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末代帝王求生记
成为无数悻悻学子的梦想。
百多年来,无数学子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咸阳,或为理想或为梦想,为的就是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能过上体面、安逸、稳定的公务员生活。
经过数百年春秋战国的战火,到了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天下太平,大秦统一中原,咸阳更是一举成为整个天下的中心,天下之间除了那些心怀故国的死硬份子之外,基本上百家齐聚咸阳……虽然大部分人,过得不怎么好。
咸阳居、大不易、柴米贵,萧何等人要不是胡亥帮忙买单,现在也只能当裤子了。
现在听说少公子要通过考试的方法,来广招门客以及王府的官吏,对于广大饱读诗书的咸漂来说,简直就是一支强心剂。
少公子年纪尚小,没关系,皇帝陛下春秋正盛,再活个十几年完全没问题,秦人的传统又是爱小儿;只是门客,不是正式公务员,这个也没关系,现任廷尉李斯大人,昔年不也是吕不韦的门客吗?李斯做得,我不做不?更何况了,不是还有王府的官吏这个空缺吗?这可是正正式式的国家公务员,国家发俸禄和薪水的,虽然我大秦封王不封地,但只要王爷不逗逼,基本上都能安安稳稳干到老。
本来,按胡亥的预估,这次高举也就在咸漂里考考,没想到他那两首《劝学诗》抄得实在是太好了,再加上正式公务员的名额,不但咸漂们知道了,咸漂们还纷纷写信给他们外地的亲友,这样口口相传之下,咸漂的小伙伴以及小伙伴的小伙伴们也都知道了。
根据函谷关处,传来的最近一段时间的进关人口调查报告显示,新入关的人口中,五成以上是为高考而来;而根据咸阳中尉府、内吏处传来的消息,目前咸阳各客栈人满为患,不少学子在找不到住所的情况下,不得不在大街上打起了地铺。
“难怪熊孩子说场地、维持秩序的人员、监考老师,原来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多人参加。”做为一个英明而有远见的君主,虽然在第一时间没有体会出胡亥的“险恶用心”,但是在看到一个小小的王爷招门客考试,竟然吸引到这么多人才参加之后,嬴政也难免有些坐立不安。
幸好这是自己亲儿子,是自己最疼爱的亲儿子,而且还可能是未来的秦二世,不然……换成别人……呵呵……知道吕不韦、信陵君是怎么死的吗?
“少公子现在在哪里?速速召他来见。”嬴政决定和宝贝儿子畅谈一下人生。
“回禀陛下,少公子一大早就去了葡萄宫。”赵高开口回答道。
葡萄宫就是嬴政为胡亥修得行宫,因为宫内种满葡萄,所以直接就叫葡萄宫,省心省力也省时,还特别务实。做为一个做大事的人,两父子都不愿意在名字上花太多时间——看嬴政给自己儿子取得那一系列画风飘逸的名字就知道了。
“那就派人去把他叫回来。”嬴政合上内吏和中尉送来的奏折,开口说道。
在嬴政急吼吼的找人叫胡亥时,胡亥正蹲在一堆沙子面前,认真回忆镜子和玻璃的制作工艺。
招揽人才是要发工资的,一个发不出工资的老板会怎么样?先有明代崇祯皇帝,他因为发不出工资而裁员,结果被失业民工李自成强行按倒在地;后有光头委员长,因为拖欠北大图书馆m姓图书管理员工资,而被管理员同志一杆子抽到湾湾岛,再也回不了家。
虽然胡亥觉得自己不至于那么惨,但想想那个时候他玩光荣《三国志》系列时,有一天群里的小伙伴给了他一个据说很困难的存档,让他继续挑战下去。他好奇打开之后发现,原来是杀董卓之后的吕布,流亡于某个小城之中,因为城中金钱数不足,吕老板发不出工资,什么张辽啊高顺啊陈宫啊,不管历史上怎么对吕老板贴心贴肝,同生共死不相离,都因为长年被欠薪而忠心值下降。
更糟糕的是,你不是吕布,没办法玩开源节流这一套,所以你只能看着吕老板花样作死,同时每过一次地图,就看见系统贴心的提醒你,某某大将下野了、某某大将被人挖墙角了。
而在这个年代,当老板的不但要给手下发工资,管吃管住,还得给手下提供前程甚至是老婆。
这一切都是要钱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钱,你玩《仙剑》都舍不得用乾坤一掷这个技能,胡亥玩游戏有一个习惯,不调别的数值,就单单只将金钱调到最大值,然后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所以,胡亥要赚很多很多钱。
凭心而论,在大家都没有封王之前,胡亥在他的兄弟之中,是属于非常非常有钱的那一种人。
毕竟身为大秦少公子,自出生开始,胡亥就有政府发放的月俸以及自家爸爸逢年过节的各种赏赐……不,有时候都不用等到逢年过节,爸爸就会送来各种赏赐,再加上自己生母存下来的私房,最主要的是他从小的衣食住行都是他爹在管,他根本就没有任何花钱的地方。
而像红楼梦里那样,小姐加个菜,还得给钱这种事,别的公子后妃那会不会发生,胡亥不知道。反而他是没干过这种事的,当然他跟他爹吃得多也是主因。
但是嬴政的赏赐虽然不乏世上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价值至少能值好几个城,可这些东西却不能拿出去卖,而生母的私房则是更加不能卖的,否则传出去还以为大秦公子多落魄呢。
至于靠嬴政财政拔款?那就更不可能了,嬴政到是愿意给,但胡亥还不愿意拿呢。爸爸给钱养手下,那手下到底是算他的,还是我的啊?更何况了,你找工作愿意去一个没有任何营利,只能靠政府财政拔款,说不定哪天就倒闭的公司啊?
第105章 将相
阳武户牖乡,靠近外城城墙的偏僻小巷里;一个与小巷破烂、偏僻环境完全不同;容貌俊美非常、气质出众如画的美青年,坐在牛车之上,看着正倚在门口哭哭啼啼的女子,开口说道:“良人;此去咸阳;不过三、五月即可回转。良人无须太过忧心,若是良人在不安;可自归家与祖父相伴。”
“妾会在家好好照顾兄长嫂嫂,请良人放心。”女子说着,忽然冲上前,一把抓住青年的手,哭哭啼啼的说道:“当日妾之祖父曾有言‘良人相貌堂堂,绝不可能久于贫贱,让妾好生伺候良人及兄嫂’。这些年来;妾自问无愧于良人。眼看良人出头之日不远;还望良人纵在咸阳;也要记得惦记家中妻室。”
在这个年代;对老婆还没有“娘子”、“内人”、“夫人”之类的称呼,清白人家的夫妻之间皆互称“良人”,所以这应该是一对小夫妻。
平心而论,女方要是放在后世天涯也是个中等偏上的长相,再加上家境良好,出身富户,简直就是个人人喜爱白富美。但无奈的,男方家境虽然贫寒,但男方脸好,帅,帅到没有朋友,帅到天怒人怨,帅到家里都穷得娶不起媳妇了,还有人哭着喊着要将孙女嫁给他,从此过上了吃软饭的幸福生活。
现在男方眼看着就要发达了,女方当然着急啊,“苟富贵无相忘”的大结局,可是主角把少时小伙伴全杀了。
“良人放心,我若富贵,定不会忘良人。”美青年指天发誓道。
三天前美青年收到咸阳好友来信,信里说始皇陛下的少公子,邽王胡亥要在咸阳举办一场高考,参考者不拘年龄、身份、学派、国籍、地位,只凭真材实料,只要考中就能成为邽王殿下的门客,或者是成为邽王府的正式官吏,包吃包住包行包老婆……并不,上面那句划掉,应该是千钟粟、黄金屋、车马、颜如玉……当然,如果你喜欢更高洋上一点的说法,也可以改成爱情和事业。
美青年自幼家贫,但又喜好读书,喜好到处接交朋友。可接交来接交去,年纪一大把,还是一事无成,小时候靠哥哥养,长大了靠老婆养,现在天赐良机,上天给了自己一个翻身的机会,他要是再不好好把握住,简直就是没有了天理。
至于少公子才十岁这种事,细节问题不要太过于追究。十岁就能写出这样直白简单《劝学诗》,若不是和自己一样擅长阴谋,就必须是……枪手所为。
禀着这样的想法,美青年在收到消息之后,就回了一趟岳家,跟岳父大人以及祖父大人打报告申请了仆人两个、牛车一辆、差旅费若干,就赶着牛车,一路快牛加鞭来到了函关谷。
越是接近函谷关,美青年在路上看见的学子模样的人就越多,投宿客店之时,听往来旅人谈论的也多是这次高考和那两首《劝学诗》。
“天下有识之士不少啊。”美青年摇头苦笑,忽然对这次高考没了信心,但路都走到这里了,也不能再走回头路,就当咸阳数日游吧。
过了函谷关,就是咸阳,进了咸阳城之后,本来就已经对这次高考,不抱什么信的美青年,瞬间发现自己被人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天下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跟着小伙伴参加了几次文会,见识了诸多学派的学子之后,美青年对这次高考彻底死了心,只能安慰自己说“重在参与”。
“哎!要是能见到少公子,或者是某位公子大臣的面就好了。”美青年对着镜子,摸了摸自己的脸。
在后世,当人们遇到帅哥时,经常会喷“帅又怎么样?帅可以当卡刷吗?”若是美青年遇上这样的人,他一定会很认真的告诉对方,我的脸真得可以当卡刷。
又在咸阳过了几日,高考报名工作开始。
本次高考分文、武、才艺三大内容,参考者可自行根据自己所擅长的内容,前往相应考点报名并填写报名表……什么?你不会写报名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一个字都不认识,本王要你何用?
美青年自幼学习道家黄老之术,自然是前往文试的报名点,和才艺那边小猫三两只比起来,文武两大考点那是人头济济,一点都不比后世招聘会人数少。
要不是报名点现场,附近站着近百手持长戈的黑甲卫士,吓得报名的人自动乖乖的,在报名人面前排起了数十条长队,依序领报名单,没准早就发生点踩踏或斗殴事件了。
“传言秦军纪律森明,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不过……宫中的禁军都派出来维持秩序,看来这位少公子得宠爱,并不是虚言啊。”美青年排在长队尾端,见时间还早,目光在周围晃了一圈,最后落在排在自己身后的一个小子身上,“小弟弟,你多大了?这么小就出来了?你家大人呢?”
美青年觉得自己很无聊,但这个没有手机没有平板,又没有小伙伴相陪的年代,不抓个人来聊天,就这样站着干等,多傻气啊。
可周围的人,怎么看怎么都像在脸上写着“对手”两个字,一点交谈欲望也没有,唯一一个能让他有交谈欲望的,也就是这小子了。
为什么就想和对方谈?因为对方年纪小,就算打娘胎里读书,也没资格成为自己的对手啊。
当然,他很快就会流着泪将这句话收回去,那又是后话,暂且先不提了。
这是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头发枯黄面有菜色,一副风尘扑扑的样子,身体更是瘦弱得似乎风一吹就能倒,衣服虽然还算干净整洁,但洗得发白的纹理和缝了又缝的补子,显得他的家境并不好。
“十一岁!”小男孩似乎并不擅长言词,面对美青年一长串问题,只简洁利落的回了两个字。
“十一岁就来参考高考了?有志气有志气!”美青年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十一岁参加高考就让你考中,这还有天理吗?就算你这小子和我一样都有真才实学,无一不比人差,但看你这小子这副穷样,跟我一样,一看就是没爹可拼的。
美青年这么想着,心中不由对小男孩又生出了几分惺惺相惜的心情。
咸阳城里贵人云集,在大街上随便丢块石头,都能砸到几个名人之后,美青年自问自己不比其他人差多少,甚至如果是像过去的门客招揽方式——面试,他还妥妥的觉得自己能面上,但是这种笔试不见脸的方法,他觉得自己就不一定能拼过别人的爹和老师了。
“少公子说,出名要趁早。”小男孩抬起头。
“咦?你认识少公子?”美青年惊叫一声,忽然发现自己左右都在注意自己,遂压低嗓子小声说道:“你见过少公子?”
“见过。昔年在楚国时,少公子带着手下清丈田亩,曾经到过我的家乡,还和我说过话呢。”小男孩说到这里,笑了起来,开心的说道:“少公子人可真好,不但将那些贵族的田地全分给我们,在听说我喜欢读书后,还送了很多书给我,要不然我连书都读不起。这次,我就是听说是少公子在招门客,所以才偷偷摸摸千里迢迢从淮阴赶来的。”
“偷偷摸摸?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