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重生日常
皇帝驾崩,兹体事大,三公九卿早已经位列等候。在处理完皇帝后事流程之后,就是要求刘彻登基。
只是圣人言上顺天意,这皇帝位刘彻必是要推辞几次之后才会正式登基,以现实慎重及尊重。
可是还没有等君臣表演了几次之后,就传来淮南国以皇帝死因不明、拱卫长安为由公然谋逆。
这下子真正是雪上加霜,皇帝葬礼本就是一个繁琐之事,绝对不能从简,刘彻还能恭顺的一步一步的按照做。现在淮南王造反,也是看准刘彻这个少年皇帝好欺吧?
可事实上,刘彻还没有发话,反而是窦太后怒了,道:“太子殿下,事从权宜,快听从各位大臣的上书,即日登基,铲除逆贼。”刘安这个混蛋,敢在她儿子的葬礼上搅局,果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彻自是恭敬道:“诺。”
于是帝国机器很快运转起来。刘彻以太尉窦婴在长安调配、程不识为大将军、韩嫣为监军,前往平乱。
长安全城戒备,皇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务必保证长安安全。景帝按例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后,然后葬入大汉帝陵。
就这些天不光淮南王反了,齐王、燕王竟然都相互呼应,一起反了,连带着匈奴还有蠢蠢欲动。
可是新年的脚步已经到来,这个新年注定是黯然的。
但是这些已经阻止不了刘彻作为一代名垂千史的帝王开始了他灿烂辉煌的一生。而属于汉武时代已经开始。
刘彻登基后,首先为先帝挑选谥号,几番下来,才挑中了景,是为孝景皇帝。将安葬于阳陵。建年号,是为建元。
新年登基,老天爷竟然潇潇洒洒的下起了大雪,三路叛军还没有行走多久的路程,竟然被阻住了,也给了朝廷大军集结的时间。
直到景帝灵柩下葬,朝廷彻底准备充分了,天才放晴,果然老天爷还是挑人了,这也让刘彻屁股底下的位子更加牢固了。
窦婴老道,程不识和韩嫣配合无间,三个月之后,叛军就被剿灭,淮南侯刘安自杀,其子女刘迁、刘不害。刘陵被俘,押往长安受审。齐王、燕王及其部分家眷兵败乱中被杀,剩下之人也被押解长安、
至此汉武朝的第一场叛乱就如此顺利完成,刘彻的心情也是大好,开始大封亲人后宫。
遵其祖母窦太后升为窦太皇太后,其母王皇后为太后,其妻陈阿娇为皇后,其姑姑馆陶长公主为大长公主,其姐平阳公主为平阳长公主。还有此平叛中表现优异之人准备大肆封侯。
在给景帝守孝事宜上,刘彻为了表示孝道,和大臣说要和民间一样守孝三年,这下子把大臣和皇太后都吓住了。极力劝说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先帝也说以日代月,守孝二十七天即可。
谁知刘彻那厮竟然公然掉眼泪,言:“朕不能负先帝期望,先帝大善,朕身为人子,只能以孝为敬。”
丞相卫绾,以前的太子太傅,在刘彻登基后,就启用为相。虽然刘彻并不喜欢卫绾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但为表示其三年不改父道,安抚太皇太后之心,还是决定以他为相。
卫绾道:“陛下大孝,天下皆知,实为百姓之楷模,然陛下为天下之主,当以天下为重,切不可孤行。”
三年吃素,且不说皇帝受不受得了,就说三年整个大汉都在重孝,容易让人意志消沉,匈奴还在旁虎视端端呢。
太尉窦婴也跟着劝说:“先帝在文皇帝驾崩之时,也是遵从遗旨,以日代月,才有天下大善,望陛下效之。”你老子都是这样守孝的,你却不一样,这是不孝敬你父亲在,还是不孝敬啊。
左劝右劝,刘彻终于允诺,但却说:“朕实心难安,随以日代月,但朕还是决定朕心守一年。”
大臣一看,这样也可,只要不形式上弄得大家都不好,你自己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于是君臣达成一致,也就转向别的事情。比如升职诸人除了太皇太后都要迁宫。
东宫中,阿娇并不知道朝廷之事,景帝驾崩让她伤心不已,直到如今还有些消沉,连封后也只是让她淡淡一笑。
倒是东宫诸人很是高兴,沉稳如楚云都有些喜形于色,更加不要说其他的人了。在阿娇借口发了一顿脾气,才让众人清醒了一些。
这天楚云看着阿娇恹恹的,才小心的走过来,说:“中宫,不知我们可要提前将东宫物品整理好?”
阿娇一阵烦躁,说:“先不要动,我和陛下谈过再说。”
楚云这才看出来,合着她的这位主子不想住椒房殿啊?这可怎么行大汉开国以来,椒房殿可是皇后地位的象征。于是就开口苦口婆心的劝说。可是阿娇压根就当没有听到。
楚云都有些着急,想着要不要让大长公主来一趟。阿娇却说:“楚姑姑,不要惊动母亲,目前我和陛下都在守孝,能不大动,就暂时不要大动。”
刘彻说过他要守孝一年,东宫诸人自然不敢违背,必须跟他一致,所以阿娇才有此一说。
楚云无奈,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私底下和江氏及四姝说:“你们也劝劝中宫,这事可不能儿戏。”
嫁过人的江氏是清楚夫妻之事的,笑着说:“楚姑,你也先别着急。中宫一向足智多谋,心中自是早有打算。我们做婢子的听着就好。”劝谏都不行,说明皇后心中有数,或者是拧着了。难道是寒心下药之人没有处理?
楚云恼怒,说:“江姑,你怎的也这样?中宫这是气上了,这事可不是小事。”
“中宫皇后玉玺都已经到了,不就是一个宫殿吗,有甚好在意的?”
楚云冷笑道:“不光是玉玺还有正宫才是中宫之所在,江姑只怕是糊涂了。”
阿娇知道现今之人都是讲究风水,椒房殿地处后宫主殿正中,被拱卫着,自然绝佳的好地方。可是她就是不想进去,前世她倒是进去,不照样被废,可见光风水是不行的,得看人。
并且她真心厌恶椒房殿那个地方,时刻提醒着她的愚不可及。好好的金屋藏娇,后来竟然变了味。
再说自从嫁给刘彻快一年了,回想起来,他竟然比前世还要宠着自己,真有些真情真意的味道。
可是下药事件她都知道罪魁祸首了,他怎么可能还不知?反而还升做了长公主,到底意难平,也想试试他的底线。以方便以后行事。
主意已定,就叫楚云几个不要再为此争吵,她自有主张。
看阿娇坚定的眼神和冷淡的表情,楚云知道她这是生气了,只好放下。
刘彻现如今意气风发,以日代月的守孝早已经完成。但是他自己说道必是要做到的,所以每天即使回宫,也绝对不会同床,但是却也会抱抱她。也算夫妻之间的亲近了。
现在诸事虽多,但是刘彻早就开始处理朝政,倒也不会手忙脚乱,甚至每天回宫的时间还比较早。
这天夕阳刚落山,他就回到了宫中。看着阿娇坐在榻上看书,慢慢踱步过去,道:“娇娇,你现在可以慢慢收拾宫中之物,母后准备移到长乐宫中,你可以住进椒房殿了。”
阿娇低下头,咬着下唇不吭声。现在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不能再等了。眼看王娡都快准备好了。
刘彻眯着眼睛道:“听说你不让侍婢们收拾,怎么不想住椒房殿吗?”
这话真是深意无限啊,周边伺候的楚云等几个吓得立即跪了下来。阿娇反而不慌不忙了,对楚云等说:“你们都下去,我和陛下说说话。”
楚云担忧的看了她一眼,才后退着离开大殿。
阿娇看着刘彻的眼睛,认真的说:“彻儿,如果我说我真的不想住进椒房殿,你相信吗?我只是觉得只要彻儿爱护于我,哪里不是我的中宫呢?”
第61章 外戚外戚
刘彻看着她的眼睛,嗤笑一声,才道:“阿娇,我还真是不明白了,椒房殿哪里惹到你了?”虽然高祖并没有严令椒房殿为中宫,但是自大汉开国一来皇后就在椒房殿呢,椒房殿就和皇后等同。
阿娇低下头,闭目不语。
刘彻梦的用手捏住她的下巴,圆润的触感让他有些爱不释手,阿娇的脸庞不如现下时兴的美人必须有瘦瘦的脸庞、尖尖的下巴、楚楚可怜的样貌才是真正的美人。阿娇从小都是如银盘一样的脸颊,可是这张脸一笑配上星辰一样的眸子,熠熠生辉。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阿娇看着刘彻有些痴迷的眼神,有些奇怪,她的样貌并没有变,甚至身体比前世为了保持健康,圆润不少,可是前世哪怕是情浓的时候,也没有见到他如此的眼神,最多是赞美几句:“娇娇真是美丽。”
她哪里知道所谓相由心生,绝对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前世她一心爱慕刘彻,对他周边稍微有点姿色的婢女都看不惯,更加不要说刘彻出宫寻欢了。偏偏刘彻半句安心的话也不说,导致她越来越忧心,以致于样貌也变得越来越刻薄。
而这世她早已经放开心绪,不为旁人所扰,就显得心宽体胖,旁人看到就会愉悦一些,再加上她一般都是笑语盈盈的,所以更是让她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也就让她的样貌更加的难堪。
下巴再她手里动弹不得,她索性也懒得动弹,直视着刘彻的眼眸,道:“只是不喜欢。”
刘彻毕竟心智坚定,早就反应过来,却也不放开她,道:“那是皇后宫殿,你一句不喜欢,难道就否则的椒房殿的地位,只怕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不悦不说,以前的皇后后人只怕也不喜,娇娇,你可考虑了。”
阿娇叹了一口气,道:“知道了。”外祖母的确是以皇后之尊住进椒房殿的,她不能置外祖母的颜面于不顾。不过她明白了刘彻的底线,刘彻果真还是如前世一样,对大汉江山看得比任何都重。这样子就好,免得她做了无用功。
刘彻放开她,看了她一会才说:“椒房殿你有不满意的,你可以叫少府来,改建成你喜欢的。”
阿娇摇摇头,说:“不用,母后住得好好的,我再去看,母后只怕会生气。”
“也好。”刘彻看到她神色放松,才说。然后拿起她刚刚看重的书,漫不经心的说:“南襄侯明日来宫中谢恩,他是你救起的,你见见吧。”
阿娇有些惊讶,薛植在这次叛乱中立下大功,被封为南襄侯,食邑一千八百户。虽然离万户侯还远,但是他如今的这个年纪已经崭露头角,前途已经不愁了。原本她是想着等过些时日瞧瞧叫人去看看他的。谁知刘彻竟然允许她去见他,并点出救命之恩,这就是将他归于她了。
难道他不怕结党?这可是刘彻以前最厌恶的吗?他恨不得没有外戚,可是外戚又的确比有些人好用些。端看帝王如何平衡了。还是说刘彻已经有如此自信了?可是刘彻手上也只有一半的虎符,还是这次淮南王叛乱之时,拿回手上,另外一半自是在窦太后处。
她现在有些看不透他了。前世她和他总是吵架,也是因为他郁郁不得志,受制与长乐宫,对她也是百般防备。如今竟然允许他见一个掌握兵权的大将。
她笑着说:“既是准备迁宫,我就没有时间见他了,陛下训斥即可。我当日也只不过顺手罢了,算不得什么。”
刘彻还是那副不在意的模样,说:“迁宫叫下人去做就好了,见见他让他叩谢大恩,也不费什么时辰。”
阿娇见他这样说,也就不再推辞,“诺。”她亲自见自是比叫侍婢去见,效果好得多。现在之人深受圣人言论,对忠义恩情看得很重,忘恩负义之辈想怕高位只怕是不能了。薛植见了她,以后哪怕她被废后,他仍旧会被贴上陈阿娇的标签。不出力是不行的。
这件事就揭过了。阿娇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刘彻道:“前些时日,盖侯夫人递出牌子求见母后。母后未见。今日又递到我这里了。我该如何?”
先帝驾崩之时,王儿姁行事,实在是大不敬。后来阿娇才知道事情始末。原来当日,本来大家哭灵哭得好好的,王儿姁突然发难,数落王娡为皇后一来一系列罪状,包括毒害先帝御嫔,不虞庶子等。
王娡自是恼怒万分,连连呵斥。由于先帝遗躯周边都是妃嫔及宗室,下人都在外一层呢,两个隔着又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王儿姁。
王儿姁竟然不顾身份,直接就挠上了王娡。王娡一直躲避,可是众人都呆愣住了,就让王儿姁趁势抓住了头发,口中一直喊着:“王娡,一人做事一人当,你害了我,我不计较的,但是你害我孩儿,我就不能容了。”还大声对着宗正说:“刘姓皇室都在这里,以后要是我四个孩儿不幸身死,记得都是这个毒妇害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