒洋洋的亿门廊上,淡淡的瞥了我一眼:“他已经醒了。”
“哦。”我尴尬的扯出一丝笑容。
冯异重新将门阖上。
我深吸一口气,心情沉重的走到东头第一间,举手正叩响房门,房里蓦然传出一阵耳熟的笑声。
“那依仲华所言,秀得以承拜专封,仲华远道追来,便是想谋取个一半职?”
“非也!”邓禹的精神显然恢富错,中气虽仍不足,却也不再沙哑无力,“君子之交淡如水,要出入仕途宦,禹早已名列更始汉朝……”
两人对话你来我往,虽然显得亲热,彼此却仍是用的谦称。哪点像是当年同窗之人,竟是还不如刘秀与其他部将之间的交情。
我放下手,黯然的停在门外。
“那……仲华此意为何?”突然话锋一转。
按刘秀的个,这话应该仍是笑眯眯的问出来的,可是因为此刻炕到他的表情,所以反而令我清楚的听出言下隐藏的那份犀利与冷冽。
“禹——不为!”
“既不为,何苦甘冒风雪,千里跋涉,前来寻我?”那个“我”字长长的拖了个尾音,咄咄逼人之势礴然出。
我暗暗心惊,刘秀向来沉稳内敛,这般主动挑衅实属罕见。耳听里头气氛紧张,我伸手推门闯入,然料腕上突然被人扣住。
冯异五指牢牢攥住我的手腕,面无表情的冲我摇了摇头。他目光锐利,表情严肃,一反常态,就连出手也是丝毫没留情,我的右手腕骨像是要被他捏断般,剧痛难忍。
房内邓禹的声音突然拔高:“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我呼吸一窒,冯异松开手,轻轻推启眼前门扉。
“知我者,仲华也!”刘秀敛衽,对着邓禹深深一揖,邓禹侧躺在榻上含笑不语,目光斜移,见我进来,微现动容之,身子略略挺了挺。
冯异冲邓禹淡淡一笑,彼此目光交接,颇有种惺惺相惜的深意。邓禹面虽差,精神已是尚可,胡须皆已剃净,面容光洁,服饰清爽。随着我一步步的走进内室,他的笑容逐渐绽开,一如朝阳,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
“丽……”
“嘘!”我用食指点在唇上比了个噤声的动作,笑道,“小人阴戟,见过邓公子!”
刘秀一如既往的微笑,眼线弯弯眯起,冯异在我身侧“嗤”的一声轻笑。
邓禹上下打量了我一遍:“阴戟……阴姬……”他笑着摇了摇头,眼中的宠溺毫无掩饰,“属你鬼点子最多!”
“多谢邓公子谬赞!”
“以后称邓将军吧!”刘秀微笑着补了句。
我一愣,转瞬明白过来,大声道:“诺!护军阴戟见过邓将军!”
“护军?”邓禹轻轻一笑,竟是从榻上站了起来,托住我的手肘,对着我粲烂一笑,“不如便做我的护军吧!”将头稍偏,侧向刘秀,“明公可舍得?”
他下颚稍侧,然而目光仍是一瞬不瞬的盯着我,我耳根子发烫,只觉这话说的甚为不妥,可又偏挑不出他的错来。
刘秀以笑充愣,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倒是一旁的冯异,眸底锐芒闪过,似已动怒,教人不寒而栗。
邓禹笑嘻嘻的放开我的胳膊:“明公持节北上,如今已达邺县,下一步意何为?”
一句话便轻巧的化解了紧绷的气氛,冯异面上稍稍缓和。
“愿闻将军详眩”邓禹虽才名远播,不过仍是个才二十一岁的年轻人,若他无过人之处,而刘秀却在部下面前如此青睐恭谨,未见其功先封其职,只怕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邓禹笑祷心没肺,刘秀这般礼贤下士,他却像没听到似的反将目光转向冯异。
两人目光相接,冯异嘴角抽动,似笑非笑的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过得片刻,邓禹仍是不接话,不吭声,把刘秀晾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们在搞什么把戏,正不明所以,冯异忽然无奈的幽声吁气,慢吞吞的开口解围:“更始诸将纵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这番话讲的虽文绉绉,却是简明扼要,字字珠玑。特别是他引用的那些道理,浅显易懂,入情入理,却又弦外有音,耐人寻味。
邓禹笑得只见牙齿不见眼,刘秀喜出望外的拜道:“公孙言之有理,如此,便由公孙与次况分别抚循属县,登录囚徒,抚慰鳏寡,亡命自诣者免其罪,既往不咎。”
冯异称诺,邓禹突然接茬道:“莫忘暗察地方二千石吏是否诚心归附,以及各级吏的动向!”
冯异瞥了邓禹一眼,眼底的斥责消失了,慢慢的竟浮出一丝笑意。
我忽然觉得背上滚过一阵寒意,他们三个……简直是在打太极。我虽然不善那些所谓的阴谋、阳谋,可眼没瞎、耳没聋,对于他们三个之间你来我往的暗流至少还能品出一二分来。
要死啦!若他们以后总是这个样子说话做事,我还不得被逼疯了?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凡事不能只听一遍……我暗暗咬牙,真恨自己的无能,这些话我就算能听懂又如何?要我也这么说上一遍,我还真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但是孰胜孰负?
我细细琢磨了下,貌似没有输赢,他们三个都是赢家。唯一吃了点亏的人大概是冯异,他子向来懒散,若非邓禹这么激他一激,他还不会老老实实的跳出来。
我忍不住抿拢嘴笑,邓禹果然是个聪明的天才,甫一见面就能看透冯异的特质与才能!
笑到一半,目光触及淡然笃定的刘秀,忽然敛去笑容。这三个人中,看似敦厚老实,最会装憨的舍他其谁?一个怪异念头突然刷地闪过,我秘想起一个人来,气质作为与此刻的刘秀如出一辙!此人在后世可是大大的有名,正是三国时期的刘备!
“更始帝意迁都长安,可如今山东未平,赤眉、青犊的军队,数以万计。更始帝外不能挫其精锐,内不能自主刚断,控制大汉局面。部下诸将皆是庸碌之辈,志在财币,争用威力,鼠目寸光,只图眼前富贵,朝夕快乐而已。没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尊主安民的安邦之臣,四方分崩离析的形势早晚可见。”邓禹款款而谈,这番言论,既与刘秀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又大胆的将冯异方才的弦外之音尽数说破,“明公虽建有藩辅之功,终属受制他人,无处自立。于今之计,莫如招揽天下英雄,务择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明公之才略而思虑天下,天下可定!”
我骇然失,这……难道当真要刘秀自立为王不成?公然反抗更始汉朝?就凭这百琅人?
刘秀收了笑容,目光深邃的望着邓禹,邓禹毫无惧,目光坦然。
我的心怦怦乱跳,视线在刘秀、邓禹二人之间来回穿梭。
“河内之地披山带河,足以为资,其土地殷富,且是商朝旧都所在。明公若能占有河内,犹如高祖之有关中!”邓禹音量拔高,气定神闲,指点山河,“之后兵定冀州,北取幽并,胡马为用;东举青徐,引负海之利;南面以号令天下,天下不足定也。”
刘秀面不改,我闭上了眼,只觉四肢虚软。
隔得半晌,只听刘秀轻声道:“公孙,你且去吧!”
“诺。”冯异答应了,行礼退下。
我想了下,转身追了出去,冯异脚程极快,只片刻功夫便已行去七八丈。
“公孙!”
冯异转过身来,静静的瞅着我。
我神激动:“公孙……”
“邓仲华果然不愧为邓仲华!”他有感而发。
我脑袋里“嗡”的一声响,颤道:“难道……你也是这般想的?”
他轻轻一笑,笑容帅气而干练:“我也只是敢想而已!”
“那么文叔……他……”
“你放心,时机未到,文叔向来谨慎稳重,无万全之策,他绝不会轻举妄动。”他淡淡的加了句,“你该相信他的能力!”
我脑子完全乱了。
“我此刻得去找铫次况共商抚循属县之事。我这一走……文叔全靠你了!”
“我……”
“邓仲华非等闲之人,得他相辅,文叔当可事半功倍。只是,他……你……”他言又止,话意点到即收,“我先走了,珍重。”
我黯然目送他离去。
乱世当起!难道这就是男人们的宿命?不甘寂寞的枭雄们妄图争霸天下,就连淡泊儒雅的刘秀也不能例外?
3·亡命天涯两相依 伤情
若把刘秀比作后世的刘备,那么刘秀得邓禹襄助,好比刘备得了诸葛亮。
接连数日,刘秀皆未回房,宿邓禹房中彻长谈,困了倦了,也直接睡在邓禹那里。两个人简直如胶似漆,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完的事。若非我深知两人取向都没问题,还真是又要忍不住想歪。
冯异与铫期抚循属县,所到郡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及属,考察政绩,一如州牧行巡部县。同时,刘秀下令废除王莽苛政,恢负代制,笼络地方吏,他接受邓禹的建议,开始有意在地方上树立威信,重新培养自己的力量。
这些措施,使得当地吏民欢喜无限,争持牛酒迎劳,刘秀一一婉谢。
随着威望的提高,不断有人前来投军,刘秀从洛阳拉过黄河的这支队伍,由原先的一百多人急遽增加了数倍。
在邺县初获成果,刘秀拉着队伍继续往北开拔,这一次的目的地乃是赵国的都城邯郸。
才到邯郸,便有巨鹿宋子县人耿纯前来拜访,这个耿纯时任更始汉朝的骑都尉,他有意结交刘秀,出手甚是大方,竟是送了许多马匹和缣帛。这些物资对眼下的我们而言,可真是一笔天大的财富,特别是马匹,那可是行路负载的必须。
耿纯一共送了五十多匹马,刘秀命人养在马厩,精饲伺候,马夫丝毫不敢怠慢。
这一日我到马厩转了一圈,回荔回房取了点东西,直揭上刘秀:“你把那五十匹马送给我吧!”
刘秀正与邓禹商议政务,冷不防的听我这么一说,顿时愣住,像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