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
洌骸耙俏遥诩媚系幕啊!?br /> “爽快,爽快。”
吃饱喝足了,瑞峥又想到这次来的目的,又加了句,“既然已经是朋友,那日后还请朱老板在生意上多多照顾贱内,她对这笔生意看重的很。”
朱伽因听了这话勉强笑笑,没说答应也没断然拒绝。他向来对程锦绣有偏见,今天却也是真的对纪瑞峥有欣赏佩服。这样的两人竟能结成夫妇,他实在是想不到。
不过,凭着纪瑞峥这般替她着想,兴许那程锦绣也有些过人之处罢。因为瑞峥的出现,朱伽因对程锦绣多少有些改观。
随后,瑞峥就在朱家住了几天,游玩了临清附近的一些景色。又过了些天,朱伽因又笔生意要前往济南,瑞峥就与他同行。到了济南,瑞峥因为怕他爹所以还不敢回家,也就没有邀朱伽因去纪府里头去住,这让一心想看字画的朱伽因感到有些失落。
客栈前头,两人分道。
听说朱伽因来济南了,锦绣这头就委托谷盛堂饭庄的高老板以他的名义请客,说是得到一幅唐寅的画,邀请大家来看。当日请来的人,有些是和锦绣熟络,有些是和朱伽因熟络,还有些,是两头都熟络的。自然,请谁请谁,这都是锦绣定的。人熟好办事。
最后还是另外托吴掌柜的熟人去请了朱伽因来,出乎意料的不费周折,朱伽因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锦绣一直不知道自己手里那幅画是瑞峥临摹的,也不曾注意到那画的角落里还有枚瑞峥的印,怕看了也只当是枚闲印。后来每看见这画,对瑞峥的看法是有改观,可那也仅仅是觉得他的奢侈总算是有些用,没想到别的。
谷盛堂是济南最好的饭庄,两层楼的店面几乎日日满座,门前那一幅“座上客常满,釜中味独佳”的对联,不是白挂上去的。
这日谷盛堂被人包了场子,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反倒显得冷清。直到中午的时候门前陆陆续续停了不少富足人家的马匹车辆,这才稍热闹起来。锦绣就在那“座上客常满”的字前下了马车,进了饭庄。里面的客人有十几个,她知道朱伽因古怪,怕人多嘈杂,请的人也不多,来的都说好了要给两人拉关系。卷着那副画来了宴席上,刚叫人把画高挂起来,朱伽因就到了。
他摇着羽毛扇,冠着方巾,迈着阔步走进来,与锦绣打了个正面。锦绣没来得及回避,只得冲他行个礼。那朱伽因看见也锦绣一反常态的没有避开走掉,反倒是也笑着点了个头。随后看见墙上挂起来的画,他就上去仔细的瞧去了。
待他走开,锦绣与吴掌柜相视 ,双双出一口气,都觉得今日之行这个开头比想象的,要好的出乎意料。
盯着锦绣带来的这幅画看,朱伽因自然知道这是个赝品,但是又因是出自瑞峥之手,他也是免不了趴在那里从头细看到尾。看过之后,对瑞峥的画工不住的点头赞赏。
来作陪的都是铜臭商人,坐下了都在等大闸蟹,没有几个人关心那幅画。看见朱伽因不住的点头赞许,也都附和着赞许,纷纷指着画说好好好。
谷盛堂的高老板站在那画前头摇头晃脑赞许了半天,然后悄悄走过来问锦绣这唐寅是哪个朝的。锦绣想了会儿才说,大约是本朝的。
“本朝的还这样值钱?”
“听说是江南苏州那边很有名的,号称第一才子。”
高老板一听“第一”这两个字,颇不相信,又问道:“既是第一才子怎么没听说中过状元?”
锦绣一懵,跺脚道:“我怎么知道!我要是知道我就去开当铺了!”
高老板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我就想看看,是不是在座的人就我不知道,原来,你知道的也有限。”
他乐呵呵的说完,他又逛悠到别人面前问去了。问了几个人都摇头,直到问到朱伽因的面前,才有了答案。
“考过的,那是档子遗憾事。”朱伽因长叹一口气,寻了一把圈椅做了下来,摇着羽毛扇,又托起桌上的普洱浓茶饮了一口。
看他那样子像是要说一番长话,桌前等大闸蟹的也就都回过头来,站着的也不乱晃荡了,各寻了座位坐下来听。
“话说,这唐寅也是出身商贩之家的,父亲也做着买卖。他呢,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籍,十六岁的时候,去参加秀才考试,就得了第一名!后来又参加乡试,接着就又中第一名解元。那可真是当时江南当之无愧的才子啊。可是谁知道,天不如人愿。再后来唐寅进京考试,京考的时候却出了些事情,被免了资格。”
说到这里,朱伽因就顿一顿,摇着羽毛扇一副不愿再提起的样子。直等着大家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才又说起来:“与他同路赶考的考生,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了试题。后来,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唐寅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哼,唐寅是何等高尚之人啊,他耻不就任,从此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游历名山大川,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唉!”朱伽因满目惆怅,深深的悲叹一口气。
在座的即使是不觉得难过,但因为看朱伽因这番样子,也免不了要附和着一通唏嘘。
朱伽因越想越悲怆,悲怆之中竟然让他记起了唐寅的那首诗,应情应景,千载难逢的风雅机会,他趁机摇着扇子,学着瑞峥的样子缓缓吟诵: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人生能有唐伯虎一份才情和逍遥,也就不枉活了啊。一代才子,一代传奇——”
全济南城有头脸的商贾都正坐在堂下,方才还在为唐寅仕途不顺唏嘘呢,听见这句“不为商贾不耕田”顿时就鸦雀无声了;再听一句“不使人间造孽钱”,连门堂正在结账的掌柜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些老板们都愣着:继续唏嘘也不是,拍案走人也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锦绣拿起茶杯佯装喝茶,抬眼瞥一瞥几个熟络的老板,都半张着嘴大眼瞪小眼。她自己也忍不住恐慌:听鼎鼎大名的临清船王念“不为商贾不耕田、不使人间造孽钱”,也确实是件惊世骇俗的事情。
朱伽因尚在悲痛中,却看众人一脸的莫名其妙,纷纷摇头抿嘴彼此瞪着眼睛来回看。这样的人们竟丝毫不能理解自己的情感,他心里很是不满。
见他不但觉察不到这尴尬反倒生气,大家畏惧着他的财大气粗也不敢说是因为何故。
这头高老板给锦绣使个颜色,意思是要她替大家说句话。纪家是济南的首富,拼财气不输他,在座的也只有纪家好化解这尴尬。锦绣明白那意思就摇了头,她还得笼络那姓朱的呢,怎么敢得罪。按兵不动的好。谁知锦绣回过头来,却看见一屋子的老板在眨巴眼儿,她才觉得这回身上担子大了。大家都是为她而来的,她总不能不理不管。
本来锦绣读书也不多,想这些事情若是瑞峥来定会有更好的说法。但她毕竟周转于生意场上多年,见过的人听过的事也不少。加上她向来有自己的一番处事原则,所以下面那番话说出来,虽是戏语却也是有几分意思的。
锦绣放下茶杯向朱伽因说道:“何苦这样为故人悲叹呢。传奇传奇么,像那再传奇的人,不过是因为离得远,口口相传,每传一个人,就加一些奇妙颜色,到了咱们这里,就成了奇人了。想如果他真的顺利考了试,得了官,那不就也是一个俗人了么?朱老板大可不必这样。”
朱伽因听见她说这话,不禁皱了眉头。
锦绣笑笑,接着又冲着在座的老板们说道:“文人墨客嘛,要么是仕途不如意,要么是家道中落,大都要有些灾难磨练磨练才能成名家。依我看呐,咱们成不了名家,多数要怪咱们这买卖做的还算顺当罢。”
这话在坐的听着都畅快,趁机迎合了几句,厅堂里就又热闹了起来。朱伽因也没再动怒。
接着是宴席,临近中秋,月饼少不了,那大家期盼者的肥嫩蟹子也是少不了的。
吃饭的空挡里,酒酣耳热。朱伽因也多注意了主意那程锦绣。见她虽混迹在男人堆里,却不嬉笑不刻薄,端庄规矩,一副女中君子的样,与自己平时想象的泼辣放荡并不相同。一个中午下来,他对锦绣并不再排斥。
当日散了席,锦绣要请朱伽因去府上稍坐片刻,他点头就答应了。
到了纪家,锦绣就把画送给了朱伽因。
朱伽因明白纪瑞峥回来济南的事情这程锦绣还不知道,所以这程锦绣也不知道这画是瑞峥仿的。但他也懒得指名这画的来历,也没提瑞峥的事情,没多说话就收下了。
锦绣见他收下画,就知道这事情谈好了一半,稍稍放下心来。直言不讳的,向他谈起了生意。
纪家富贵是众所周知的。锦绣一面说,朱伽因就一面打量着这屋院的布置。起初锦绣还当他没听进去,可谁知道一个不防备,他却又会突然提些问题来,个个都是正在点子上的。
“我听说少奶奶从杭州运来的是茶叶。朝廷里不是管得严么,这个可图地着利润?”
“图的着。”锦绣不愿意把茶令要放的事情说太多,接着就把话引到了棉布上来,“图的着也罢,图不着也罢。茶令不稳当,咱们做起来也不安心。这不,我跟朱老板说话,自然是想求几条船来使使。但这船为的是我要做些绸缎棉布的买卖。”
正对着门口的案子上摆了件水纹天球瓶,朱伽因正在看着,听见锦绣这样说,就把目光收了回来:“咱们这里棉花比江南的好,也有织布的,何必来回麻烦?不如就近办个坊间,买些织布机就是了。”
“这朱老板就不知道了。咱们这里风气高燥,所以长的棉花好。却因这风气高燥,捻出来的线就不好了,续断不能成缕,再织成布就更差。我听说朱老板也常下江南的,您去了自然是游历名川大河,气魄跟咱们女人不一样。这些琐碎的东西是咱们女人家才注意的事情,朱老板是不留心的。”锦绣站起身来,笑道,“说也白说,您想也想不起来,我拿给您看就是。”说着叫了招娣进来,吩咐了几句招娣就下去了。锦绣转身又说道:“我从南边过来的时候那了些样子来,前几日又差人到集上去买了些咱们当地的布匹,两样搁一起,您一看就知道。”
这话说的明了,其间不经意的对朱伽因的俩句夸赞也夸到了点子上。等招娣拿了棉布来,朱伽因上去打量了一圈,不再细说,已经笑着点头了。
“只知道那边的丝绸最好,不曾想到织出棉布也滑腻。”朱伽因放下棉布,冲锦绣说:“这笔生意,我与你做就是了。”
锦绣喜得两眼放光,不想到自己这一趟能这么顺利,连忙叫人再上些瓜果酒水来,她就着圆桌把分利大约说了说。
朱伽因摇摇羽毛扇,看着院子外面,仿佛不关心这些似的,好似一幅“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模样。
“你家相公不在家是么?”
锦绣正说着分利,听见这话就一愣,摸不着头脑。她怕姓朱的变心也不敢得罪,只能回答:“前一阵子去杭州了,还没回来。”
朱伽因慢慢地回头过头来,把扇子把在桌子上磕了磕,凑近了低声问道:“他书房在什么地方?能带我去看看么?”
锦绣觉得这事出突然,还没摸清楚原因,只好笑道:“他书房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些经书罢了。”
“莫骗人,他不留些书画在那里?”朱伽因显得急切。
看他急,锦绣也急,她与朱伽因不一样,她贪图金银从来不理风雅,现下她恨不能当场先跟这朱伽因签了契约再闲聊。
“我怎么能骗您?不瞒您说,我公公和相公向来不合。他少年离家至今都少回家,这在济南城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我也不怕跟您说,他的那些玩物放在家里难免会被父亲给砸了,所以都屯在杭州或者陕北的宅子里。我知道您有收集古玩字画的嗜好,我还能故意瞒着不给您看么?您要是还想找些字画,等您的船只运着我的棉花去了杭州,只要您想看的,我都想法给您看个够!成么?”
朱伽因叹口气,站起来说:“罢罢罢。看来我不给你船是什么都看不成了。你刚才说的每趟的分利是如何?”
锦绣眼睛一亮,立马笑着细说起来。
两个人敲定了些事项,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晚上。锦绣留朱伽因吃饭,又叫了吴掌柜的来作陪,即谈些生意,也说些闲话。吃完了饭,又遣自家的马车载着朱伽因回去,锦绣和吴掌柜的亲自送到了门口。
看着他远去,锦绣觉着这朱伽因确实是个怪人。嘴上明明还说着什么“不为商贾不耕田,不使人间造孽钱”,一旦讨价还价起来又比谁都精明。
最怪的是,面对这个怪人她一步步走的又出奇的顺利,几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