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这老太婆倒是说对了,自己本就不是江家的人,要认真说起来,跟妖孽也不是不沾边。桔子看了江常安一眼,眼里有丝连自己都查觉不到的担忧。江常安伸手揽过桔子,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说:“娘,桔子是我的女儿,怎么是妖孽。可是娘要问我要那么多钱,我们一家子可能真的要去讨饭了。”江常安难过地低下了头。
这时,刚刚在屋里躲着,假装不知道张氏在干什么的江山走了出来说:“奶,让二叔回去吧。潘婆子的话一向夸大的厉害。你再问二叔要钱,别人还真以为我读书是二叔供得呢。”
张氏开始干嚎:“山儿呀,奶对不起你,养了个白眼狼,不孝子。让我的山儿读个书还要被人骂。”桔子硬压着心里的火气,她知道如果自己真和奶奶吵起来就是输了。依旧平平淡淡地说:“奶,咱乡下人让亲爹讨饭供儿子读书的人家可能有。亲爹亲奶好饭好菜地吃着,让生病地叔叔讨饭供侄儿读书可从没听说过。”又对江山说:“大山哥,要么我到你的学堂,问问和你一起读书的哥哥们,或者问先生也行。读书人见识多,也许听说过。”
江山这下真吃惊了,他虽然不认为桔子真的敢去私塾告状,可有这念头就是个不好的兆头。看着桔子沉声道:“放心,我读书不花二叔的钱。桔子扶你爹回去,奶这儿有我呢。”桔子看到江山眼里掠过的阴冷,心里有些警惕。这人可够阴的,以后要小心防备。如果没有江常安在镖局做事,他哪有钱读。这次奶奶找事怕是也有他的功劳。现在他倒撇得清。只是现在,既然江山把事揽过去了,桔子不想节外生枝,对江山说:“谢谢大山哥。”就扶着一直发呆的江父往家走。
第十三章 人参补身
更新时间2014…10…30 12:31:17 字数:2126
父女俩回到家里,看见宁氏正在家里坐立不安。见桔子父女进了屋问:“他爹,娘找你什么事?”江父看着宁氏担心的脸,半晌才说:“娘想要养老钱。”宁氏愣了一下才问:“要多少?”江父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一个月一两银子。”
宁氏一屁股坐在床上,喃喃地说:“那就是一千文,分家的时候爹娘的养老田不是分给大哥了吗?庄户人家哪有另给养老钱的,谁家分出来过的不是逢年过节送点节礼就行了。昨天挣的那点钱可是给你看病抓药的。这可怎么办好?”
桔子笑嘻嘻地坐到宁氏身边,安慰说:“娘,你不用担心。奶要那么多银子是为了要给大山哥读书。大山哥说,他如果用爹的钱读书,别人会认为他品行不好,会影响将来选官。所以奶就不要我们的钱了。”宁氏的脸上一下子就有了光,问江父:“他爹,这是真的。”江常安苦笑地看着桔子说:“他奶让我们回来了,没说让送钱过去。”宁氏一脸感激地对江父说:“还是山儿读书明理。”
桔子暗地里撇了撇嘴,对宁氏说:“娘,现在都这么晚了,我们得赶紧去镇上啊。”宁氏这才张喽起来:“赶紧的,我都准备好了,现在就走。你爹走得慢,再晚了怕今天的事情又做不完了。明天还要打络子,做绢花,可没时间再出来了。”
一家子急急忙忙地出门,没走多远就看见潘婆子坐在门口磕瓜子,老远看见江父就叫:“大兄弟,带老婆孩子去镇上呀。你可是发了财了?”江父并不答话,拉着宁氏想绕过去。宁氏却大声答到:“瞧嫂子说的,哪里有财发呀。这不昨天靠几个孩子做针线赚了几文,今天赶紧让孩子他爹去医馆开药。孩子他爹且得好医好药养着呢,多少钱是够呀?我们哪能像嫂子似的有福气,不用做事,就潘大哥一个人赚得钱也够嫂子舒舒服服的了。”
潘婆子听了这话,乐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宁氏又说:“咱庄户人家谁家不是忙里忙外的没有一丝空闲。也就潘大哥是个老好人,能容嫂子天天在镇上逛。以后在镇上碰上什么新鲜的事可也跟我们说说。只是别人家里挣钱的事,你是帮人数了还是帮人藏了?什么都不清楚就胡说八道,搅得别人家里不得清净,当心进拔舌地狱。”说完也不再理潘婆子,接着往前走。宁氏刚刚已经听桔子说了,今早的事是因为潘婆子搬弄是非。
桔子看着宁氏第一次看到宁氏发飙,心里给自己的娘十二个点赞。看来分家后宁氏开始学习独立撑起一个门户了,只是江父还需要教育。桔子想起在奶奶家江父窝囊的表现,心里给自己又加了一项工作。
潘婆子以前在老江家每次看见宁氏,她都是低眉顺眼的,一付标准的受气小媳妇样。从来不知道宁氏也能这么厉害,一时愣住了,等宁氏走远了才在她背后喊:“怎么挣点破钱还不上人说。就你们能挣到多少?你们就是一家子穷命。”宁氏远远听到却也没功夫回头和她计较。
到了镇上第一件事当然是去康平医馆,刘大夫给江父把了脉之后,对江父说:“恢复得还可以,幸亏你原来的身体底子好,只是得吃点好的。你这样天天半饥半饱的可是要留下病根的,会影响寿数的。”宁氏一听眼眶就红了,从怀里把那二两银子摸了出来,对刘大夫说:“昨天赚了点钱,你看着给开点好药吧。以后不管怎样我都会让孩子他爹吃饱的。”
刘大夫摇了摇头,说:“原来那付药其实不错,现在你们既然手头宽裕了,我再给加点补血补气的草药。真正大补的药你们吃不起,这也不是吃一天两天的事。你们还得从食物上补。起码要吃饱,最好每天能吃点羊肉,多吃些精米饭。如果能养一个冬天,还是能慢慢恢复的。”
桔子想江父应该是外伤引起的失血过多,贫血,营养不良。江父这段时间每天还有低烧,身体内可能还有炎症。这病放到现代也就是输血,消炎后也只能补充营养,加强身体免疫力。也就是刘大夫说的养了。这马上就要到冬天了,以前听得满耳朵的广告,说什么冬令进补好时节,想来如果在冬天给江父调养的话,想必比其它季节更好的一点。
桔子想起以前为承包农场找当地的镇政府领导梳通关系,特意找一个老中医买了一只野山参。那老中医还说:“人参性热,如果只是为了滋补健身最好冬天吃。”桔子想到这里就问刘大夫:“刘叔,我爹是不是应该吃点人参?”
刘大夫笑着对桔子说:“小姑娘懂得还不少。人参当然是好东西,你爹气血两亏,吃人参是最好的。只是最便宜的人参也要五两银子。真要养好你爹,吃一只参可不够。吃参的时侯最好再配些其他滋补品。你家要是真有银子买人参,还要去买两只老母鸡,把人参和鸡一起炖的烂烂的。每天早上吃一碗,是最养身不过的。平时再吃的好一点,一个冬天两只参吃下去,我保证你爹就恢复的和平常人一样了。”
听了刘大夫的话,江父苦笑着对他说:“我哪有那么多钱吃人参,那是富贵人家吃的东西。小孩子不懂事,你不用理她。穷人命硬,我以后想办法多吃点肉,也就养回来了。”刘大夫点头,看着桔子依旧在拧眉苦想,就对桔子说道:“你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吃的跟的上,慢慢养着也是能好的。”桔子笑了笑不再说话,她算计着与虞三娘签的合同应该能赚到给江父吃人参的钱。只是这样家里的钱就又空了,还是要再想办法赚钱。果然是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
作者有话说:各位大大,本书A签了,激动啊。支持新人新书,大大们推荐、收藏、点击,快点砸过来吧。拜求!
第十四章 大采购
更新时间2014…10…31 12:31:39 字数:2086
一家人从康平医馆出来就到中午了。肚子早饿的咕咕叫了。虽然江泽还是很想吃包子,但桔子强烈要求不能再吃包子了,桔子想偿偿这里食铺里的其它食品味道如何。以后说不定还能找出新的生财之路。于是一家人就在集市边的食铺里吃面条。给江父要了一碗羊肉面,又要了一碗炒羊杂打算给桔子和江泽分着吃,又要了四碗素面,素面里放了一些青菜。桔子嫌食铺的羊杂烧的膻味重,不肯吃。羊杂就被分到了江浩和江泽的碗里。素面却味道不错。虽然是素面,可面汤却是食铺老板用羊骨熬的,一大碗面的份量很足,最后桔子还是吃撑了。
吃完就直奔集市,家里什么都缺,油盐酱醋,样样都得买。还有鸡蛋和萝卜、大白菜。本来像萝卜白菜这些菜是每家秋收后留下冬天吃的,根本不用买。可桔子家在分家时已经收过秋了,各样冬菜奶奶只象征性的给了桔子家一点。虽然分家后宁氏在后院开了一小块地,种了点青菜和香菜,可也还没长出来。前几天家里的菜省着吃还有一点,现在基本上吃光了。在桔子的坚持下,宁氏又买了一斤白糖,花了十多文。这里没有味精,很多菜可以用糖来提味增鲜的。
再去米店买了二十斤精米,五十斤黍米。精米要二文一斤,黍米只要一文两斤,这却是省不得的。
“娘,我们再买点面粉吧。”桔子看着店里的面粉虽然磨得不是很细,但面还是经较白,知道这是春小麦。就对宁氏说要买一点。宁氏有些舍不得,江父说:“孩子爱吃,就买点吧。这钱大多是桔子挣的。”于是又买了五斤面粉。面粉也是两文钱一斤。
然后再去买肉。宁氏买了一斤羊肉,看了看几个孩子说:“要么,咱们去买点猪肉。给你们爹爹吃羊肉,咱们吃猪肉。”江泽有些不愿意,虽然吃过包子了,可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时间没吃过整块的羊肉了。桔子笑道:“好呀,猪肉也好吃。多买点,我给娘做红烧肉吃。”她可是早就馋猪肉了。桔子不仅买了一大块猪肉,还买了一大块板油。肉铺老板还送了桔子好几块肉剃得干干净净的猪骨头。
说起红烧肉桔子想起来,似乎没看见哪里有卖花椒大料之类的调味料。就问宁氏。宁氏却听不懂桔子说的是什么东西。桔子比划了半天,江父才有些犹豫地说:“你说的这些好像是药材吧。”桔子突然想起,以前好像看过资料。在古代有一段时间,这些调味料是当药材卖的。于是一家人又转回康平医馆。桔子不知道那些调料在古代叫什么,只好一样一样的问刘元春。有时让他把几样相似的草药拿出来挑。居然买齐了八角、花椒、桂皮、陈皮、香叶等调料,可把桔子乐坏了。
最后还要买点棉花,一家人的被子实在是又薄又旧了。这里的风俗是成亲时,棉被是由媳妇从娘家带过来。但桔子家的两床棉被却是张氏的陪嫁,当年宁氏嫁过来时,张氏就说自己老胳膊老腿的经不得冻,最后宁氏面上挂不住了,就和张氏换了被子。张氏只说过几年家里宽裕了会给宁氏买新的。可十几年了,在张氏口中家里从来没有宽裕过。桔子一家子也就盖着这两床被子过了十几年冬天。
搬到现在这间屋子里,房子更是四面漏风。桔子几乎每天晚上都被冻醒,下定决心,只要挣到钱,哪怕不吃饭,也要把被子换了。所谓衣食住行,住和行一时解决不了。衣食就得马上落实。
桔子坚决不同意宁氏那个先买一床棉花胎,剩下的用原来的被子将就一下的说法,坚持买了两个五斤的棉花胎,又买了五斤棉花,三十丈贮麻布。要做两床新被子和五身新棉袄,在江家,江父不用说,是一无所有回来的,到现在身上还没有棉袄。这次出来几乎把能穿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还是冻得鼻红脸青的。宁氏的棉袄也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也破得都快没棉花了。桔子三兄妹的棉袄更是破旧,是张氏捡得江常顺家几个孩子实在不能穿的旧棉袄,扔给宁氏重新翻作。虽然庄户人家的孩子都是小的穿大的穿不下的,可江常顺家自己也是三个孩子。能给桔子兄妹的自然是根本不能穿的。还幸亏宁氏的针线活还不错,才能勉强穿了这么些年。
这次既然要买,桔子就要求给全家都换上新棉袄。她跟宁氏说,冬天不管是谁冻病了请医吃药不是一样花钱,难道宁氏舍得跟张氏一样,看着几个孩子自己硬挺过去。宁氏听桔子说的有理,咬咬牙决定给全家换新棉袄。宁氏给江家其他人买的布都是青色的,给桔子的布,却选了大红的。红色的布比青色的贵一文钱,但这大红色的布,颜色染得还不均,这可是棉袄棉裤,要做一身的。桔子宁可也要青色,也比穿得像个胡萝卜好。但最后还是争不过宁氏,宁氏认为女孩子就该穿得红艳艳的才漂亮。桔子想宁氏都同意给全家换新被新衣,她提出这点小小的要求就不要忤逆她了。于是桔子以后就会有一身大红色的棉袄棉裤。
所有的东西都买齐了后,算一下花了还不到三两银子。桔子不仅为这个世界银子的购买力感到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