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想要买那四十亩田的话,跟鸿运楼预支五十两银子,应该不难。最多下个月结算的时候,算些利息给他们。只是莫家的二十亩田以后很难遇到了。”
桔子更看中的是静河村莫家的田。一般人家卖地都舍不得卖家里的上田的,二十亩连在一起的就更难得了。江常安心中算计了一翻,到底舍不得透支消费,定下了买莫家的田。桔子也松了一口气。那四十亩中田现在桔子家买着吃力不说,万一几个村有了矛盾,这田地的地界,租税的事都是个麻烦事。
到第二天,江常安找到周盛贵。让他带着去莫家签契约买地。莫家卖地的风声放出好几天了,正在着急。毕竟一百六十两银子不是小数,又是年关将近,买卖人家正是处处用钱的时候。而庄户人家没几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见周盛贵带人过来,也很爽快地又让了十两银子。
买卖契约签了之后,周盛贵又问江常安要不要换红契。这土地买卖按官府规定是要经官府认可,在土地转让契书上,加副本盖大印的。这就是红契。但办理红契是要交纳土地转让的契税,所以很多民间的土地转让,并不到官府办理红契,只是双方写买卖契约,由牙纪做中人签署。这叫白契。
白契虽然也是土地转让的凭据,却不象红契那样具有法律效力。真要遇上官非,就要看县太爷的心情了。江常安这次出来,宁氏和桔子都要求他办理红契。二十亩田不是小数目,不值得省那么点子税钱。周盛贵听说是,委托他办红契也很高兴。他可以多赚钱,还少些麻烦。
办理红契要去县里,从长宁镇到平安县如果做牛车要走二个时辰左右。周盛贵嫌牛车太慢,家里买了头大青骡,到县城只需一个多时辰。二天后,周盛贵把办理好的红契送到江家。各项费用加起来,江常安一共花费了一百六十两银子。莫家让出的那十两银子正好付了契税和牙纪的钱。
江常安请了周盛贵和宋行远在鸿运楼吃饭。对庄户人家来说,买地是大事,这顿饭是要家里的长辈作陪了。江常安让江浩去请了里长,让桔子去请了江德财。江德财听说江常安分出来短短的时间就置办了田产,很是吃惊。小张氏就对张氏说:“二叔当年在镇上走镖的时候一定是偷藏了私房钱。”
江德财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兄弟和睦,就训斥小张氏说:“常安在镇上镖局的时候,月例银子是有数的,常安都是一文不少的交到家里。每一次出镖的红包和客人的赏钱,他回来也都有交待。不可能藏下那么一大笔私房钱。没有凭据不要胡说。”说是如此说,江德财心里也有些疑惑。
虽然大部份人都不清楚鸿运楼背后的东家是穆家,但是都知道鸿运楼的背景不简单。江山听说这次请的客人有鸿运楼的掌柜,就跟江德财说:“爷,二叔笨嘴拙舌的,到时不要得罪了鸿运楼。鸿运楼的掌柜的我也打过交道,这次我去给二叔撑个场面。”其实江山也就有一次同窗在鸿运楼请客,吃饭时宋行远来打了声招呼。江德财很心慰,儿孙们这种家庭和睦的表现,很高兴地答应带江山去鸿运楼。
买地之后,桔子也想到了,对这笔钱的来路要有个交待。就算江德财不问,村里喜欢那些八卦的婆娘们的嘴巴,也要有个理由堵住。当初土豆的由来,可是宋行远担过去的。她和宋行远商量了一下。吃饭时,宋行远就特意力赞江常安运气好。找到的土豆,十分受他东家的喜欢,东家赏了一大笔钱下来,让江常安一下子就变成小有家产的小地主。
江德财解了心中的疑惑很高兴,加上里长也是场面上的人物,一顿饭大家吃得尽兴而归。只有江山听到宋行远提到东家,一直在酒席上旁敲侧击地打探。可他那点小伎俩在宋行远面前就不够看了,总是被宋行远拿话叉过去。最后他即没有和宋行远攀上交情,也没打听出宋行远的老板是谁。闷闷不乐地回来了。
第五十章 腊八
更新时间2014…12…6 12:30:10 字数:2375
买地的事全都处理好后,没过几天就是腊八节。桔子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也过腊八,就是院里烧一锅子腊八粥给大家吃。后来离开了孤儿院,也是新闻里看到哪里有免费领粥,有人从几点开始就冒着寒风排队之类的,才能想起又到腊八了。
在这个时代的腊八节很隆重。前几天卖完酸辣汤后,宁氏就去买了烧八腊的材料。虽然都叫腊八粥,各家做粥的材料并不完全一样。一般人家都是用黍米做主料,加少许大米、薏米、花生、绿豆、红豆、扁豆、红枣等凑足八样,有实在凑不足的,也会加些青菜、萝卜做咸粥。
今年腊八节正好是桔子家的田契办下来没几天,宁氏觉得应该好好过个节。所以又买了莲子、山药、枸杞、甜杏仁等放在粥里。腊八那天,码头工地也放假,酸辣汤的摊子自然也歇工一天。宁氏头天晚上准备了一盆水,放在外面冻上。早上起来把冰敲碎了放在锅时烧开。腊八粥自然也早早地熬上了。等桔子起床的时候,粥的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房间。
等桔子洗漱好了之后,宁氏先给桔子盛了一碗水,让她喝了下去。据说腊八这天的冰水喝了,明年会一年顺利,百病不生。桔子喝了水之后,觉得肚子更饿了。这时桌子已经盛了好几碗腊八粥了。
桔子看了一下锅里,还有大半锅。对宁氏说:“娘,你是打算让我们吃几天腊八粥?”宁氏用手里的勺子敲了敲桔子的头,说:“这锅粥一顿都不一定够,你还想吃几天。”桔子见宁氏装了三大碗粥在食盒里,叫过江浩说:“这个给你奶家送去。里面有三碗粥,一碗粥是祭祖的。另两碗你奶和大伯家一家一碗。”
又让桔子给李满屯家送去一大碗。等江浩回来,食盒里带来了江常顺家的腊八粥,让宁氏不太高兴。桔子是和李多银一齐回来的,也带来了李家的腊八粥。李多银特意来一趟,不是怕桔子拿不了。而是这里的习俗,腊八粥分送亲朋好友是带有祝福的意思的,一定要本家的人送才行。张氏却让江浩自己带回来,这还是因为在她心里,江常安没有一点地位。
回到家里顾不上喘口气,江浩和桔子又带着腊八粥出了门。他们还要给村里比较要好的东西送粥。腊八粥必须在上午送完。等腊八粥送完已经是辰时了。江常安和宁氏在家里,已经剥了一大碗蒜。桔子奇怪地问宁氏:“娘,干什么剥这么多蒜?”
宁氏有些伤感地看着桔子,对江常安说:“咱闺女碰了头之后虽然聪明了很多,但是到底记性差了。”又对桔子说:“以前每年腊八你都帮我剥蒜。你奶家每年要腌不少腊八蒜呢。”“腊八蒜?”这个名词对桔子来说很新鲜,她的记忆里没有。
宁氏把剥好的蒜放到一个陶罐里,放了一勺糖,然后开始向里倒醋。她对桔子说:“腊八腌的蒜到过年正好能吃。”桔子有些不解,问:“为什么过年要吃醋大蒜呀?”这个宁氏也答不上来。
江常安笑着接口过去说:“这腊八蒜是有讲究的。‘蒜’和算帐的‘算’是同音字。过年吃蒜一个是要让自己算计一下明年的生活怎么过;另一个据说做生意的人年关催债,又不好意思当面催讨。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
江常安看见桔子听得入神,又说:“做生意的人催债跟咱庄户人家没关系。也许你不记得了,过年的时候,蒜不太辣了,醋里也有蒜香气。和着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是非常好的。”
宁氏把剥好的蒜腌上,开始给大家盛腊八粥。桔子家今年的腊八粥质量,在村里是极好的,宁氏干脆先把别人家送的腊八粥,放在一边,先吃自己家做的。桔子在孤儿院吃的腊八粥,其实材料放得比宁氏放得多。可再多的材料怎么比得了宁氏的材料,绿色无污染,桔子直接就吃撑了。
宁氏拉过桔子来给她揉肚子,觉得今天的桔子特别有小孩样。江泽有些吃醋,也拉着宁氏的说嚷嚷自己了吃多了,肚子胀得难受。桔子得意地偎在宁氏的怀里,推开江泽,说:“你去让哥给你揉,娘还没给我揉完呢。”江浩也配合着把江泽拉走,对他说:“你姐是女孩子,很娇弱的。你是男子汉,要保护姐姐。不能什么都跟姐姐抢。”
桔子听江浩说自己娇弱,差点没笑出来。在现代的江秋桔可是有女汉子之称的。桔子开始反省自己,来这儿的两个多月,什么时候表现出娇弱了。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认定自己果然还是女汉子。
全家正在享受和睦温馨的节日气氛,就听见外面有人叫:“这里是江桔子家吗?”桔子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心里对来人是找自己,而不是找江常安有些奇怪。忙出门一看,是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拉车的马是白色的,只有眉心有一块黑斑,竹耳长腿。就算不懂马的人,也能看出是匹好马。马车四周站着四个大汉,手里各牵了一匹马,远远地还围着村里的一些小孩。
门口叫门的人,桔子也是比较熟了,是丁易。桔子对丁易说:“丁校尉,你怎么来了?有要紧事?”马车里传来的穆婉儿清脆的声音:“没事就不能来了,我是来给你送腊八粥的。”声音未落,马车上的青布帘子掀起,露出穆婉儿绝色的小脸。她旁边站着紫霞,替她挑着帘子。
桔子快步上门,伸手要把穆婉儿扶下马车。穆婉儿身后又探出一个脑袋,对桔子说:“桔子小姐,我来吧。”说着她示意车夫脚蹬放好,自己先下车,再把扶穆婉儿扶下车来。那是婉儿的另一人大丫环紫烟。桔子觉得自己头上挂下三条黑线,自己果然还是乡下的野丫头。
桔子见穆婉儿下了车,就把她往屋里让,对她啧道:“大小姐,这么冷的天你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做什么?真要冻出个好歹,你的将军哥哥会剥了我的皮的。快点,先进屋暖和暖和再说。”又对丁易说:“丁校尉也进屋吧。有什么话都进屋再说。”说着又回头看马车四周的四个护卫和车夫,又些为难。自己家那个小屋,要是再挤进五条大汉,恐怕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穆婉儿看出桔子的为难,说:“就让他们在院子里吧,他们还要看顾马车和马,也不能离开。”桔子进屋后,先让人给外面的护卫送了一个火盆和一壶热水。宁氏又盛了一陶罐自己做的腊八粥,给他们送去。
第五十一章 穆婉儿来访
更新时间2014…12…7 12:30:44 字数:2228
穆婉儿没想到桔子的家里这么狭小破旧。她有些难为情,好像是窥破了朋友不能见人的隐私。她进屋后,又细细的打量了桔子,发现桔子似乎并不在意她知道,自己家的房子如此破旧,才放在心来。
穆婉儿见江常安和宁氏都在家,对他们行了福礼说:“伯父、伯母,婉儿唐突而来,多有打扰。”说完从紫霞手里接过两个盒子,对江常安夫妻说:“我备了一点薄礼,不知伯父伯母是否喜欢,还请笑纳。”江常安夫妻第一次接待大户千金,对着婉儿精致小脸有些慌乱。
宁氏忙接过婉儿手里的盒子,对婉儿说:“喜欢,喜欢。”又补充道:“以后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也不用带礼物。”桔子见宁氏忙乱,就拿过盒子打趣地说:“婉儿姐姐带了什么好东西过来,我能看看吗?”江常安瞪了桔子一眼说:“桔子,不许没有规矩。”
婉儿知道桔子是来活跃气氛的,对江常安说:“伯父,不要责怪桔子。我们姐妹俩平时玩笑开习惯了。”又对桔子笑着说:“你打开看看,可满意?”桔子也不客气,打开了盒子。礼物明显是江常安夫妇一人一份。上面的盒子里是一支碧玉的头钗,绿意盈盈,润泽亮丽,自然通透。桔子先笑着说了句:“果然是好东西。不过你家好东西多,我就不客气了。”
下面的盒子里是一枝人参。这人参大约有寸许粗,头、颈、手脚具全,根须铺满了整个盒子。桔子吃惊地看了看婉儿,说:“这个参是救命的东西,可是太贵重了。”婉儿笑道:“早听说伯父要吃参补身子,一直找不到好的。这不,要过年了,今年我和我二哥要在这里过年,有些节礼也送到这里。这人参别人送过来,我们一时也用不上。我就拿来借花献佛了,江伯父如果合用,也算是我的心意到了。”
桔子有些感动地说:“多谢你费心。别说这参我家现在买不起,就算能买得起,一时也没地方买去。我得给你行个礼。”说着就站起来。婉儿一把拉住桔子说:“你就别矫性了。还是偿偿我家的腊八粥。”说着示意紫烟把手里的食盒放在桌上。
穆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