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钔芬丫俺龊估矗成贤赋鲆暮焐?br /> 旁边的人有看到李满屯喝的香美,忍不住买一碗喝。李满屯喝完就要付钱,宁氏当然不肯收。桔子说:“李叔就当给我们做广告了。没有李叔喝的这两碗,我们的汤一时还卖不出去。”李满屯虽然不懂什么是广告,但多少也明白桔子的意思,也就不在坚持了。
在冷风中喝酸辣汤确实是一种享受。很快十几只碗就不够用了,已经有人等别人喝完,空出碗来。一时间,江浩和李多银忙着收碗、洗碗,宁氏看火盛汤,桔子收钱。一时间几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喝了酸辣汤,再吃带来的干粮,自然比喝凉水吃干粮,吃的香甜。何况醋和辣椒都是开胃的东西。舍得买六文钱一碗汤的人,也不会舍不得再添一文二文买个馒头或黍米饼。结果桔子他们带来的馒头和饼,比汤卖完的都早。
一个多时辰后,工地上的工人轮着吃完饭都去上工了。酸辣汤也就剩了一个底。幸亏宁氏留了几个黍米饼没卖,四个人分了剩下的酸辣汤和饼,算是吃了中饭。桔子实在不想天天搬着炉子大锅的来回跑,就想把这些东西在工地上找个地方寄存。工地上不留人寄宿,晚上只有工地管事的屋子,四周住几个人值夜。管事偶然也会住在工地,不过这种情况很少。
桔子和江浩商量了一下,就去找正在干活的李满屯,请他带自己去见管事。工地的管事姓苏,叫苏玉海,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倒也面目慈祥。桔子对苏管事行了个福礼说:“苏管事,我是沿山村江家的,我叫江桔子。今天我娘和哥哥带我在这里卖酸辣汤。我娘看见你们这里,连个升火的地方也没有,实在是太辛苦了。穆家出钱修这个码头也是造福乡梓,我家也想出一份力。这次我家里做的铁炉子,正好适合苏管事在工地上用。我娘让我把炉子送给管事送来,还请管事不要推辞。”
苏玉海仔细打量了桔子一会,懒懒地说:“你家办事怎么不让大人来,让你一个小姑娘出面。”桔子赔笑说:“我爹生病在家不能出门,我娘看着我家的小生意,不方便过来。我哥去拎炉子了,就在外面。”说完,冲着外面就喊:“哥,苏管事让你进来呢。”苏玉海知道桔子说的是,宁氏没有丈夫陪着,不方便来给他送东西。心想,这一家人倒也知趣懂理。
正想着,江浩拎着一个还没熄火的煤饼炉进来。他在桔子去找李满屯的时候,就把炉子拎到苏管事屋子附近了。苏玉海刚刚就听说,有人做了一个轻巧的火炉,在工地外卖热汤。他就想等有空的时候去看一看,没想到立刻有人送上门来了。江浩放在炉子后,桔子热情地开始介绍:“苏管事,你看这个炉子轻巧方便,每天早上升起后,二三个煤饼可以烧一天。你把它放在屋里,取暖烧水都很方便。”
苏玉海对煤饼炉很满意,就说:“炉子不错。不过无功不受禄,你们可有什么要求?”桔子笑着先送上一记马屁,说:“苏管事不愧是做大事的。我们的一点小心思,真是瞒不过你。我家住在沿河村,每天过来炉子锅子的搬来搬去,太不方便。你看,能不能让我们把这些东西,寄放在下面工人房子。工人值夜的时候,也让他们给我们看着点。”
苏玉海对这个要求,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就说:“寄放些东西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应下了。只是这工地是不允许外人乱走的。你们每天只能送取火炉锅子,不要乱走。”桔子感谢道:“多谢苏管事,我们记下了。这炉子烧的煤饼,我们每天会送三块过来,每天我们还会在值夜房里放一些煤饼。苏管事要是用着不够的话,只管让人去取。”想了一想,桔子又说:“苏管事,这炉子虽好,毕竟是烧煤的。这煤没烧透的好有时会有些微毒气,白天屋里有人进出,毒气随风散掉,是不要紧的。到了晚上关门闭户的,毒气都聚在屋里会有危险。还请苏管事跟值夜的人说一声,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炉子的火灭了。”
苏玉海对桔子的谨慎很满意,以她说:“你放心,扩建码头所用的木料不少,本就是要防火的。晚上值夜的人原本就不能点着火盆睡觉,自然也不能点着炉子睡觉。我这个炉子每天等我走了,就不会让人再加煤饼了,你们寄放在这里的炉子,也不会让他们用。”
桔子微微有些脸红。她倒不是心痛几个煤饼,只是怕他们晚间用煤饼炉取暖,煤气中毒。现在却很难解释,想想苏玉海这么处理也不错,至少安全。桔子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第三十八章 不敢卖的煤饼炉
更新时间2014…11…24 12:30:52 字数:2098
宁氏没想到两兄妹出去转了一圈,就把煤饼炉送出去一个。煤饼炉是用铁皮做的,一个要两百多文,宁氏还是很心痛的。桔子跟她说:“娘,这里附近的房子都拆光了。我们就算是愿意花钱,也没租不到地方。一个炉子就当是租金了,何况东西给了苏管事,我们就不怕工地的工人来闹事了。”
宁氏觉得桔子变聪明能干了。可花起钱来也大手大脚了。现在桔子隔几天就要吃肉。今天更是为了省点力气,转眼就送出去两百多文。好在桔子说,苏玉海还能帮他们解决些麻烦,宁氏才安心了一些。
现在最要紧的事,是赶快再去定一个炉子。宁氏让江浩和桔子把要寄存的东西,送到值夜工人的房间里。就只剩下两只空桶和篮子要带回去。宁氏对桔子自作主张送出去一个炉子的事有些生气,就让江浩去潘铁匠那里去定炉子,桔子跟在江浩后面喊:“哥,让潘铁匠把炉子做好后就放在铁匠铺。我们明天直接到铁匠铺取。”
宁氏抓着桔子的胳膊把她拽回来,笑骂道:“死丫头,越来越会偷懒了。就算是潘铁匠把炉子送到家里,也不过明天再搬一趟,瞧把你的急的。赶紧的,去买肉骨头和面粉。明天我们汤和馒头还得多做些。”三个人在集市上慢慢逛着等江浩。李多银兴奋极了。以前他也来集市逛,可怀里顶多有一二文钱。今天收摊之后,宁氏给了他十五文钱,让他回去后交给李婶。这是他第一次挣这么多钱,虽然这钱的支配权还不属于他。可他还是觉得整个集市都装不下他了。
李多银一会儿前前后后的跑,一会绕着桔子打转。嘴里不停地说:“桔子妹妹,做吃食真好赚。以后我每天来帮你。你教我怎么做生意。我挣到钱天天吃羊肉,每天穿新衣服。”李多银沉浸在他的伟大理想中,不能自拔。桔子被他转的头晕,买了四块热乎乎的白糖糕拿在手里。白糖糕发着甜腻的香气,果然李多银不转了,跟在桔子身旁,眼睛盯着白糖糕。他不好意思要,对桔子说:“桔子妹妹,这糕的味道好香。我站在这儿闻闻香气都开心。”
桔子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对李多银说:“这个白糖糕我吃一块,娘吃一块,给哥留一块。还有一块……”桔子拉了个长腔,李多银涎着脸说:“还有一块是我的,是吗?”桔子板着脸说:“还有一块我是给小泽买的。不过,你要是肯乖乖地跟着我,老实走路,这块就给你了。”
李多银大喜,伸手就自己把白糖糕拿了过去说:“桔子妹妹说话,哪个敢不听?我肯定跟着桔子妹妹,再不乱跑了。”桔子笑着拿了一块,硬塞到宁氏手里。剩下的桔子包起来等江浩回来一起吃。至于江泽的那一份,其实桔子早就买了一包松子糖藏在怀里。那会儿李多银还来回跑得起劲,根本没看见。
江浩回来时,把打造煤饼炉的钱还给了宁氏,说潘大良不肯收这个钱,晚上他会来和江父商量煤饼炉的事。潘大良所在的铁匠铺子是他师傅的。他师傅是他的远房堂伯,无儿无女,看中了潘大良老实忠厚,收了他当徒弟,其实是当儿子看待。不出意外的话,这铁匠铺子将来是要传给潘大良的。这几年老潘师傅已经不再打铁了,铁匠铺子基本是潘大良一人支撑。
李多银对桔子悄声说:“你家做炉子都不用钱。潘大良想干什么呀?没准想让你给狗子当媳妇。”狗子今年只有七八岁,比桔子还小。桔子冲着李多银的胸口就打了一拳,说:“别胡说八道啊,潘大良多半是想卖我家的铁皮炉子。当初我去做的时候可是说好了,没有我们的同意,铁匠铺不能私自卖同样的炉子。”
李多银听说,潘大良可能要打造煤饼炉卖,眼睛亮晶晶的。对桔子说:“这炉子是咱们想出来的,潘大良想卖,得付钱,用一个炉子的价钱,就想要这么好的东西,他可想得太美了。”他直接把煤饼炉的发明权,给了自己一份。桔子看着李多银两眼放光的样子,心说:“今天火爆的生意,对这娃的刺激直不小。直接把一个朴实的农村娃变成了奸商。”
晚上,潘大良果然来和江常安商量,做煤饼炉卖的事情。同时他还把昨天做的两个煤饼炉的钱,给退了回来。桔子没想过用煤饼炉赚钱。在这个没有专利的时代,只要潘大良开始卖煤饼炉,过不了几天仿冒品就会出来。她不让潘大良卖煤饼炉是有一些顾虑。在人人都知道一氧化碳的危害性的现代,还经常会听到,冬天在屋里点煤饼炉取暖,煤气中毒的新闻。现在普及了煤饼炉,以煤渣的便宜程度来看,会有很多人选择,冬天用煤饼炉取暖。万一出了事故,那自己岂不成了杀人凶手。
桔子对潘大良说:“不是我不让你买煤饼炉。只是煤饼要是烧不透的话会有毒气。这种毒气无色无味,冬天关门闭户的,毒气散不出去是会出人命的。”小商小贩的最怕惹上官非。潘大良听了桔子的话很是沮丧,说:“这两年天时不好,地里的收成差。大家能省一点是一点,铺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差。师傅的年龄也大了,我本来说让他安心歇几年,可我却撑不起铺子里的生意。好不容易你家做了这么个炉子,我想着能卖出去几个的话,也能挣几个钱,却没想到还是不能卖。”
潘大良还没想到煤饼的价钱问题。只是直觉这个轻巧方便的炉子会有一定的市场。桔子虽然不喜欢潘婆子,对潘大良的印像一直不错。这人老实忠厚,打的物件一直都是料足结实的,回家也是埋头干活,就是管不住老婆。桔子想在这个年代里,肯纵容老婆的人,也算是个大大的好人。
第三十九章 李多银的生意经
更新时间2014…11…25 12:30:10 字数:2315
桔子家里的柴禾全是刚分出来的时候,江浩每天去捡来的,一直不多。桔子原来就打算,等酸辣汤的生意上了轨道之后,再找潘大良做几个有烟囱的煤饼炉家里用。这会儿见潘大良诚心来求,就对潘大良说:“潘大叔,其实毒气的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在炉子上加个烟囱,不让毒气散到屋里就行了。”说着,拿着木棍就在地上画了起来。
潘大良已经做了三个煤饼炉了,对这个稍加改动的炉子很容易理解。桔子解释完了又说:“这个炉子到了晚上把风门封上,上面再炖一壶水,一个晚上用一个煤饼就够了。早晨的热水也有了,打开封口,直接用它做早饭,不用再另外生火。”潘大良越听眼睛越亮。等桔子说完就急道:“这个炉子好,我出钱买。我出……”
桔子打断潘大良的话说:“潘大叔,这种炉子并不复杂,拿回家一看就会做。我不能要你的钱,你尽管拿去做了卖。只是这里的人都没有烧煤的习惯,生意了不一定会好。”潘大良好象没听到桔子的后半句话,只一个劲地说:“那不成的,我不能白拿。这东西虽然不复杂,想出来可不容易。”桔子笑着说:“怎么是白拿,你不是已经给我们做了三个炉子。这新炉子也得先给我家做两个,只是先说好,这两个炉子你可得收钱,不然我另找地方做。”
潘大良急道:“你们不能找别人做。我收钱就是,要不我收个成本价。”江常安笑着说:“大良兄弟,别听小孩子胡说,我们当然在你这里做。只是你一定得收钱,不能亏了本钱。”潘大良这才松了口气说:“好。我明天就能做出两个新式样的炉子,给你们送过来。”
李多银吃过晚饭后,就赖在桔子家不肯走。见潘大良果然过来谈煤饼炉的事,就对桔子彻底服了气。等潘大良走了以后就问桔子:“为什么不收钱?这么好的炉子样式,白给潘铁匠多亏呀?”桔子笑了一笑,对他说:“这炉子并不复杂,别人买回去看一下就能知道是怎么做的。如果真卖得好,没几天别的铁匠铺子就都会做了。我们要是收了钱,到时候不好说话。其实,这炉子真正的商机不在炉子……”桔子不再说下去了,卖个关子。
李多银果然急着问:“什么是商机?为什么不是炉子?”桔子指了指正在院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