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重生日常
“诺。”
阿娇回到堂邑侯府就见到馆陶公主正脸黑黑的等着她,她心里抱怨着刘彻真是一个大嘴巴。
但身体却快速的跑向馆陶公主,一把抱住她的胳膊,甜甜的叫了一声:“母亲。”
“怎么心虚了吧?以前我不管你,但现在现在什么时候你不清楚啊,匈奴人在找你的小辫子,老实点。”
陈阿娇老实认错:“我错了,母亲,以后我就呆在芸霏楼哪里也不去。”
“光认错不行,跟我来。”馆陶公主决定下狠手,现在非常时期,老太太也说要好好收收阿娇的心,未央宫可不是进来了就能走到最后甚至到长乐宫的。她得为她以后打算。
陈阿娇瞪大了眼睛,不会真要动家法吧?
等走到陈家祠堂看到陈须和陈蛟,她才知道馆陶公主真的气狠了。
规规矩矩的跪下之后,陈阿娇队对着馆陶公主说:“母亲,别生气,我一定好好的反省。再说刘彻肯定是夸大了。”
馆陶公主皱着眉头说:“和太子有什么干系?”
陈阿娇转头就看到陈须和陈蛟心虚的表情,心里了然,以前不牵扯到皇宫里,她就是老大。现在有了刘彻搅合其中,他们自然不敢隐瞒了。
她摇摇头说:“没有什么了,母亲。”
馆陶公主叹了一口气,说:“娇娇,再过几个月,你就要嫁人了,在家里母亲可以宠着你,嫁了人你要是你还想和家里一样,你就要努力。你总是对太子这样,对你是没有好处的。”
阿娇扬着脖子说:“母亲,我都知道,可是叫我却讨好他,却是万万不能的。”
她可以委屈自己迎合母亲和外祖母的爱好,讨好皇帝舅舅,但是叫她却讨好刘彻,得到虚幻的宠爱,她只有三个字:办不到。像陌生人一样对他,是她的极限。
馆陶公主不再说话,转身就走了
祠堂里面一阵寂静,陈须和陈蛟低着头,努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们也是害怕啊,希望妹妹能够大人不计小人过。
陈阿娇根本就没有关注他们,反正两个哥哥从小到大都这样,本性难改。她现在只求他们别犯大事,平平安安活到老就可以了。
闭上眼睛,默默的诵着佛经,心里渐渐平静: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佛教的经书到后世才开始兴盛,现在大汉流行黄老学说,可是她独爱它,它能让她心如止水,不悲不喜,不爱不恨。
在祠堂门口,馆陶公主对着楚云及陈须陈蛟的侍从说:“你们谁也不准打扰公子和小姐,否则严惩不贷。”
“诺。”
慢慢的走在堂邑侯府的花园里,馆陶公主情绪有些低落:“都怪我,让阿娇小时候见到我和他父亲不睦后,还经常将他放入宫中,宫中那些勾心斗角,长大后,她两个哥哥也是没有做好样子,一个个女人带回来。唉,才让她对男人都有戒心。”
阮氏扶着她边走边说:“殿下,也只是翁主没有想通吧,殿下慢慢□□一下就好了。”
“瞧她那个倔劲,我看太子还是不错的,刚刚派人过来里外都没有说她一句坏话,并为了她的安全着想。”
“殿下,这还不好吗,这表明太子殿下对翁主上心了,您就不用担心了。”
“我才更担心,男人,我还不知道吗现在上心是上心,要是娇娇一直这样,能有多大的耐心,何况是以后的天下至尊呢?”
“殿下,婢子看翁主做得倒是很好,这些年也没有见太子殿下对翁主不耐烦,可见翁主心中还是有一杆秤的。”
“希望如此。儿女都是债啊。”馆陶公主感叹了一下,心里想着:希望老太太能活久一点,阿娇在未央宫才没有人欺负。
堂邑侯府这边无事,未央宫里面,至尊的皇家父子却面色凝重
第30章
景帝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说:“匈奴欺人太甚!”然后问刘彻:“太子,计划进行得如何?”
刘彻一拱手,说:“父皇,马邑城太守是万石君石奋之子石建,他一向忠心且稳妥,韩王孙也到了马邑城,以韩家对匈奴的了解,计划应该万无一失。”
刘彻话音刚落,就听到景帝剧烈的咳嗽起来,侍候在旁边的侍医忙上前号脉。
景帝压住咳嗽,说:“太子去忙吧。”
刘彻担心的说:“诺,父皇,不如儿子发榜找找民间的医术高者来给父皇看看?”这群侍医就知道明智保身,父皇的病是越来越严重。
景帝摇摇头,说:“不用了,朕的身体状况不宜对外宣扬。放心,这些侍医还是很用心的,太子不要怪罪。”
“诺。那父皇好好休息,儿子告退。”刘彻也知道要是他父皇的病传扬出去,不光匈奴会利用这个机会,那些心有异心的诸侯恐怕也会动起来。
而与长安准备太子及冠礼的热闹相比,马邑城表面一片祥和,但实际上石建和韩嫣这两天紧张得完全没有睡着。
两人再次核对计划,看是否有漏洞。
石建仔细的看了一眼羊皮地图,说:“韩大人,你看看匈奴人是否一定会按照我们预定的路线走?”
韩嫣冷冷的说:“匈奴人贪婪成性,我们以马邑城投诚,汉家的繁华他们早就垂涎三尺,岂能不过来?”
再加上当年曾祖韩王信曾经投过匈奴,他肯定军臣单于绝对不会放过的这个机会的。可惜军臣单于和冒顿单于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石建思考了一下,说:“路线没有问题,那就要看人了。听说韩大人临时撤掉了一个前出驿站的尉史?可是有不妥?”
韩嫣是太子殿下派来监军的,他不敢得罪,但幸好此人并不是他印象中长安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对战法、军兵都相当了解,尤其是对匈奴人,和戊边多年的他所了解的相比只多不少。
并且他对军队不轻易插手,来了半个月,像今天这样直接撤换,还是第一次。
“嫣正要向大人禀告,我接到举报言杨尉史昨日晚上竟然还去饮酒作乐,为防消息泄漏,暂且将他扣押。”韩嫣拱手道。
石建此人孝心在长安都是第一,据说万石君所穿贴身衣裤,都是他偷偷的亲自清洗。此人谨小慎微也是出名的。但凡人谨慎太过,往往变成畏儒,再无建树。
石建却不如此。他见事有应直言者,便乘间屏退左右,向皇帝痛切言之。及至大庭广众之间,反似不能言者。
石家满门从高祖开始就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绝对不站队,换句话说只要是皇帝,他就支持,不是皇帝,哪怕是太子,也休想得到石家的支持。相对来说,这样的人皇帝也用得放心。
但再忠心,石建也是一城太守,这次计划的最高官员。但时间紧迫,他只好推后报告。当然他也想看看石建的能力。
他是太子的伴读,也是太子的眼睛。这次能够出使马邑城,太子殿下可不光光是叫他白得一个功劳的。
石建听完,摸着胡须,笑盈盈的说:“韩大人,也是老夫多嘴了。”
语气很明显亲切多了。韩嫣忙说:“石大人严重了,嫣年纪尚幼,许多事情不懂,还请石大人多多指点。”
双方都满意的笑了。
堂邑侯府。阿娇已经呆着侯府五天没有出去了。在罚跪了三天的祠堂之后,阿娇才回到芸霏楼。
馆陶公主看着脸色有些苍白的阿娇,对着楚云说:“楚姑姑,去给阿娇号一下脉。”她如今心里有些后悔,两个儿子是男人,皮糙肉厚的,怎么能让娇娇和他们受一样的罚呢?
楚云行了一个礼,说:“殿下别担心,翁主就是有些虚弱,稍作休息,补一下,就会好的。”
馆陶公主忙说:“那好,楚云你和阮氏说一下,看看需要什么,直接找阮氏拿。”
“诺。”楚云拱手道,然后对着阮氏,说:“阮姑姑,这边请,云还真有些食材需要姑姑帮忙。”
阮氏笑着说:“楚姑姑客气,这边请。”
阿娇咧嘴一笑,说:“母亲,我没有事情。休息一下就好了。”
“还笑,你说说你这么不省心,以后嫁人了,我还想睡好觉吗?你…。”
阿娇微笑的听着馆陶公主从她嫁人说到未央宫的弯弯道道,再到两位兄长的是是非非。真好,还能听到母亲的唠叨,这就是老天对她最大的恩赐。
馆陶公主说得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就看到阿娇一直笑着,不由得也笑了,说:“娇娇,不耐烦了吧?是不是母亲太唠叨了?”
阿娇撒娇:“才不是呢,我最喜欢听母亲说话了。”
馆陶公主起身坐到床边,将阿娇搂入怀里,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发丝,温柔的说:“好,好,母亲抱着你。你呀,这么多年都没有变,一生病就要母亲抱着,羞不羞啊,你那几个侄子侄女,都没有你会撒娇。”
阿娇用头蹭了蹭,舒服的说:“因为我才是母亲的心肝宝贝。”
馆陶公主笑出声来,“你呀,多久才能长大啊!好,母亲的心肝宝贝,快快睡吧。”
阿娇在馆陶公主有一搭没一搭的手拍中,睡着了。
馆陶公主小心的扶着她的头放在床上,改好被子,轻声叫瑞柳她们好好照看后,才出了芸霏楼。
她得去准备刘彻及冠的礼品和阿娇的嫁妆。还有三个月娇娇就不再她身边了啊。
在馆陶公主和楚云的联手下,阿娇的脸色终于恢复了,她看着铜镜中圆圆的脸庞,说:“我是不是胖了?”
瑞柳将饰物盒递给正在给阿娇梳头的瑞雪,笑呵呵的说:“哪有?翁主还是这么的漂亮。”
“你们就会哄我。不过,胖就胖吧,母亲可是说胖是有福气呢。”
瑞紫接话道:“可不是,翁主的福气还在后头呢,太子殿下对翁主真是好,不光送药品来,前几天还亲自过来了,只是翁主在休息,没有见到。”
阿娇心里做了一个鬼脸,谁愿意看见他?不过他应该很忙啊。
示意四姝出去了之后,阿娇对着楚云说:“楚姑姑,匈奴可有消息?”她在得知韩嫣出行之前,借着问马匹的事情,暗示了他一下马邑城的屯兵要防止出奸细。
前世就是出了一个软骨头的人,军臣单于才能带着大军得以逃脱,让匈奴一步步壮大,害了多少大汉老百姓?现在又对她提出无礼的要求,她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可惜千年的事情,很多事情她都记不清了,要是记得匈奴走哪条路或者王庭在哪里就好了。不过,她哪能事事如意?韩嫣的能力还是很厉害的,相信他绝对能摆脱前世的命运。
楚云答道:“翁主,目前还有消息传来。”
阿娇点点头,说:“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楚云出去了一会就兴奋的说:“翁主,匈奴在马邑城大败。”
阿娇点点头,说:“邸报已经到了吗?”
“是,这个消息就是刚刚从朝廷传来的。”
“楚姑姑辛苦了,瑞紫,今天我高兴,将外祖母刚刚赏赐的一批绸缎拿出一匹来给你们一人做一身衣裳。我芸霏楼的人得漂漂亮亮的。”阿娇高声说。
“谢翁主。”楚云和四姝一起拜谢。女人天生喜欢漂亮的衣物,而皇家贡品更是不同凡响。这下子出去,他们芸霏楼又是其他人羡慕的对象。
四姝高兴的出去了,楚云低声对着阿娇说:“翁主,我们的人也是刚刚才送到大捷的消息,都是婢子的错。”
翁主将这么重要的暗使的任务交给她,可是这次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竟然让她在翁主面前没有了脸面,看来真是要敲打敲打了。
阿娇淡淡的说:“将相关的人撤出来,该罚就罚,该赏就赏。”
楚云跪下:“诺,翁主,婢子保证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我相信你,楚姑姑,”阿娇亲自将她扶起来,说:“只是下面的人楚姑姑可要帮忙多盯着点。”
“诺。”
马邑城大胜匈奴,将军臣单于二十万大军留下了一大半。景帝这一高兴,连脸色都好了许多。
宣室殿上,景帝对着殿下大臣说:“朕很高兴,朕要重重奖励石建,就疯石建为千石君。石建父石奋为马邑侯。”
“皇上英明。”
“当然此次最大的功臣是太子,朕心甚慰。朕相信朕百年之后,太子必定能更好的待大汉的江山。”
第31章
皇帝很高兴,对太子又很满意,所以刘彻的及冠礼隆重且华丽。
由钦天司司正亲自卜筮,定下三月十六辰时开始进行,王公大臣具参加。太子太傅卫绾挽髻,景帝亲自加冠,一冠加布缁冠,二冠加皮弁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