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江山眼里的阴郁一闪而过。他诚恳地对李亦溪说:“李里长,二叔对我多有误会。这事儿还要拜托李里长做个中间人。”李亦溪虽然看不上江常顺一家的为人,但到底江山才中了秀才,还不知道前程如何。李亦溪也不愿意得罪他,何况这还是好事。李亦溪就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李亦溪应下来江山的委托,想想这事儿最好还是找江常安说。他找了一天,特意到镇上珍味馆跑了一趟。站在珍味馆门前,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李亦溪心说:“江常安家还真是不缺那几两人税银。”江常安见到李亦溪,也很高兴,只说李亦溪来得巧,正赶上杀猪的日子,要请他尝一尝杀猪菜。
他将李亦溪带到天字号包箱里,点了几个菜。李亦溪这是第二次吃新型猪肉。前几天,江常安第一次杀猪时,曾给他送了两斤。当时,桔子给他家送过去的时候,告诉他妻子不必放太多调料,这种猪肉基本没有骚气。他的妻子不太放心,还是拿调料腌制了一翻。虽然肉确实很香,但倒底还是料调放重了,没有珍味馆里的几道菜,吃起来鲜美。
几杯酒下肚后,李亦溪就斟酌地把江山的意思给说了。江常安大喜过望,只是连连地说:“李大哥,江山这孩子到底读过书,明事理。他中了秀才,我还没给他贺礼,他却还想着我。我这就回家商量,拿出十亩上田来,挂在他名下。至于,免税田的规矩,我也知道。我不会亏待我哥家的。”
江常安一家与江德财、江常顺交恶,最难受的当然就是江常安。只要有一分的可能,他还是希望与江德财家和好的。现在,江山首先递出的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L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免税田
吃过午饭,江常安都等不及江浩几个散学,就和李亦溪一起回到沿山村。李亦溪现在对江常安家的情形很了解。他知道江常安要和桔子、宁氏商量。回到沿山村后,他就对江常安说:“常安兄弟,我家里还有点事儿,要先回去一趟。晚上,再来你家听信。”
江常安也不在意,点头应了,就匆匆忙忙往家走。桔子自从知道江山考上了秀才,就有些心烦。虽然她不在意,江山中不中秀才,但是她总是担心,大小张氏会因为江山考中的事儿,觉得她们又有资本,干涉江常安家的事情了。
这几天,她正在和宁广应一起,扩建养猪场。冬天养猪,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养猪场好些地方都要改建。桔子算计着,没有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就要因陋就俭。她用木板、草帘、草捆或草袋子等遮盖物,将猪舍各处的漏风处堵严。夜间在猪窝前吊上草帘子,防止冷风入侵。她又让李裕,在猪舍的北墙外堆些,秸秆或设置防风障。最后,还要在猪床上加铺,五到七尺厚的软干草、软秸秆,以保暖、吸湿、除潮。
桔子和李裕想尽办法,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舒适。猪舍改建用的草帘、秸秆,桔子自己家收的不够用。桔子就让宁广应又在村里收了一些。另外,冬天养猪最好能白天增加喂食次数,夜间也要坚持喂一顿食。李裕一个人就有点忙不过来。养猪场里的猪多了,村里人也知道这些猪值钱,所以晚上养猪场里,最好也能有人。
桔子就把养猪场里的小房子,修整了一下。加了一个煤饼炉。她准备再招一个人,和李裕一起轮班住养猪场里。桔子本来想让大表哥宁石头来干这活。宁广应和吴氏都很高兴。宁石头在养猪场干活的话,不仅他家又多了一个来钱的路子,而且宁石头也能学些养猪的技术。所谓艺多不压身嘛。
可是宁石头却说什么都不答应。他们搬来快一年了,宁石头一直跟着宁广应,下地干活。宁石头本来是个活泼的性子,来了沿山村之后。却渐渐地不太爱说话了。一开始。宁广应还以为,宁石头是因为他们送宁小溪去读书,而没有送他去的原因。宁广应劝了他几次。
宁广应总是以宁石头说:“石头。我知道,委曲你了。但咱家能有一个人读书,咱们宁家的大造化了,宁小溪又正好是读书的年龄。只能让他去了。”宁石头也每次都答:“爹,小溪能读书。我也很高兴。我不是想去读书。我都十五岁了,读书实在是太晚了。”宁广应见他说的诚恳,倒是猜不到他为什么不高兴了。
直到宁广应让宁石头冬天去帮忙养猪,他才说出。自己的心思。他对宁广应说:“爹,我从十岁起就跟着你上山打猎。那时,你就跟我说。等我满十五岁了,就带我到山里打大一些的野物。可是。我十五岁刚过,咱家就搬到这里了。以后,难得进山的猎了。我知道爹是为了我们家好。但我还是喜欢打猎。冬天,地里没什么活了。爹,你还是带我去打猎吧。哪怕是在山脚下,打几只小猎物也行。养猪的活,就让姑姑家去请别人吧。”
宁广应想起小小的宁石头,从*岁就跟在自己身后,帮忙设圈套,捡猎物的情景。不由得有些怜惜他。那时,他虽然年龄小,却对狩猎有一份天生的敏感。有时,能比大人还先发现猎物。而且,耐性还好。宁广应有时,为了等待猎物,要在山林草丛等一动不动地,等上几个时辰。只有十来岁宁石头也能忍得住,在一旁陪着他。
那时,猎户村的人都说,宁家后继有人。宁石头长大后,一定是个好猎人。自从搬到沿山村后,宁广应和宁石头都是从头学习种地的。宁石头却没了以前的灵性,有时学得比宁广应还慢。宁广应一直以为,宁石头是因为宁小溪能去读书,而他只能种地赌气。现在看来,宁石头是真的喜欢打猎,对种地之类的活没什么兴趣。
宁广应不想勉强他,就跟桔子说:“桔子,你大表哥不愿意养猪,你另外找人吧。”桔子虽然有些意外,但既然宁广应没说原因,桔子也就不问。只是这人手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在现在天气还不太冷。桔子干脆给李裕加了一份工钱,让他一个人先辛苦点,撑着。
桔子在养猪场忙了这么些天,见大小张氏一直没有来骚扰她们家,也就放了心。她想:“也许是因为江山只是一个秀才,还不是官。所以,大小张氏带没胆子打破以前的约定,到她家来胡闹。”这时,江常安突然来说,江山愿意把免税的好事儿,跟她家分享。不要说桔子不相信,就还宁氏也对江常说:“孩子儿他爹,你可问清楚了。这事儿真是江山主动提出来的,要是勉强可就不好了。”
江常安忙说:“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不问清楚?确定是山儿委托李大哥来说的,而且还说免了税,不用我们按规矩分他一半的。我还说,这可不成。我们家也不缺这点钱。山儿的心意却是难得的。该给山儿多少钱,我们只有多给的,不能少给。你们也不会反对吧?”
宁氏放下心来,说:“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我?要是山儿是真心待我们,我们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桔子却不认为江山是个心胸宽大的人。她问江常安:“爹,秀才免税田的名额可以随便分的吗?”
江常安笑着解释说:“虽然按照朝庭规定,如果考上秀才,家里有二十亩是可以免税的。但是,如果这个秀才家里没有二十亩田,一般都会让同族或都同乡的田地,挂上他们家的名头,免得浪费了这个便宜。当然,挂田地的人家,每年还要给这个秀才家里一点钱。当然,这点钱,比税赋低多了。”
桔子淡淡地问道:“那么,如果我们家要免税的话,是不是十亩田挂在江山名下?”桔子的语气虽然平淡,但江常安还是觉得有些不安,他忙说:“也不是挂在江山名下。你爷和大伯家还没分家,田地挂在你爷名下就行。”桔子轻声又问:“那爹打算把哪十亩田挂到爷名下?”
江常安以为桔子同意了,兴奋地说:“当然是上田了。上田赋税最重。”桔子冷笑着说:“要是等我们把田都过户到爷名下,江山不承认了怎么办?”江常安不以为然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儿?十里八村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也没有哪家秀才吞了自己族人的田地。”
桔子站起来,声音冷得象冰一样,说:“也没有哪家秀才会窜弄自己的爷,靠自己二叔不孝。也没有哪家秀才,会请假道士误陷自己亲侄女是妖女,要致她于死地。”她说完,直接开门,走到院子里,不再理江常安了。
桔子从小是孤儿,不太了解江常安急于修复亲情的心情。她已经能接受自己有一个心软,而且易于轻信的爹。但是,江常安如此想信江山的人品,还是令她感到生气。江常安见桔了突然就这么走了,有些无措地看向宁氏。
宁氏叹了一口气,对江常安说:“孩子他爹,你别怪桔子。她也是被你哥,他们一家给吓着了。咱们家好不容易才不用应付,她大伯家的用种种借口,索要钱财。现在,又何必占那点小便宜呢?”
江常安茫然地说:“我也不是要占山儿什么便宜。这不说,山儿好不容易想和我们和好了。我又怎么好伤他的心?”宁氏也有些生气地说:“你怕你侄儿伤心,就不怕你亲生女儿伤心?”江常安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等了一会儿,宁氏又说:“如果山儿拿了我们的田,真的不还了。我们能要回来不?”江常安这才认真地想了一想,有些结巴地说:“不,不会的。他用我们的田,少交给了朝庭的税赋。如果打,打官司的话。他也要吃挂落的。”宁氏轻声说:“如果田是我们的,他要吃挂落。如果他就说,田是他的,应该免税的。他就没犯什么错了。”
这时,桔子又从院子里走了进来。再怎么生气,江常安毕竟是她在心里认可的爹,她总要帮他的。她对江常安说:“真要打起官司来。如果田地我们的。那么我们逃避朝庭的税赋要受罚,江山侵占别人的财产,更是不会有好果子吃。但江山只要一口咬定,田本来说是他的,他就一点错都没有。那就反而是咱们家讹诈他。”
江常安也明白,江山人品是真的不太可靠。他虽然很想说:“他相信江山。”但是江山之前做的事还没过一年,他实在说不出口。他只能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了李大哥了。”L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江山的算计
桔子又回到屋里,就是帮江常安解决这件事儿的。她对江常安说:“江山既然已经做出了姿态,又托了李里长做中人。我们确实不好让人太过难堪。回头让我娘准备两块尺头,两盒点心,做江山考上秀才的贺礼,托李里长带给江山。另外,我们家里,明年肯定要大量种植土豆。土豆是新粮食推广的头一年,朝庭多半会免税的,就不用浪费宝贵的免税名额了。”
江常安愣了一下,说:“土豆真能免税。你听谁说的?”免税的事儿只是云泽洋的猜测,还没有定下来。所以桔子跟谁也没有说,现在倒可以拿来塘塞江山。桔子笑着说:“谁说的,你就别管了。也不一定真的能免。这只是让大家都不尴尬的一个借口而已。”
李亦溪听到江常安说,种土豆能免税,也是非常重视。明年,沿山村种土豆的人家肯定不少。但江常安对这件事儿,也不是很清楚。李亦溪直接跑到桔子家来问。他知道桔子经常出入穆府,消息多半比他还灵通几分。
桔子见李亦溪特意跑过来,知道自己有些莽撞了,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穆佑轩在土豆总产量下来以后,已经写了奏折上去,请求明年土豆的种田免税。这个却是不方便告诉李亦溪。她只是跟李亦溪说:“李叔,以前有试种新粮种的不是免税吗?那土豆也该免税的。”
李亦溪听了之后,却有些哭笑不得。前朝倒是有新粮种免税的做法。可是,新粮种哪有那么容易得到的。也就那么二三次。而且都是在新粮种不知道产量情况下,才免税的。这次土豆的产量这么高,就是不免税大家也都抢着种。朝廷会不会免税可就很难说了。
李亦溪见桔子这么说,也知道是桔子不愿意,家里的田产挂在江山名下。他知道是以前江山一家做的太过份了,以致于,就算是他考上秀才。桔子一家也对他退避三舍。他自己叹息了一阵,也只能把宁氏准备的礼物,给江山送了过去。
江山家的酒席宴上。大小张氏都在厨房里忙活。并不知道江山要把,免税田的名额送给桔子家的事儿。晚上,听江常顺说起后。两个人立刻把江山叫过去,坚决反对,江山把便宜送给桔子家的做法。
小张氏只是哭道:“山儿,你可是我辛辛苦苦供出来的。心可不能偏到你二叔那里。他家现在又开铺子,又种莲藕的。可不缺那几个钱。你就是不稀罕那个亩田的免税钱,也应该先让我,把供你读书的亏空补上才行。”
张氏却拍着桌子地骂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