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回来了
更何况,还有年关祭祀,宴请诸多亲贵大臣,诰命,宫中也要摆宴,林林总总的,需要花费银子的地方可不少数。
还有一个月才过年,这账面上,竟然已经是亏空了!
叶倾啪的一声合上账本,这一位徐皇后,莫非连面子情都不做了?!
第144章 诡异的账册
叶倾深呼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火气,先看看账本本身账目有没有出入,抓了实据再去找徐皇后算账。
她把张姑姑叫了来,两个人一人分了几本,从头开始核算,这些账本子,叶倾以前打理宫事的时候也常看,不过后来身边的几个女官培养起来后,叫她们交叉审阅就可以了,她只最后把把关,这般熬夜看账本,已经很久没有了。
连续看了三本账册,叶倾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从账面上看,各项收入支出竟是毫无问题,且徐皇后颇为节俭,像是徐皇后如今住的坤宁宫,月耗火烛不过数百根,比叶倾当年动辄上千已是少了许多。
要知道前后两位皇后住的可是同一座宫殿,没道理差这么多的,这只能说明徐皇后每日里早早上床,且宫中很多地方的长明灯也撤了。
连续看了两个时辰,叶倾也有些疲了,她抬起头,揉了揉眉心,看向了一旁侧了身子坐着的张姑姑:“姑姑可有什么发现?”|
张姑姑亦是眉头紧锁,犹豫着道:“老奴翻了几本账册,收支不但平衡不说”
“而且还极为节俭,身为后宫之主,皇后娘娘一季不过只做了八套新衣”
叶倾不禁侧目,像是京城中一般白身的富贵人家,家里的奶奶们一季也至少做上四套新衣,更不用说官宦人家了,十几二十套都是常有之事。
她这位便宜婆婆,也忒是节省了。
这般节省下,账目还能出现亏空,简直是不可思议。
叶倾一头雾水,只觉眼前迷雾重重,手里的账册也久久没有翻动,实在是事情诡异之极。
张姑姑小心的打量了叶倾几眼,试探着道:“老奴倒是觉得有一点不大对劲的地方。”
叶倾立刻抬起头,满怀期望的追问道:“什么地方?姑姑快说来听听。”
张姑姑干脆的合上了手里的账本,又把叶倾手里的几本也挪了来,数本放到一起,不过一尺来高,她指着这一摞账本轻声道:“老奴昔日里在孝贤娘娘身边,您也是知道的,年关岁尾,孝贤娘娘也叫我们帮着查账来着,老奴记得,账本动辄都是上百本的,可您看,现下却只有三十多本。”
顿了下,张姑姑犹豫着又道:“老奴方才大致浏览了一番,非是账册数目不对,而是这账本的进账似乎少了许多。”
叶倾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怪不得她怎么看都不对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徐皇后手里的银钱一开始就少,那她再怎么节省也是有限,账目不亏空才怪!
叶倾这下有了眉目,干脆的把所有的账本都捧了过来,一册册的翻了过去,又另备下了笔墨,在旁记录,这次她不为对账,只为了看清楚宫内有多少银钱收入,倒是快了许多。
转眼之间,就已经统计出了眉目,庄子二十三座,铺子三十二间,另有田地万倾。
比她当年,少了足足一半还多。
难怪!
只是叶倾也有些不解,这后宫的诸多产业其实说白了就是不断的娶皇后带来的。
内务府出了聘礼把皇后聘过来,皇后带来的嫁妆必然多于皇家出的彩礼,皇后在世的时候,这些就算作她的私产,等去世,就归到后宫的公产了。
当然,若是有喜欢的皇子皇女成亲,也会贴补一部分,但总体上,后宫拥有的产业,应是越来越多的。
叶倾估摸着,现在徐皇后手里掌握的资产,比正常情况下少了足足三分之二才对。
那问题就来了,这少掉的产业,都哪里去了?
叶倾再次凝神,把手里记录下来的庄子和铺子仔细的看了一遍,出乎意料的,这些庄子和铺子的名字大多陌生的紧,倒不似她当年掌握的那些产业。
倒好像她当年掌握的产业,被人隐遁了一般。
叶倾不由笑了,进宫半个多月,倒是比在定国公府的时候好玩多了,这才半个多月,就出现了这么多的谜团等着了。
叶倾的手指曲起,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击着,到底是谁,竟然如此的胆大妄为,竟然在她去了以后,贪墨了她的产业。
太子妃,皇后,皇太后,数十年的积攒,叶倾的私房已经足够丰厚,除分了些给叶家的子侄外,一部分注定陪葬,另外一部分,她也大大方方的归入了宫里,没有准备挪用。
现在可好,她不动手,别人动手了。
叶倾轻笑一声,她倒是想看看,谁的胆子这么大。
叶倾站起身,喝道:“备车,本宫要出宫一趟。”
身为太子妃,虽然面子上要对皇后伏低做小,身份上却自由多了,至少出入上,比皇后宽松许多。
叶倾换了一身简单利索的绛紫丽纱裙,外面披了件白裘披风,只简简单单的插了支玉钗,便扶着张姑姑的手,坐上了马车。
她准备去那些产业看看,庄子都在城外,她出宫尚可,出城却也不便,所以叶倾这一次,准备去城里的几间铺子看看。
当年她手头上最红火的几间铺子可是都还记得呢。
叶倾直接拿了太子的腰牌,很顺利的就出了宫,一路奔向了东大街,这是整个梁京最奢华的一条街。
说是奢华,而不是繁华,是因为在这里做买卖的背后都至少有一个侯府撑腰,没有一定的底蕴,连三品大员也买不下来这里的铺子。
街道很宽,足可容纳五辆马车并行,一眼望去,街面上却冷冷清清,没什么人气,只有三三两两的马车偶尔擦肩而过。
铺子和铺子之间间隔甚远,每一个铺子都几乎是一个小宅院。
看着没什么客人,每一笔生意却都是大单,在这里,能找到整个大梁最好的布料,最晶莹剔透的玉石,走进一家酒楼,甚至能在这冬日里端上一盘水嫩鲜活的荔枝。
叶倾要去的,是一家珠宝楼,在这东大街上也是首屈一指,打从前朝起就是赫赫有名的商家,百年的老店,当年也是前朝皇帝的私产。
马车在金玉满堂的牌匾前停下,叶倾手尖微挑,掀起了车帘一角,一眼望去,这金玉满堂的牌匾经过了数年的风吹雨打,却依然簇新,可见平日多有维护,站在门口的两个堂倌一身短打青衫,袖子领口露出了雪白的内衫,长的也颇为清秀。
只这一眼,便知道这金玉满堂如今也是经营极好。
两个堂倌也是极有眼力的,一看马车停下,瞧着青色篷布挺不打眼,仔细一看,那车辕可是最好的花梨木,车轮黝黑沉重,也当是铁精一流。
一般的人家能得个一块半块的花梨木,都如获至宝,留着给闺女出嫁做家具用,大小也就打个妆匣,侯府王府打个架子床,那也是给侯爷用的,谁舍得拿出来做车架。
还有那铁精,兵器里掺上一点,就极为锋利,这家可好,竟拿出来做车轮了!
这辆马车明明白白的写了四个字权贵之家。
不但有钱,而且极贵!
一定是大梁最上层的那三五家之一!
两个堂倌中的一个立刻朝着店里跑去,片刻后,叶倾的前脚才下了马车,金玉满堂的大掌柜就亲自迎了出来,态度亲切和蔼:“夫人可是逛的累了?小店备有清茶瓜果,还请随小的入内歇息。”
叶倾从善如流的跟在了大掌柜的身后,张姑姑亦步亦趋的跟在了身后,几人直接上了二楼。
叶倾坐定,环绕了一圈,见这雅间布置的十分舒适,墙上挂了几副前朝的水墨山水,桌子上摆了盘洗净的葡萄苹果,看着很是喜人。
捧到手里的茶水也是刚刚好,温度不热也不烫。
叶倾点点头,却没说话,张姑姑上前一步,笑道:“我家奶奶这次来,是想选几样首饰给闺中的好友添妆,店里有什么好的,尽管上来,我们奶奶不怕贵,就怕你们的货不够档次。”
大掌柜的激动的全身都抖了起来,大客户啊,这绝对是大客户啊!
他立马又弯下了半个身子,口气却异常自信:“奶奶放心,小的敢保证,小店的宝贝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说句不好听的,大梁后宫里的娘娘们戴的也未必比的上我们店里的!”
叶倾和张姑姑对望一眼,张姑姑不以为然的道:“百闻不如一见,是骡子是马,掌柜的还是拎出来遛遛再说!”
大掌柜的立刻张罗起来了,很快,五个宫装美人鱼贯而入,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蒙着红布的托盘。
大掌柜的一掀第一个托盘,一套雕的美轮美奂的玉饰出现在了叶倾面前,一对手镯,加上一对耳环,还有一支玉钗,看的出来,这几样都出自一块玉石,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确实是难得的精品,连张姑姑也忍不住点了点头,这掌柜的,倒是没有说谎。
第二盘又是倾城之作,这一次是一套珍珠头面,中间那只凤钗最是惹眼,凤凰口中衔着的珍珠足足有小儿拳头大小,实在是难得。
叶倾笑了,看了这两盘首饰,这家金玉满堂如今的主人是谁,她已经确定了。
第145章 养肥了,再宰
张姑姑本为孝贤皇后身边的女官,纵是见多了各式宝贝,此时也不得不赞上一声,这头两个托盘里的翡翠头面和珍珠头面,真真稀罕。
翡翠的水头足,珍珠也够圆够大,最难得的还是能凑出这么一套来,就这两套头面,做郡主公主的压箱也绰绰有余。
张姑姑不由嘀咕道:“这头两个就这么稀罕,后面三个,真叫人不敢想了。”
叶倾笑了:“这样的奇珍,哪那么容易就出来这么多,你且看着,下面几样,定然逊色许多。”
那掌柜的一直都是满脸堆笑,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此时闻了叶倾的话,不由抬起头,仔细的看了这小娘子一眼,可惜帷帽挡的严严实实,依稀只能辨别出这小娘子的年纪还不甚大罢了。
掌柜的笑道:“夫人所言甚是,后面几样虽也算是稀罕之物,比前面这两种却是不如了。”
说着,他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把后面三个托盘的红布都掀了开来,第三个托盘上是一对八宝琉璃钗,比前两样材质稍逊,却也不俗,第四个托盘是一个莲花香托,莲叶斜斜的做了底,半只莲藕摇曳伸出,用的时候只要把香插在莲藕里,香灰自然就落在莲叶上了,这香托式样古朴,颇有奇趣。
最后一样却不过是对掐丝金镯子,胜在手工精妙,细如发丝的金丝一层层的缠绕上来,偏中间还有金珠子滚来滚去。
张姑姑也笑了,这金玉满堂的大掌柜打的什么主意,连她也看出来了。
这前两个托盘里的头面贵重无比,价格定然也是不菲,拿出来不过是为了叫她们了解下金玉满堂的实力。
估计满京城的权贵算起来,买的起的不少,舍得买的却没几个,也只有那些格外疼女儿的,会买回去当压箱底的宝贝。
叶倾一进来就说了,是给闺中好友添箱的,这种闺中密友,意思到了也就行了,不会添这么贵重的玩意。
所以后面这三样,才是掌柜的真心推销的物件。
掌柜的笑眯眯的道:“小的也不打诳语,也不和奶奶要谎了,奶奶第一次来,咱们就图个日后长久,这几样玩意,小的都可以打个八折给您,这第三个托盘的八宝琉璃钗实价八百两,那莲花香托取个意趣,只要五十两,最后这对金镯,手工不易,要二百两。”
叶倾微微点头,金玉满堂倒是会做生意,高中低档,一应俱全了,还真是照顾了客人的面子。
她轻轻喝了口茶,慢条斯理的问道:“不知道这前面两个托盘的头面怎么卖?掌柜的不妨开个价出来。”
金玉满堂的大掌柜一下愣住了,他做了掌柜的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走眼过,难不成这小娘子年纪轻轻,竟是个财神爷不成?!
大掌柜的犹然难以置信,态度却不由又恭谨了三分,“既然奶奶开了口,小的也不打幌子,这两套头面,底价都是五千两,少一文钱不卖。”
叶倾点了点头,淡淡的道:“伽罗国进贡的翡翠,高丽国进贡的珍珠,倒也值这个价了。”
大掌柜的笑脸一下就僵了,这,这位是哪里来的高人,连这两套头面的底细都看出来了!
叶倾微微一侧脸,张姑姑立马上前,直接就掏出张万两的银票递了过去,大掌柜的稍稍一看,就知道是四海钱庄开出的通存通兑的票子,登时喜上眉梢,连声道:“快,快给奶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