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殿试后,江浩名次又进了一位,变以了第八名。但是江浩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进翰林院。他被秦王要到了兵部。现在国家正有战事,兵部的权力很大。新进的进士们都很羡慕江浩。江浩心里却有些不安。因为云泽洋的原故,他对京城诸皇子间的争斗也有些耳闻。他并不想这么早就参与进去,但是秦王的这个举动,明显地就是替他打上了记号。
江浩不太情愿地去兵部报了到,几天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现在前方的战事胶着,兵部的人员实在不足。江浩就是才去的,也被安排了一大堆任务。现在天气已经越来越冷,北方更是已经进入冬季,前方军队的冬衣是刻不容缓。只是国库空虚,原来时局紧张的时候,户部还能全力以赴,挤出一些钱粮物资,来保障前线供应。
现在眼看着战线稳定了,户部就叫苦连连,无论是前线需要什么,在户部这里都折扣的十不存一。这导致了前线提出来的军需越来越多,而户部也越来越供应不起了。秦王知道,国家困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二皇子鲁王也不希望穆佑轩再立功。户部可是他的地盘。现在天气日渐寒冷,大军所需的冬衣已经是刻不容缓了。秦王进宫地皇上那里说了几次,皇帝最后派皇四子宁王宋珞璇,到户部备办大军冬衣事宜。
宁王一直表现得胆子很小,接了差使之后,也是一幅唯鲁王马首是瞻的模样。鲁王却知道,这是皇帝给他的警告,要是他这个对大军冬衣的事情,还是卡着不办的话。这个户部就要由宁王接手了。宁王对这个差使也很积极,他虽然对鲁王还是早请示,晚汇报的。但是,每天还是会对鲁王说一句:“二哥,你看我什么时候去置办大军冬衣?”
鲁王每次都不耐烦地说:“你要是着急,就去户部的库房扫一扫,看看能不能凑出这笔银子?”三天后,两个人又被皇帝叫去骂了一顿。出来后,宁王就对鲁王说:“二哥,你别怪父皇着急。现在北方实在冷得太快,听说军中已经冻死人了。咱们也不能真让大军都冻死,让蛮族打进来不是。”
鲁王怒道:“你当我不知道大军冬衣重要。但是手上无银,我也没有办法。三弟那里就知道催催催,也不算算,这三军的冬衣做起来要多少银子呢。他当户部的银子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宁王怯怯地说:“二哥,我们银子不够集中定制的话,要不,我们从京城的成衣铺子里征收一些。”
鲁王眼光一疑,看了宁王一眼,很快就笑着说:“没想到四弟到是个有主意的。这分开征集也是个办法。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必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只是,铺子多了,这冬衣的品质却不能保证了。”宁王轻松地说:“这倒不难,只要二哥派几个心腹去各个铺子坐镇,小弟再帮忙看着点就是了。”
鲁王有些弄不明白宁王的心思,只是含糊地说:“我再想想吧。”鲁王回去跟心腹谋士们商议了一番,都认为这件事儿,不能再拖下去了,皇帝已经下了警告,再拖下去害大于利了。宁王的提议虽然不太靠谱,却是一个办法。只是就算是分开办理,也不能分的太散,京城里能接这么大的定单的铺子,都有不差的背景,也不能太过搜刮。
这时,就有人向鲁王出主意说:“军中冬衣的事情,皇帝既然已经让宁王帮办,不如就交给他了。我们选好铺子,尽量压低价格,延后付款期限。至于冬衣的质量,交给宁王就是。”鲁王有些犹豫地说:“要是宁王认死理,非得要品质好的冬衣,那么时间来不及不说,人我们也是得罪了,这不是两头不讨好。”
那人又说:“这倒不难。我们只要放出不在意冬衣品质的口风,就行了。到时候,要是宁王不开翘的话,就让宁王背黑锅就是了。”鲁王心里满意,但面上还是摆一摆他大楚皇子的身份,说:“这不太好吧。我大楚朝的将士们正浴血奋战,这批军衣要是不能替他们保暖防寒,我岂能不心中有愧。”
那谋士在鲁王撇清,知道他心中已经同意,就说:“鲁王说的是。是我们小人了,这冬衣的品质,我们尽力维持就是了。总是户部库中无银,向各方征集冬衣也是权益之计。只能让京城的百姓多承担一些了。”鲁王掩面说:“也罢。你们去跟这次承担了冬衣的商家说,他们为朝庭解决困难,我鲁王记在心里了。只是国家正是战时,户部的事情太多,这冬衣的事情,让他们尽力奉承宁王吧。”L
☆、第二百零七章 冬衣(下)
鲁王一幅万不得已的样子,走了出去。剩下的心腹相视一笑,开始筛选能赶制冬衣的商家。没多久,鲁王的小厮就送过来了两三家铺子的名字。这自然是要优先安排的。这批冬衣的定价虽然低,但是如果不追究品质的话,还是有赚头的,鲁王自然不肯放弃。
宁王回府后,脸上立即就没了胆怯小心的样子,立刻招人商议。这个把冬衣分散给京城商家的主意,却是他府里连桂方出的。宁王年纪小,刚出宫开府没多久,这个连桂华是他母亲特意派给他的。他自从跟了宁王这后,连出了几个主意,让宁王很得了些好处。宁王现在把他当作自己的第一谋士。
连桂方跟宁王见过礼之后,宁王不等他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他:“连先生,你出的主意,我跟老二说了,你看他能照办吗?”连桂方信心十足地说:“鲁王现在没有什么退路了,也不以失了圣宠,必定会以最快的速度,送一批冬衣上去。我这个主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他只能接受。”
宁王却不太有信心,说:“我说这个办法时,我那二哥的脸都有些黑了。这个办法没办法保证,这批冬衣的品质不说,还要得罪京城的一大批商家。商户的地们虽然低,可是能在京城做大生意的,谁没有一二个靠山?这次关系军情圣意,他们不敢反抗,可要真得罪了他们,就要防着他们对景的时候,给我二哥使绊子了。我看二哥还真是进退两难了。”
连桂方不以为然地说:“现在鲁王最要紧的是能圣宠不衰。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可以解他的燃眉之急了。最多他放手冬衣品质的监督。王爷是钦点协办军中冬衣事宜的。到时候,但凡有问题。鲁王还可以推到王爷头上。”
宁王大惊怒道:“连先生,我二哥必定不会放过,我这个挡箭牌的。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连桂方亲手给宁王斟了一杯茶说:“王爷不必惊慌。鲁王是个贪婪的。军中用品一向油水最多。现在有咱们做他的挡箭牌,他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明天鲁王让王爷做的事儿,王爷尽管答应。我们只要拿住他贪污的证据,王爷最多吃点挂落,鲁王却是彻底没法翻身了。”
宁王还是不太愿意。说:“现在父皇极重视军需。冬衣出了差错,我怎么能脱身?”他当初同意连桂方的主意,主要是想着办法是自己想出来的。自己能在皇帝面前买了好,而出头得罪人的是鲁王。他从来没想过在冬衣上做什么手脚。在大楚朝,战时的军需一向看得很重的,真出了问题。就算他是皇子也吃罪不起。
连桂方轻笑着说:“王爷多虑了。王爷这是第一次办差,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事情做成,鲁王贪没军需用品,拿自己不谙外事的弟弟来顶缸。到时候,皇上最多训斥王爷一顿。心里肯定还会怜惜王爷,被自己哥哥算计。”宁王想了一想,按照皇上的脾气。自己确实吃不了大亏。而且自己平时形象好,皇帝一定想不到自己胆子大的敢打军中冬衣的主意。
第二天。鲁王果然对宁王说:“四弟,现在受灾的地方多,有些地方的税也收不上来。二哥实在忙不过来,这军中冬衣的事情,就全权委托给四弟了。我手下的人也有限,就请四弟多受累了。”然后,他又拿了一叠名单过来,说:“昨天我查了一下户部商税的名册。这里有几个商家能接下军中冬衣的生意,信誉也不错,四弟可以参考一下。”
他说是让宁王参考。宁王却明白,他是非要选这几家了。要不然,这冬衣能不能做出来都是个问题。宁王笑得跟花一样,说:“小弟正愁对京城商家不熟,有二哥的提点,实在是太好了。二哥放心,我一定让这批冬衣保质保量地发往前线。”
那些商家在接到冬衣定单后,看到价格,就纷纷找自己的后台哭诉。这么低的价格,这么大的量,这明明是让他们破产的节奏啊。当这些商家的东家或掌柜,从那些王公大臣家里出来后,就一个个都镇定了。这些钱做好衣服,是亏本的。要是不挑材料,那还是能赚到钱的。要是黑心一点,利润还不低,量又大。这些商家眉开眼笑地回到自己的铺子或作坊,倒让那些伙计,对他们变脸的速度十分佩服。
第一批冬衣很快发往前线。鲁王和宁王也在朝会上,受到皇上的表彰。但是在冬衣发出的第二天,秦王就收到一封匿名信和一个包裹。匿名信是一个小乞丐送到兵部衙门的大门口的。送信的人只说是兵部当差的小书吏,家里拖人带信来。守门的衙役没当成什么大事儿,就把信给传了进去。那名书吏拆开信封,才发现里面除了一张薄纸外,还有一封信。纸上说,这次所做的冬衣,有皇子们的秘辛。要求这名书吏把信传给秦王。
那名书吏一敢隐瞒,就连里面信的封口都没拆,直接两封信一起给了秦王。秦王看了信之后,大怒之下,要去找送信的小乞丐,早就无从寻起。秦王让人按照信中所说,在兵部西墙外的一个老树洞里,寻到了一个包裹。那包裹里却是一件刚做好没多久的冬衣。
秦王拿着这件冬衣,手都不由有些发抖。这是一件棉袄,折在那里看起来还比较新。可是拿起来,就能发现,布料差不多都糟了,轻轻一撕就是一个大洞。关键是看着厚厚的一件衣服,拿在手里轻飘飘的。秦王一撕开衣服的外套,里面的芦花就飘了出来。
当下,秦王顾不得别的的。当务之急,要先把这些冬衣截下来。这样的冬衣发到军中,军中将士非哗变了不可。秦王顾不得请旨,带着护卫了京。好在冬衣出京只有一天,秦王快马追上满载货物的大车,不到半天就追到了。压车的小吏却是宁王的人,叫汪海。见秦王带人拦车,叫得跟秦王要谋反似的。秦王的一名护卫,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才止了声。
秦王让人砸开装棉衣的木箱,里面的棉衣甚至比不上树洞里的那一件。有的已经破了洞露出里面的芦花来。那小吏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些破衣服,不可置信地反复嘀咕:“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带的明明是新棉袄啊……”他要是真把这些衣服送到军中,他自己就未必能完整回来的。
秦王冷笑着示意护卫放开他,对他说:“汪大人,你也看到了。这些东西根本不能送到军中,劳烦你先带人把它们送到兵部的库房中。”汪海不知所措地说:“可我是接令送军需的,按理说,出了京是不能回头的。”秦王淡淡地说:“按理说,你该把这些送到军中才行。你是打算让暴怒的兵痞把你撕碎,还是打算让皇上把你明正典刑。”
汪海打了个冷战,愁眉苦脸地说:“我这就把这些东西送到兵部的库房去,还望秦王殿下救我一命。”秦王冷冷地说:“个中原由,我自会向皇上说明。你的命能不能留下,就要看天意了。”他又对护卫们说:“留下两个人,陪汪大人去兵部。剩下的抬上一箱冬衣,跟我进京面圣。”他把“冬衣”两人字说得咬牙切齿。
秦王一向认为,皇家兄弟相争是不可避免的。可是这次战事,打成现在这个局面,蛮族都不肯退兵。只要有点脑子,就能明白,蛮族这次是看中了大楚的大好河山了。大楚朝准备不足,穆佑轩打得原本就吃力,鲁王居然不顾大局,还做出这样的事情。真要穆佑轩打输。真要是蛮族立了新朝,他们这些前朝皇子,恐怕都会性命不保的。
皇帝在秦王出京不到一个时辰,就得到消息。秦王不在兵部办事,却带着一大队护卫私自出京,这让皇上很生气。他立刻派了太监郭槐拿了圣旨,来召秦王回京。秦王快马赶路,一路都没歇息。所以等郭槐见到秦王的时候,他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皇帝见秦王进宫请罪,还以为是郭槐把他给追回来的。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自己把郭槐叫过来,细过经过。他没想到,郭槐是在秦王回京的路上,遇见秦王的,同时,还有秦王带回来的送军需的车队。皇帝这一下给气得不轻,立刻把秦王叫进来一顿臭骂。
秦王一声不响地跪着,让皇帝出了气,才说:“父皇,儿臣这次带人出京实在是万不得已。那批冬衣裳是真的不能送到军中。”皇帝有些奇怪了,这批冬衣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