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
“大哥你回来了!”孙鹏满脸欣喜,快步赶上来帮他稳着马,“大哥你该不会不认识我了吧。”
刘文暗暗的吐了一口气,一板脸:“你是谁?”
孙鹏一愣,张大了嘴,正要说什么,就见他眼中带着笑意,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大哥也来开这样的玩笑,你若真不认识我了,那二郎的信,我可也要带走了。”
“二郎又是谁?”说了这一句,刘文就笑着翻身下马,“我本想着你上个月就该到的,却不想拖到今日,可是路上遇到了什么意外?”
他安定下来之后,给刘武英儿去了一封信,也顺带给孙鹏去了一封,再怎么说也是名义上的兄弟了,报平安之外,也要看看他们孙家是不是受了什么影响,孙鹏的信回的也很快,主要就是表达对他们的担心和庆幸,又表示自己这边一切都好,祖父的身体也有好转,又问了他们的情况,他也就大概的说了,之后两人就信件不断,上个月月初他收到孙鹏的信,说要来衡州准备来年的恩科,他当时虽有些不以为然,可也阻止不了了,毕竟这信件一来一去,孙鹏人说不定就要来了,更何况人家是来参加科举的,他若是阻止就有耽误人前程之嫌,哪知道孙鹏却迟迟不至,他还以为是遭了祸事。
“我先去了趟王普县。”
刘文一愣,想到他刚才的话,立刻明白了过来:“这可劳你费心了。”
“大哥又来客气,我本就在元州,不能时时照顾二郎他们已是不该,这临来的时候转一下弯又算得了什么?二郎和妹妹都好,我去的也是有些晚了,不然就能和七娘嫂子一起来了。”
他们一边说,一边就进了院子,门房将刘文的马牵到一旁,七娘出来迎了,给他们上了茶点,又问了他们要吃什么,就下去忙活了,因为孙鹏先前已经过来了,虽然他执意要到外面等刘文,但七娘也有准备了,此时也不过再添两个菜,不一会儿饭菜就好了,两人一边吃一边说,开始说到家常的时候还没什么,待说到戎族人攻破上京,安平帝驾崩的时候,孙鹏就不行了,一张小脸涨的青紫,不断的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蠹虫!蠹虫!如此蠹虫不死,如此国恨不抱,我、我……”
刘文拍了拍他的肩,没有说话,孙鹏又道:“太子如今还不登基,大哥可知是何原因吗?”
原因吗?也许是不能彻底的接受那一位是真的离开了吧,若不是真没半点相像的地方,他真要怀疑安平帝是不是李思安的私生子了,否则如此的鞠躬尽瘁,纵观中华五千年,也只出现过两位,而这位李四郎,是这个历史分支中的第三位?刘文这样想着,嘴中却说不知。
孙鹏皱了眉,忧心忡忡:“虽说现在太子年幼,可也是早日正了名分的好,这眼看来年就要科举,若是大义的名份尚未定下……”
新皇登基,总是要在来年开一次恩科的,一是表示天恩浩荡,二来也算是为新皇招募人才,说白了就是为新帝招几个只为自己效忠的臣子,朝廷两个月前就说要开恩科,众人也都想着是太子要正名份了,谁知道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这样的迹象。
“此事我想李相自有安排,我们静等朝廷旨意好了。”
孙鹏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却没说什么,吃了饭,刘文客套的留了留他,他也没有留,但在来到门外的时候则道:“大哥,我说一句话,你不要生气。”
“你说。”
“我觉得,大哥变了很多。”孙鹏看着他,很是留恋的道,“大哥以前,不是这样的,过去的大哥,读圣人书,行君子事,现在却……”
“却平庸无能?”
“也不是,就是、就是不一样了……”
刘文一笑,拍了拍他,却什么都没有说,先不说过去的孙鹏所见的就是个假象,就是现在,他知道自己也是真的变了。过去,就算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也抱着一份游戏的姿态,虽然他也很努力很认真的在适应着这个世界,可就像玩游戏,那是只要自己努力,级别就一定会升上去的,这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主角心态,也许,是看了太多穿越小说的后遗症。
再加上大珠朝的平和繁华,他也就优哉游哉的过自己的日子,而戎族的铁骑让他意识到,他不是主角,他再努力,也有可能升不了级——若他在那场战争死了,现在又在什么世界?
安平帝死了,郑定辉离开了,他的职位升上去了,却陷到了琐事里,刘文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代所说的战争创伤,但是他知道,他的心态,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这样想着,嘴边的笑却更深了,这一点笑,带了些飘忽,又带了些叹息,孙鹏看着,就感到心中有一点点的抽痛:“大哥……”
第 129 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孙鹏很后悔,他张开嘴想说什么,却又发现自己无话可说,刘文是真的变了,在他的感觉中,刘文应该和他一样为国叹息,甚至已经想出良策,而现在他却是淡然的转开话题,就仿佛……和他无关似的。
是的,他没有错,但是,为何他又觉得对不起刘文呢?为何他又觉得,这么失落呢?刘文却不知道他此时已经百转千结了,叫来门房送他回去,就自己转过了身。
七娘已经帮他热水烧好了,但自然不会,也不能再帮他处理后续,其实他现在的品级是要换个住所再请两个仆人了,就算没有什么生意,以他的俸禄也支持的住,可是做了官,各方面的开销无形中也就多了,他现在又忙,也没时间心思再去打理生意,若是再换排场,很可能就会入不敷出,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动,反正现在饭食上有七娘,杂事上有门房,他生活的也还算舒适,只是在偶尔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不趁手,比如说现在,这要放在过去,污水哪用他自己处理啊。
“我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人,却又跑去了北征,弄个不好小命都要放进去!”
一边倒着污水,刘文一边想,然后突然的,就觉得那戎族真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将盆放到杂物间里就开始写有关地雷的条陈。民间多能人,以刘文的眼光来看,很多机关都做的非常精妙,这样的手艺,做高科技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一些民间武器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尺寸的问题。工部是一个很肥的部门,这个肥除了回扣之外,还有份量上的弄虚作假,大斗进小斗出,可不只是粮铺里的专利。
他这里一个尺子,工头那里一个尺子,工匠那里再有一把尺子,这做刀枪棍棒说不定还能凑合凑合,若是做热兵器,恐怕先炸的就是自己。这一点,他刚进工部的时候就知道了,但因为背后涉及到一个利益群,他没有办法说,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却是不能逃避了。当然,他说了,李思安要如何做,就不是他能掌控的,不过,他有感觉,李思安不会股息。
果然就和他所想的那样,李思安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条陈上去的第三天,他就被召了过去:“你写的,我看了,果真像你所说的这么严重?”
刘文抱了抱拳:“属下来看,的确如此。”
例子原因他在条陈上都写了,现在也不用再重复,李思安沉默了片刻:“既然如此,那就由你来处理吧。”
刘文一愣,立刻道:“此事……以属下的能力……”
“无妨,王大人那里,我会去谈,你放心来做。”他说着,又道,“对了,安之年龄也不小了吧,不知过去可说过亲?”
“这个……尚且没有。”
李思安看了他一眼:“那可要抓紧了,若是……”
一见他有做媒的迹象,刘文连忙道:“多谢李相关心,只是此事,在属下这里还有个不太妥当的地方,属下幼年的时候家中还算殷实,又是长子,家父就请了个先生帮着看过,那先生说属下八字过轻,不易早婚,最好二十五岁之前都不沾此事,因此一直到家父家母都去世,也没有说定一个人家,学生想着,还是再过几年再看。”
他怕李思安说先订婚,因此就把订婚的这个路子也堵了,说了之后,也有些怕李思安面子上不好看,哪知道李思安却没有在意:“这样啊,那你下面的弟妹可有什么说头吗?”
“这个却是没有的。”虽然有些担心,但他也不能说下面的弟妹也不能早婚,他现在还不过二十一,离二十五还有四年,而英儿已将要十四,十八岁的姑娘在现代那是青葱可爱的萝莉,在这里,就是老姑娘了,不过李思安再热心,也不至于还要为他家那两口都操心吧。
“那就好,我本想着你和郑爵爷情同兄弟,若你的事不定下来,他也不好安定,现在既然如此,却可以先将他的事说说了。”
刘文一愣,李思安又道:“我这里有几个人选,你也可以先帮郑爵爷把把关,看看哪个更适合。”
他说着,就拿出了几个卷宗,刘文愣愣的接了,有些为难的开口:“此事……”
“郑爵爷目前还在军中,此事也的确不好仓促定下,不过也的确该留心了,说起来,此事是该长辈操心的,但郑爵爷父母早逝,宗室这边也不是太妥当,也就只有你帮着多留意留意,一般此事,都是由女眷来打理的,只是你现在尚未成家,说不得,也只有我多几句嘴了。”
刘文心下发囧,嘴上却说的谦虚,表示非常欢迎李思安的指点,李思安喝了口茶,道:“娶妻娶贤,女子容貌还是其次,关键的还是处事妥当,性情娴淑,知礼大方,至于家世,倒也不必太过显赫了,以免将来家宅不宁。”
刘文诺诺的应了,李思安又道:“这几位,不过是我一时找出来的,倒也不见得就合适了,你若遇到适合的,也不用拘囿于此,只要照着这个标准去找,总不会错的。”
他说着,一副老夫非常有经验的样子,刘文更囧了,再囧的同时更有点纠结,让他给郑定辉找媳妇,这在过去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虽然这不是一个大老爷们该做的,但谁让他现在还没媳妇呢?他没有媳妇,也不能把这事推给那些宗室,天知道他们会给郑定辉找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出来,容貌什么的还是其次,就怕后面还有什么麻烦事。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都该是他,但是先自爱这种情况,他怎么给郑定辉说?
,刘文绝对不认为自己对郑定辉动心了,就把他看成了是自己的所有物,就不允许他结婚了,而是,他明明知道郑定辉对他的想法,他还去给他张罗媳妇……
这往好的方面想是彻底拒绝,往另外一个方面想……
想到郑定辉有可能以一种痛不欲生的目光看着自己,刘文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安之?”
李思安有些诧异的看向他,他按捺着心中的恶寒,沉吟道:“此事,是不是也要给定辉说一声?总也要看看他的意思,毕竟我们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若是郑定辉的亲生大哥,帮他定了也没什么,但到底隔了一层,就不好如此了,李思安挑了下眉:“说自然是要说的,不过我想,郑爵爷也不会有其他意见。”
刘文的心一抖,诺诺的应了,回去后,刘文打开那几个卷宗,门第都不是太显赫,但都可以说是书香出身,不是父亲任翰林,就是家中有山长,年龄也都是十三四,以他的眼光来看,的确是年幼了,但古人结婚,一般是很麻烦的,若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一套步骤下来,一两年都很正常,两年后,这些姑娘也都十五六了,在这个时代,是正好为□的。
郑定辉又不是选妃,自然没有画像,但每个姑娘的卷宗上都有容貌点评,这个是圆脸白肤,那个是小脸黑肤,还有一个标有眼下有痣,看起来,点评的也都客观,不见得都很美丽,也不太可能是奇丑,而且按照卷宗上来看,这些姑娘都是有些才情的,这个标有学了千字文,那个标着抄了多少佛经,想来,不见得一个个都是才女,可绝对不会言之无物,粗俗不堪,这样的女子,倒是都挺适合郑定辉的。
刘文这样想着,眉头却越皱越紧,现在怎么给郑定辉说倒是其次了,关键的是,李思安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这些姑娘家都是李党,是用来招纳他们的,这是最合理的但又最不可能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从郑定辉中举封爵到他进入工部,都有李思安的影子,他们早就被打上了李党的标签。李思安是真的关心郑定辉?从这些卷宗来看,这是最不合理,但倒是最有可能的,但,为什么?郑定辉又不是安平帝,李思安对安平帝可以鞠躬尽瘁,难道对郑定辉也可以如此,或者……是移情作用?
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