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
郑定辉觉得,这是比太阳出来还稀罕的事。
“英儿,你对我说,大郎最近怎么了?”
英儿有些迷茫的看着他。
“就是,他最近是不是受了什么打击,或者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英儿继续迷茫,郑定辉失望了,在失望的同时他更是担心,按照以往的惯例,刘文每次对他好一点,后面就有更大的灾难等着他,这次的会是……
他正想着,花婶进来了,他受了伤,总要有人在跟前照顾,像照顾人这种事情,刘文是不太可能做的,而且这临近年关,他和刘武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张英毕竟只是个小女孩,所以刘文就请了花婶来做帮手。
花婶每天早上来晚上走,主要负责给郑定辉做补品,此时手中就端了一盅鸡汤,这鸡汤是用老母鸡熬的,此时一般人家熬鸡汤,也就是加点葱姜去味,讲究些的,可能还会再加一些红枣、枸杞,而刘家的这碗鸡汤却不同。
这汤要先将肉割出来,然后将鸡爪鸡头骨头鸡腿肉这些比较难以熬制的东西放进砂锅里,待熬的差不多了,再加入鸡翅、鸡胸肉,这样熬出来的汤既鲜美,肉也非常滑嫩。
“怪不得都说读书人啥都知道,看大郎比我这做了一辈子饭的都精通呢。”花婶一边将汤放在他床头为他舀着汤,一边笑着说,“这汤里还加了香菇人参,都是稀罕物呢,不说这味道,就是这东西,也金贵,英儿,那锅里还有一些,你自己去盛了喝。”
英儿去了,她又接着称赞刘文仁厚,平时只看着郑定辉能干,这出了事才知道他也是仁厚的东家:“小郑哥,你别怪我多嘴,这样的东家真是连听都没听说过呢,这哪里是对管事的,就算是对亲兄弟也没这么好的,看这人参,简直就像是不要钱的要你吃呢。”
郑定辉本来正伸手接汤,听了这话,手一抖,几乎没将汤撒出去,这一变故吓的花婶连忙惊呼,而郑定辉却再没心思理会。
参汤!不要钱!
他怎么忘了!他怎么忘了!他当年之所以会留在这里白干了两年,就是那姓刘的用那一贯钱的医药费吓唬他,现在他喝了这么多参汤,那何止是一贯钱啊!
瞬间,郑定辉就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一千文,他就白干了这么两年,这么多参汤,少说,也有十贯了吧,那岂不是最少要二十年?而按照那姓刘的压榨他的方式,恐怕二十年也不成,到时候,岂不是要让他的儿子来还?
“小郑哥?小郑哥?”
见他脸色突然发白,花婶还以为他有什么不妥,连忙叫了起来,他回过神,但眼睛还有点发直。
“小郑哥,你到底怎么了,你别吓我啊。”
花婶说着,就要起来去喊人,一转头就看到了刘文,连忙道:“大郎,小郑哥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有些不好,还是赶快请郎中吧。”
刘文也是一愣,向郑定辉看过去,就见他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盯着自己,这目光对他来说是熟悉的——他过去经常在萧二那里见到,当下,他心中就有了数:“没事的,花婶,你先出去吧,我和他说说就好了。”
花婶有些不解,但见他说的这么笃定,也只有将信将疑的出去了,她出去后,刘文就顺势坐到了她刚才坐的椅子上,含笑的看着郑定辉,郑定辉的目光随着他转移,过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啊了一声,再之后就要蹦起来,不过他毕竟脑袋上挨了那么一下,突然这么一起来,就又觉得一阵眩晕。
“慢着慢着,不要急,小心点。”
刘文开口,顺手就要去扶他,他更是惊骇,差点条件反射的给刘文来一下,幸亏及时想到这是从来不吃亏的刘大郎这才收住了手。
他僵硬的任刘文扶着,坐回床上,茫然而有点绝望的看着他:“你想做什么?”
“你以为我想做什么?”
“我不卖身的……大郎,就看在我挨了这么一砖的情面上,你多少,给我个工钱吧。”
刘文没有说话,郑定辉眼巴巴的看着他,见他始终不开口,又降低要求的道:“那要不、要不你给我个期限,我、我也可以不要工钱……”
他说的甚是可怜,刘文却摸开了自己的下巴,他好像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吧,怎么这位就被吓成了这个样子呢?
见自己这么退步对方还不依不饶,郑定辉也怒了,当下道:“姓刘的,与人活路,才能自己有活路,你若不给我活路,我就和你拼了!”
刘文噗的一下笑了出来,然后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郑定辉先是被他笑的莫名其妙,再之后脸就变成了苍白:“你别这样,我渗得慌,你想怎么样……给我个痛快吧。”
“痛快啊……其实这个问题我还真没好好想过,你先养伤吧,早点养好,也能少喝点参汤。”
他说着,就站了起来,弹了弹自己的长袍,然后施施然的走了出去,郑定辉看着他的背影,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心却没有放下来。
等到郑定辉养好伤,坐卧行动都不会头晕恶心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腊月二十,此时,年味已经很浓了,不时的,就能听到炮竹声,人们见面聊的,也大多是年货或彼此的新年衣服,这其中有抱怨的,有炫耀的,还有展望未来的,偶尔的,人们也谈谈那邻村的张元,然后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则会说:“不能学坏,否则就会像那张元一样,被送到县衙里,将来做一个贼配军!”
是的,虽然抓住了两个人,但只有张元被送进了县衙,而刘三蛋则被送到了外地,他虽然没有具体偷到什么东西,但是却被抓了个现行,所以也判了两年的流放。
人是里正刘汉山亲自压过去的,刘汉山在刘家村做了这么多年的里正,多少也和县衙中的人有些关系,提前也和张元对好了词,因此就把刘三蛋保了下来。
这倒不是张元有多么深的兄弟情义,而是刘汉山和他说的很清楚,若他能独自扛下来,自会为他照顾家人,若是他不从,那最多也不过是和刘三蛋一起进大牢,他是不会连他也一起保的。
张元也不能说是个多顾家的人,但他寻思这种事,怎么着都是要进大牢的,倒不如留个退路,将来也好行事,因此也就同意了下来,其实,不是刘汉山不愿保他,而是刘文不同意。
对刘汉山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私了,毕竟将张元送去也是有危险的,若是能在私下解决了,那就大事化小了,其实刘文先前也这样想过,将刘三蛋和张元都送进大牢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好处,虽说这可以说是大多数村民的愿望,但如此一来他就算得罪了刘汉山,也许刘汉山此时不会如何,但以后随便给他找点麻烦就够他受了,毕竟他现在,可以说是一点依仗都没有,钱财上不算多,关系网也绝对无法和几乎世代做族长里正的刘汉山相比。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原始资金,他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虽不见得那些事情都一定能成功,但总是有一半的希望的,可是他却什么都没做,就是养养鸡,喂喂猪,就连莲藕,也是因为南方有他才种的,而且也没敢扩大规模,不是他不想赚这份钱,他上辈子起,就嗜好享受,不说怎么大富大贵,却是要求舒适方便的,而刘家现在,在他眼中是远远不够方便的,但是他一直不敢动,就是因为,若是在现阶段扩大规模,他们刘家就不仅仅是惹人羡慕了,很可能就要遭人嫉恨了——遭一两个人嫉恨无所谓,却不能遭大多数人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爬啊爬啊爬上来,要说啥米捏?哦,对了,貌似从很久很久之前,就有童鞋摇着俺要感情戏,可是可是,俺真的觉得感情是要慢慢来的
俺倒是相信一见钟情,但俺总觉得那种东西有点飘渺……远目……而且,比起感情戏,按貌似,更喜欢也更擅长这种细水长流的东东,囧= =
三千字,正常更新……
第 25 章
第二十五章
也就因此,他不能得罪刘汉山,在这个时代,里正、族长的权利,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县太爷都要厉害,族长说一句没收某家的地,甚至不需要什么正式的手续。
虽然村中人对刘三蛋都满心厌恶,对刘汉山包庇自家侄子也不见得没有怨词,但如果今日刘汉山要赶他,他相信刘家村会有人为他们兄妹求情,但绝对没有一个人敢真正的违抗。
这种族长的权威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早就刻在人的骨子里了,很难改变。
也就因此,他没有在当时就去请刘汉山,众目睽睽之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刘汉山恐怕只有大义灭亲了——他内心中未尝没这么想过,但如果真的做了的话,必定会迁怒他的。
因此在最初,他只是想着卖里正一个好,然后偷偷的将两人都放了,但是在后来的接触中他发现,那刘三蛋也就罢了,张元却是个不计后果的,这样的人,得罪了他,他们以后不定有什么麻烦,现在既然得罪了,那就要绝了这个后患。因此他临时改了主意,一定要将张元送到县衙中,他是这么给刘汉山说的:“大人,您来了,不管怎么说,我都该给您一个面子,若今日只是一些东西的话,那刘文虽不富裕,也并不吝啬。可是大人也知道,我家那小郑哥现在还昏迷不醒,不定,就这么去了,我若毫不追究,实是令人心寒。而且大人也知道,那小郑哥是我当年领回来的,这两年说是我们家的长工管事,其实却是不领工钱的,我们都将他视为兄弟,若不能为他做这个主,刘文真是妄为人兄!大人,三哥就不说了,但是那张元……还望大人能给刘文一个交代!”
他说着,就一揖到底,弄的刘汉山只能去扶他,刘文这话若是让郑定辉自己听了可能会打寒颤,但在外人眼中,却是的确如此的,王普县离刘家村就这么近,当时郑定辉大闹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观众,人们不知道这小郑哥还被捆在小树林过,只知道他帮着他们打了孙二狗,后来还勒索过刘家兄弟,说起来,还真是一团乱麻。
而刘家兄弟还为他请医抓药,那真是相当仁厚的,再之后,虽然说他是刘家的长工,但是吃穿用度却是和刘家一样的,刘文当时还帮人写着信,家里人来人往,大家也能看到,刘家从来都是让郑定辉和他们一个桌的,当然,郑定辉也能干,虽然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后来却是养鸡种地都一把抓了,不过村中人,不都是如此吗?这倒不能说刘家苛刻他,不见刘武还天天在地里劳动?大冷的天里,还在水里摸莲藕,相比之下,郑定辉和县城中的人谈生意,那还是个清贵的活呢。
现在郑定辉被一板砖拍成了那个样,刘家怎么说也是要为他讨个说法的。这么想着,刘汉山也觉得刘家兄弟果然忠厚,是两个可扶持的后辈,这刘武也就罢了,但这刘文就算当不了官,这操持家业也是有一手的,不过两年,就又买回了二十亩的水田,将来不见得不能重振刘家的声望,若再发展发展,说不定还能进祠堂呢。
整个刘家村,真的说起来,几乎都沾亲带故,而族长也不是说完全靠传承的,比如说他刘汉山,他的儿子自然是将来最有希望继承他这个位置的,但若是他的儿子不争气,就像刘三蛋那样的,那族里也会在近亲中另选一个来继承——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其实并不希望刘三蛋特别有出息的。
不过刘文则不同,他们的血缘已经比较靠远了,在刘文这一代是绝对不可能成为族长的,但若他成了秀才,家中又能再有上百亩的水田,却有可能进祠堂,以后在换选族长,撵人出族这样的大事上也有发言权了。
就算刘文发展不到那一步,只要以后能将莲藕贱卖给他,让他能到县中走动,那也是好的,其实这次莲藕刚出来的时候,刘文已经给他送了两根,很是给了他面子呢。
相比之下,刘三蛋实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张元被押了,刘三蛋被关了,他虽然没被送到县城,但这次刘汉山发了狠,狠狠的打了他一顿板子,然后将他关到了家中,与这两人对比,孙二狗好像是最没受到牵连的,只是他当时从墙上跳下来的时候就崴了脚,再加上一路狂奔,回到家的时候,脚肿的如同馒头,让刘茶花天天给他推拿,也不好使。
刘家村的两个祸害都出不了门了,刘家村的这个年过的也比较舒心,特别是在刘家兄弟那里做过帮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