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立刻就说:“这位姐姐,有话可以大声说出来。你家王爷那么大的官,要来我们这个小院。我家小姐有什么办法。你要有本事,就帮帮王爷,也省得他有为难的事儿,就来找我家小姐。”
桔子忙喝斥丁彩住口。这话要是被人家听去,说起秦王要依靠一个小姑娘成事。那就连秦王都得罪了。桔子狠狠地瞪了丁彩一眼,忙对穆清儿说:“丁彩不懂事儿,王妃不要放在心上。王爷只是来我这里问一些我哥哥的事,我真没帮什么忙。要是王妃还不放心,我就找个地方搬家。只是秦王府,我实在是不方便去。”
穆清儿皱着眉说:“你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姑娘,还能找到什么好地方?再说了,你就是搬了家。王爷有心的话,找你也不困难……”桔子见穆清儿对自己还是不太放心,叹了口气说:“王妃以为如何才好?只要不是去秦王府,我都听王妃的。”她在京城只是一介民女,要是真被穆清儿记恨上了,日子就难过了。桔子还不打算得得罪穆清儿。
穆清儿淡淡地说:“这快过年了。我也不忍心你孤孤单单的。婉儿现在有了身孕,回娘家养胎。你可以搬到定远侯府陪陪婉儿。”桔子有些吃惊,这就要过年了,婉儿却回娘家住,里面一定有内情了。她有些着急地问:“婉儿姐姐要在定远侯府过年吗?”穆清儿见桔子真的为婉儿着急,脸上的笑容才有了几分真心。
她说:“廉国公家的老太爷过世了。廉国公要全家扶灵反乡,婉儿刚查出有了身孕,不能长途跋涉。她相公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就让她回娘家来住。”桔子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廉国公的父亲因为身体不好,早早就把国公的爵位传给了儿子。这老太爷指的就是他了。廉国公的老家在南方,扶灵反乡路上走得慢,这一来一回,恐怕半年都不一定够。
桔子有些担心婉儿。婉儿这才怀孕,相公就没办法陪在身边,心里一定难受,自己还真应该去陪陪她。桔子有些怀疑穆清儿不是真的要接自己去秦王府。她早就算计好了把自己送进定远侯府。但是桔子自己也想避开秦王。她有什么想法可以写信给江浩,自己和秦王再交往的话,在穆清儿看来,就是瓜田李下的说不清楚了。自己就不想攀龙附凤的,实在没必要惹这个麻烦。她爽快地点头说:“要是侯爷和夫人不嫌麻烦的话,我就去陪婉儿姐姐几天。”L
☆、第二百二十章 房玉晨
定远侯府可不像桔子的这个小院子,秦王要见内宅女人,就没那么方便了。再说,定远侯府到处都是丫环下人的,两个人要想发展点奸情也不容易。穆清儿见桔子答应的爽快,也乐得给桔子一个面子。她笑着对桔了说:“我爹娘都是极喜欢你的。江姑娘要是愿意过去住,他们肯定高兴。我这就给他们送个信,让他们明天派人来接你。”
婉儿对桔子能搬到自己家来住,非常高兴。她不肯让桔子住家里的客房,只说桔子跟她亲妹妹一样,就在自己的闺房旁边收捡了一个小院子,给桔子住。原本桔子只想在定远侯府住上一二个月,过完年还回自己的小院。婉儿却一点都不想让桔子走,没事儿就在桔子这儿唠叨,只说自己的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桔子却不管她了,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桔子被好唠叨的头大,对她说:“婉儿姐姐,你在定远侯府,侯爷和夫人都拿你当眼珠子般的疼。就算是你相公不在身边,你身边也是天天围着一群丫环婆子,根本不缺人侍候。我跟你不一样,我还要管铺子,要挣钱养活自己。过完年,铺子一开张,我就回去。”
婉儿却笑嘻嘻地对桔子说:“桔子妹妹,你住在我家也可以出去管理你的铺子,再说那些铺子平时基本上都是丁彩去的,你一个月去上一二天就可以了。我家里也有生意,很多都是我娘在管的。只不过,出面的都是家里的奴仆。你也该跟我娘学学才是,以后,你出嫁了。肯定不能再跑来跑去的管铺子。现在也就是你家大人不在,才让你一个快十四岁的女孩子抛头露面做生意。”
桔子淡淡地笑着说:“婉儿姐姐想得真远,我就算是嫁了人,也是要操心家里的生计的。我们沿山村的妇人也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卖的。”婉儿恨铁不成钢地点了桔子一下,说:“你这个丫头。你现在跟沿山村里那些女孩儿能一样吗?我听说,你哥在边军中立了功。等回来后。前途不可限量。你肯定不能再嫁作农妇。以后你得好好学学怎么做一个官夫人。”
桔子想起以后要天天待在家里,一年出门的次数,可以扳着手指头。就数得清。她不由打了个冷战。但是就这一点上,她跟婉儿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婉儿是从生下来就过着这种生活的,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最后桔子还是答应婉儿留下来陪她。一方面,她确实怜惜婉儿怀着身孕。丈夫却不在身边。另一方面,秦王又来找过她几次。这让她有了几分危机感。她觉得穆清儿也许不是杞人忧天。她还是避着点秦王的好。要是秦王真的有了什么心思,自己未必有反抗的能力。
好在,定远侯夫妻还算恩爱。定远侯虽然有几人妾室,都不是特别受宠。也生了几个庶子庶女,都不算安份。婉儿还有两个庶妹未嫁,只是一人十岁。一个只有八岁。她们跟婉儿的年龄相差有点大了。她们对婉儿这个嫡姐也有些害怕,平日里见了是一幅小心的模样。倒是寄居在定远侯府的房玉晨。平里常来找婉儿玩。
房玉晨算起来是婉儿的表妹,今年十六了。她是定远侯的外甥女。她的母亲是定远侯的庶妹。定远侯的母亲没有女儿,就把她带在身边教养。只是她的母亲不太安分,老定远侯夫人十分不喜欢,就没有把她正式寄在名下,给个嫡女的名份。但是她出嫁时,老夫人还是用心给她选了一个人家。
像她们这种贵族庶女,婚事很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要不就是嫁与人当继室,要不就是选一个有前途的仕子,趁着科举未中的时候嫁过去,为家族笼络一个人材,也赌一赌自己的命运。只是与人当继室的话,两个人的年龄差距不说,与原配子女的关系就非常难处理了。自己以后有了孩子,地位也是排在原配子女之后。要是嫁给仕子,虽说是结发夫妻,但婚后头几年必定要过得比较艰苦。这还要自己运气好,这名仕子以后真的有青云直上的运气。
房玉晨的母亲两样都不想选。老定远侯夫人选了不少时间,给了选了一个侯府的庶子。侯府的庶子就算本人没多大出息,也能依傍侯府,过上衣食不缺的日子。这是因为老夫人对她还有几分真心,没有只把她当成联姻的棋子。
她嫁过去后,也算是夫妻恩爱。丈夫虽然没有大的出息,但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就算是她只生了个女儿,也没有说是纳个妾来传宗接代。只是那个侯府的嫡子却是被宠坏了的。三年前,那名嫡子由于强抢民女,致死数条人命,被御史一道折子奏到御前。皇上大怒,侯府被剥夺了爵位,家里的男丁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罪名。
侯府也被抄了家。剩下的那点钱财,无法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只好分了家,各自谋生。房玉晨的父亲只是流放,但他虽然是个庶子,却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苦头,没几个月,就一病不起。
房玉晨的母亲成了寡妇之后,无处可去,只好带着她回定远侯府求助。定远侯还念着两个人幼时一起长大的情份,对她很是不错,也把房玉晨当自己女儿看待。房玉晨是个机灵的,她来定远侯府时候,婉儿正在长宁镇避祸。定远侯夫人思女心切,她就天天到定远侯夫人面前安慰陪伴她。她又和婉儿年龄相近,很快定远侯夫人就对她真心疼爱起来。
房玉晨的婚事也是个难题。她算是罪臣之女,就算是有定远侯府的面子,也很难被人聘为正妻。她又不愿做妾,婚事就一直拖着。直到婉儿回来待嫁,穆佑轩送婉儿回来时,她第一次见到穆佑轩。她很快被穆佑轩英俊的相貌,传奇般的经历所吸引。更何况,如果她能留在定远侯府,就算是做妾,也不会有人敢欺负她。
穆佑轩一直在长宁镇,只是偶尔回来一趟。房玉晨就打起了婉儿的主意。她知道,婉儿一向跟穆佑轩关系好,要是婉儿能认可她这个嫂子,穆佑轩那里就好说话多了。婉儿在家里,穆清儿出嫁了,两个庶妹跟她关系也不亲密。房玉晨天天来陪伴她,又是个机灵懂事儿的。她很快就赢得了婉儿的好感。只是婉儿很快就出嫁了,而穆佑轩则上了前线。这让房玉晨很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次婉儿回家养胎,让她喜出望外。最近,她让母亲在定远侯夫人面前或有或无的透露出,她愿意嫁穆佑轩为妾的话语。只是定远侯夫人一直没有回应,她有些着急。毕竟她已经十六了,要是她再不定下婚事,就要被别人看笑话了。她帮着定远侯夫人张罗给婉儿收拾房间,等婉儿回来,就天天找借口去看她。
婉儿对她也算是不错。可是突然有一天,婉儿一脸欢喜地接进了一个农家女。房玉晨不知道穆婉儿为什么会喜欢粗俗无礼的桔子。但是既然婉儿喜欢,她也堆满了笑容表示欢迎。桔子第一次见房玉晨时,又惊艳了一把。她长得虽不像婉儿那样精致,却是一幅典型的林妹妹的容貌。削瘦骨感的身材,配上精致的瓜子脸,很有一股子娇弱的感觉。
很快桔子就发现,房玉晨不是真正的林妹妹。她不像林妹妹那样清高自持,很会看人脸色,也很会说话。她在定远侯府混得如鱼得水,定远侯夫人和婉儿对她都很有好感。桔子并不认为房玉晨这样有什么不好。她虽然觉得房玉晨功利心重了一点,但她认为房玉晨只是一个十六岁的贵族少女,以她的经历,有些功利心也是正常的,也就不太排斥她。于是,婉儿的闺房里,经常有三个相伴的身影。
房玉晨是有目的的,所以经常把话题引到穆佑轩身上。穆婉儿很为自己这个哥哥自豪,在闺蜜面前也没有什么顾忌。在房玉晨的有意引导之下,也会说一些穆佑轩儿时的糗事,长大后的英勇。桔子虽然注意到了,房玉晨对穆佑轩异乎寻常的关心,但是她算计着,穆佑轩跟房玉晨基本上就没见过几次面,也就把房玉晨的这种关心,当成了少女对英雄的崇拜了。
春天刚过,穆佑轩就打出了兰沙口。边军的粮草问题,在桔子的主意下,终于得到了解决。而蛮族却在兰沙口外迎来了春荒。穆佑轩反击的战斗打得十分顺利,很快就收复了青门峡。消息传来,京城里一片欢心鼓舞。江浩所带领的救护队,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战场上,伤员的死亡率彻底地降了下来。这令边军的将士们志气高昂,战斗力都参加了一止一成。穆佑轩的报功折子里,把江浩列在了首功的名单上。L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升职
穆佑轩的报功折子到了没多久,江浩也回了京。他是回京述职的。他组建的救护队和伤病营都已经进入正轨。正好穆佑轩抓了蛮族的大将,就干脆让他押了回来,向皇上献俘。献俘之后,也要等朝庭重新安排他的差使。
江浩还不满十七岁,已经是六品官了。再升一级的话,就是五品了,算是进入高官的行列。这是大楚朝最年轻的五品官了。皇上也很欣赏江浩,怕对他造成捧杀的后果,就把秦王叫去商议。秦王也认为江浩少年高位,已经不适合留在京城。最好是让他去做一个比较艰苦的地方,做一个地方官。一方面能锻炼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堵住御史们的嘴。
江浩如果去其他地方,绝不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地方主官的。但是兰沙口外现在是一片荒芜。由于蛮族撤走的时候,杀戮劫掠了大量人口,特别是各地的官吏族长,更是蛮族屠杀的对象。兰沙口外的行政体系已经完全被破坏了。再加上天灾,使兰沙口外除了嗷嗷待哺的百姓外,还有处处都是土匪强盗横行。
官吏们都视去兰沙口外做官为送死之途。兰沙口外虽然收复了,朝庭却一时派不出地方官来。秦王就提议就在兰沙口外单立一府,叫兰沙府。让江浩去兰沙口外做一任知府。秦王知道,那里现在虽然荒凉,但如果真能经营好了,却是近能连接京畿,远能沟通边关的好地方。秦王原本还怕江浩不愿意,去这个人人畏惧的地方。
他却不知道,江浩随军做战的几个月,兰沙口外的百姓。对能把他们从蛮族手里解救出来的军队,真称得上是箪食壶浆。特别是江浩带领的伤病营,更是得到了百姓们的极大帮助。这次江浩一路回来,对兰沙口外荒芜的土地,混乱的秩序,简直是痛心疾首。秦王让他去做兰沙府的知府,正合他的心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