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纪元
七步大王眉头一皱,他自然看出了那婴童身上所穿红肚兜不是凡品,比起自己法宝要好太多。心跳莫名加快,又是害怕又是兴奋。害怕那白雾中真的有什么大能,兴奋的是自己竟然能够遇上如此宝物。
正当他要想着自己要不要追进白雾中去时,那婴童已经从白雾之中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只见依然扁着嘴,似极为生气,随时都要哭出来。
七步大王凶狠贪婪的眼睛中,只见那婴童一摇一晃的自白雾中走出。其中一只小手上捏着一而神韵内含的圆镜,远远的能看到青色镜背上,有着花草鱼虫,天地山河的图案,心跳顿时再次加速。
“好宝贝啊!”七步大王几乎是才一看清,便呢喃念出声来。
可当他再看清婴童另一手抓的一把青鞘长剑时,眼睛几乎要突出来。他天生的警觉告诉他,这把剑是凶器,是一把杀过许多人的恐怖剑器。只是看一眼,便有一种剑临心头的感觉。
此时的他心中顿时没有底了,有些东西即使是摆在面前也是不能取的,取则有杀身之祸。这个道理,他并不知道,但心中那份对于危险警觉告诉他,现在应该速速离去。
他紧紧的咬关牙在那里挣扎着,与自己的内心挣扎着。那一剑一镜的无尽诱惑,和那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危险交织着,这让他不禁再次认真打量起那婴童来。
光溜溜的身体,莹莹洁净。身上唯一穿着的便是那神奇的红肚兜,一手捏着一面圆镜,另一手则在地上拖着一把青鞘长剑。时不时的,镜子和青鞘剑还会因为没拿稳而掉在地上。
直到此时,他才注意到那婴童竟是一直都扁着嘴,眼中满是怒意。这让七步大王心大为惊讶,不禁暗忖道:“他到底是何方神圣的孩童,怎的如此之小,便这般的记仇。”(
第一六七章 一座道观
婴童扁着个嘴,左手捏着一面镜子边缘,右手以臂弯和身体夹着一把三尺长剑,就那样一路拖在地上向前走着。(百度搜索)他那双漆黑灵动的眼睛,满是怒意。
在七步大王眼中,这婴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中拿着的绝世凶器。当一个婴童能随时拿出这绝世的凶器,那只能说明,他身后的有着一个绝世的人物。所以,七步大王连这般远远的看着都有些心慌了。心下暗道:“那白雾中到底有着什么人物啊?这小山小脉的哪里容的下你呀!”
他远远的看,心中这般想着,婴童已经走在了白雾卧牛山的白雾边缘,却并未踏出半分。将七步大王眼中的绝世杀器青鞘长剑,啪的一声扔在了地上,这让七步大王紧绷的心强烈的震动了一下……
只见那婴童将青鞘长剑扔在地上之后便不再管,而是摆弄起那面圆镜来。看得出,那婴童显然是第一次用这镜子。连正面反面都过了好一会儿才搞清楚,虽是如此,七步大王却更加不敢动手了。不过也没有离开,此时心中想着,即便是有着绝世的宝贝,你一个婴童又如何时动用的了。
在他动念间,那婴童仍是扁着个嘴,不曾放弃过半分。终于摸索清楚了那镜子的正面反面,便用那两白藕般的手捏着两边,高举过头顶,朝七步大王照去。
到婴童的那般的动作,七步大王不禁哑然失笑,绝世的宝物又岂这样就能动手的……这心念才起,那镜子便已经对准了他,心中猛的升起一个股强烈的危险感觉。正待要遁走,身体已经无法动弹了,不自主的现出了原形。远远的看着那镜子中,正有一头白色的巨蛇露出惊骇神情。被这镜光照着,七步大王只觉得无比的难受,思想虽然仍是自主的,但是身**的法力竟是被禁锢了,根本就无法调动。
七步大王心中惊骇异常,努力挣扎着想调动平时那随心而动的法力,耳中突然传来那婴童脆生生的话:“大蛇蛇,你快点过来,让我杀了你。”
此时七步大王连哭的心都有了,竟然让自己过去受死,别说自己现在动不了,若是还能动半分,也一定是有多远就逃多远……心中唯有恐惧和后悔。
婴童嘴巴依然扁着,见七步大王不动,又再次说道:“大蛇蛇,你不过来,我也能杀你。”说完将手中的镜子往地上一扔,便摇摇晃晃的弯腰去捡那把青鞘长剑。
在婴童将手中镜子扔到地上的瞬间,七步大王就感觉到**的法力能够调动了,可是依然生涩不顺畅,一时之间竟仍是无法动弹。眼中看着那婴童去已经翘着**,将那青鞘长剑抱住了。心急如焚,疯狂的调动着法力,冲击着身体各个部位……终于通了,身体能动了。
身便逃,嘴里却不自禁的大声喊道:“仙童饶命……”话才落,耳中传来那婴童脆脆生的声音:“青颜青颜,快去杀了那条大蛇蛇……别让他跑了。”
七步大王并没有听完全,因为他在那婴童说到一半之时,便已经死了。身体从中间被整齐的斩断,鲜血喷涌而出。他死的极为干脆,只觉脑后寒意一闪,便已经无知觉了,连疼痛都没有感觉到一丝。
远处自然还有其他的小妖看着,此时一个个嘴巴张的大大的,如处于梦中。他们看着那婴童连路都走不稳,却用一面镜子照的他们眼中无敌的七步大王现出了原身……紧接着又用那儿戏的言语说要杀七步大王,可让他们震惊的是,那儿戏般的童音一起,他手中的青鞘长剑便冲出一道白光,闪耀了他们的妖眼,再定睛看那七步大王时,只见他已经变成了两截,死的不能再死了。
当他们看着那婴童抱着那青鞘剑,其怒未消的看向自己时,顿时一股寒意直冲脑后,转身遁入山林中,跑的飞快,生怕跑的慢了被那婴童杀了。
婴童示威般的看着那些遁入山中的妖怪,消失的干干净净之后,这才似消了气,转身摇晃着朝白雾深处走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竟是又见到摇晃着走了他出来了。只是这次却是皱着眉头在地上寻着什么,走几步,便又歪着头想一阵子……终于,在走到之前抱着青鞘长剑杀那七步大王的地方,突然咯咯一笑,脆生生的说道:“小镜子,原来你躲在这里来,差一点就找不到你了。”说完便蹲下身来,厥着**捡起了一面镜子,又摇摇晃晃的朝白雾深处走去。
从那以后,阳平山中所有的大小妖怪,便视那中心的卧牛山为恐怖禁地了。他们不知道这卧牛山上到底是来了一位大能,还是怎么了。却总能看到白雾之中,一个身穿着红肚兜的婴童在玩耍着。偶尔还会看到他拿着那面妖异的镜子四处乱照着,脆脆的笑声让那些人感觉到害怕……有时又会看到他似是被什么激怒了,扁着个嘴,自白雾深处抱着一把青鞘长剑,对着天空中盘旋的飞鸟,念着那儿戏般的咒语。一道白光飞出,便将天空中的飞鸟给斩成两截。每当这时,他便会示威性的看一圈周围的山林,然后才摇摇晃晃往白雾深处走去。
终于有一天,有人发现那白雾似乎变了。只见原本乳白的云雾之中,不知何时多了丝丝缕缕的五彩雾云。那些五彩的雾气夹杂在白雾之中,竟让人感觉无比的契合,没有一丝突兀感。
一天天过去,五彩雾气也多了起来,将那白雾都包融着,似乎在吞噬。某天狂风大起,大雨倾盆,那五彩的云雾却一点都没有散去,有一种不动如山的安稳之势……
突然有一天,山中来了一个人。须发微白,却面色红润,身穿麻衣法袍,腰悬长剑。他来到山中,看到这卧牛山的的情形时,脸露欣喜之色。恭敬的躬身大声说道:“阳虎拜见祭司长老……”
声音中蕴含着法力,却并没有暴烈感,只是将声音裹住,送到那五彩云雾包裹着的卧牛山上。不一会儿,五彩的云雾之中便走出了一个小童。依然是身穿红肚兜,只是走路已经不再摇晃了,而且也似长高了不少。他看着山下的老者,又还歪着头看着天空,似在想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脆生生的说道:“你是谁啊,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啊……”
山下那自称阳虎的老者,微笑道:“我是祭司长老的族人,有事要见祭司长老,不知长老可在。”
童这次倒是未再想,快速的回答道:“他一直坐在那里,好久都没有动过了。”老者沉吟了片刻,便朝五彩云雾中走去,却才一踏入,便被一股大力能推了出来。如此这般再三试过之后才放弃,看看着卧牛山叹了叹气,朝那小童说了几句话话后,便离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女子驾云而来。也是要见山中之中,小童再次出现,说的话也还是那句。那女子同样的想要进去,也同样的被阻挡了,再三而行,不得入,静立良久,遂离去……
后又有一年年青修者来到山前,同样的大声拜见,亦是未能入,良久后离去。
花落花开,雪落雪融。青山隐隐,白云悠悠。
不知何时,在山中众妖已经习惯了卧牛山的五彩云雾之时,那云雾却起了变化。原本浓郁、飘渺的五彩云雾慢慢的变淡了。越来越稀薄,卧牛山也终于再次呈现在山中众妖眼中。
一座道观,一座仍自被五彩云雾笼罩着的道观,在卧牛山的山顶若隐若现。那道观在参天大树之间,飘渺如画中之物,似不存在于世间,只是虚幻。又似如大道一般,看一眼之下便不自禁的沉迷,蓦然醒来之时,繁星满天。掐指一算,大惊,原来已经数日之后了。
终于在一天早上,一缕阳光自群山之缝隙之中,正好照着那道观。有人发现,那道观已经变得无比真实了,与那卧牛山俨然成了一个整体,又与整片山势相契合。
山中大小妖怪惊疑不定,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云雾散去之后,竟会有这样一座道观出现。心中都猜测这定是一位大神通者在此隐修了,庆幸自己当年没有贸然闯入,同时又暗自担忧。担忧这位在此隐修的大神通者,会将自己一干人全都打杀了,但也有许多人都眼露兴奋之色。在当天便跑到卧牛山前叩拜,他们仍然不敢踏上卧牛山,只敢在山脚下叩拜着,如朝圣一般,不敢喧哗。
道观安静,静谧如晨风,飘渺若云雾。
此时那些大小妖怪所跪拜的道观大殿中,正有一人静静的坐在一个青色石台上。青色法袍,飘渺如虚幻。青台之下,有一小童正蹲在地上玩耍着。那让许多人感到心寒诡异的镜子被扔在一个角落里,恐惧的青鞘长剑正被他踩在脚下。
南落缓缓睁开眼睛,眼神苍茫深遂,一眼之下,似有花开雪落,春秋变幻……(
第一六八章 阴阳【求票,求订阅】
这一座道观的出现,相对于阳平山来说,便如石落水中。惊起一朵水花,带起一圈圈的涟漪,终究是要平静下来的。
道观宛若天成,无声无息的出现。不是由人一砖一瓦所建,也不见南落施展什么大神通。而是以天地五行灵气融合山中灵脉而建成了。若说在追逐血河的那一路上,杀戮无数前来阻拦的人,是洗炼剑意,升华心境的话。那这次建这座道观,便是对于五行大道的梳理与融合。
天地成型以来,天地便分五行,称为道之根本,万物生灵都难以超脱。五行之道即是根本,洪荒中通五行之法的更是多不胜数,但是真正做到精通的却没有几个,更别说融合了……五行之道在洪荒中是公认的易学难精的一种大道,而且五行大道如果不能达到一种极高的层次,更是形成不了什么威力强大的法术和神通。
在别人的眼中,这座道观是一座看去神秘的道观,最多就是有着种种玄奇的能力,让人不自觉的沉迷其中。但是醒过来之后,并不能得到什么收获,只是如发梦了一般。但是,这是南落对于五行大道的最大应用,以无形无质的五行灵气,凝聚成这有形有质的道观。可以说这道观是一个有形的五行空间了,与山川相合,与天地合,与人合。
当年南落被困落灵山中太阴碑中,对于五行法术的领悟便达到了拟形的境界。这拟形是南落自己命名的,却适用于天地间任何的法术……
法术都是通过自身的法力和对于天地大道的理解来沟通天地,形成法术。这法术威力自然随使用之的人境界高低而有大小之分。一道法术施出,能够凝如实质之时,便算是已经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这便是南落所命名的拟形,算得是后天法术的颠峰了。若是再进一步的话,便算是返本还源,入了先天。那时一道法术下去,即便是先天灵宝也未必能够挡得下来。
在落灵山中,南落虽然境界还没有到达道境,却算是真实的触摸着到道境的大门了。且从那太阴灵脉中得到了许多东西,那是没有融合之前无法体会的。出来之后去往昆仑山,沿山川灵脉而走,借天地之力养魂,亦是体悟天地大道……最后才在极西之地遇到一丝契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