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感谢。再向他老人家汇报一下,有新粮食产生了,求他老人家保佑新粮食能够高产。然后请神农氏,保佑大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把表章烧给神农氏,请他老人家亲自看一看。桔子跪在地上,却不象众人一下,安分地低着头,向神农氏他老人家,表示自己的恭敬之心。而是偷偷地抬起脑袋,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觉得这一场大戏甚是好看。
    等到一把火把表章送上了天,穆佑轩让人把香案收了,就对江常安说:“我已经把土豆高产的事情,奏报给了皇上。这收土豆的事情,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江常安心里有些害怕,桔子在旁接口说:“大将军放心,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请你看在旁边看着我们收土豆。土豆的产量决不会让你失望的。”
    跟随在穆佑轩身边的众官员,这时都好奇地看着桔子。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他们都不知道桔子。他们很惊异地发现,这个上前回话的小姑娘,虽然穿着一身半旧袄裙,也就十几岁的年纪,说起话来却是不卑不亢。虽然是庄户人家的女孩,容貌却是极清丽的,说话声音清脆,十分悦耳。面对着他们这些人,这小姑娘的父亲都有些畏缩,这小姑娘却没有一点惧怕之意,实在是少见。
    穆佑轩看了桔子一眼,眼里微微露出一股暖意,很快就又恢复往常的冰块脸。他没有再说话,只是向着桔子他们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在这之前,桔子一家人早就准备了锄头、大筐。李亦溪还特意把村里,每年交粮税用的大称,借给了他家。这些东西,都用牛车拉到了土豆地的地头。
    宁广应立刻就带着周在田、周大力,还有他的长子宁石头、李多银、江浩等几个人,翻开土豆秧,开始挖土豆。江常安就和宁氏、赵氏、桔子、宁小风和江泽几个抬了大筐,往大筐里捡土豆。只一会工夫,一亩土豆地刨完了大约四分之一,十个大筐里都装满了土豆。宁广应等人就将大筐,一只只地抬出来,就在地头,当着穆佑轩和众人的面过秤。
    江浩站在秤边上,拿着个算盘,等桔子报出数字,他就拨动算盘珠,一笔一笔地加起来。“总共一千二百六十二斤。”江浩看着加完的数字,愣了一下,但还是很快报出了手上的数字。穆佑轩抿了抿嘴角,眼里的暖意终于浓了起来。跟随他的官员中,更是不断地有人发出惊叹声。
    这时,县里专管农事的司仓,上前问江常安:“这是收了几分地了。”江常安自幼出去走镖,也没怎么干过农活,就抬眼看向周在田。周在田上前恭敬地说:“大人,这里收了大约二分半的地。”那个司仓有些不太相信地问:“还不到三分地?”穆佑轩早有准备,对带来的一个护卫说:“去量量。”
    那个护卫从身上拿出尺绳来,叫上身边的同伴,走到地里,开始量了起来。那个司仓看了穆佑轩一眼,也走到地里,帮忙量了起来。一会儿,就量好了,对穆佑轩说:“将军,总共收了二分四厘的地,这一块地正好是一亩。”那护卫也是战场上下来的,汇报的声音十分响亮,就连远处的村民都听得清清楚楚。L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土豆(下)

自从桔子家里开始种土豆。这几块地对沿山村的村民们,就充满了神秘感。等到土豆秧发芽生长以后,很多人都认出来了,桔子家居然在种,青茄果这种毒草。这让村民们很不安。一开始的时候,劝说的人,打探的人,落绎不绝。
    幸亏赵五郎隔三差五的,就到沿山村来转转。这样很快,村民们都知道,这些青茄果是穆家要的。庄户人家大多数都是安份胆小,不愿意招惹麻烦。于是,不再有人当面跟桔子的家人亲友,说种植青茄果的事情。这让桔子很是松了口气,也开始庆幸土豆种植幸亏有穆佑轩的参与。
    可是,昨天,里长李亦溪突然招集村民,说,今天县里府上的贵人们都要来看江常安家收挖青茄果。让村民们勉强压下去的好奇心,更是蠢蠢欲动。村民们还从来,没见过,城里的贵人官吏,特意跑到乡下来看收秋。难道,这次桔子家里地里能长出宝贝不成。所以这次收挖土豆,虽然来了这么多官吏,村民们还是忍不住,站在远远的观看。
    沿山村的村民们虽然不再,当着桔子家人的面,说种土豆的事了。但私下的议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例如:江常安家用上好的,肥沃土地种青茄果。江常安家把长得好好的,青茄果花给掐了……种种传说,都成了村民们枯燥的乡村生活的,饭后娱乐。
    现在村民们莫名其妙地,跟着那些官员下跪,拜天地神农氏等。有些有点见识的人,还给村民们解释皇帝表章的意思。村民们这才知道,桔子家种的居然是新的粮食。可是青茄果明明是有毒的。当今圣上虽然没有什么圣明之名,但也不算昏庸,所以村民们对。圣旨还是有些盲目的相信的。他们心里虽然还有些疑虑,但也并不害怕。他们相信,皇上不会让他的子民们种毒草吃的。
    等到村民们远远看到。桔子一家人并不要青茄果地面上的部分,反而挖收地下的根茎。才突然发现,也许桔子家里真的又种出了稀罕东西。刚刚村民们已经互相打听到了,江浩加出来的土豆的分量,是一千二百斤。现在听到收土豆的面积,还不到两分半。那岂不是亩产有五千斤。这个数字已经不仅仅是高产。那么简单了。
    在这个年代,用最好的田,最有经验的老农民。种黍米。亩产能上三百斤已经是该偷笑了。这五千斤的亩产,就说是神迹也不会有人反对了。如果这真是能填饱肚子的农作物,那可真是宝了。
    村民们立刻轰动了起来,都开始向前拥了过来。好在,这些官员都带了些护卫,才把激动的村民们拦了下来。那个司农颤声对穆佑轩说:“大将军,能不能把这块地都挖开来。”穆佑轩点头答应了。宁广应又带人到地里挖了起来。
    这时。有空下来的护卫也上前帮忙,地里的进度更快了。没过多大一会儿,地里就全都挖开了,所有的土豆称出来,有五千三百二十六斤。这又让所有的人都大为赞叹了一番。
    桔子见众人都围观着称土豆,她走到穆佑轩身边。轻声说:“穆二哥。这是最好的田,应该是土豆产量最大的一块田了。”穆佑轩皱了一下眉。对桔子说:“那你认为,最差的田里,能收上来多少土豆。”桔子想了一下,说:“应该不低于三千斤。”
    穆佑轩松了一口气,叫过知府华知杰,对他说:“这是上田种的产量,还不能就按这个产量上报。我们等会儿去收一下沙地的土豆,要报个均产,才不负君恩。”知府倒也不反对,五千斤的产量太吓人了,就算是少些,也足够他报功的了。这时那个司仓,走过来说:“将军,上田有这么好的产量,就算沙地也不会太差,二三千斤总有的。”
    穆佑轩见他的估计和桔子说的差不多,不仅对他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穆佑轩温和地问那个司仓:“大人尊姓大名。看大人对农事这么熟悉。穆某很敬佩象大人这样,肯在本职上用心的官员。”那个司仓有些兴奋地说:“不敢当将军尊称,我叫纪鹏,关注农事作物本来就是我的职责。我比起将军可是差远了。我听说这些土豆种,都是将军出高价买的,自己试种。像将军这样不计得失的,为大楚百姓的温饱着想,才是真正让人敬重的。”
    穆佑轩对江常安说:“江员外,现在天色还早,我们再去收一亩最差的沙地,以确定的亩产,好能早日上报朝庭。”江常安自然也不反对。一行人重新又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浩浩荡荡地往桔子家的山地走去。山地的土豆采挖却不象是刚刚那么仔细了,穆佑轩让江浩带着护卫,去村里借来了农具,让干过农活的护卫都去帮忙。
    村民们不仅很痛快地借出了农具,还纷纷表示自己的人也可以借给他们,帮忙收挖土豆,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只是为了近距离地接触,这种神奇的农作物。江浩只好一再表示谢意,并且说明土豆不是他家的,是代穆府种的。一切事物还要请示穆府公子。大家这才作罢。但还是远远地围着观看,大家都想知道,一想低产的沙地,能不能种土豆。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沙地两亩地的土豆,没一会儿的功夫,就都了上来。过称一称,一共是六千七百三十三斤。每亩平均超过了三千三百斤。一天收了一万多斤土豆,令穆佑轩又是兴奋,又是忧心。他把桔子叫过来,问:“这些土豆,是要作明年的种粮的,如何贮存,你可想好了。”
    这个桔子早有准备,她对穆佑轩说:“我家里已经挖好贮存土豆的地窖。也盖了预存的仓库,只要在仓库里,存贮十五到二十天,使块茎表面水分蒸发,擦伤表皮愈合以后,就可以放入地窖储存。只要在入窖之前,把病、烂、虫咬和损伤的块茎全部挑出来,放到明年春天不成问题。”
    穆佑轩满意地说:“既然你早准备,我就放心了。等会儿,我让人帮你把土豆都运到仓库里,给你留两个护卫,暂时看守。这几天,你先把剩下的土豆都收了。我估计,明年皇庄里肯定要种土豆的,你让江浩把土豆的种植写成书札。我把它夹在奏折里,递进京去。现在人多眼杂,我也不便与你多说,过几天,你跟江浩一起到我府上来一趟,我们再谈细节问题。”
    桔子又说:“这青茄果恶名在外。要是想要推广种植,还是要打消大家心里的疑虑才行。我想趁着今天,各位大人都在,应该请大家吃一顿土豆烧的菜。”穆佑轩嘴角微微翘起,说:“这些土豆虽然要留作种粮,吃一二顿倒是无妨。只是这次来的人实在不少,你打算如何做?”
    桔子笑嘻嘻地说:“几位大人可以到我家去吃。我家的院子还算大,我让我娘和舅母烧几样农家小菜,想必大人们也不至于嫌弃。李里长昨天已经让人,在村东的晒场边上,搭了两个大灶。只要将军同意,立即可以把红烧肉炖土豆烧上,到时可以让沿山村的村民一家领一碗。这算是庆祝新粮食丰收。只是这些大人的随从吏员们,只能在晒场那边随便吃一点,恐怕有些怠慢了。”
    知府华知杰见桔子同穆佑轩说,吃土豆的事情,也凑了过来。他对桔子说:“小姑娘,你有所不知。皇上关心百姓,曾经下旨,凡官吏下乡办事,不能强行在百姓家里吃喝,不得无故扰民。所以,我们下乡办事,随从吏员都是自带干粮的。你让他们有地方吃喝,已经很好了,谈不上怠慢。”
    桔子没想到这封建社会的官吏居然如此廉洁,她对华知府说:“大人手下的官吏如此廉洁律已,是我们百姓的福气。”穆佑轩却是知道,皇上虽然有旨,但是到了乡下,是很难落到实处的。官吏下乡,都是村里的富户里长主动招待,也就不算扰民了。但是,这次来的人实在太多,桔子这样安排也不算有错。”
    穆佑轩知道华知府;是看出桔子与自己的交情不薄,才特意过来说的。他只是扫了华知府一眼,没的揭穿他,就对桔子说:“你去准备吧。土豆要选些不能做种粮的用,不可浪费了。”这次随同穆佑轩来宣读表章的太监,是皇上的心腹太监,以宫中地位不低,这时也凑过来说:“咱家只是听说过土豆,是亦菜亦粮的好东西。还真没吃过,这还真得好好偿偿,等到回宫好能跟皇上交待。”
    穆佑轩对桔子说:“土豆如果是作为百姓常吃的粮食,就不可能每次都要配肉。你多做几个花样,要做一些单独吃土豆就能吃饱的食品。”桔子点头应了,对着几个人行了一个福礼,就匆匆忙忙地去安排了。L

☆、第一百三十章 土豆饭

桔子早知道,新收获的土豆,必定是要请大家吃一顿的,所以家里早就有准备。她叫上了宁氏和舅母吴氏、李婶,又叫了三四个,和她家比较要好的小媳妇,回去准备起来。家里做菜的其他食材,一大清早就准备好了。所以这一顿饭虽然吃的人不少,却没花费多少时间。
    晒场那边用土豆作的菜,只有一个红烧肉炖土豆。可是桔子家里招待,这些官吏的菜就没那么简单了。桔子不仅做了酸辣土豆丝、土豆炖排骨、酱烧土豆丸、茄子炖土豆等家常菜,甚至连主食都上的是土豆。本来穆佑轩的意思,是让桔子上一些烤土豆。好让这些官吏,能把土豆当成真正的粮食,而不仅仅是菜。
    但是一般的烤土豆,是要埋在灶灰里捂熟的。吃的时候,要把那层黑黑的土豆皮给扒了。这样吃完了土豆,大部份人会手上黑黑的,嘴上也会有一圈黑圈。这样的形象,对那些官吏们来说,实在不太雅观。桔子怕他们,吃饱了肚子却怪罪上自己。桔子就在每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