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半天,见桔子不说话了,就催道:“说什么呀?”
桔子咬了咬牙,才说:“就让他们说,赵泰安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问没长多少,身体却坏了。连,连传宗接代的物件都不成了。江春儿想趁过年的时候,骗自己亲侄女来过活寡,却被人家识破了,打了出来。”
宁氏和江浩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桔子。过了好一会儿,宁氏才问:“桔子,这些事儿你是从哪听说的?”她不知道自己天真的小女儿,什么时候连这种夫妻之事都懂了。桔子却没听明白,宁氏话里的意思。她笑着说:“这不是造谣的吗?”宁氏咬了咬牙才又问:“那个传宗接代的事情,是谁教你的?”
桔子这才发现,自己又说漏了。这个时代没什么性教育,男女之事儿,大约都是女孩出嫁之前,由母亲或者亲近的女性长辈,临时做个简单的培训。只要新婚之夜。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洞房一过,*上的事情也就水道渠成了。桔子刚十三岁。虽然亲事说的热闹,可是实际操作。可没有人会教她。
好在桔子在自己家人面前,早就错漏百出了,弥补也不是一回了。她眼睛转了一圈,就装作害羞地说:“年前,村里的王家姐姐出嫁。我不是去陪她的吗?我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她在看书。我一进去,她就把书藏好了。王家姐姐又不识字,什么书藏得那么宝贝。我一时好奇。就趁她不注意拿出来看了一看。上面好多男女,差点没把我给羞死。”
那个年前嫁女儿的王家,跟桔子家关系不错。按村里的习俗,女孩儿出嫁前,村里要好的姐妹要去闺房陪她。也算是跟她作个告别,以后她就嫁作人妇,闺中姐妹见面就没那么方便了。王家要巴结桔子家,就把桔子也请也过去。桔子这会儿正好把她拉来作借口。
宁氏看着桔子,有些无奈。她早就看出桔子的害羞是装的了。最后,她还是轻声说:“以后。不准再提这种事情。也不准你随便翻人家新嫁娘的东西。你也不小了,要知道忌晦。”桔子见轻松过关,不在意地点头说:“好啊。”宁氏一看桔子的样子。就知道,她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宁氏还想接着教训,却没江浩拦下来话头。他对宁氏说:“娘,现在不是教训桔子的时候。你先让桔子说说,我买通了那些地痞之后的事儿。”桔子也怕宁氏教训,忙接着说:“哥,我们只要牵扯住江春儿的精力,倒不必真把谣言宣扬开去。你让那些地痞就在赵家附近,传一传这话就行。一二天里面。让他们想办法,把这些话传到江春儿的耳朵里就行了。哥。这事儿牵连到了赵泰安,但是他也不能算是无辜。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倒不必真的毁了他。”
宁氏有些担心地说:“我们样说。春儿一定能猜到是我们做的手脚了。她要是来闹怎么办?”桔子信心十足地说:“娘,你放心。只要江春儿有一分灵醒,就不会跑来闹的。她也同样没有证据。要是她把前面的事情,牵连进来。那我也就是晚嫁几年,她这辈子都未必娶得上儿媳妇了。”
宁氏明白桔子的意思。这事儿要是真的宣扬开去。江春儿怎么否认,都没多大用处的。但凡是痛女儿的人家,都不会让女儿冒着守活寡的风险,去嫁一个并不算出色的人。宁氏有些说不出话来。这个计策实在有点毒辣,搞不好会毁了赵泰安的一生的。好在,桔了也嘱咐了江浩控制谣言传播范围。才让宁氏心里舒服了一点。
江浩又说:“等这些谣言传到赵家。咱们那个姑夫也不会让江春儿再乱来的。姑夫虽然没什么担当,可是绝对不笨。”宁氏也点头说:“浩儿说得有理。我只想着江春儿了,倒把妹夫忘记了。要是妹夫知道,春儿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会让她好过的。妹夫再软弱,对自己的儿子也应该是护着的。”
江浩想了一想,又问:“桔子,江春儿这边儿,算是解决了。但村里的谣言势头已成,一时半会可停不下来。”桔子笑着说:“村里的人也是多半是妒忌咱家,给他们点好处,他们就不记得我的事情了。”江浩愣了愣,说:“又要花钱买?”桔子冷笑着说:“用钱买不来的东西还真不多。不过,这钱也要会用才行。”
江浩有些不太明白,问:“这个钱怎么花?难道是给那些传谣言的人,一个人一点,让他们不要传了。”桔子不禁笑了起来,说:“那不正说明我们心虚。只怕这谣言传得更快了。”桔子见江浩被笑得有些脸红。她收敛起笑容正色说:“哥,我们家发起来得太快,根基太浅。在村里也实在是风头太盛。就算是能借穆府一点力量,在外面,别人不太能欺负我们。可是在村里,咱家就孤立了。这次江春儿散布谣言,传播得这么快,也是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看咱家的笑话呢。”
江浩有些为难地说:“这个却是难办了。咱家就算是买了不少地,又有生意。也是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咱们也不可能平白分给他们。他们要排斥咱家,咱们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总是过几年,他们都习惯了,又能从咱家的产业上赚到钱,才能了结的。”
桔子淡淡地说:“只是熬时间,这个办法太消极了。咱家赚了钱,不能白给村里发钱,却是可以回馈乡里的。我想要在村里办一家学堂。”江浩有些吃惊地说:“咱们村不大,也不富裕。就算是你办学堂,也不会有几个人来读的。”桔子说:“我想办的是免费学堂。”
江浩还是摇头,说:“读书人束脩虽然是占大头。但平时的笔墨纸砚,各项考试的费用可是不少。就算是你办的学堂可以免了束脩,可是能读得起书的,还是少数。而且长宁镇的秀才就很少。你根本找不到,肯到咱们这个小山村教书的人。还办学堂还要县里教谕的同意,要不你也拿不到考试推荐的名额。”
桔子解释说:“哥,你弄错了。我不是要办像镇上那样的学堂。我只是想让咱们沿山村的孩子们,都能识字,会简单的帐目计算,出门不至于做睁眼瞎。以后,就算是去打长短工,也算是有些长处。所以先生并不难找,只要是读过几年书的,哪怕不是秀才,也能胜任。咱们长宁镇读书人虽然不多,找个把一直考不上秀才的老书生,倒也不难。”
江浩想了一想说:“这样的话,先生虽然不难找。可是能有人来读书吗?”桔子说:“我免束脩,免费供应笔墨纸砚,肯定会有人来的。大家应该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认几个字。以前是因为大家穷,学堂又远,大伙实在是读不起书。现在有机会了,只怕家里附合条件的孩子,都会送过来。我要让,整个沿山村的人都议论这件事儿。也要让,沿山村的人都能念咱们江家的好。”
宁氏有些咋舌地说:“桔子,你这手笔可大了一点。这要花多少钱哎。”桔子对宁氏说:“我早就想办这件事儿了。上次那些灾民,有很多人家里有孩子,还有几个人直接就是孤儿。我就是想开个学堂教他们识几个字,但是一直没空。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办起来,也让沿山村的人一起沾个光。”
这时,突然江常安的声音,从后面传过来,说:“这是好事儿。只是要花多少钱,桔子你算过没有?”桔子回过头去,却是江常安回来了。桔子忙把江常安迎了进去,给他倒了杯水,才说:“花费不算太大。地方我们可以去找李亦溪,让他划出一块。这是村里的文教事业,他拿出一块村里的公共用地,也是应该的。剩下的,我打算从咱们家的生意里,拿出纯利润的一成,做为学堂各项开销,应该足够了。”
江常安算了一下,点头说:“这倒也够了。只是想要考科举,取功名的人怎么办?按你说的,请得先生可不够分量。”L
☆、第一百八十一章 办学
桔子笑着说:“我们只收六到十五岁的孩子,但是每个人最多在学堂读三年。我算是办个小学,还想要往上读的人,可以去镇上学堂。那些想要取个功名出身的,读书读个几十年的也有,我这里也贴不起。”
宁氏心里还惦记着谣言的事儿,插话问道:“这样,村里的人就不议论你了吗?”桔子轻声说:“明天,爹和娘就去找李里长说办学堂的事情。然后,找上舅舅,咱们一家人把风声传开。那时,村里的人关心的重点,就应该是学堂办在哪里,自己家的孩子有没有资格占这份便宜。我的那一点事情,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
江常安刚从煤场回来,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问起来。桔子怕宁氏再说她不知羞,却不肯说了。江浩见桔子难得做出一付老实的样子,笑了笑,对江常安把事情说了一遍。江常安越听脸色越难看。等江浩说到,娘三个想出来对付江春儿的办法时,更是有些不知所措。
他喃喃地说:“这要是真让赵泰安娶不上媳妇,岂不是有伤阴德?”宁氏一直担心,江常安不想下狠手,对付江春儿。见他果然说了出来。宁氏立刻作色说:“你怎么不担心桔子嫁的不好?你要是有更好的办法也行。”江常安低下头不说话了。
桔子柔声说:“爹,我们也只是自保。我哥会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只要不出差错,那些难听话,也不会传得太广。另外,咱们家办免费学堂,不是也在积德。几年下来。咱家也就能担上一个耕读传家的名声。一点无所谓的谣言,别人也不会轻易相信了。”
江常安眼睛有些亮了起来,小声对说:“耕读传家呀。那咱家那些买卖怎么办?”耕读传家是这个时代。对一个家族最高的赞誉了。江常安虽然被桔子说得心热,但却不太想信。自己家能做的得。他原来的最高理想,就是买几亩地,老老实实地种地,这士农工商,农人是排第二位的。后来,他被桔子说动,去经营了饭铺,虽然钱是赚了不少。也受人奉承,反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了。
江浩见江常安被桔子一句话,转移了注意力,就对着桔子耳边,轻声说:“镇上的事情,宜早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这事儿不难办。我赶马车去,来回很快的。桔子瞥了江常安一眼,他还在低头纠结铺子的事儿。现在他既舍不得放弃铺子的收益,也舍不得桔子提到的好名声。
桔子趁江常安没注意她,轻声对江浩说:“好。你小心些。别把自己露出去。”这事儿对江浩有一定的风险,要是别人知道,他凭白造自己姑姑和表哥谣。那读书人的名声也就搭进去了。江浩点头说:“你放心,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说完,他就快步走了出去。
江常安见江浩要走,忙叫住他,问:“浩儿,你去哪里?”他下意识地不想让江浩,离开他的视线。桔子笑嘻嘻地对江常安说:“爹,我哥是去替我办事儿,你别管他。爹刚才在担心什么?”江常安又被桔子转移了思路。轻声叹息着:“咱家给村里办学堂,攒名声。但是。咱家那些铺子总不能没人管。到最后,也是个地位低下的商户。”
桔子摇了摇头。对自己不开窍的便宜爹,简直是无语。她对江常安说:“爹,哪个大户人家是全靠田地产出过活的?也不过,那些人家的铺子都是由自己家的奴仆管理的。爹爹也该培养一些可靠的人,能接手珍味馆的生意。以后,爹就不用参与珍味馆平日的经营琐事儿,只要看看帐薄就行了。
江常安低着头想了一阵,越想眼睛越亮。等他想明白了,就急着找江浩一起,跟他到李亦溪家里去。他觉得江浩是读书人,办学堂的事儿,江浩能说得更清楚一些。可是这时,江浩早就赶着小马车去了镇上。江常安郁闷得不行,却拿自己的一双儿女没有办法。也只能默认了桔子的办法。
江浩到院子里之后,并没有急着走。他是一个书生,平时在镇上就是学堂、珍味馆、金雪园几个地方。他基本就没跟长宁镇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地痞打过交道。他早就想好了,直接奔小东子的房间。江浩对他细细嘱咐了,才带着他,坐上马车去镇上。
小东子是在长宁镇长大的。自从叔叔病了之后,他就想方设法挣点钱。但是他年纪又小,又没有什么靠山,找到的活都是最底层的。也是最受这些地痞盘剥的。时间久了,他对这些地下势力关系分布倒也有些清楚了。江浩让小东子带着,直接找到江春儿家附近,地痞流氓的小头头,许了他五两银子。
那小头头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会让江春儿家附近的人,都知道赵泰安是个不能人道的。而且会让江春儿以为,这事儿已经传遍了长宁镇了。
江浩的动作确实很快,回来的时候还赶得上,陪江常安一起去李亦溪家,商议在村里建免费学堂的事情。这对李亦溪来说,是有名声有功绩的好事儿。他一听立刻表示全力支持。并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