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禄故且蛭赝醮叩眉保耪庋龊昧肆⒖叹头⒌摹K辽剩骸拔裁矗空馀掠惺裁次侍猓俊鼻赝蹩嘈ψ潘担骸罢馀挛掖戳艘幌洌富室豢幢阒!盠
☆、第二百零八章 败露(上)
皇帝看了一眼还站在身边的郭槐,郭槐知道皇帝是要看看这批冬衣,就出去,让人把装衣服箱子抬上来。这箱子算是秦王带来的,也不能直接抬到御前。只是让接手的小太监把箱子放在殿外。郭槐出去,让小太监把箱子抬了进来。皇帝没想到派了两个儿子,却弄出了这样的冬衣,呆了半天说不出话了。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听到秦王轻声地叫他:“父皇,父皇。”皇帝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拿着衣服发呆。秦王还跪在自己脚下。皇帝突然觉得全身没了力气。
皇帝这次是真的被打击到了。他以前认为,就算是儿子们为了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而相斗,也是情有可原的。皇家子弟都是这样过来的。最后无论谁是赢家,都是宋家子孙。可这次鲁王、宁王的所为,是踩到了他的底线。作为皇家子弟,为了私欲,连大楚王朝的兴亡都顾不得了。
这次的事儿,无论是鲁王还是宁王做的,他都无法原谅。他倒退了两步,坐在龙椅上,才对郭槐说:“你去把那两个孽障给我叫来。”郭槐答应了一声,正要走,皇帝又叫住他说:“你要是敢泄露今天的事情,就不必回来了。”郭槐低头说:“老奴不敢。”
皇帝在郭槐走后,才低声对秦王说:“起来吧。这次你做得对。”秦王见皇帝脸色不好,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说:“父皇,你别太生气了,自己的身体要紧。我去叫人请太医。”皇帝摇头说:“我没事。这件事儿得尽早解决。前线还等着这批冬衣呢。”秦王担心地说:“那父皇你就闭上眼养养神。”皇帝点头,闭上眼。半靠在椅背上不在说话。
此时,他觉得全身疲惫。他守着这万里江山,每日也算是勤政,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为了这把宝座连江山的都不顾了。这让他突然有些无所适从。他不想让秦王看出他的茫然,只好闭眼假昧。大殿里的气氛一时十分沉闷,边上侍候的太监宫女。连大气都不敢喘。
郭槐知道这次皇帝气得不轻。出去传旨时也是快马加鞭的。鲁王和宁王来得很快。他们行了礼之后,皇帝依然闭着眼睛没有看他们。鲁王心知不妙,就找说:“父王脸色不太好。怎么不叫太医?”他又对秦王说:“三弟,你来了之后,就没发现父皇身体不好?还不赶紧扶父皇到后面榻上去躺一会儿。”
皇帝见鲁王这个时候,还是这么嚣张地挑兄弟的毛病。心中深悔自己这两年对他太过宠溺了。皇帝睁开眼睛,淡淡地说:“鲁王。你先别拉扯别人。我叫你来是让你看看这个。”皇帝对身边的太监点点头,那人就拿了一件芦花棉袄放到鲁王面前。鲁王一见这件棉袄脸色都变了。他本以为,要等到棉袄发下去。穆佑轩的折子再告上来,这件事儿才能揭露出来。到时候。穆佑轩说不定已经败了一二仗。皇帝对穆佑轩也该心生不满了。
那时皇帝要先安抚前线军心,又要补发棉袄。而自己这批冬衣,时间长些之后。自己也能处理好手尾。那时也就打起嘴皮子的官司,就是又没有证据。那就难查了。鲁王说什么没想到,冬衣出京不过一天,就被追了回来。
鲁王拿着冬衣,直接装傻,一脸惊讶地样子,说:“这是谁家做的棉袄啊,这么糊弄人,穿着能暖和吗?”鲁王的惊讶倒也不完全是虚假的,他是让手上通知那些商户可以偷工减料,但并不代表,他允许商家做的衣服根本不能穿啊。皇帝沉着脸说:“这就是你昨天发往前线的冬衣。”
鲁王一幅不可置信地样子说:“这不可能,昨天的衣服已经出了京城了。”皇帝怒道:“鲁王,你以为把冬衣送同京城,就没人知道你做的丑事吗?这样的冬衣送到前线,你就不怕引起将士烨变?”鲁王跪下请罪,却依旧喃喃地说:“这冬衣都已经送出去了,我可是一件都没留呀。”
鲁王知道,他必须得表现出毫不知情的样子,才能过关。皇帝看着鲁王的样子,火气更大,说:“这是你三弟今天出京追回来的。你三弟当场开箱验得货,当时在场的官吏、兵卒都可以作证。你要不要跟他们对质一下。”
鲁王偷眼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觉得自己可以适可而止了,就说:“父皇,三弟的话我自己是相信的。我只是真的不知道,好好的冬衣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现在全国各地都闹灾,我是真忙不过来。这冬衣的事儿是全权委托给四弟了。”皇帝阴沉的眼光看向宁王,说:“宁王,你有什么说的吗?”
宁王有些发呆,这衣服糟成这样,他也有些意外。原本这些衣服是要陷害秦王的,他为了避闲,平时跟本不往前凑。虽然外面说是他督办,他也从来没去看过衣服做成啥样的。这会儿见皇帝问他,赶紧答道:“父皇,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啊?”皇帝讥笑着:“朕派了两个儿子督办军需,居然连几件冬衣都做不好。看来是朕没福气,生的儿子都不顶用。”
鲁王忙说:“父皇,你别伤心,都是儿子的错。四弟还小,我不该把这件事儿全权交给他。你别怪他,儿子甘愿领罚。”宁王见皇帝半天没说话,似乎被鲁王的兄弟情义给打动了。他大声说:“二哥,你别都推到我身上啊。虽然分散做冬衣裳是我的主意,可所选商家是哪个,可都是二哥指给我的。”
鲁王知道这是一个破绽,早就想好了借口,说:“我选的这些商家,都是有些家底,并在户部登记的也是,京城最大最合适的铺子。我本以为,他们做得这么大,早就有些信誉了,才提给四弟的。我也想不到,到了四弟手底下,这帮人怎么就不顾,几十年的信誉脸面了呢?”
宁王一听,鲁王撇得还真清,立刻恼了。他向前跨了一步,手一指,几乎都要碰到鲁王的鼻子了,说:“二哥,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你让那些商铺可以偷工减料了。”皇帝一听大惊道:“宁王,你说的是真的?”鲁王喊冤道:“父皇,没有这种事儿。把冬衣分散给不同的商家,只是因为国库用度不足。我一个堂堂皇子,让商家对前线要用的军需物资偷减材料。我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皇帝恼怒地对鲁王说:“闭嘴。”他又以盯着宁王看了一会儿,眼里露出了凶狠的目光。直到把宁王盯的低下了头,才说:“你说这些衣服鲁王示意商家这么做的,你可有证据?”宁王被皇帝盯的胆怯,低声说:“我的小厮安儿,是其中一家商铺的大师傅的侄儿。我刚开府不久,手上帮手少,就让安儿帮我看着点那些铺子。安儿那个叔叔,见安儿每次抽查样品都做得很认真,才告诉他的。”
宁王决定做这件事以后,就打算花钱收买一二个证人。安儿的这人叔叔是一个意外。安儿被卖了之后,就再没有见地家人。这次见到叔叔才知道,家乡遭灾,一家人都没了,只剩下这个叔叔来到京城讨条活路。好在,他的裁剪手艺是自幼学过的,才凭手艺在京城落了脚。这次见到安儿,两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二的亲人了。他怎么会不帮助他。这让宁王省了不少花费。宁王不是个小气,也给了安儿叔叔一大批银子,顺便让他再收买两人。
皇帝阴阴地说:“你以前怎么不说?”宁王小声说:“我以为是安儿的那个叔叔乱说的,二哥不会帮着做这种事情。可是今天,看二哥的模样,才知道二哥可能真的心中有鬼。要不,二哥再怎么忙,都会派人来看看的。”皇帝又问:“你既然认真查过衣服品质了,怎么还会有这种破烂送到军中。”
宁王低声说:“父皇,一开始我真的看过他们做的衣服,都很结实暖和。后来是二哥说,这些铺子都有很好的商誉,不用总看着的,我才放松了一些。”后面这些话,倒是宁王编的。鲁王生性谨慎,不可能对宁王说这些容易被抓把柄的话。他倒是对宁王说过:“这次冬衣父皇很重视,四弟还是要辛苦一些,多看着点之类的话。”
鲁王见宁王如些不遗余力地栽赃他,就知道事情发展超出了他的预估。鲁立刻对宁王说:“四弟,在父皇面前不可说谎。我什么时候不让你去检查冬衣了。”宁王声音也大了起来,说:“这种话你当然要选一个没有人在的时候说,可是就算是你瞒得过父皇,你瞒得过天地良心吗?”
皇帝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叫道:“好了。你们两个都别说话。”他理了一下思路,他对宁王说:“鲁王是你二哥。你控诉鲁王的罪状可不清。你可有证据?”宁王被皇帝拍桌子的声音吓了一跳,声音立刻小了下去,说:“安儿的叔叔可以作证。还有两家铺子的掌柜的和伙计可以作证。”L
☆、第二百零九章 败露(下)
鲁王一见形势不妙,大叫道:“宁王,你要弄几个下贱的商户来指控皇子吗?”秦王原本一直沉默地站着,当背景。这时见是机会,立刻淡淡地说:“二哥,商户地位虽然低下,可不是贱民。再说,他们只是来证明四弟说的是不是事实,跟身份没有关系。二哥莫不是做贼心虚?”
鲁王情急之下,分辩道:“那些个商户平日里也是买低卖高,唯利是图,平日里个个都是奸诈狡猾之人。他们说的话怎么能当证据。”宁王见鲁王着急,反而平静了下来,说:“二哥,安儿的叔叔只是在那家铺子作工,可不是商户。他们家原是普通农户,家里遭了灾,没了田地,才到商铺作工来维持生计的。”
鲁王挣扎道:“四弟,我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你非得要陷害我。”鲁王又对皇上说:“父皇英明,这些冬衣我虽然是宁王监制的,我也要担好大的干系,我干什么要去讨好那些商户,做这样损已利人的事情。”秦王面无表情地插嘴说:“是为了让穆将军早些打个败仗吧。”
鲁王一幅受冤难伸的样子,说:“三弟,就算是我跟你不对付。我也是大楚皇子。我当然希望前线能得胜。”皇上这才说了一句:“鲁王,你还记得你是大楚皇子就好。”宁王见皇上似乎有些相信鲁王了,忙道:“鲁王虽然不希望穆大将军打败仗,对他也是不怀好意吧。更何况,二哥,这批冬衣你赚不少吧。”
说完,宁王从怀里拿出几张纸。分成两份,对皇帝说:“这是二哥以支付冬衣款项,从户部支取的银子。这是各个商铺总共收到的银子。这中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额,还要请二哥说一下。”皇帝把两份帐都翻到最后,看了看总额,更是面沉似水。
这份帐目记得详细。如果是真的,户部的帐目必然被鲁王改过不说。就算是各个商铺的流水帐。也是商铺各家的秘密。宁王能弄到这么一份详细帐目,必然是花了不少功夫。鲁王的贪婪固然让他失望。可是宁王如此心机,却不顾大局。等到现在才揭开此事,更是让他心寒。
皇帝现在顾不上揭穿宁王的心思。他把那些帐目扔到鲁王面前说:“玉儿,朕一直对你寄于厚望的。你太让朕失望了。兄弟几个你年纪最长,你却没有一点心胸气度。现在穆佑轩在前线打的是国战。不是某一个人的私事。你竟敢如此拖他的后脚,又贪图这种小利。陷害兄弟。朕真的很痛心。”
鲁王跪下磕头说:“父皇,儿子是有些私心,但决不敢在冬衣上做这样的手脚。这次冬衣的用度本就不足,儿子绝没有在这上面拿一文钱。”鲁王知道。这次贪贿的罪名不能承认。这无心的失误和有意所为,可差得太远了。真让皇上认为他连军费都贪,他不但大位无望。恐怕还有牢狱之灾。
皇帝看了看鲁王和宁王,不想再听两人个儿子争辩。就对他们说:“不必再说了。这件事就让宗人府彻查把。鲁王暂扣宗人府内,宁王回府后,如无圣旨,不得外出。”皇帝这是把鲁王关到宗人府的临时监狱中了。宁王则是软禁在家里了。
因为此案一下子牵扯到了两位皇子,宗人府不敢怠慢。第二天就开始收集这次冬衣偷工减料的各项证据。鲁王贪污军费,致使冬衣的拨款不足,是主要原因。各个商家借机以次冲好,耽误军机大事,也罪责不轻。些案涉及的商家不少,在京城有一定的份量的铺子,都能转弯抹角地求到宗亲贵族。于是,宗人府里着时是热闹了几天。
如今的宗人令是皇帝的一位堂叔,叫宋朝仁,年龄不算很大,辈份却不小。皇族的宗人令其实权力并不大,宋朝仁是明白自己的身份的。平日里也是万事不出头的。现在突然让他审两位皇子,他也不敢真正拿皇子怎么样,只能拿那些商家开刀。可是这刀还没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