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疵植埂?br /> 宁氏也有些兴奋起来,对桔子说:“我上次带你去舅舅家里,你还只有五岁。不知道你还记得舅舅长什么样不?”桔子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江浩接口说:“桔子那里还小,肯定不记得了。我记得舅舅高高的,对我可好了,每天都带我和桔子出去玩。”江泽懵懂地问:“舅舅是什么人?是娘的亲戚吗?”
宁氏笑着对江泽说:“舅舅是娘的哥哥,你小的时候他还抱过你。只是你那时太小了,就不记得了。”江泽又问:“那舅舅会对我们好吗?”宁氏说:“当然了。舅舅以前对娘可好了,当然也会喜欢你们几个。”江常安有些羞愧地对宁氏说:“都是我不好。让你这么多年没回过娘家,孩子们都不认识自己的亲娘舅了。这次一定要请孩子他舅都住几天。”桔子有了年幼无知的借口,放下心来,开始围着宁氏各种打听。L
☆、第九十六章 舅舅
宁氏见桔子好奇,也很愿意对她说,自己娘家的情况。终于,让她打听清楚,舅舅家的情况。宁氏的母亲,在她父亲过世后,第二年就也去世了,宁氏的娘家只剩下一个哥哥了。舅舅宁广应,比宁氏大五岁。兄妹两个感情一直很好。只是宁氏出嫁时,家里已经十分困难,舅舅几乎是倾其所有地,为宁氏准备了一份,看得过去的嫁妆。为了这事儿,让舅母对宁氏有了意见。
再加上张氏百般的不愿意,宁氏回娘家。逐渐地宁氏,就越来越少回去了。最后一次回去,还是江泽刚出生不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桔子打听清楚之后,对这个舅舅很有好感。这几年,宁氏没回娘家,宁广应虽然也没有来看宁氏。但每年总是托人,给宁氏带几次野味。当然,这些东西,最后也没有落到宁氏嘴里。但张氏收到猎物那几天,对宁氏的态度总好一些。
桔子听宁氏说起来,舅舅打猎还是有些本领的。但是因为外面一些山林,都是有主的,从那里打来的猎物,是要卖给山林的主家的。这样价格就上不去。而深山里实在是危险,舅舅只有一个人,不敢到那些地方打猎,所以家里的条件一直不是很好。
桔子就开始盘算起来,她自己家里要开铺子,还要种地,就算是雇工,也要人来管理。从这次猪舍和池塘的建设上,就可以看出来,自己的摊子铺的太大。缺人手都缺得,自己快找不着北了。这打猎既然不赚钱,又危险。自己家里正缺人手,自己的亲娘舅,可不是天然的帮手吗。
想到这里。桔子对宁氏说:“娘,舅舅打猎既然赚不到钱,为什么不种地。”宁氏有些好笑地对桔子说:“尽说些孩子话。你舅舅自幼。就跟着你姥爷打猎,又不会种田。更何况买田的钱从哪里来?”桔子笑得像个小狐狸。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只要肯下力气,总能学得会的。咱们家里不是有六十亩田,没有人手种吗?还怕没有田地?”
宁氏若有所思地停下手里的活,说:“你是想让你舅舅,从山里搬出来?”桔子说:“山里有什么好的。打猎挣不到钱,交通还不方便。要不,你能这么多年。都看不到舅舅?”
宁氏说:“可你舅舅从来没种过地。要是他种不好,怎么办?”桔子笑着说:“六十亩地呢,舅舅一个人怎么种得过来,当然要雇短工。爹的身体弱,最好不要下地。等铺子装修好了,就让爹跟我一齐去铺子。等春耕之后,有可能我们就住在铺子里。哥和小泽也不用,每日都回来了,家里的总要有个能作主的。总不能全都托给满屯叔,如果舅舅能帮我们。自然是最好的了。”
江常安也说:“大哥在山里打猎,实在是又辛苦,又危险。如果能在沿山村落了户。咱们有了帮手,他也有固定的收入。如果喜欢打猎,农闲的时候,去找点野味,也算是补贴家用。”宁氏点头说:“这么说来,这次一定要请大哥来一趟了。那光请人带个口信可不够了。”
桔子笑道:“这还不容易。如今,我们家也有读书人了。哥如今也识了不少字,写封信应该没有问题。”江浩的脸立即就红了,有些手足无措地说:“先生还没教我们做文章呢。”桔子跑过去。把笔墨拿出来,对江浩说:“又不是让你去科考。你写得文皱皱的。舅舅也看不明白。就按着大白话,娘怎么说。你就怎么写。只要娘说的字你会写就行。”
宁氏笑道点头说:“桔子就是聪明,知道猎户村的情形。山里的猎户多不识字。只有村东头的王大伯在幼时,上过一年私塾。也没什么人,会给村里的人写信。就算有,也就是让人写几句话,还得求王大伯给读一读。太复杂的话,王大伯也看不懂的。”桔子只是想着,一封信而已,用白话文写就是了,自己家的亲戚,想来也不会挑剃。却没想到,往这猎户村写信,还真是得写大白话。宁氏的这份夸奖还真是有几分意外。
宁氏只让江浩写,现在自己分家了,盖了新房,要请大哥来新房住住,另外还有事相商。桔子拉着宁氏撒娇地说:“娘,你这么说,万一舅舅要是没空,不来了,怎么办?”这信这么写不行。宁氏有些鄂然地问:“那你说该怎么写?”桔子说:“娘要是同意,我来帮娘写,肯定舅舅能来。”
桔子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家里的人,都说舅舅很好,但是她还是有些疑虑。这不好的亲戚,要是招惹上了,想摆脱可不太容易,所以她打算用这封信做考验。她对江浩说:“你在信里这么写,就说去年爹的身体不好,奶给我们分了家。现在家里盖了一间房子,请舅舅来吃烧锅饭。另外,家里还有些困难,想请舅舅帮忙,请舅舅务必要来相量。”
宁氏有些疑虑地看着桔子,这些话虽然都是实话。可加在一起,好像就和他家的情况,又不太一样了。桔子笑着把信递给江常安,这才想起来,说:“咱们沿山村有人经常去山里吗?这信怎么送过去?”江常安说:“明天,县上有大集,我知道里长是一定会去的。猎户村一般会有人到集上卖猎物,我本来打算让里长带个口信,再让猎户村的人给带回去。现在有封信更好,直接让他们带回去就行了。”
桔子听了,就让他连夜找李亦溪,给舅舅带信去。然后才对宁氏说:“娘,舅舅那么心疼你。我们家里有了难处,舅舅肯定着急,这样他就一定会来了。”宁氏点点头,说:“就你机灵,要是你舅舅来了,知道你骗他。他要打你,我可不帮你。”
桔子摇着宁氏的手,说:“我哪有骗舅舅,我又没说假话。我还不是为了能早些见到舅舅。”宁氏瞪了桔子一眼,不再理她,只是不再能安心收拾东西,总是一眼一眼地看着门外,只是担心李亦溪会因为什么事,不去县里赶集了。”没过一会儿,江常安回来了,信顺利地送了出去,宁氏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桔子和宁氏就先到新家去打扫卫生。江常安和李多金一起,把收拾好的东西搬上驴车。桔子的闺房是自己设计的,自然是很满意。因为用作玻璃的琉璃片,还不能作到完全纯净无色,桔子特意选了淡蓝色的玻璃,作自己闺房的窗子。当天的天气很好,有些耀眼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也显出几分柔和的色彩。
因为家具还没全打完,桔子屋里只有空荡荡的一张床,和一个箱子,但桔子还是很满足了。她终于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桔子在屋里转了一圈,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就听见宁氏叫她:“桔子,这琉璃窗好是好,可就是太亮了。这屋里做什么事儿,外面都能看见。”
桔子不由地低声笑了起来,自己还真是适应古代的生活,居然忘记准备窗帘了。原来的窗户都糊着厚厚的窗户纸,外面最多只能看见,屋里人的影子,自然就没有人家用窗帘了。桔子对宁氏说:“娘,这琉璃窗得用布做个窗帘。白天的时候,拉开窗帘。晚上睡觉的时候,拉上窗帘,就没人能看见里面了。看起来,我下午到镇上去一趟,买几块贮麻布,娘要先给我做一个窗帘。”
宁氏叹息道:“难怪村里没人用琉璃做窗户,这贵不说,还要配块布。这有钱人家的生活,还真是浪费。”桔子无语地看着宁氏,心说:“现在,有钱人家也没有用琉璃,做窗户的好吧。直接证据,就是婉儿的窗户,也是用窗户纸的。顶多也就是纸更薄一些,更结实通透一些。”
不一会儿,江常安和李多金赶着驴车,也过来了。路上遇到村民,看到他们在搬家,就过来询问。江常安只说:“这里的工程还没做完。五天后,等猪舍和池塘完工,就请大家吃迁居饭。”猪舍和池塘用不了那么多时间,只是要等桔子的舅舅家来人,二三天是不够的。所以昨天晚上,一家人定了五天后,请客。
所谓破家值万贯,桔子家里的东西虽然不多,都收拾完也到下午了。桔子看了一下,没时间到镇上去买窗帘布了,就从穆府年前送的布中,找了两匹细麻的,让宁氏先给做两块窗帘,一块自己用,一块桔子用。至于江浩和江泽的房间,桔子表示,男孩子,不怕被人看见。有太阳照进来,早些起床,也有利于学习。
因为,没有窗帘的导轨,就没有办法做拉的窗帘。好在窗子不大,也不高。桔子就让江常安在窗户两头,钉了两个木钩。又让宁氏在窗帘的两个角上,用布带做了一个圈,挂在木钩上。白天两个布带圈挂在一个木钩上,晚上窗帘拉开,布带圈挂在窗户两头。虽然不是特别方便,但也能用了。L
☆、第九十七章 徒弟(上)
桔子做完这些,看着时间还早。想了想猪舍和池塘开工两天了,自己家也没怎么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就用新家的厨房做了一锅汤水,又蒸了一些二和面馒头,让江常安送到猪舍和池塘那里。江常安把馒头分给那些工人,对他们说:“本来就算是不包饭,也应该送点汤水过来。可是,这两天家里实在是太忙,实在没时间过来。就一个人分两个馒头,以表歉意了。”
来江常安做工的人,基本上都是沿山村的村民,怎么会不知道,江常安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虽然对江常安家里,这两天基本上没人,在工地上,露面也有些议论,但其实在心里并没有多大意见。这次又能白得两个馒头,就算有人心里有些疙瘩,也都散了。
这时,有早上看到江常安搬家的人,就叫道:“东家,本来就说好不包饭的。没有汤水也没什么,只是这烧锅饭你可不能省呀。”江常安憨笑着说:“已经定下来,五天后都到我家吃饭,到时候我让桔子,给大伙烧红烧肉吃。”桔子虽然把猪肉的处理方法,教给了大家,可是这红烧肉的烧制方法,桔子可没有泄露出去。所以这红烧肉,还是只有桔子家里一份。
第二天,桔子和宁氏还去了镇上。她们不仅要给桔子的舅舅一家,准备被眩А=圩右患胰朔挚耍蛔右膊还弧4咏虏萍掖隼吹谋蛔樱直∮制疲从驳每斐商辶恕=圩硬鹣戳艘幌拢急付嫉钡姹挥谩K屠疃嘟鹚岛昧耍壤疃嘟鹚屯昝罕螅挛缋凑蛏辖铀恰=圩铀慵谱乓虻亩鞑换嵘佟?br /> 桔子先去农具铺子。看了一下曲辕犁的进展。袁万富的手艺果然很好,曲辕犁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模样。桔子和他讨论了一些细节后。请他五天后。到自己家去吃饭。又让袁传祖叫了几声师傅,才高高兴兴地去了码头铺子。宁氏这才知道。桔子收了一个,大她好几岁的徒弟。
她对桔子说:“你收一个男人做徒弟,还大了你好几岁。以后,一个不小心,就会坏了你的名声。”桔子也很无辜,说:“当时,话赶话,就赶上了。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是收个徒弟罢了。哪有那么严重?娘也太小心了。”宁氏恨声道:“哪有那么轻巧。你一个小孩子不懂事,你爹也不懂事。看我回去找你爹算帐。”
桔子在宁氏身后,捂嘴偷笑。她在心里yy道:“现在江常安和宁氏,有单独的卧室了。不知道晚上,宁氏是罚江常安,跪搓衣板,还是顶尿壶。不过,古代妇女也许没有那么彪悍。”桔子自己并没有把收徒的这件事,当做什么要紧的事儿。毕竟自己也不用,教他什么东西。也很少跟他接触。只是没想到宁氏这么反对。
到了码头铺子,看看装修的进展很快。苏玉海很喜欢李多银的机灵懂事,想把李多银留在自己手下帮忙。桔子对李多银说:“多银哥哥。这铺子再怎么样,也要等春耕过后才能开张。你要是愿意的话,跟着苏管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李多银却不愿意,他说:“桔子妹妹,你的铺子肯定缺人。我要是跟了苏管事,等你铺子开张的时候,未必就能脱得开身。何况,我觉得如果能自己独挡一面。我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