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
的感叹,就知道他又要不靠谱了,正要说什么,就听安平帝又道:“李相,朕昨晚,又梦到成武爷了,朕昨晚才梦到,今日就找到了成武爷的遗脉,这可不就是天意吗?而且还正巧,就是这次的举人。”
李思安只能诺诺,安平帝又道:“只是这成武爷的遗脉就这么一支了吗?”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里又透着浓重的遗憾,李思安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的落寞,只有道:“这倒也不是只这么一支,只是……”
“哦,还有?”
“倒是还有一支,只是臣还没有确认,所以也不能肯定。”
“那李相快快确认了,若是只有这一个,那成武爷的子嗣,也太过单薄了。”
李思安听的满头是汗,其实他本来,是不打算再说华安那一支的,人多了,不知道安平帝又会有什么想法。现在那郑定辉中了举,有了身份,安平帝若要抬举他,虽说有些于理不合吧,但打着大义的旗号,倒还能圆过去,可如果再加上一支,却是有些难办了。就说是成武爷的遗脉,但毕竟过了这么多代了,当初又有那种不好宣扬的事情在,此时就算要抬举,也是不好弄的声势浩大的。但他看安平帝这意思,听到只有这么一支了,好像更要不靠谱,这才把华安的那一支说上的。
“李相?”
见他好像有些迟疑的样子,安平帝又道,李思安只有硬着头皮的应了。
“你说朕要不要先见见他们两个?”安平帝说着,站了起来,很有些兴奋的道,“太祖的遗脉有出息,朕也很是欣慰,还有那位收留他的人家,朕也要有重赏!”
“陛下若想见上一见,臣想着倒也无妨,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陛下还要注重一下物议以及祖宗规矩。”
安平帝皱了下眉,李思安知道他不喜欢听,但还是道:“虽是太祖遗脉,却也不好赏的太过了,这一是规矩所限,二者,这位……也不过才十六,若是太过的赐赏,对他来说不见得是福气,陛下若有心提携,以后有的是机会,倒不用现在就做足了,这也是给他个上升的空间。”
在说到郑定辉的时候,李思安有点不知道要怎么称呼了,最后犹豫了一下,只有含糊过去。
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尽情表现自己的兴奋,但他说的在理,安平帝听了也就同意了:“李相说的对,朕晓得了,待见了他,朕就问他的志向。若是要做官,那就和旁人一样,先做一个主薄,若是想要更进一步,那就跟着宗室中的子弟一起上学吧。”
安平帝的这一支可以说子嗣都不怎么旺盛,但若是追三代的话,那人数也是不少的,这些宗室中的子弟,放在现代都是太子爷,虽说朝廷也不指望他们多么有出息,却也不能不管束,因此一直办的都有学堂,安平帝有意安排郑定辉跟着这些人一起上学,那想来是准备给他封爵位的,对此,李思安有点拿不准。安平帝若以追忆成武帝的口号,倒是能给郑定辉一个普通的爵位的,但是他现在就担心安平帝把这个爵位赏的太高了。不过现在安平帝没有真的说出要赏什么爵,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有想着,等将来要想办法阻止,不能让这位太祖遗脉的爵位高过伯了。
一个三等的,或者二等的县伯,应该还是合适的。
李思安在这边想着郑定辉将来的定位,刘家兄弟那边,已经在收拾包袱了,他们定的还是船,这第一是更为方便,第二则是,刘文坚信自己在上次的吐啊吐啊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
这几天,他们搜刮了京城所有能存放的吃食,此外还有华安少见的衣服布料,后者大多是给英儿的,过去刘文不太清楚,来到这里才知道,女孩子的嫁妆,很多都是从小就开始准备的,当然年龄小的时候不见得就要慌忙,可是看到一些少见的能压箱的,有条件的父母都会留心,这样等到将来女子出嫁的时候,才不会显得太仓促。
他们来一次京城不容易,现在看到了,自然就要捎带一下,如果说他们先前还要操心路费的话,现在却不用了,在他们中举的第二天,就有元州的商人来庆贺,之后四边的邻居,或是在元州设有铺子的,都有些表示,刘文一开始有些拿不准,后来还是孙鹏说能收:“这中举的贺礼,大哥却是不必拒之门外的,这些人的表示,也不是就想让大哥做什么,不过是一种习俗罢了,等两位兄长回了家,当地的乡绅还是要有表示的。”
在他上京前,孙家对此都有交代,所以孙鹏对此倒是很淡然的,刘文听了,想到《范进中举》,见送来的东西果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也就都收了,不过这些东西虽一般,但加在一起,也是值个几十贯了。
有了这笔钱,他们自然更是大大宽裕了很多,买起东西来也从容许多。
不过有利有弊,这其中的弊就是吃请不断,按照孙鹏的说法,那些商人他们不用太过理会,但其他举人的联谊,却是不能太过推辞的,这些刘文也知道,这些举人都是官员预备员,谁知道将来哪个会做到哪一步,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路都封绝了。
所以有人来请,他们虽不能说次次都到,但请个三四次,总会去个一两的,几次之后,也会回请其他人一次,就这么一来二往,也混了个脸熟,然后就是互留名贴,称兄道弟了起来,安平帝圣旨到的时候,郑定辉就正在酒桌上。
这一次,刘文没有参加他们的聚会,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也还是有些兴趣的,虽然现代人提起古代的八股考试都带着几分怀疑,但他参加了这么几次考试,却知道,除了一些特例,这么考出来的,都是很了不得的,比如他们过去在元州结识的一个叫秦心的这次也中了举的,就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而还有一个叫李晨的,人已四十多岁,二十年前已是秀才,虽一直不能中举,不过却有一手好书法。
而他们在华安的交往,也都很是愉快,毕竟在这个没有电视电脑,甚至连小说都不怎么繁荣的时代,和人谈论谈论典籍诗词,也算是一项调剂身心的有意活动,而能中举的,虽不见得比秀才更优秀,可应该也不会太差,不过去了几次他就发现,这些人也许不见得不好,可是要想再和他们进行类似于华安那样的交谈就有些困难了。
身份的改变,令他们关注的方向也都变了,过去他们虽也清谈,但都是往大的方向走,就像是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就算是说世界说国际关系,也总有一股质朴的天真,而现在这些,都一个个想着走关系跑门路,看怎么补实缺,虽也有想要更进一步考进士的,却都带着一种矜持。
刘文并不认为他们想要补实缺是有错,但是在现代的时候,他就不太喜欢应付这些,这也可以说是家族传统,他们一家可以说都是技术出身,他自己也是一步步考到后来的职位上的。
当然,就算是现在的校园,也都还有人情来往,或者免不了的什么事情,而一般这种问题,他都交给了萧二,所以,在他发现这种交往不太适合保持愉快的心情之后,他就交给了郑定辉。
郑定辉现在比过去更听话,无论刘文交给他做什么,都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完成,而且还经常用闪闪发亮的眼睛去看刘文,刘文先还不在意,后来被看的发毛了,就将他揪了出来。
“大哥,你偏心……”郑定辉扁着嘴对他进行控诉,刘文沉默的看着他,他继续道,“四弟就是经常这么看你的,他仰慕你,我也仰慕你啊。”
后一句,说的刘文的心肝一颤,不是欣喜的,是被肉麻的,在那瞬间,他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郑定辉继续掰着手指头说:“四弟佩服你的学识,我其实也是很佩服的,四弟佩服你的为人,我、我其实……也是很敬佩的……”
“你敬佩什么?”
刘文斜眼道,郑定辉看了他一眼,吭吭哧哧的说:“我敬佩你……你厉害。”
刘文继续斜眼,郑定辉继续道:“我就是过去不好意思说,但是现在我发现,我要是不说,大哥你就不知道,你不知道就会光关心四弟了,你关心四弟也没什么,可是,你也不能不关心我啊,他还有侍童有父母有家族,我、我就有大哥……还有二郎和英儿了。”
他说完,又用拿那一副,有些胆怯的,而又发亮的目光看向了刘文,刘文彻底的被风化了——这都是什么事啊!
第七十四章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对刘文花心思最多的,那恐怕就是郑定辉了,虽然说他一开始研究刘文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无疑,过去的这种研究为他了解刘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付刘大郎,硬的是不行的,这一点,他在最初已经亲身体验过了,而至于软的……也许别人行,但他,也许是因为已经在刘大郎那里挂上了号,也许是因为什么不可说的原因,总之,他就算服软了,刘文也不见得会心软。
硬的不行,软的也不行,郑定辉知道自己若要比的过孙鹏,那就只有不要脸了,所以,虽然自己也觉得这一套很恶心,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的上了,至于自己为什么非要和孙鹏比……郑定辉觉得他这是在寻求公平——就算刘大郎要认弟弟,那也要一视同仁啊,凭什么就对别人和风细雨,而就对自己斜眼嘲讽呢?虽说这也是特别待遇吧,可是,凭什么是自己得到这种特别待遇呢?
在准备不要脸之后,郑定辉也做好了被削被打的准备,哪知道刘文却在看了他一眼之后,自己回去了,那身影……还有些憔悴。
竟然没有被刑罚?
竟然没有被嘲讽?
在意识到这些之后,郑定辉有些惊讶,然后立刻的他就想到,刘文……吃这一套?
“原来刘大郎是需要被仰慕的!”
在确定了这点之后,郑定辉更是经常以仰慕的目光看向刘文,直把刘文看的又是头疼又是好笑。
若说刘文不喜欢别人仰慕,那是假的,谁不喜欢被赞赏呢,但郑定辉的这种情形,在他看来,就像是一个小孩闹别扭——弟弟多吃了一块肉,我也要!弟弟的衣服比我好看,我也要!
因为想到了这点,他也就对郑定辉那亮闪闪的目光多了一份包容——反正这小子干活比以前更勤快了,那就让他闪呗,要摸摸,那就摸呗,就当养了一只大型犬好了。
至于他现在能把冷眼当冰块,把嘲讽当糖豆,那不正说明这小子的耐虐程度提高了吗?这是好事啊!
一想通这些,刘文的头疼症状大大减轻,每当让郑定辉做什么的时候,就先摸摸他的头,把郑定辉摸的又是郁闷又是兴奋,兴奋的是,现在刘文越来越主动摸他了,无论是频率、次数都要比孙鹏的更多,郁闷的则是,他总觉得这种摸头拍肩膀的举动有些不对劲,那不像是摸人,仿佛是像、是像……郑定辉心中是知道像什么的,但是他的自尊不允许他往那方面去想。
而且再怎么说,这也是刘文主动亲近他,被摸总比被甩眼刀好!
有着这样觉悟的郑定辉也很愉快,眼睛闪的更亮了,干起活来更加卖力了,有事没事的更勤快的往刘文身边去凑了,凑的侍墨再次发表了议论:“二公子虽是二榜的,但好像对大公子的依赖更强了,公子,你说二公子是大公子一手教出来的,这是不是说大公子其实是善于教人的?”
孙鹏没有说话,侍墨也不敢再说下去了,在榜单最先出来的时候,他先是不敢相信,后来见的确如此,也就只有哀叹自家公子的运气不好,但是到了现在,他又不免想,这是不是刘家有什么秘诀啊,否则一榜同时中举的事情怎么就出在他家了?再联想到郑定辉先是磕磕碰碰的中了秀才,现在又这么神乎其神的中了举,就不免起了和刘家村一干人等的心思。
在他想来,自家公子的学识那自然还是好的,老师当然是好上加好,不过……也许不太善于应对考试?他过去一向觉得刘家不过是普通的农户,现在也不好说让自家公子跟着学之类的话,因此就想着法的暗示,哪知道效果却不好。
他哪里知道孙鹏根本就没有听进他的暗示,侍墨看出了郑定辉对刘文的黏糊,他自然更看出来了,要说,这也没有什么,人家兄弟情深,他再怎么说,也是不姓刘的,但是他就是觉得郑定辉的那副做派有问题。
“君子自立,君子、君子……”
君子了半天,孙鹏也想不出有哪一句是说,不让君子和兄长结好的,只有悻悻的叹了口气,回头再次去背自己的文章了。
郑定辉其实是个天生爱热闹的性格,当初又是和那些掌柜的打惯了交道的,虽说这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