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末代帝王求生记
“赵高,刚才你说我标错了?你确定是我标错,还是你不懂装懂?”胡亥忽然出言说道。
虽然这事八成会落到赵高身上,但胡亥就是不愿意看他那么得意,得想个方法杀杀他的锐气,又还不能让嬴政觉得自己无理取闹。
“标点符号断句之法博大精深,你以为是你看一下就能学会的?”胡亥不等赵高说话,拿起笔飞快在纸上写了一行没有打标点的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然后将笔塞到赵高手中说道:“来,断断看。”
“这……”赵高看了一眼嬴政,见对方并没有反对的意思,拿着毛笔,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字旁加了一些标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胡亥根据赵高的断句念了一遍,面无表情的说道:“就这一种?还有呢?”
还有?赵高看了一眼胡亥,琢磨了一会,又硬着头皮断了三种。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有呢?”胡亥没有点评赵高断得对不对,只是面无表情的继续说道。
“还……还有?”赵高一脸为难加震惊的看着胡亥。
不但赵高看着胡亥,连嬴政也一并看着胡亥——他也想不出,这句子还能怎么断了。
“呵呵……”胡亥拿过赵高手里的笔,在纸上勾勾画画了几笔,又飞快断出了五种新的读书,并且一一为两人讲解其中的含义。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可是胡亥小学学标点符号时,语文老师用来举例的经典句子,让他印象深至穿越了都没有忘记。赵高断句,只用到了句号和逗句,自然断不出更多的读法,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标点符号呢?
胡亥一边为两人讲解每个标点符号的用法,一边偷偷看着嬴政和赵亥,因为自己的断句而震惊的模样,似乎有点找到了语文老师,当年调戏他们这群小萝卜头时的满足感。
看完胡亥的讲解,嬴政一拍几案,兴奋说道:“王儿真寡人之子也,果然聪慧。”
嬴政本来以为真得如胡亥所说的那样,胡亥只是嫌麻烦而想出了偷懒的方法,没想到胡亥竟然已经编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其中大有学问,绝非胡亥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偷懒的方法。
“编书的事,就教给王儿负责,王儿只管制定书稿内容,其他诸事皆付赵高即可。”从最初以为是简单的玩具,到现在真正体会到标点符号,加上中华语言后的博大精深,政治家嬴政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胡亥的年纪问题了。
寡人的儿子,天资聪颖一点又如何?
嬴政本来以为,在赵高要求编书抢功时,表现得很不开心的胡亥,会将此事很开心的应下来,但没想到的是,胡亥却想也不想的摇了摇头,“父王,此事还是让赵高主编,孩儿跟着学习即可。”
“你不就是怕被人非议吗?你是真才实学,怕什么非议?”嬴政何等聪明,立刻就猜出了胡亥不同意的理由,一边心疼儿子的乖巧懂事,一边豪气干云的说道:“寡人说王儿行,王儿就行,何须在意其他人的非议?”
“孩儿不惧任何人的非议,但孩儿也不会因为孩儿而让父王遭他人非议。”胡亥直起身子,大声的说道。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儿子好萌好可爱好乖巧好……百炼钢都化成绕指柔了!真是没白疼你啊!儿砸!
面对着这么为自己着想的幼子,已经因为某些人某些事,而成天被人喷啊喷,都快被喷成抖“M”的嬴政,只觉得鼻头一酸,眼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快要流出来。
真讨厌!风都吹到眼睛里了!柔姬,快去把窗户关了。
“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说的好像你不添乱,父王就不会被……不对,父王要说的不是这个。”一不留神差点将真话说出来,嬴政没好气的看着胡亥说道:“你以为,父王没少因为你被人非议?虽然没有当年非议,背后可是没少说的。”
“他们那是嫉妒父王您喜欢我呢。”胡亥用脚趾头也能想出,嬴政被喷的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废长立幼什么什么的,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本公子和你们是一国的,我们都是站在扶苏一边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内斗,我们要做的是团结起来,一起对付不知道蹲在哪里,准备坐收渔利的秦二世,“父王,不用管他们。老话说的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凭什么爱儿子就要被人非议了?所以请您继续……用力的大力的喜欢我吧。”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和那个民以食为天,食以为安为先一样,又是你想出来的?你嘴里,总能冒出许多新鲜的句子。照这样下去,我大秦王室,没准还能出个文豪。”嬴政伸出手指,逗了逗胡亥的腮帮说道。
“呵呵……”那是不可能的,这年头流行赋文,本公子肚里存货有限,能记住的也就是那高中语文上几个名篇。绝句律诗虽然记得多,但无奈那玩意要到曹操父子的时代才会发明出来,自己……你别以为随便背几首诗就能装诗人,要是人家让你玩酒令、写文章肿么破?总不能只会背诗吧?
“父王,我们还是说重点吧。”胡亥悄悄的擦了一把汗,父王,不好意思啊,您儿子的目标就是当个混吃等死,喝酸奶不舔盖的权二代,没文豪那个高远志向。
“你都这样明确的拒绝了,父王还能怎么样?”寒叶飘逸洒满我的脸,吾儿叛逆刺痛我的心。
次日大朝会上,秦王下了一道旨意,大意为“以后的奏折,不打标点符号的,寡人就不看了。”
有权,就是这么任性。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能把“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剩下五种断法断出来没?小学学过,当时印象特别深刻。。
我觉得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有时候真不是故意要奢侈的问题,而是你的生活习惯就是如此,上完厕所你总不能也用竹子刮,但是古代生产力又跟不上,只好拿布擦屁屁,然后就果断被喷了……
这就好比,一个有钱人,跟我们聊天时,动不动就是游艇豪车,人家也未必就是故意炫富,人家只是生活习惯就是如此而已……
第36章 推广(两更合一)
刚过完新年;还沉浸在新年气氛里的咸阳城百姓们,一大早醒来,就发现今天的咸阳城似乎有什么不对的。
房子还是那些房子;街道也还是那些街道,拥有几十万常住人口的咸阳城;还是那么热闹非凡;六国的商贾;游人;说客,乃至刺客;可谓天下精英尽汇此处。
也不对;自从数年前大王正式出兵伐六国以来,六国那些读书人,尤其是儒家弟子;没少对大王乃至整个秦国口诛笔伐,直接后果就是尽管大王下了很次多《求贤令》,但入秦求官仕子也比过往要少了很多。
对了,今天的人怎么那么多?而且全往咸阳宫宫门前的广场走去。
咸阳宫宫门前的广场啊,那是个让人怀念的地方。年纪大一些的人可能还会记得,数十年前,当时秦国的丞相商鞅在宫门口树竿一条,宣称谁能移动此竿,赏金千两,造就了“立木为信”这个成语,为商鞅后来的变法,大大奠定了基础。可是后来,又是在咸阳市集里,商鞅的尸体被新王下令当众五马分尸,全族被诛。
有大胆好奇者,跟着人流一起向宫门前的广场走去,发现那里早已聚集了一大群人,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说什么。而被那群人围在中间的,则是一根高达数丈的木柱,柱上有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唷!这情景真是看着让人觉得眼熟无比。
虽然大部分咸阳人,没有亲眼见过当年商君在宫门立木的真实场景,但“立木为信”这个故事很多人还是知道的。不过当年商君立木是为了推广他的法家思想,现在大王在木柱上写句儒家名言这是闹哪家啊?
但凡读过几天书,知道柱上话语出处的人,都对住在咸阳宫里那个“有权,凑素介么任性”的大王无语了。
而在看过帖在木桩旁的告示后,心思玲珑、城府深沉的人更是对宫里那位的任性度佩服得五体投体。
后世有一首歌,可以完美的形容他们此时的心情——大王,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
告示内容比较简单,大意是这个的——寡人最近研究出一种新的“句”“读”之术,名为“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不但可以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还能表现出写文人语气心情,优点简直多得没法说。如此神器在手,寡人决定让天下之书都能用上标点符号这种好东西。但素呢……寡人最近略忙,寡人的属下也很忙,没什么时间去给文章打标点,所以向全天下征求愿意参与到这次活动中的人。性别年龄思想流派都不限,只要你识字且会用标点愿意来就行了。
如果仅仅是以上内容,无非也就是一则换汤不换药的招贤令而已。这条告示的阴毒之处在于,打完标点符号的文章,会以大秦官方的名义,全部重新出版,从此以后,但凡有大秦的地方,只有此版本才是正版,才能被流传于世,其他都是山寨的,不能正当发行。而新出版的书上,会写上编者,也就是打标点符号那个人的名字。
文人几十年寒窗所为何来?不就是为权为利为钱为名嘛,和前三者比起来,名气几乎对所有文人都是通杀的。
在这个书籍十分昂贵珍惜的年代,能在一本将会被官方发行书上留名已经十分不易,而有明眼睛的人,都能琢磨出这标点符号将会对后世文章产生怎样的变革,能在这其中混一杯羹,这是要名扬青史的节奏。
有出名这么一个大诱饵在这里,还怕东方六国那些读书人,不屁颠屁颠跑过来?当然,那些据说很有节气的儒家弟子,也许不会跑过来,但任性的大王也有招对付他们啊。
告示上又说了,欢迎大家根据新学会的标点符号来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断得好断得妙断得呱呱叫的那个,可以得到千金的奖励。
最初,咸阳百姓还没想明白为什么秦王会让人断儒家的句子,但是当他们看见一群穿着儒衫,且平常总是斯文有礼的读书人,开始如泼妇般骂街,接着又开始动手动脚,最后全被廷尉抓去吃牢饭后,才发现这其中果然玄机大大的。
好奇之下,不缺钱又识得几个字的咸阳百姓,也顺手买了一本《标点符号使用大全》来学习。
唷!这种叫“纸”的东西,也不简单啊,又白又轻又软,一看就是高档货。这么珍贵的东西做成的书卷,一本才卖十个秦半两,大王真是越来越有土豪的范了。
咸阳百姓一边感叹着政府财政宽裕,一边拿起书来细细研读,一读之下果然这个叫“标点符号”的东西,果然很有意思。看的时候没发现,看完之后很多人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张官方出的告示上,就使用了所谓的“标点符号”。
以前要瞪大眼睛,小心翼翼逐字看过去的告示,因为加了标点符号,转瞬之间就变得简单了然,一些容易让人误会地方,也变得清晰易懂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接受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不求玩文字游戏的话,本来就挺浅显易学的,这年头的读书人都不是笨蛋,在现场研究交流了一下番后,为了千金的奖励,也开始去断木桩上的句子。
这一断,就坏了……
大王杂有这么坏呢?
呵呵……不坏能当秦王吗?
从早上起,就因为被念叨的次数太多,而一直在打喷嚏的嬴政,看着坐在下方,手拿着一只毛笔,对着纸上的字发呆的李斯说道:“李斯,你觉得寡人这主意怎么样?”
李斯面前的纸上,也只写着一行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陛下真是英明至极。”李斯放下手中的笔,向嬴政一拱手说道:“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竟然能断出这么多种不同的读法,而且每种读法都有不同的含义。臣已经能想像出,儒家弟子会有怎么样的反应了。到时候,无须陛下出手,儒家都会自己先内乱起来。”
作为一个曾经的儒家弟子,现在的法家弟子,李斯实在太了解这种读书人的心情了。战国时代的读书人,喜欢四处拜码头找东家,没事就爱演个说,所谓何来?不就是为了宣传推广自己的理念嘛。结果现在标点符号横空出世,一句话能给连当事人都不知道的内含理念来,这让人怎么混?咸甜粽子每年都能互掐一场呢,更别提思想理念这种东西,不掐才怪了。
就算你高雅你空谷遗世你觉得你是官方,所以不屑和人掐,但是万一那些异端邪说因为呼声太大,而被秦国立为官方正版了呢?只要不蠢的人都能看出来,现在秦国就是高升的红日,统一天下结束乱世指日可待。
到时候那些异端邪学因为搭上秦国官方大船,拿到了国家认可的官方资质,你这样的民间组织有屁用啊?这已经不是同人逼死官方,这是同人赶官方下台了。
“李斯,你可知这主意是谁出的?”嬴政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自从前一阵子被宝贝儿子嫌弃胡子扎人后,嬴政懒得理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种话,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