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回过头来,屁股往后快速顶动,突然一下,身子一阵痉挛,屁股一抖,软倒在床。
我的肉棍脱出了穴口,棍身血红,似乎失去了射精的功能,依然笔挺。我激动得发抖,伸手拨抬着袁老师屁股,还想再要。被袁老师转身握住肉棍,紧了一紧,突然间就喷了出来,射了袁老师一身都是。我无力地伏在了袁老师光滑宽厚的背上。
老半天,袁老师说:“小猴子,你很强。”
我觉得世界一下离我很远很远,心中只剩有一种感恩与豪迈之情,忽悠悠回荡。
回去的路上,忽然有种莫名的感慨:攻破女人肉洞的,不是你的肉棍,而是你的决心。
十六、尾声
“阿麦呢?”我问。
“这里没有阿麦。”小青的神色很奇怪。
“开什么玩笑?!”我笑得很僵硬,小青一直不像开玩笑的人。
“阿麦是谁?”小青说。
“不会吧!小青!就是――――跟你一起的―――那个女孩啊。”我声音越说越低,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可笑,竟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阿麦。
“她走了,我告诉你,她不叫阿麦。她喜欢你。你却从来没问过她真实的名字!”
小青愤愤地说:“她走的时候哭了,她说,你喜欢的只是她的身子而已。你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却想跟她――上床。”
“什么?!――――”我的脑中一片空白。
这――――太可笑了!而我自己,确实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我一直叫她阿麦。阿麦,只是我随口取的名字而已。
天!现实真是滑稽而又残酷。那个女孩―――去了哪里?直到我离开小城,我再也没见过她。
【全文完】
***********************************
◇ 附录甲 ◇
小评古镛兄《小城窈窕》
作者:铲子
认识古镛兄,是因为你在羔羊评论版转的那篇《性爱的土壤》,从那时感觉兄是一个很有品位,很注意生活细节的人。后来专门读了兄的《贾宝玉的幸福生活》和《对岸》等几篇作品,就好像在听小柯的《日子》:风吹着云儿散了,下雨的季节过了,花落的时候来了,想你的日子到了……
读这篇《小城窈窕》第一感觉就像在听一首民谣:一个并不华丽的声音漫不经心的哼唱着一段并无传奇的过去,没有起伏的旋律,只有写意的白描式的简单勾画和一种诚实的写实的情绪,当最后哩啦哩啦的的旋律中,感觉开始如在一个明媚的秋日午后随片片落叶轻舞飞扬。
这是一篇在恶魔岛上很少能见到的民谣或者说是一篇情色散文,没有具体的内容,没有炫目的构思,没有引人入胜的人物矛盾冲突,一切都是淡淡的来然后又淡淡地去了。这有点像古镛兄在恶魔岛:不是那么闪烁,不是那么流俗,但显然能保持在一种品味或是一个高度。
由传统的评论的方式几乎不能去评价《小城窈窕》这篇作品。
我,一个唐璜式的少年,和一个被我称之为阿麦的女孩,在“谁能懂永远,谁能懂自己”所编织的故事中经历了一段简单的悲欢离合。我像一个“发情的公狗”为了“破处”四处乱撞,但却忽视了女孩的内心。一个简单的故事讲了一个男人们通常会犯的错误。整篇文章浸泡在温暖的氛围里,但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很遗憾,再看这篇文章时我在生理上没有任何反应。和老师的那段情色描写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但有没有必要写得这样详细。从色文的角度来说是必需要有的,但在这篇文章里并不合适,破坏了整篇文章的气氛,就好像在平静的小城里建了一座炼钢厂,有点焚琴烹鹤的感觉,不过既然是征文,也没办法。如果换一种方法描写,比如优雅一点或是半遮半掩是不是效果更好一点。
对古镛兄这种民谣风格的作者来说,怎们把情色也写的飘逸无暇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也许是就是色文的最高境界:因为情节和人物而忽视了色的存在。
感谢古镛兄的作品,每次看你的文章都会感到一种浓度,在一开始就会拉开一段回想的空间,令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什么。在寂静的夜色中,你突然听到一个悠远的声音“把所有的心情,都摊开来体会,把全部的话都说出来你听”就像在暗夜里划开了一道蓝色的幽光。
兄的文章,就像是一把民谣木吉他,有一种温暖的亮度,有一种不经意的忧伤。
***********************************
◇ 附录乙 ◇
小城故事,平凡而深邃的故事 ——《小城窈窕》 读后感
作者:死神之鼠
平凡的故事,虽然不能轰轰烈烈,但却仍然有隽永的回味。
古镛的《小城窈窕》(以下简称本文),把读者带进了上个世纪末的小城生活,带进了一个真实与梦幻并存的凄美年代。
作家开篇就说,要带着面具回忆,就这样的让人充满了期待,去分享作家不为人知的回忆,分享作家年少轻狂时的点点滴滴。第一人称的回忆型文字,总是让人轻易的堕入其中,经历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体会主人公的苦辣酸甜。
作者有充分的生活经历,把小城的生活刻画得清楚细腻,让读者很容易就身临其境,所有在类似的小城生活过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触:“是啊,我的家乡就是这样呢。”
诸如“那个小城,确实不大,数万人口,横竖几条大街,有条河将它分为两半,南边的叫水南,北边的叫城关。”大概这样的小城太有代表性了,让人迅速体会到,在这样一个小城里,人们像困兽一样互相搜寻着,我搜寻着你,而你也恰恰同时搜寻着我。
文章的主线是围绕着两个重要的女人。作者深深抓住了每个读者的心,因为师生恋的刺激不亚于乱伦,尽管这些年师生恋已经不算有乖伦常,但是仍然能给人刺激,为什么?大约每个男人在懂事之后接触到的除了亲人以外的第一个成熟女人,就是老师。在懵懵懂懂情窦初开的时候,年轻的小学女老师恐怕是很多人的初恋对象,何况她还是那么风流。
“我曾想象袁老师在诱惑我。可我实在找不到证据。因为之后什么也没有发生。”
如果真的不是诱惑,那就是真的风流。青春的躁动怎能抵挡这样的情境?
大约每个人都羡慕这样的经历吧?反正我羡慕。年轻的时候,性幻想对象是不是美丽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风情,作者很明白这一点。“但轮到袁老师的时候,有一点不一样,袁老师的眼睛、鼻子、嘴唇都不能说好看,没有那种匀称俏丽的美。”
一个风情的女老师,往往是每个男人最早的春梦。
整部小说,都脱不出老师的影子,尽管阿麦的戏分多,我却固执的认为袁老师才是第一女主角。原因很简单,她拿走了主人公的处男。不论这部小说多么的重情轻色,用了多么大段大段的文字来铺垫,只要有最后的这一下激情,就足以让人欲火焚身,让人有强烈的冲动。
一个幻想了十几年的成熟的风流的女人,还是自己的老师,在自己的胯下婉转呻吟,热烈淫唱,无论是谁,都会被深深的触动。这样的激情不用怎么雕饰,最平淡的铺叙就能给人足够的冲击。
同时作者还适时地道出了一句真理“攻破女人肉洞的,不是你的肉棍,而是你的决心。”
而阿麦,这个角色我并不喜欢,这估计是作者心底的痛,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多许多。我并不想去胡乱猜测作者的经历,所以不想过多的评述这个角色。
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悲剧的结局升华了整部戏,并最终说明了爱与性的区别。在追求女孩子的时候,在求爱的时候,在一腔热血、浑身冲动的时候,你有没有考虑清楚,你到底有多爱她?还是只是想和她做爱呢?
男人都用下半身思考的,所以不用知道对方的名字。
文中还有很多别的女性,例如小青、杨杨、雪儿,都留了尾巴,都说明了一点问题,也同时什么问题都没说。如果这真的是回忆,那么回忆到文章结束只进行了一小部分。
这些人除了小青戏分稍重,其余二人并不能干扰文章的主线,删去她们的情节,只会产生细微的问题,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恐怕是回忆到了这里不能停笔了吧?也许本文原本就是准备写成长篇,而征文的形式限制了作者的发挥吧?
我很期待这部作品能有续文,而且我估计上述三位女角最终都跟男主角有过亲密关系。而且作者也在文中有所表露。故事并没有完全展开,真的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故事。
无论如何,作者古镛引起了我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我好好的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过去,细细品味了一下自己的现在。并且为了袁老师痛快的打了一次飞机(不过分吧?)。一部优秀的情色小说,这样就足够了。
***********************************
古镛:呵呵,一点心意,请大家指点。
众人:…………
滨岸居士:怎么了?人人像沉默的羔羊……
铲子:我能说实话吗?
滨岸居士:当然能啦,否则我们在干什么?
铲子:评文之时,我最爱古镛兄的征文,但看了《沉默的花边》,觉得他没用心写文。
wmpu:对啊,和《沉默的花边》一比,小古的征文差多了。
问谁饲狼:若隐去作者,单纯发在文行,不失一篇好文。不过以小古之名声才气,这篇文章纯粹是糊弄大家,随便写几个字,一看篇幅好像差不多了就交上来,完全没有写出文章的完整性。
御风而行:这篇是本次征文中应付人情之作的典型,失望。
古镛:呵呵,我不介意。这篇征文,曾先发给几位朋友过目,一致传来批评的声音,大多认为我敷衍了事,有失水准。
滨岸居士:请问古镛兄对这些批评有甚么解释?
古镛:其实,《小城窈窕》我倒是费了一些心思的,我开始尝试与以往不同的行文方式。通篇主要以议论和对话行文,对话一直是我的弱项,本文呢,我就通过对话来叙述故事。结构上也改变以往一叙到底的方式,行文有些跳跃,留下一定的时间空白,让人想象。同时,在对话段落,我尽量尝试用最简约的文字叙事。
滨岸居士:古镛兄啊,还有一个问题。似乎老兄行文简单得过火了,女角又多,令全文除了小麦、小青和袁老师外,其他女角几乎令读者不能留下印象。就算是那三人,小可也觉得她们很不深刻啊。
问谁饲狼:文章开头就不错,我喜欢。看完几句,马上就把自己“代”进去了,愿意看下去。中段对白,调侃逗笑,很容易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也愿意继续读下去,这和一般的色文看了开头味同嚼蜡,读不下去有很大区别。但是中段一些描述自己和别的寂寞男人的就有点说书人的味道,我刚进入角色又被你踢出来。本来该是生活在你设计的小城里,一下又变成回到家里看文章了。
古镛:文中的其他角色都不重要,主要就是写男主角一人,写小城的一种状态,也许就色文的角度给人刺激度不够,但我自己感觉读起来颇亲切,如果细读还是有些小味道的,也有一定新意。特别是有大陆小城市生活经验的读者,也许能产生些共鸣。
问谁饲狼:看到后来,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的过去,我的高中年代,也有过和妇人、老师的性爱,这时候的代入感就很强,我也相信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妙!
死神之鼠:本文结局,好像有点草草收场啊。
问谁饲狼:尾声来的过于突兀,不过也算舒畅,古大侠的手法吧。只是这一收尾,马上又把我踢了出来。从回忆过去一下子又回到了现实,坐在电脑前看文的状态。心理难免有点空荡荡的,看到最后,心情不免有些落魄,不过终究还是写完了,也是一篇好文章。就是看这篇文实在太累,心跟着你的思路走,来回被你踢了几回。这也应该算是此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吧,能吸引读者的就是好文。
古镛:嗯,原来构思有两段床戏,袁老师一段外,还有告别小城前与杨杨的一夜偶遇。两段床戏的女角都在主线之外,故意造成一种无法意料的效果。我绝对相信真实生活也往往这样。结果文未写完,截稿时间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