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李歆
蟮蹋秃佣偻蛑冢刻可椋葺讶嗣 ?br />
我骇然惊心,破堤淹灌黄河下游,不只几百万人的命给赤眉军陪了葬,还要赔上上千万的良田,这条毒计也太丧尽天良了!
难怪刘秀会生气!换我肯定将那刘林一顿暴打,哪会只是轰他出去这么便宜。
只是……
“赤眉不是已经归顺大汉了吗?大家暂且相安无事,我们何必还要主动去招惹他们?”
“阴戟!”邓晨压低声,口吻严肃又略带叱责,“你最近在忙什么?文叔经常找不着你……樊崇等人早已反出洛阳,你身为护军,难道一点都不知情?”
“什么?!”我大吃一惊。最近忙着建骑兵队,确实对其他事情不太上心,可是赤眉反叛这等大事,即便我不主动打听,阴识方面也该早有谍报传私我手里才是。
我低下头,心里渐渐冰凉。
一时大意,我竟忽略了这处细节——打从锡黄河入河内以来,就再没收到过阴家传递的任何一份密函,甚至连份家书都未曾有过。
阴识……他是出了什么事?还是,他已经打算不管我了?
“我去找主公!”我一跺脚,扔下他们三个,往馆内疾冲。
“秀……”
原以为房内无人,没想到脱了鞋子一头冲进去,房里的两个大男人正面面相叮
许是眼,在那瞬间,我竟觉得房里有种剑拔弩张的气氛。
刘秀转过脸来:“何事?”神虽如常,但语气冷漠,我心里打了个咯噔,看来邓晨说的果然不错,他当真动了怒气。
邓禹一脸苍白,面若寒霜,冷意逼人。
“樊崇反出洛阳,这是怎么回事?”我阑及多想,劈头发问。
刘秀长长叹了口气:“赤眉军将领归顺之后虽得封侯,却都未有食邑,空有虚名,樊崇等人会有不满情绪也属正常。只是陛下在洛阳宠幸后宫,不问朝政,听之任之,不加抚慰,终是导致赤眉众将不告而别。如今赤眉军重新整饬军队,大有向西转进之势,只恐日后……终成我汉朝大患!”
我只觉得脑袋发涨,刘玄难道不嫌自己树敌太多?还是实在因为强敌环伺,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开始自暴自弃的拼命捞取眼前享乐?
“阴护军!”邓禹走到我跟前,“劳烦出来一下。”
我没多想,随口应了声,跟着邓禹往门外走。
“丽华!”冷不防身后传来刘秀一声呼唤。
我转过身,打了个询问的眼神。
他站在门里,愣愣的看了一会儿,嘴角勾起一道弧线,笑容里有种疲惫。他笑着冲我挥挥手:“没什么事,你先去忙吧。”
“诺。”我跟着邓禹出了门。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心里不停的盘算着该怎么跟他道歉,那一天……我不仅伤了他的手,还伤了他的心。
“马鞍……做出来了。”
“真的?”我又惊又喜。
“我何时骗过你?”他回过头来,眼中深情表露无遗。
“你不生我气了?”
“哈!这样就生你气,那我早该在五年前就被你气死了,哪能安然活到今日?”
我哧的一笑:“那你还一本正经的吓我,你知不知道你刚才的脸有多臭?”
“是么?”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我一直以为自己这张脸长得还不错呢。”
我翻起白眼:“你啊,自恋成狂……”
“若你也能这般恋我成狂该多好。”
我愣住。一别一年,说他完全没改变那是不可能的,至少以前的邓禹不会这么露骨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虽与他嬉戏玩闹多年,他却总能谨慎的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含蓄与分寸,但是现在……我成了有夫之,他却反而一点收敛都没有了。
“这个给你!”他摊开手掌,重新结痂的掌心平躺着一支古拙的白玉钗。
“这是……”
“本想在你及笄礼之时替你绾上,现在……”他语气一转,抬头看了我一眼,笑了,“现在你身穿武袍,威风凛凛,这个自然也用不上了。”
及笄,我的成人礼……
虽然子有十五及笄一说,却也并非满了十五岁便得行成人礼,至少阴识就一直任我披头散发的混到十九岁,直到出嫁前夕。
当时朱祜受刘秀之托前来纳采,按照六礼步骤,我的成人礼便选在请期之后匆忙举行,绾发用的发钗正是刘家纳征时送来的聘礼。我当时想的尽是如何保全刘秀,婚后该如何应付众人,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考虑自己的及笄礼够不够气派。反正都是过过场的仪式而已,婚礼都是如此了,更何况及笄礼?
邓禹其实真正想说的只怕不是这句玩笑话,我从不知道原来他对我的用心竟是如此之诚,当初他毫无留恋的走了,我虽然心有不舍,但在阴识严厉的修行课程安排下,没多久便将他离去的伤感之心丢开。
“我……能替你绾上么?”他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我的脸,眼中流露出哀恳的神,“我只是想瞧上一眼……”
我低叹一声,在他期盼恳求的眼神中心软如棉,终于缴械妥协。
默默的背过身去,我抬手摸索着将头顶的帻巾解下,满头青丝泻下,沉甸甸的压在我的心上。我闭上眼,任由邓禹用颤抖的双手挽起我的长发。
松松挽髻,冰冷的玉钗滑过我的发丝,颤抖的不只是他的手,还有我的心。
邓禹笨拙的将玉钗绾住我的发髻,虽然他扯得我的头皮一阵阵的刺痛,我却咬着唇强忍着什么都没说。
终于,他长长的松了口气:“好了!”
我转过头,头皮紧绷的感觉秘一松,我暗叫一声糟糕,伸手摸向脑后,却终是迟了一步。发髻散开,玉钗“啪”的声脆响摔在地上。
笑容还没来得及从邓禹脸上完全褪去,我喘了一口气,震骇的低头去看脚下的玉钗,却已是一分为二,从两股簪衔接处生生的摔裂。
“我真是……笨手笨脚……”邓禹轻笑一声,蹲下腰将两股摔裂的玉钗捧起,手指微颤。
“仲华!”我拉他起来。
他依然在笑,嘴角颤抖的咧着,眼里却是一抹凄厉的绝望。
我心里一惊,看到他这般受伤的表情,突然感觉自己毁了他,就像这断裂的玉钗一样,我毁了他……
“分钗破镜……果然……无法挽回么?”
“仲华!”
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有那种错觉,自己仿佛正在一点点的扼杀他?
“仲华!你看!你看……”我勉强挤出笑容,从他手心里拿起一股钗笄,草草的将自己的头发按男子发髻的样式盘于头顶,然后将那支一半儿的单股玉钗插于发髻中,牢牢固定住。“我现在可是阴戟呢,护军阴戟!你看我这样盘髻,是不是更有男儿气概?我明年二十啦,你说这算不算是行及冠礼呢?仲华,去年你及冠的样子可真帅,我瞧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啦!我……”
我拼命想活跃气氛,他却是一言不发,只顾直愣愣的盯着我的发顶。倏地,他伸手将自己头上的发冠摘下,摸索着将另半支钗笄插入发髻。
我呆呆的仰着头望着他的头顶发呆,一时之间有点儿反应不过来。他忽然将我揽入怀里,在我耳边轻声允诺:“我现在不勉强你——但是假如哪天你想离开了,只需给我捎句话,哪怕一个眼神,一个暗示,我便会立即带你走!”
我身子一颤:“仲华……”
“倾禹所有,允你今日分钗之约,一生无悔!”他放开我,眼底透着无比的决绝,帅气的脸上没有半分玩世不恭的表情。
他是认真的,并非随随便便的说笑……这样的神情,神圣无欺,我曾见过,与他及冠成人那日在庙堂之上如出一辙。
须臾,他恢复了常态,惫懒的笑容重新回到脸上,他笑着退后几步,边退边用手指着我笑:“别忘了,这世上并非只有刘文叔能给你最好的!”
说完这句话,他洒脱的一转身,留下我一个人站在无人的角落发呆。
我知道世上并非只有刘秀能给我最好的,我自然知道……泪水无声的蓄满眼眶,我仰起头来,望着凛冽瓦蓝,不带一丝云彩的天空,眼角笑着流下泪。
何况……刘秀给我的,从来都不是最好的!
我们两个的关系,是夫?朋友?知己?还是……爱人?
又或者,其实什么都不是!
我擦干眼泪。最近情绪太过纤细敏感,动不动就流泪,这实在不符合我的子。我得赶快把注意力收回来,现在不是儿情长的时候,我还有一堆的事要做,我要建立骑兵营,要做好护军工作,要联络上阴识的网,要继续写我的《寻汉记》,还要……寻找二十八宿!
我很忙,现在忙,以后会更忙!我没有时间让自己停留在这里胡思乱想。
“啪啪!”我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丢开那些奢侈的乱七八糟的念头,我转身往马厩走去。
邓禹说,马鞍已经做出来了,我得去验收成果!
一曲悠扬的调子骤然飘起,篴声然曾由低音转高,竟是突兀的将音律拔高,再拔高,犹如乳燕冲霄。尖锐、凄厉、脆弱……一如我刚才纤细感伤的心境。
是他!
篴声近在咫尺,我加快脚步,穿过中閤,果然在廊庑屋檐旁的那株大树下找到了那抹白的影子。
就在我想靠近的时候,篴声刹住,冯异收了竖篴,突然转身而走。
这下子我反而愣住了,我进门的时候他分明看到我了,为什么避而不见?他去各郡县整顿风气也有好一阵了,好容易回到邯郸,怎么见到我反倒如同路人般漠视。
我踯躅的来到那棵树下,轻抚树干,积雪压住了松叶,层层叠叠,白与绿交相辉映。我转身,学冯异的习惯将后背懒洋洋的靠在树干上,缓缓闭上眼。
淡淡的松脂气混杂着冰雪的寒意,一点点的包裹住我,我心神放松的睁开眼。
蓦地,我浑身一颤,双目圆睁。
原来……竟是如此!
粹个视角,竟是将方才我与邓禹所处的角落,透过镂空的中閤窗洞,半遮半掩的尽收眼底。
3·亡命天涯两相依 亡命
刘秀北上的下一站是真定所辖射犬城。
临近年关,元日将至,即便困苦如我们,也或多或少的沾了点新年的节气,大家在射犬奔忙之余不自觉的脸上带起了笑容。
我训练的五十名骑兵也开始似模似样,我心有所慰,只是时机未到,仍是不便拿出来与人炫耀。
然而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一帆风顺,大年将至之际,一个措手不及的变故惊雷般砸向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前脚刚离开邯郸,后脚那个奸险歹毒的小人——赵缪王之子刘林便率百骑兵卒驰入邯郸城,进驻原赵王宫殿,拥立了一个叫“刘子舆”的家伙为天子。
刘子舆封刘林为丞相,拉拢了赵国大姓豪族,封李育为大司马、张参为大将军,杜威为谏议大夫,李立为少傅。
这一切的变故,我们这批更始汉朝的使者一概不知,直到更始二年正月初一,刘子舆命少傅李立起草檄文,分遣使者,徇下幽、冀各州,移檄郡国,我们才慢半拍的惊醒。
“制诏部刺史、郡太守:朕,孝成皇帝子子舆者也。昔遭赵氏之,因以王莽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迹闸魏。王莽窃位,获罪于天,天命佑汉,故使东郡太守翟义、严乡侯刘信,拥兵征讨,出入胡、汉。普天率土,知朕隐在人间。南岳诸刘,为其先驱。朕仰观天文,乃兴于斯,以今月壬辰即位赵宫。休气熏蒸,应时获雨。盖闻为国,子之袭父,古今不易。刘圣公未知朕,故且持帝号。诸兴义兵,咸以助朕,皆当裂土享祚子孙。已诏圣公及翟太守,亟与功臣诣汹所。疑刺史、二千石皆圣公所置,未睹朕之沉滞,或不识去就,强者负力,弱者惶惑。今元元创痍,已过半矣,朕甚悼焉,故遣使者班下诏书。”
这份诏书通过层层传看,最后递到我手里,我瞪着它看得满头大汗,却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再抬头看刘秀剑眉紧锁,一言不发,邓禹、冯异等一干人等皆是面铁青,如丧考妣。
“这个刘子舆又是什么来头?”我明知不该问,却还是小心翼翼的问出了口。
如今不比看阴识给的密函谍报,这道檄文诏书上通篇话,且用的字体还是篆书,我就算能看懂几个字,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没人理会,堂上的气氛静得吓人。
过了一会儿,马成跳了起来,居然附和着我的话嚷道:“就是!这道帛书上到底写的是什么?你们识文断字的看懂了也不加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