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
郑家在子嗣上一向单薄,就说是坐拥后宫的皇帝,也往往很难拥有理想的子嗣,有时候甚至不会有子嗣留下,因此也没有多少人去想成武爷膝下的问题,不过他作为两朝宰相,自然也知道些普通人不知道的事情,他还记得当初的先帝,那个看起来和安平帝一样苍白,但双眼中却带着更多野心的年轻人,在那个夜晚对他说的话:“思安,你说这世上真有报应吗?”
那一夜,那个年轻的皇帝也是有了醉意,而他,其实喝的也有些高,不过脑子还是清楚的,因此在听了这话之后,立刻就回了一套的套话,大意也不过是皇帝是九五之尊,承运而生,有诸天神佛保佑,自然是万岁万岁万万岁的。
“朕自然相信朕是承运而来的,但是后宫诸妃,却只有一子一女。”
“这正是一个好字啊。”
那个年轻的皇帝笑了笑,笑容中却有些艰涩:“当年朕的先祖断了……今日……”
那句话说的含糊,他自然是不敢问清楚的,再之后,那位年轻的皇帝也没有再提起,而是雄心勃勃的想着怎么扫平戎族,怎么令大珠朝的江山再没有后顾之忧。
那位皇帝,是真真当上勤政爱民这四个字的,每日睡觉的时间从不超过三个时辰,每日按照太医的嘱咐行走坐卧,从不留恋后宫,若是能再给他二十年的时间,日后,绝对是会被说是明君的,可是,不说二十年,他连十年都没有。
他临去前,将他叫到床前,拉着他的手:“思安,朕真的不甘心啊……”
他说不出话,心中大恸,他知道,在这位皇帝去后,他会成为顾命大臣,会成为大珠朝实际的掌舵人,但是,他却没有半点的欣喜,那时候他只想着天道不公,他只想着恨不得代他死去。
再之后,他辅佐安平帝,却早早的就将自己的子弟打发回了老家,他不是想保命,而是他怕,在自己的势力开枝散叶之后,就算他想抽身,也来不及。那时候他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辅佐新帝长大,然后由他继承先帝的遗愿。
在这二十年中,他革新吏治,他选拔人才,他抄了三个世家,得罪了几乎半个官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安平帝亲政后能少一些阻力,能更得心应手的做自己想做的是。
他想的很好,他打算的很好,但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为什么同样的年纪,他一手抚养长大的安平帝却是这个样子呢?
报应?
那位年轻的帝王早年虽然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他觉得他的皇帝是不在乎这件事的,但那只是因为他不说,他只在酒醉后说了那么一次,却不见得是不想的,那么年轻,那么克制,却那么早的就去世了,说是天妒英才也好,其中,未尝没有心结难解的问题。
再往上想,早年的守乐帝未尝没有……
想到这里,李思安不敢再想了,这位念过半百的宰相不知道该把这件事当做报应还是诅咒,身体上的事情,是应该找太医的,偏偏这种事却是不能对太医说的。
就当是一个心理安慰吧,他这么想着,就道:“若陛下真有这个心,那臣……就派人去找找。”
安平帝点了下头,仿佛是为了安抚他似的道:“朕也就是想再见见安平帝的后代,没其他意思的。”
听了这话,李思安更是放心,不说安平帝现在还正值盛年,就说有个万一……也还有其他的宗室,只要安平帝自己不闹什么别扭,见见,也就见见吧,见见还能出什么错?不说还是太祖的后代,就算是太宗的,不是嫡系的,过了这么多代,那些没有功绩的,也早都沦落了下去。
不过即使如此,李思安觉得这事也是要慢慢来的,因此又道:“此事有些棘手,陛下还要容臣思虑一番,也好派合适的人去着手。”
“李公将此事记下就好了。”君臣这么说着,这件事就算定了,而刘家兄弟,丝毫不知道这次御书房的谈话,自然更不会知道这次谈话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口福居的这一顿,三人吃的都很满意,郑定辉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成功的将孙鹏灌醉了,所以最后结账的是刘文,孙鹏醒来,自然对此事有些不满,不过却被刘文一句话打发了:“你我之间,还说这些做什么?”
孙鹏听了这话,果然就心满意足的不吱声了,郑定辉在旁边听了,怎么听怎么别扭,什么叫你我之间?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什么时候这么亲密了?当然,他也知道为什么刘文要抢着付账,虽说他们是要请厨娘的,可请一个七娘那样的厨娘,估计也就是七八两的样子,而孙鹏的这个院子,却是要十多两,虽说他们要是自己租院子的话,也许会更宽敞些,但那就请不起好厨娘了,而且这孙鹏看样子也是个对吃食没有太多讲究的人,这厨娘请来,关键的,还是满足了刘文的需要,这么一算,总是他们沾光的,为此请孙鹏一顿,完全不算什么。
而刘大郎之所以会这么说,估计也是在忽悠孙大傻子,但郑定辉就是觉得不舒坦,当然他再不舒坦也不敢找刘文的麻烦,只有找孙鹏发泄,他也不做别的,就是找着孙鹏谈论刘文给他布置的策论,说是自己愚钝,又怕惹刘文生气,所以就来请教他。
他摆的姿态极低,孙鹏当然不能将他推开,免不了就要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而郑定辉也是一个好学生,不仅他一说就通,而且能举一反三,大大的满足了他好为人师的心理,这一满足,自然免不了就会说的多一些,于是每天拖延的时间就长了一些,再之后,他在贡院的学业就有些完成不了了,每日只能熬夜进行,他是个要强的,就算拖得再晚,也不会敷衍了事,每天郑定辉拖延的时间就不少了,他再这么弄自己的东西,不出两天,就熬的眼圈发青,小脸煞白,看的他的侍童很是担心,同时对郑定辉充满了不满。
第三天,他终于忍不住劝开了自家公子,说郑定辉不怀好意:“少爷,你是要上学的,他却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完成了策论,第二天无论睡到多晚,刘大公子都不会管他。”
因为对外来说,郑定辉也是姓刘的,所以侍墨就叫刘文为刘大公子,郑定辉自然就是刘二公子了,只是他虽费尽心机告状,孙鹏的关心重点却是在另一个方面:“那刘大公子天天做什么?”
“刘大公子?刘大公子起的早,不过起来后就出去了。”
“出去?上哪里了?”
“这个小的怎么会知道,可能是去找朋友了吧,大公子一早出去,要到下午才会回来呢。少爷,不是说他们要请厨娘吗?怎么这都三天了……”
“厨娘是那么好请的?”不等他说完,孙鹏就道,“一个合适的厨娘自然是要费些功夫的。”
他说完,就不再理会侍墨,转而去想刘文天天出去到底是见谁了,难道是王普县的?但怎么没听他们说呢?孙鹏有些落寞,有一种自己被排斥在外的感觉。其实刘文只是天天出去溜达了,当初他到华安的时候可是溜达了好几天才定下了那处房子的,现在他虽然不用找房子了,但总要看看这京城风物的,他本来是想做这个时代的徐霞客的,但看他这晕车晕船的身体,他也有点犹豫,这次考后,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再来京城,若只是天天在家闭门看书,那却是太遗憾了,而且这京城的吃食对他也很有吸引力。
他不是个吃独食的,可是郑定辉天天晚睡晚起,他自然不会等他,而且据他观察,这京城,这京城最出色的吃食就是小吃,而这小吃中最出色的,就是一早一晚的两个市了。
第六十三章
此时一早一晚还算是凉快的,刘文想了想,就把晚上的夜市给排除在外了,说起来夜市上的种类还是多些的,但第一,经过一天的蒸晒,晚上还是有热气的,第二,此时又没有冰箱,刘大秀才很担心那肉制品不够保鲜,而且,虽说他是报着来试试的目的考举人的,但从内心来说,还是想考上的,所以他一天中,总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看看书,练练字。
就这么悠哉的过了几日,刘文天天吃吃喝喝,悠悠逛逛,顺带打听打听行情,然后在这一天,他找到了孙鹏,问他对厨娘可有什么要求,孙鹏又惊又喜,当然,他不是对厨娘有什么期待,他虽是自出生就没吃过什么苦,但在吃食上却说不上精细,这第一是因为孙家就有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第二也是因为他们家虽还不错,却也说不上大户的,还没有那种几个主子身边,要跟着几个丫鬟,几个仆役之类的规矩,所以这天天吃包餐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此时惊喜,不过是因为终于能让侍墨闭嘴了。
侍墨不比孙鹏,孙鹏既然认为了郑定辉坦诚,刘文君子,那就不愿以小人之心去想他们,而在侍墨看来,那刘大郎也许是好的,他这个弟弟却奸猾无比,看看他天天问的问题,不都是刘大郎给他留的功课吗?他却来找自家公子询问,还说是探讨研究,探讨完了就回去写,写的是什么,还不都是他家公子先前说的那些?
哦,合辙他家公子的东西就变成了他刘二的?而且他家公子身体已经这样了,他还不知道收敛,依然日日来找,还端着鸡汤来!想到这里,侍墨更加腹诽,一个大男人,还是个秀才,杀鸡煮汤很好看吗?不仅煮汤,还擀面条,那刘大郎也是个不妥当的,他弟弟这么做也不知道说说他,反而纵容的,把他每天做的面条都吃了,就算宠自己的弟弟也没这么宠的,偏偏自家公子还不知道着了什么魔,说这才是正经的君子坦荡荡,如果这是君子,那他们家的老爷、老太爷又算是什么?
他可没见过自家的主子里,有哪个将做饭当做君子的!
真要喜欢做饭,去到饭馆酒楼里面当厨子嘛,考什么秀才啊!
侍墨看郑定辉不顺眼,是怎么都不顺眼,但在孙鹏看来那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虽然他现在还觉得男子,特别是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做饭有些别扭,但他觉得自己的这种别扭是不君子的,是狭隘的,所以每次看到郑定辉做饭,他不仅不会说什么,反而会强制性的让自己露出微笑,而每次看到郑定辉端着鸡汤过来,他也难免是要感动的。
他不知道这鸡汤是郑定辉要给刘文做宵夜,顺带捎出来,就以为他是看自己身体不好,特意做的——而郑定辉也的确是这么说的,在他第一次端着鸡汤上门的时候,很是苦口婆心了一番:“我知道有的人苦夏,但这夏天不是也快要过了吗,怎么看你,身体却成了这个样子,我说你也不要太用功了,就算是功名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看他把鸡汤喝了,郑定辉又道:“其实让我说,最重要的还是锻炼,你看我们村中人,天天吃的也一般,睡觉的时间也不长,还天天下地,但身体都很好,这一是因为我们皮实,第二啊,这也是因为劳动,不都说劳动是最光荣的吗?”
“劳动是最光荣的?”这话孙鹏从没听说过。
“咦,不是吗?我听我哥说的啊。”
一听是刘文说的,孙鹏也就想,这到底是自己孤陋寡闻啊,还是见识不到啊,这个问题他解决不了,但是郑定辉的一番话,却打消了他原本有一些的怀疑。郑定辉天天拉着他拖到这么晚,他虽然不会觉得他有什么坏心,却不免总会有些疑惑,而此时听他这么一说,就觉得可能他是真没将这种作息放在心上。
既然没有了怀疑,郑定辉的询问满足了他好为人师的需要,而天天一碗鸡汤,又满足了他被关怀的需要,所以,虽然身体劳累了些,而在精神上,孙鹏却是很满足的。
这么一满足,他自然也就听不进侍墨说什么了,侍墨嘟囔了几次,见不管用,就转而说到了厨娘的问题上,什么也不是在乎他们请不请厨娘啦,也不稀罕他们的银子啦,关键是做人怎么能言而无信呢?就算是有什么困难,打声招呼也好啊。
他知道自家公子的脾气,自然专挑着能令孙鹏心中有刺的话说,孙鹏一开始还会呵斥侍墨,听的多了,不免也有些疑惑,他当然还不至于怀疑刘文的人品,可是他觉得,就算有什么困难,也该给他说说啊,因此现在一听刘文提厨娘,他是异常高兴,刘文道:“孙公子可有什么口味上的要求,若是比较精细的食物可吃得惯?”
孙鹏就说自己美什么要求,刘文又道:“是这样的,我前两日,遇到上次在华安请过的厨娘,对,就是那位七娘,我想着,她的手艺是信得过的,人也算比较知根知底,不如就请她来怎么样?”
“七娘?她怎么会在这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