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女尊)
“过去的事?”还好不是自己的责任,熙华倒是松了一口气。
“我曾经……有一个知己……,只有她叫过我这个名字……”
听到这样的话,熙华明白了自己无意之中勾起了别人的往事,看对方的表情,那位知己对于彩玉而言,恐怕不是一般的人,微红的面颊,有点迟疑的语气,低垂的眼眸。
恋人!这个词立刻跳进熙华的脑中,不好意思的说:“既然是这样,以后还是称你彩玉,好不好?”毕竟是如此特殊的名字,熙华很有自知之名,那可是别人的专利,自己没事凑什么热闹,心中苦笑自己多此一举,但是却听到了坚定的否定。
“不,殿下,就叫我的本名就好,白翎也会高兴的。”夏玉霆说的时候,眼中的华彩,带着激动和欣喜,“白翎曾经说过,有一天要让我能正大光明的用本名,不再是彩玉,现在我已经自由了,我可以堂堂正正的做夏玉霆,以后没有彩玉这个人了!再也没有了!!”
熙华望着那激动的脸,平时看起来平淡的面容,此时却有着这位天下第一舞者,舞蹈时才有的飞扬般的令人称奇的光彩,自由——果然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宝,人人都想要的东西。
“那就这么定了,夏公子!”熙华会心的一笑,心里感慨着,也为能亲眼见到一个人重获自由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殿下,有人来此一定要见您!属下认为此事还是您亲自处置更好!”暗卫中的首领罗辰,居然会亲自现身来禀报事情,熙华也有些意外。对夏玉霆略略点头示意之后,返回了巨大的帐篷。
初见来人的侍候,熙华有些难以置信,没想到罗辰居然就是为眼前这位不速之客,现身来请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居然真的发生了。
“殿下!”
轻软带着嗲声的声音,让熙华浑身上下一阵恶寒,来的不是别人居然是雀云阁的鸨公!天呀!熙华心中大骂,以后要好好教训一下罗辰,否则岂不是什么家伙都能来这,那她成什么人了!
“是你!你怎么能来这里?!”随带极为不满的瞪了罗辰一眼,熙华没好气的问道。
可是对方可是理直气壮的说道:“殿下,小人来此却关紧的事情,您看彩玉可是我们雀云阁的顶梁柱!”俯首弄姿的用手绢轻捂着嘴巴的鸨公,带着笑声说出让熙华下坐不住的话,“所以殿下,您这般尊贵的人自然不会欺负我们这些人,彩玉既然跟了您,您一定会帮彩玉赎了身,小人把卖身契带来了,不多!只要十万两银子!小人也希望彩玉能得到幸福,所以价钱只是个形式,稍微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熙华就像是被电到了一样,立即站了起来,没想到她会被人宰,而且那人还说得动情动色的,似乎是她得了什么天的的便宜,人家是忍痛割爱的大度。熙华盯着鸨公白灰墙般惨白的脸,
怒道:“本殿下是救人,你居然敢要钱!?”
“呵呵,殿下说笑了。小人是不知道您是不是救人,但是彩玉跟您离开了雀云阁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小人自是不能坏了规矩,您不会欠小人的钱吧!”鸨公一脸欠扁的笑,熙华听得是青筋暴起,藏在衣袖中的手握紧了拳头。
“你们先退下!”喝退了服侍左右的侍从,熙华可不想再丢人了。
“把钱给他!”摆了摆手,熙华对罗辰说道,懒得再看到眼前的家伙了,否则熙华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忍住不揍人的冲动。
罗辰默不作声的离开了,大帐之中只剩下了鸨公和熙华,熙华闭上眼睛,懒得再看让自己有些情绪失控的家伙在那里的脉脉含笑。眼不见心为静!
“殿下!臣拜见殿下!”突然的话,倒是让熙华吃惊的张开眼睛,却发现跪在地上,声音沉稳的说话的不是被人,是鸨公!臣?!怎么回事?!
“臣是神殿在容城的暗探!臣今日前来,实在是有要事,要禀报殿下!失礼之处,望圣女见谅!”恭敬递上的东西,熙华一眼就认出来了,神殿的令牌,上面的图文显示出此人在神殿的地位居然还是一位祭祀官,位阶可是不低,熙华记忆中祭祀官神殿也不过十几名而已,只是突然一名鸨公摇身一变变成祭祀官,这样的巨大变化,让熙华吃惊不小。
“臣长话短说,殿下要尽快离开南国,这是祭司长的意旨,据臣得到的确实消息,陈玉清为首的南国主战派在朝议上败给了主和派,所以极有可能对殿下不利!殿下要早做对策,尽快离开,此地将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一席话虽然让熙华感到吃惊,但并不意外,这种事她早就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会比自己预想的快了不少时间。
“你叫什么名字?”熙华冷静的问道。
“臣的名字是林诚!殿下,您还是早日离开,现在您在南国的威望日渐高涨,已经成为别人的心腹大患了。趁时局尚稳,您快离开吧。”焦急的语气,熙华也知道这为暗探的担心并不过分。
锋芒毕露的自己,早就是很多人的眼中钉了,想除自己才能大快人心的又何只一个。只是有件事她还不是很放心,“本殿下此时离开,南国会不会再议出兵之事?”
“这,这件事情很难定论。”林诚也没把握,毕竟八王爷的势头只是暂时因为民意而被压制了,难保不会主战派不会再议出兵之事。
“好了,我知道了。既然如此本殿下的安危,你就不必挂心了!我会让南国没有任何借口出兵御阑的!”阻止了林诚想要说话,熙华淡淡的问道:“你是林家的人?”
“臣是!”低头恭敬的回答的林诚,回答的自豪有力,林家五代都是御阑皇帝亲封的忠勇将才,虽没有沈家的尊贵,但也是军中的英雄。
“为什么做暗探?”熙华很为一名男子会做这样的事情感到奇怪,毕竟林诚留在的可是人人鄙夷的青楼风月之地,会遭受都少的白眼,处境有多尴尬,骂名又会有多少,不是熙华能想象的。
“为能报国!臣不会输给任何人!”
不会输给任何人!不论男女,即便是在女尊男卑的这样的世界,也不会输给被人,熙华忽而对眼前的人感到敬佩,这个世界中还是有不愿输给自己性别的男子!不知道为什么,熙华忽然想起了另一个骄傲的人。
陈彦皓,你也是这样想的吧。熙华的嘴角翘了起来,想起了那双不甘带着骄傲的眼睛。
“辛苦你了!小心行事,希望有一天你能回御阑,谢谢!你可以离开了!”熙华衷心的感谢,这位一样同自己出身御阑的男子。
“谢,谢殿下!臣告退!”林诚呆呆的抬头看着熙华。
对于林诚而言没有想到圣女,御阑的嫡皇女,任何一个身份都不可能对他说出那感谢的话,心里忽然有种满足的感觉,他的努力和付出终于被上位者认可了,躬身退出了大帐。回头偶尔望这那顶凤纹帐篷时,林诚很为能服侍如此体恤宽容的主上感到欣慰。
第三十二章 暗流(三)
沉沉低压的乌云,密布着整个天空,原本已晴了两日的天,此时却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空气中的水气越来越重,闷闷的感觉让人有些透不过起来。
容城中的百姓时不时的遥望一下城外的那座山,很多人认为也许下了连续下了近二十天的雨还没完全解除旱情,所以鳞崖上的那位大人,估计现在想再降些雨水,才会有这样有些吓人的天气吧。
虽说黑压压的乌云有些吓人的厉害,但是人们心里却无不感激,那位在危难之际救助了他们的圣女大人,虽然也有人说这位大人可能对南国的威胁,毕竟圣女有着另外一个让人挂心的身份,偏偏是御阑国的皇女,御阑——他们南国最大的劲敌和威胁。
有人为此担忧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是此时此刻更多的人却真心实意的感激救了他们的命,救了他们的亲友的性命的人,对百姓而言,权利、政治还有暗藏的威胁什么的,都不及自己的性命重要,也比不上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庄稼地和收成。
在大旱中的时候,他们中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拖儿带女的逃亡,期望能活下来,可是其中又有多少人倒在了逃命的路上在没爬起来。可是,他们世世代代勤勤恳恳供养的那些贵族,高官,甚至连他们至高无上的皇上都没有能帮他们一把,倒是远从南国一直视为敌国的御阑来的圣女救了他们,百姓的心思有时候显得过于简单无知,但是就是因为简单,他们不会有上面的人,人性中的阴暗和猜测,所以感激,赞颂,鸣谢神明的声音,充斥在南国的之中,并不仅仅只是容城,这样的情形让南国的贵族、高官、皇族都没有意料到。
居然南国的人民会交口称赞一位御阑的皇女,这件事情在以前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可是现在官员中居然也有人站出来为此人的事迹说话,尤其是反对此时对北用兵,更有人附议,如此时用兵就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无义之举,会被天下人不耻,更会寒了百姓之心;在他国看来,南国也会沦落为无耻无义之国。
可是,这些声音依然抵不住人的野心,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物,毕竟在这些人而言,没有什么能比权利更让人在意,对于可能成为阻碍的任何人或事,自然也该理所应当的尽快铲除,以免日后成为心腹之患。
“事情都安排好了吗?”熙华踩在有些泥泞的小路上问着身后的人。
“是的,殿下。”罗辰简单明了的回答。
熙华略略点头,很放心罗辰的办事能力,接下来只要等到应该来的人,一切按计划顺利进行就可以了。
“派回御阑的人还没有回信吗?”独独有一件事情,一直让熙华感到隐隐的担忧。
“还没有,要再派人吗?”罗辰看了看,前面停下脚步的身影问道。
“不,不用了。反正马上也就要回去了。”望着崖下湍急的流水,熙华低沉的说道,心中的隐忧让她有些不安,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只能安慰自己也许是近日过多的思虑,才会让自己对这件事情也多想了些。
“殿下,您真的要如此行事吗?”风险过大的担心,让罗辰还是开了口,他弄不明白殿下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依照殿下的聪慧又怎么会想出这么凶险的计划。
“当然,罗辰你说百姓最想要什么?一位皇帝最想要什么?”熙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反问着罗辰。
“百姓?应该是安居乐业吧。”罗辰想了想才又说,“皇帝,也许是国家的强盛。”他实在想不出皇帝应该会最想得到什么,皇帝不是富有天下的存在吗?还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罗辰不明白殿下为什么要问他这样的问题。
“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不错,不错。可是这一切都要有同一个前提——和平。没有什么比和平更重要的东西了,这就是御阑和南国世代难以安稳相处的原因,因为我们都是彼此眼中对和平最大的威胁!现在的御阑没有能力经历大战,南国却有人想孤注一掷,他们手上有这样的筹码,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要把这帮人手中的筹码毁掉,让御阑暂无外患!”熙华冷静的说着,罗辰却有些不解。
“殿下,那您吩咐属下做的事情,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
罗辰不解两者有什么关联,殿下让人四处散播的流言,一共有两条,一则是御阑出身的圣女是南国未来的最大隐忧,应该尽早根除,所以八王爷早有此心,实为南国未来劳心费神。另一则是圣女对天下苍生一视同仁,不辞辛苦来南国救助百姓出苦海,实则是圣人之举,而且早就甚至南国有人对其不轨,可是依然坚守祭坛,此情此举实在是感人至极。
两则相对的流言现在已经传出了容城,而且流传速度之快,让罗辰也有些吃惊,只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罗辰没有尽然全懂其意。
“罗辰,你认为战争是谁说的算?”熙华笑道。
“自然是皇帝,朝廷。”理所应当的语气,毕竟这有着些人才掌握着权利和士兵,难道还有其他的人?
“你想的不错,还有其他的人。”熙华看出罗辰眼中的疑惑,“百姓!他们才是战争真正的主宰者。士兵是从他们那里来的,粮草是他们亲手培植、上缴给朝廷的,除了他们没有人能发动任何战争,他们才是战争的动力和源头。如果百姓有一日不想打仗了,即便是皇帝也是形同虚设,因为没有人会听命于她。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掌舵的不是人,而是水,所以南国的民心才是最根本的,那才是我想要的东西!”
罗辰有些楞的望着那自信满满的脸,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左右战争的不是高官皇帝,居然是为没有权利,受人摆布的百姓,这样的想法他从未有过,可是当他听到的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