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桔子问了一下,穆府给的工钱不低,工期赶得挺紧的。工地上不包饮食。工人们中午大都是一两个黍米饼就解决问题。桔子想了一下问李满屯:“李叔,如果中午能有一碗热汤,五六文钱,你可愿意买?”李满屯说:“这次穆家给的工钱高,一般的人一天都能有二十几、三十文的。如果中午能有一碗热汤,哪怕再贵点,也有人买的。只是这天都下雪了,工地周围没有饭铺,哪怕是滚烫的汤运到工地也是凉的了。”桔子点头不再说话。
第二天,桔子带着江浩和江泽一起去了镇上。土豆饼第一天销售,桔子要去看看情况。昨晚雪下得不大,路上只有一点积雪,兄妹三人走得不快。到鸿运楼的时候,土豆饼已经送出去了两三盒。因为宋行远将赠送标准定得很高,按鸿运楼平时的食客消费水平来说,一天能送出的土豆饼也就五六盒。土豆饼的价格定的也不低。
桔子看到价钱是也吓了一跳,一盒土豆饼居然要五百文。是桔子卖的土豆饼的几十倍。宋行远对桔子说:“这土豆饼的定价如果低了,是卖不出去的。”他以为桔子听不懂,看见桔子点头还有些吃惊。他哪知道,在桔子来的那个时代,有钱人的口号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今天土豆饼第一天卖,就这个价格,已经卖出去了七八盒。这几天宋行远没打算竞价,只是限量购买,一天只卖三十盒土豆饼,打算打出点名气之后再拿出十盒来竞价。现在看来,三十盒土豆饼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卖光。
桔子见土豆饼销售一帆风顺,鸿运楼的销售宣传,做的远比她想象中的好,就不再操心。等桔子看完了土豆饼销售情况,江泽已经在厨房吃得满嘴都是油了。杨云泰感激桔子毫无保留地教他土豆饼的做法,今天看见她带着幼弟过来,自然要好好招待他一番。三个在鸿运楼大吃了一顿。桔子就和江浩说要去看李满屯。
桔子在离工地最近的铺子里买了两碗肉汤,带着哥哥弟弟到码头工地,去看李满屯。到了工地,两碗滚烫的汤果然只剩下点热乎气。李满屯父子看见桔子他们也很高兴,他们正就着冷水吃黍米饼,能吃上有点热乎气的肉汤,简直就是享受了。桔子原本以为码头附近饭铺总是应该有的,李满屯告诉桔子,原来是有一个饭铺,因为正好在扩建工地上,让穆家买下来给拆了。现在工地边上连热水都难得见到。
从工地出来,桔子就和江浩说:“哥,如果我们能在这里卖点热汤热馒头,生意一定不错。”江浩有些不明白桔子的想法说:“你是想去穆府,求他们让我们在工地搭灶台?这不可能。”桔子狡黠地笑道:“不用那么麻烦,我只是需要一些碎煤渣。”桔子家里取暖烧火都是用木材,或者庄稼的秸杆。镇上有钱人取暖用木炭。煤用得人很少,但有一个地方一定会有煤。那就是铁匠铺子。
桔子等人到铁匠铺子,先找了潘大良。桔子在铺子里画了一个铁皮炉子的图案,让潘大良照着给打两个。再让潘大良打了做蜂窝煤的模具。又问了在潘大良处问到给他们铺子里送煤的小畈。那煤畈子叫张华,有一辆小驴车,每天到八十里外的煤场,把煤运回来卖给几家铁匠铺,勉强糊口。
每天煤拉回来后,各铁匠铺只要比较纯净的煤块,剩下的煤渣子没人要。天长日久了,碎煤渣堆了半个屋子。听说桔子要,很高兴地便宜卖给桔子一车,并且主动帮桔子用驴车把煤运到桔子家,卸在桔子家院子里。江常安和宁氏又被桔子弄糊涂了。看着这一院子的碎煤渣,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桔子看着煤卸到院子后,就叫上江浩背上背筐,和江浩一起上门挖黄泥,也来不及跟父母解释。煤饼炉和蜂窝煤模具工艺要求都不高。桔子和潘大良说好了,晚上做好后,潘大良帮桔子带回来。果然桔子几个挖了黄泥回来没多久,潘大良就带着做好的炉子和模具回来了。
桔子很兴奋地把四份煤和一份黄泥加水混在一起,用模具把煤饼做出来放在一边凉着。江浩江泽跟在一边帮忙,桔子只做了几个就做不动了,剩下的基本都是江浩做的。江泽就是个捣乱的,兴奋地和着煤泥,弄得一身黑黑的。气得宁氏差点没揍他一顿,好在外衣还是原来的旧衣服,脏了也不太心痛。桔子几个人做了五十几个煤饼,一个个排在院子里,要明天干了以后才能再试煤饼炉的效果。
至于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桔子觉得很难跟从来没有使用过煤的江父和宁氏说清楚。等明天煤饼干了以后,放在炉子一烧,不用解释就清楚了。桔子就对江父、宁氏说:“爹、娘,我准备拿这个东西,去工地卖热汤。用法等明天这些煤饼干了以后,你们就清楚了。”宁氏很干脆,只问了一句:“这个是梦里的神仙教给你的吗?”看见桔子点头后,就什么都不说了。桔子真心地觉得封建迷信还是很有用的。
第三十六章 酸辣汤
更新时间2014…11…22 12:30:17 字数:2233
桔子以前虽然用过煤饼炉,也看别人做过煤饼。自己从来没动手做过。白天在铁匠铺子里花的钱和买煤的钱已经花光了桔子小金库里的贮藏。桔子晚上就没怎么睡好。天蒙蒙亮桔子就起来了,看煤饼干得差不多了,直接升上火,用煤饼炉烧早饭。桔子把两个炉子都烧上,一个炉子上熬粥,一个炉子上蒸饼。潘大良的手艺不错,炉子火旺又省煤。江父他们起身时,桔子早饭已经烧好了,炉子上的火被桔子用炉子下面的小门半封上,在炉子上炖着水。
江常安稀罕地围着炉子转了几圈,说:“这法子好,煤渣便宜,比烧柴都省。”宁氏有些担忧说:“我听说煤是有毒的,前几年有户人家冬天在屋里烧煤,全家都被毒死了。”桔子对宁氏说:“这煤如果烧不透,烧出来的烟气是有毒的。少吸点没事,吸得多了是会死人的。如果冬天在屋里用这个炉子,是要加个烟囱的。我做这个炉子不是在屋里用的。”
说着走到江常安身边,抱着他的胳膊说:“爹,你看我把这个炉子,拿到李叔那个工地卖热汤,可好?”江常安笑了,拍着桔子的手说:“咱闺女就是脑袋转得快。去工地转了一圈,就想出挣钱的招了。我看行,哪怕做点青菜汤都会有人买的。”桔子也笑了对江父说:“爹好小气哟,青菜汤有什么好吃的。咱既然要挣工地上做工的人的钱,当然要让他们吃的舒服。这么冷的天,一碗滚烫的又酸又辣的汤下去,保管那些人吃了今天想明天。”
江父哈哈大笑说:“听我闺女说的爹都馋了。桔子,你说的又酸又辣的汤,爹都没吃过呢。”桔子跑到宁氏跟前,涎着脸说:“娘,我昨天把钱都花光了。现在要给爹做酸辣汤,要卖肉骨头呢,给几文钱呗。”宁也笑了,对桔子说:“你呀,你想要什么娘没给你买,还用得着借你爹的名义?”说着拿出五十文钱,又叮嘱:“现在家里没有进项,你省着点花。”
桔子心里说:“谁说没有进项,等土豆的进项下来,吓死你们。”嘴上却应着:“知道了。我这就去找进项。”又叫上江泽:“小泽,跟姐买肉去。”江泽大叫着冲出门去:“买肉去了。”他现在最喜欢和姐姐去镇上,桔子每次都会给他买点小零食甜甜嘴,一二块糖或者糕点之类的。
桔子买了一小块猪排,又买了几根看不见肉的大猪骨和羊骨。回到家里先用猪排熬汤。因为到家就到中午了,桔子特意买了一块猪排烧汤入味能快一些。猪排汤入味后盛出。在锅里放油,先放辣椒、花椒炸一会,再放姜末爆香。倒入适量的醋烧开,再放入烧好的排骨汤,放盐调味。最后撒一把蒜苗,酸辣汤就调好了。
因为这里的人不怎么吃辣椒,桔子还不太有把握。就让江浩把李婶和多银、多铜都叫来偿偿酸辣汤的调味。李家兄弟听说,请他们试吃桔子做的新食品,立即欢呼雀跃地跑了来。他们闻到酸辣汤的味道,就觉得胃口大开了。李多银进屋就跑到锅边上,掀起锅盖往里看。酸酸的味道腾空而起,李多银没出息地使劲咽了下口水。桔子正往汤底里加青菜,打开了李多银的手说:“都去洗手,然后到桌子那等着。”
“女孩子就是麻烦。”李多银嘟囔着,拉着随后进来的李多铜去洗手。李婶却对桔子用的煤饼炉更感兴趣,绕着炉子看了好一会儿。桔子又强调了一遍,这炉子要想冬天用来取暖还要接烟囱,李婶才作罢。桔子却在心里开始算计怎么接烟囱了。
因为现在江父不能吃萝卜,桔子先在汤里加了把青菜。给江父乘了一大碗,其他几人一人一小碗。等他们吃了以后。又在汤里加萝卜,除江父外再一人一碗。因为桔子真正想卖的是用猪骨和羊骨一起熬的大骨酸辣汤,所以肯定汤里还要加萝卜的。
一群人把一大锅酸辣汤吃个精光,又吃了一篮子的黍米饼。李家兄弟虽然以前从没吃过辣椒,但喝起酸辣汤来也毫不逊色。一边辣得吐舌头,一边大口的喝着,舍不得少喝一口。这表现让桔子对酸辣汤的生意更有信心了。
江常安看着桔子得意的样子,知道她是决定去卖这个酸辣汤了,就对李婶说:“大嫂,我家桔明天想用这个酸辣汤付出工地卖。我不能去。到时又要搬汤,又要搬炉子的,她们娘几个恐怕拿不了。能不能让多银过来帮我们。我们会给他算一份工钱。”
李婶答应说:“他在家里也没事。你用得上他,尽管支使他做事,哪用算什么工钱。”桔子其实也有点发愁东西太多,拿不了,听见江常安帮她解决了,心里给她爹点一个赞,对李婶说:“婶,平常如果我家有什么事,你们过来帮忙,我们也从来没客气过。可这次我们这是去挣钱。多银哥一起去,肯定不能白干,这是常理。”
李婶是个爽快的人,笑着说:“桔子真是长大了,懂这么多。就按你们说的办。要是生意好的话,就给多银开一份工钱。”又对李多银说:“多银,你明天一早就到你江叔家里来,帮着拿东西去镇上。在镇上手脚勤快些,听你宁婶的话,别惹祸。”李多银点头应了,很是兴奋。他听江浩江泽说桔子在镇上做生意挣钱,早就眼馋了。
定下了卖酸辣汤,钱自然是越早赚到手越好。一家人决定明天就去工地卖酸辣汤。下午桔子和江浩又往镇上跑了一趟,买了两只新木桶和十几只大碗。一天两趟镇上,桔子觉得腿都跑细了,这还幸亏回来是正好遇上里长家的牛车也从镇上办事回来。回到家里日头已经偏西。
晚上,江父把大骨砍碎了,让桔子熬了两个多时辰的大骨汤底。桔子又做了一些馒头和黍米饼,相信工地上会有人喝了酸辣汤后想多吃一块黍米饼或馒头的。第二天,李多银早起就过来了,桔子做好了酸辣汤,倒在两只木桶里,由宁氏挑着。江浩挑着两只炉子和十来个煤饼。李多银背着两个大锅,还拿一些零碎东西。桔子背着装饼和馒头的背篓。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镇上出发。
第三十七章 码头工地
更新时间2014…11…23 12:30:51 字数:2257
长宁镇的码头条件很好,这里的水深足够这个时代的大船停靠。所在的清水河直通大运河,从这里上船,可以直达京城。穆佑轩回来后,就把它买下来的,并决定扩建。穆佑轩想在过年前修完,时间很紧,给工人的工钱很高,每天上工的时间也长。桔子他们到码头的时间,码头上已经很热闹了。
几个人在码头工地边找了一个比较平整的地方,开始放炉子升火。把一桶汤放在一个锅子里煮起来,另一个炉子上热上馒头和黍米饼。空出来的桶在边上的清水河里清洗一下,打一桶水上来,准备洗碗。没过多长时间,酸酸辣辣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起来。锅子上也飘浮起白色的水汽。
很快,就有吃饭的工人被吸引了过来。酸辣汤里因为有肉骨头,桔子给定了六文钱,不算便宜。围着看的人多,却没人买。这时,李满屯带着儿子走了过来,他昨天就知道,二儿子要和宁氏一起来卖酸辣汤。刚轮到吃饭,他就赶紧过来看看。桔子看见李满屯父子,就快手快脚地盛了两碗汤,和江浩一起给他们端过来,说:“李叔,你们干了一上午的活,累了吧。喝两碗汤暖和暖和。”
李满屯满脸笑意地拍了拍桔子的头,夸了句:“好丫头,真有眼力劲儿。”说着就把汤接了过去,和李多金一起喝了起来。一口下去,热辣辣的感觉如同一条直线直串进胃里,一股酸气直冲脑门。李满屯不由地叫了一声:“好舒坦。”一碗汤喝完,额头已经冒出汗来,脸上透出隐隐的红色。
旁边的人有看到李满屯喝的香美,忍不住买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