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络][微笑的猫] 考古手记+番外
老黄坚定地说:「喵。」
楚海洋说:「你看。」
夏明若仰天思索。
楚海洋笑着说:「别想了,你占我便宜了,等着吧,哪天我得把便宜占回来,是吧老黄?」
老黄说:「喵。」
夏明若掐着猫脖子说:「敢情您又忘了是吃谁家的饭了?」
「三天倒有两天是我在喂,你和你爸根本就不记得。」楚海洋把猫抢过来放了。拉起夏明若就走。
夏明若说我手痛啊手痛。
「晚上我帮你上药,」楚海洋说:「好歹也算是跟着北京专家来的,得给老头撑着点儿面子。」
话音刚落就看到老头站在那片埋着前清举人的小树林里招手。
两人跑过去,「啊?」
老头说:「来来来,参观一下民间土木工程师的杰作。」
自然就是指昨天发现的盗洞。
「不简单,」他拔掉掩盖住洞口的杂草,指指东面:「从这儿到古墓,途中有两个深井。都是五十年代用来灌溉的,后来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就废弃了。但我刚才勘探过来,发现这个盗洞竟然能将两个井都连接进去,使之成为现成的通气孔,真是不简单。」
老头赞叹:「盗墓也需要才能啊,寻找古墓的敏锐性,再有就是方向感,我还见过盗洞打歪了打到河里去的。」
他颠儿颠儿走出树林,看见考古队成员个个像蔫茄子一般,便晃悠上去鼓励说:「同志们啊,我国的考古学体系本世纪才开始构建,而盗墓却已经绵延了数千年。咱们是在和一位老大哥竞争,输个一两招也没什么嘛,加油同志们同志们加油啊,加油。」
众人纳闷说你们教授到底在帮谁说话?
夏明若微笑:「习惯了就好、习惯了就好。」
由此到了第三天。周队长带着批文回来了。隋墓的发掘工作便正式拉开了帷幕。队长还是队长,但先前最反对发掘的李老教授却成了技术总指导。
「……」老教授深沉地说:「这就是人生。」
随着队长赶到的还有几十名解放军战士,都是本地的驻军,来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大墓周围拉铁丝网。
因为挖墓的消息早就传得满天飞,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跑来看热闹,管他是颤巍巍的老头老太太,还是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娃。或者是大姑姑小媳妇。个个都把墓边上当集市,呼朋引伴从早到晚地在这儿呆着,抽烟斗的抽烟斗,闲聊的闲聊,打闹的打闹,纳鞋底的纳鞋底,总之就是没人肯走的。
小史约摸数了数。每天都得上千号人。
「这就是考古工作有趣的地方:平日里餐风露宿,跋涉在野兽出没的深山野谷、茫茫荒漠,面对的是危险与孤独;而一旦参与发掘,立刻被无数人围观。
动土的第一天便在鼎沸的人声中结束了。
傍晚收工,夏明若发牢骚:「看什么看?看猴呐?」
离他最近的一位小朋友立刻回答:「看猫。」
夏明若严肃地批评小朋友说,你没有同情心,然后缓缓回头,深深地看着老黄。
老黄消瘦了。
消瘦了的老黄爬在铁丝网上。
消瘦了的老黄被两只德国军犬遏追着爬在铁丝网上。
夏明若握拳高举过头喊:「老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为了真理!英特那雄纳尔!反抗啊!」
老黄受到了鼓舞。
它无比激昂地回头,朝两只狗弱弱地喵了一声,然后翻过铁丝网逃了。
夏明若赞扬:「好样的!有骨气!」
楚海洋放下铁锹,把小朋友抱开:「我知道网有洞,但你不许再钻进来了,尤其要离这个哥哥远一点,这个哥哥很危险。」
夏明若立刻作怪,扑在楚海洋腿上仰头喊:「刘狗剩!哥哥舍不得你!!」
刘狗剩小朋友热泪盈眶:「小夏哥!你就是我的亲哥!」
楚海洋抖了抖便把小朋友扔了。
夏明若把小朋友搂在怀里,给他一颗糖。
刘狗剩说:「你再给一颗嘛。」
「那你晚上得再摘一只瓜来。」夏明若说。
「行啊!」刘狗剩说:「今晚偷红玲家的。」
有人在夏明若耳边轻轻说:「你坏啊……」
夏明若吓了一跳扭头,过会儿却咧嘴笑起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下不能亲自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那人说:「也对。」
夏明若说:「舅舅别来无恙?」
一身老农装束的大叔说:「托福托福。」
楚海洋笑着走过来:「一起吃饭去。」
夏明若说:「啊?你俩已经见过了?」
「早上就见过了,」楚海洋说,「舅父大人前来帮助我们挖掘,一天工钱一块五毛六,管吃住。」
夏明若蹭到大叔身边,用肩膀拱拱他:「太不道德了啊,先是把墓盗了,现在又跑过来骗考古队的钱,我们经费很紧张的晓得伐?」
「此言差矣,」大叔庄严地说:「头一次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后一次是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与国与家,问心无愧。」
大叔雄赳赳又拉过一个人来。这个人看见夏明若时脸白了白,然后对大叔恭恭敬敬点头,口称:「师父!」
夏明若过了半天才说:「豹子,你堕落了。」
豹子立刻躲到大叔身后。
楚海洋拍拍他的肩,「走吧,吃了饭再叙旧。」
叙旧自然是找没人的地方,四个人趁着月色溜出好远,找了个土堆后窝着,夏明若还顺路去拿了一只瓜。
夏明若分瓜说:「吃,吃,别客气。」
楚海洋躺在地上望星星:「舅,洞真是你们挖的?」
大叔说:「真是。」
「挖着什么没?」
大叔说:「说来话长,听我慢慢讲。你们学历史的,总知道古今之富莫过于隋吧?」
豹子说:「我不知道。」
大叔说:「专家解释给他听。」
于是楚海洋就解释:「隋代号称『国计之富』。」
豹子说:「啥?」
「就是有钱。仓库充实,尤其是粮仓。」楚海洋说:「这儿附近曾经有个洛口仓,史料上载周围二十里,内穿三千窖,每窖可容米八千石,你想想它的总储量可以有多大,而这样粮仓隋代还有许多个。」
「《贞观政要》里面讲,隋文帝末年的时候,国家储备可以提供往后的五六十年之久,就是说可以用到唐高宗年间,」夏明若捧着西瓜无限向往:「那是什么景象?那是共产主义的景象。」
大叔也作无限向往状:「原来已经实现了呀,真好。」
包子说:「真好。」
楚海洋指示豹子:「把耳朵眼堵起来,我讲话时放开。」
夏明若说豹子你别听他的,楚海洋觉悟可低了,你看这么有民族荣誉感的事他一点都不激动。
楚海洋站起来,把夏明若手里的西瓜抽掉,轻轻放在一边。
夏明若抬头看他。
他架起夏明若就往土堆后头走。夏明若一迭声说:「俺错了俺错了海洋俺错了……」
楚海洋说:「埋掉算了。」
夏明若转身搂着他脖子细声细气说:「楚郎,当年你携老仆赴赶考,大雪纷飞,贫病交加,倒卧在那破庙之中,奴家瞒着妓堂妈妈救你,你许许奴家以终身,海神庙中二人盟誓永不相忘,如今你蟾宫折桂攀上高枝,便果真要负了奴家了么?」
楚海洋低头凝视他的眼睛,他则幽幽叹口气,含嗔带怨望月亮。
楚海洋说:「非埋不可。」
夏别信肩膀一垮后继续:「俺错了俺真滴错了……」
大叔爬在土堆上笑称:「都听见啦!小夏奴家你别怕他!《婚姻法》保护你!」
楚海洋捡了块石头就砸过去:「两口子吵架外人少插嘴!」
大叔一侧身躲开。石头啪一声砸在豹子脑袋上,豹子跳起来喊:「那谁保护我啊?!谁保护我啊?!」
大叔抽打豹子说:「咋呼什么!想把民兵招来?!」
夏明若喃喃:「你们几个都咋呼……」
这时有两个更咋呼的远远叫起来,它们一叫全村的狗都跟着叫,嗷嗽呜呜一声比一声高,大叔拉着豹子就地卧倒,好半天才敢转动脖子说:「哎哟,怎么把这两只外国狼狗给忘了。」
「咬的就是你们做贼的,」夏明若说:「哎,舅舅,太子墓里什么样?」
大叔沉默半晌,然后说:「都是自己人,不妨说实话,也免得你们误会。第一,都知道隋代节葬,文帝泰陸高五丈,周数百步,大概也就相当于汉武帝茂陵的三分之一。泰陵历代被盗,但从没有听说谁能拿出东西来。几十年前我师父随着军阀张白英进泰陵。也是空手而归。所以我不是冲着宝贝来的。」
「第一,我来是为了了却我师父的一桩心愿,是要找一样东西,这东西他在泰陵里没找到,一直到死还在念叨。我便想碰碰运气,万一有,好让我九泉之下的师父老人家安心。」
「那有没有?」
大叔挠着头嘎嘎笑起来:「不知道呀~~~~」
楚海洋说:「你不是进去了吗?」
「可我进去了没敢找呀,」大叔说:「遇见两个邪门东西……哎哟,咱们撤吧。」
其余三人抬头,发现有人正打着手电往这边走来,估计是半夜爬起来看瓜的村民。楚海洋看看表说两点了:「散吧。」大叔便带着豹子绕到小路上走了。
夏明若低声问:「咱们呢?」
楚海洋拉他趴在土堆上,按低他的脑袋:「我还没埋你呢。」
夏明若眨眼睛说你舍得吗?
楚海洋便把他压在身下说:「人肉活埋。」
夏明若小小声嘀咕说同志们请看,多么惨无人道,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着吧,反动分子的末日到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楚海洋威胁说:「我亲你了!」
夏明若说你亲,我还怕你?等那人一走近我就喊抓流氓,美帝国主义流氓猥亵纯洁男青年。
楚海洋两手合抱,勒着他的腰说回去教训你,结果当天夏明若真的被压着睡了整晚,第二天顶着两轮黑眼圈对小史抱怨说:「世界上竟然还有通铺这种罪恶的东西世界上竟然还有通铺这种罪恶的存在。」
小史说:「你不是活该嘛,觉不好好睡,翻身像打架,要不是海洋压着你,我们几个都得被你踹下去。」
夏明若唧唧歪歪不满意,正准番消极怠工正准备消极怠工,老头那边传来消息却说发掘时间改了,改晚上,白天休息,下午六点上工。
众人问:「为什么啊?」
老头也是没办法。正值盛夏,古墓里的东西又最不能晒;其次是气温高,人吃不消;再次,围观者太多了。
千八百人,每天是里三层外三层。
农民平时又没个娱乐一一以前还有地主斗呢一一现在只能把考古队当娱乐:古墓说过了,周队长的大胡子说过了,李老先生的光头说过了,连小史的八字眉都被狠狠地品评了一番。楚海洋长得好,有人连媒都替他说上了,是某某庄某某组的某某大姑娘,养猪能手。
夏明若阴阳怪气说:「倒插门~~好啊~~有肉吃~~~」结果睡觉时又被人肉活埋了一次。
可老头还是失算。改到晚上后人更多,因为晚上农民不用下地,白天来不了的壮劳力们全来了。
还有个更古怪的,隔壁大队的一隋姓村民硬说考古队挖了他家祖坟,带着十来个后生气势汹汹冲过来,正好当时解放军叔叔们有事回驻地,楚海洋陪着老头、队长外出,工地上就剩夏明若几个。
那帮人举着锄头钉耙闹哄哄到现场,被一排长条凳堵住。凳子后站着一伙人,为首的小青年穿一件旧军装,满头乱发像狗哨似的,长得倒是眉目如画。
小青年擎着板砖恶狠狠开口说:「来啊!来啊。老子死之前非拉足了垫背不可!」
乡民们楞住了,只当城里的学生好欺负,谁知道竟来了这么个东西,一时间谁都没敢动。
于是再由小史出马,花半个小时解释隋代的皇帝不姓隋而姓杨,再花半个小时解释唐代的姓李,宋代的姓赵,元代的我也说不清,都叫什么甘麻剌答麻刺八刺……
这种情况下老头只能去乡里哭诉,哭完了乡党委书记出了个馊主意,说是让乡文化站在村里打谷场上架荧幕放电影,电影一开始村民就不看挖墓了。
事实证明电影好看,挖墓也好看,考占队除了忍受人声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