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末代帝王求生记
远远的,胡亥听见了一阵阵喧哗声,而且越接近商贩区,声音就越大。等走了,胡亥才发现,原来是商人和士兵讨价还价的声音。
小商贩就地,铺块布就算是摊位,大商贩则比较高洋上,会弄个帐篷。商贩区里什么都有卖,不但有各色兵器、衣服、食物,甚至还有大侠标准套餐——牛肉和酒。
胡亥好奇的张望着,这里的商贩虽然操着各地方言,有很多话听在胡亥耳里,跟外语也差不了多少,但统一的标准是,他们都很热情,跟沃尔玛的导购员一样,只要你多看那么一眼,立刻就会拿起你看中的东西,热情的向你报价。
要不是看胡亥身后还跟着几个彪形大汉,再加上胡亥本人一身黑衣玄鸟服,打扮的不是王孙也是公子,一看就是惹不起的样子,早就被热情的商人拉进去了。
“这家店的酒菜味道不错,比军中干粮好。公子,我们就上这吃吧。”王离忽然指着左边不远处,一个不大的帐篷说道。
“小王将军,你真会开玩笑。”胡亥笑了一声,歪着头看着王离说道:“普通没有爵位的士兵,大概是要吃干粮的;但是有爵位的士兵,我记得是能吃上肉的,有些士兵甚至还能吃上牛肉呢。我看书上说,赵牧的军队能‘日击数牛飨士’,我们大秦伙食没理由比他们差吧?我看魏国甚至还出过法令,不允许给给一些地位低下的士兵吃牛肉,反过来可以证明,在军队里混得好的话,应该是可以过上好生活的。虽然我没有从过军,不过从前面两个例子,我能猜出我大秦二十等爵,纵使是在伙食这种小事上,应该也是每一等都会有不同待遇的。”
看着王离因为自己的话,而震惊的表情,胡亥压下心中的得意,摇头晃脑的说道:“怎么样?小王将军,我没有说错吧?”
“公子果然聪慧!”王离上下打量着胡亥,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道。
传闻胡亥公子自幼聪慧早熟,三岁就能背《秦法》、三岁半发明了标点、四岁发明了纸、五岁发明了印刷术和书,简直就跟天人下凡一样,除了矮点没其他毛病。当时王离还以为传话的人没睡醒在说梦话,今日一见,才知道自己当时错怪了人家,胡亥公子果然是不同凡响,随便一句话就能推测出这么多东西。
“那当然,本公子是父王的儿子嘛。”胡亥小肉爪一挥,“啪”的一声打开手里的扇子,这回的扇面上写不再是“公子狂霸帅拽酷”;这回比较低调,正面写的是“不要迷恋哥”、反正写的是“哥只是传说”。
作者有话要说:三岁就能背《秦法》、三岁半发明了标点、四岁发明了纸、五岁发明了印刷术和书——感觉这段,司马迁都不好意思放《史记》里……
谢谢大家……对了,一直有人问我打算写多长……我只说一次,只有第一卷才会有强国路线,所以很长……后面几卷都比较短,一卷也就是几万字……因为后面那些君王将亡国之君是各有各的原因,不是因为国力衰退才玩完的。比如纣王,纯粹是得罪了老天爷,国力再强也没法子玩……所以崇祯之类我是不会写的,崇祯这种无非是再强一次国,比较没意思……
至于小猪长大,小猪长大,政爸爸就离死不远了~~我不忍心。。
上周末去帮人打了个秦皇陵,从攻防结束打到攻防结束,最后工资五百G,再也不会爱了
第71章 兵书
小扇子摇啊摇;胡亥跟着王离进了帐篷。
帐篷里面瞅着到是比外面要大很多;帐篷里摆着十来张桌子,竟有八成已经坐上了客人;而且看打扮都是秦国的士兵。
见王离一行人进去,一名穿着白色麻布衫的小厮;立刻满脸挤满笑容,殷勤的迎了上来。
“不用你召唤;你自管去上酒来。”王离冲着小厮一挥手;不耐烦的说道:“再来个五斤馒头、炖肥羊、红烧穿山甲……”王离又一口气报了七、八个菜名,除了最开始的炖肥羊之外;其他菜放在后世,都够他坐牢坐到牢底穿。
托胡亥发明铁锅还有发面技术的福,民间的菜肴虽然没有宫里的精制,不过胜在够有野趣;偶尔吃一顿也是挺不错的。
不过酒,胡亥是不喝的,他刚一落坐;旁边的侍从一个立马掏出一个装满水的囊,另一个除了拿着一个水囊之外,还拿出一只特制的碗。
那碗很稀奇,是碗中碗,外面一个大碗,里面还摆着一个小碗,双层的。
侍从先用水囊往小碗里注水,水倒出来,王离才发现那里面装的不是水,而应该是……公子这么大了,还在喝奶啊?这么小,没断奶的孩子,大王也舍得往军营里丢?
察觉到王离看自己的眼神有点怪异,胡亥淡淡的撇开了脸,喝奶怎么了?一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别以为本公子不知道,秦人不喝奶,是因为秦人大多有乳糖不耐症,一喝就拉肚子。
小碗里装满了奶,侍从又开始大碗里注水,这回注得真是水,注至八分满时,胡亥开口用诱惑的声音说道:“小王将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可别眨眼。”
“奇迹?”王离顺着胡亥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只见侍从不知道往大碗里撒了什么东西,大碗里的水开始冒出一丝丝白烟,接着水面冒出一个一个气泡,竟然沸腾开来。
看着王离震惊的模样,胡亥吃了一口鹿脯,他很遗憾这年头的人不会大叫“这不科学”,不然他一定会挺起小胸口说,“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王离是没大叫,但胡亥听见了另一个叫声,抬头一看才发现小厮送完菜,竟然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走。
等大变开水的场景上演后,小厮竟然冲着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然后“碰碰碰”的磕里起头,嘴里还不停的在说话,就是一句都听不懂。
“推广普通话,任重而道远。”胡亥嘀咕了一句,让侍从将小厮拖开,转头看着王离,见他依旧一副“整个人都不好”、“吃个饭而已,三观都碎掉了”的模样,笑咪咪的伸出手,在王离面前晃了晃,开口叫道:“小王将军!小王将军回神啦!小王将军!你要是不信,你可以拿手去摸摸啊。”
胡亥这么说了,王离也照着胡亥的话这么做了,然后……王离的手指就跟那炖肥羊差不多了,隐隐可闻着一股肉香。
“嗷嗷!”王离捧着手指让早有准备的侍从给他上伤药。
“小王将军,你怎么这么实心眼呢?”胡亥以扇面遮住半边脸——脸下的表情实在是不适合让王离看见,语气十分关切的说道:“我只是想让你摸摸那碗,没想到你……哎……都是我的错!”
“没……没事公子!不疼!”王离甩了甩手指说道。
男人嘛,怎么能怕痛呢?越痛才能越激起男人的勇气!更何况了,平常就痛,只是看着有点吓人而已。
“不疼是吧……”胡亥“哦”了一声,不疼才糟糕呢。
要是疼,最多也就疼了;要是不疼,见过前一阵子熊小孩在动物园被熊孩子咬断手臂的新闻没有?新闻里那熊孩子在断手之后,不也是特别淡定的站在那里,不哭也不闹,惹得新闻里处处夸他“勇敢”、“坚强”什么的吗?其实那记者就是医盲,人在受重伤的时候,人的机体应激反应,会释放出很多的类啡肽物质,有中枢镇痛作用,所以不会感觉到疼痛。
这就是我们看见,很多传说故事里,英雄人物在身受重伤之后,反而还能边斩数人或者是谈笑淡定如正常人一般——自家政爸爸就这么被荆轲坑过,那群没医学常识的医盲,非说荆轲断腿之后,还能淡定自如的笑谈,真不愧是敢于刺秦的大英雄大豪杰。
胡亥估么着,等吃完这顿饭,王离就该疼得想砍手——毕竟十指连心嘛,然后再接下来的几天,他更加会隐隐作痛好久。
“公子,这是何物?若是能用在军中,我们就不用再吃那些该死的冷饭冷菜了。这天气还好,要是到了雨季或冬季,有时候点不上火,士兵们连碗热水都喝不上,只能吃冷面饼,不知道要冻伤多少人。”和自己现在还不疼的手指比起来,王离对胡亥展示出现的奇迹更敢兴趣。
凭着将军弟子的直觉,王离敏锐的就想到,这东西若是应用到秦军之中,会给他们这些当将军带来多少方便。
“这个啊……墨家正在研究自动加热碗,等他们研究出来,你再跟父王说吧。”胡亥笑咪咪的喝了一口热牛奶,正想说点什么,忽然听见耳旁传来一阵喧闹声,抬眼看过去,才发现是几个秦军正在那争执什么。
自己爷爷的部下,当着少公子的面,竟然在酒馆酒后闹事。
王离顿时感觉有些丢人,想去将那几个争执的人都赶出去,但是却被胡亥阻止,“听听他们在争什么在说?”
听了一会,王离终于放下心,原来不是在闹事,只是他们几个在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到底哪个比较强,然后两口酒下肚,又说多了几句,情绪有点上头,所以声音有点大而已。
这个也可以理解,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脑残粉们,为了自己的偶像掐架,就是这么可爱。
同是脑残……粉,胡亥觉得大家都是猩……心心相惺。
“现在《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普及率都这么高了?”胡亥看着王离,一脸疑惑的问道。
自从前年和去年,自己连续献上纸和印刷术之后,嬴政还真出了一个图书管理处来管理出版相关事宜。管理处第一批出版的书,除了《日书》、《秦法》、《商君书》这些法家著作之外,还有一些兵家和墨家的书,比如《孙子兵法》和《九章算术》什么的。
“这是当然,不识字不会带兵,怎么升迁?”王离见胡亥依旧一脸不解的样子,开口解释道。
原来虽然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以杀敌数量论军功升爵,但是只能升爵,却不能在军中升官,升官最多升官屯长,再往上升就不可能了。
因为军中升官那得考核,考核的内容不是以你斩杀了多少敌人来算,而是笔试。
笔试你懂多少条军令,上司发个军报给你,看不看得懂,会不会被敌人的假军报忽悠住之类的东西。总体来说,出题内容不偏,知识点也挺好抓的。
但是笔试……没有文化不会写字,你怎么通过笔试啊?
在当时那个年代,就算你想学写字,连本书都没有,你找谁教去?
“虽然买书的人挺多的,但识字的人却还不多,很多人买来也只能听别人说里面的事。”王离喝了一口酒,又吃了一口羊肉说道。
胡亥嚅了嚅嘴,终究没告诉王离,羊肉可是发物,身上有伤的人千万不能吃。
算了,反正也死不了人,不就是多疼两天嘛。这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下场,让你笑本公子喝奶。
至于识字,这个暂时也急不来,现在学了也白学。过两年天下统一了,嬴政该鼓捣统一文字了。胡亥隐隐记得,除了统一文字之外,嬴政还命李斯发明了一套比现在用的大纂,书写更简单的字体——小纂。虽然在胡亥眼前,小纂和大纂根本没有任何区别,都一样怪难的。
所以胡亥琢磨着,到时候自己无论如何,都在混进李斯的文字改革部队中去,想个法子,让秦国直接从大纂过渡到简体字。
即造福时人,也省了后世之人,老是为了“简体字”和“繁体字”掐架。
“王翦老将军可曾想过出兵书?”胡亥眨了眨眼睛,看着王离说道:“你们王家世为秦将,平六国安天下,一生战无不胜,在本公子看来,完全不逊于那些古之名将。何不写一本兵书,也好让后世之人,知道你们王将的用兵之道?”
胡亥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想着,本公子这也算是历史上第一次约稿了吧?既然是第一次,你可千万别不给本公子这个面子啊。
看着胡亥满是“约吗?约吗?少年约吗?”的脸,面对这种巨大的诱惑,王离实在说不出“不约不约!公子,我们不约”的话,可让他一个小小的少年,这么快做出这么巨大的决定,还是做他爷爷的主,他也是办不到的,“这个……等我问过祖父。”
“这事问大人是应该的,我就是先跟你通个气,你先跟王老将军说说,到时候本公子再去找他谈。”胡亥拍拍王离的肩膀说道。
这事吧,不管成不成,反正他在王翦王离这的好感是刷到了,那么接下来去了楚国,自己要是想杀了人、放个火、灭个门什么的,看在这事上,王翦都不好意思阻止他了吧?
当天晚上回家,胡亥在给“亲爱的父王”的信中,就专门提到了这件事。当然,在这封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长到传令兵都庆幸这年头有纸,所以自己不用再背着几捆竹简跑回咸阳的信中,王家的事只占了一小点点,主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