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田园好女
南敕āD哪苡勺潘牵俊?br /> 马师爷点了点头,说:“你们心里有数就好。另外,平日,到云来阁来的人。不少都是有身份的人。你们教女儿的话,最好回家去教。你妹妹要是丢了吴大人的脸,你可别怪我不给你面子。”江山自知理亏,忙点头说:“是。我这就把她们带回去。”
江山回到桌边的时候,看到小张氏,正拿手去捂梅子的嘴,警告她说:“你别嚷这么大声。吴大人没准还在楼上呢?”江山沉着脸。对小张氏说:“娘,你放开她。她要是再嚷嚷,惹得吴大人也退亲的话。我就卖了她。得了钱买个颜色好的姑娘。去给吴大人陪罪。”
小张氏和梅子都被他,语气中的阴冷给吓着了。江山见两个人不闹腾了,说:“有事儿回家再说,跟我回家。”说完。当先走了出去。小张氏见他走到酒楼门口了,才拉着梅子匆匆忙忙跟了上去。县城里有赶脚的骡车。江山叫了一辆,带着小张氏和梅子直接回沿山村。
一路上,几次梅子要提起话头,江山都冷冷地说:“回家再说。”到了家里。江山直接把梅子拉到自己房间里,对她说:“我给你在县里找了人家。男方是当官的,荣华富贵样样都有。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梅子鼓起勇气问:“娘说。你帮我定了吴县令,是不是真的?”
江山点头说:“是真的。吴县令是一县父母。有什么不好吗?”梅子大叫道:“当然不好。他家里有老婆。”江山说:“有老婆怎么了?你只是个乡下丫头,要找有权有势的,嫁过去就享福,就不能样样都顾全了。你要是那么不愿意做妾,当初为什么还要缠着穆公子。既然你宁愿做小,也要找家世好的,我也依了你的心愿了。你还不愿意了。你要是不愿意,人家送金簪的时候,你就该拒绝。娘往你头上插的时候,你不是了没说不要吗?”
梅子张口结舌地说:“那不是,那不是……”她想说,那是因为她被那个高大尚的酒楼,和金灿灿的簪子给迷昏了眼。可这句话,她又实在说不出口。她结巴了半天,才说:“他都那么大年纪了。”江山冷笑道:“他年纪是大了点。你也不小了。跟常家退亲后,咱家一个提前的都没有。翻过年,你就十八了,都是老姑娘了。你还敢嫌弃别人年纪大。”
梅子被说得脸色发青,红着眼睛低下了头。她不甘心地说:“可吴大人看起来比爹还老。”江山深吸了一口气,柔声道:“吴大人才四十多,他就是看着年龄大了点。我知道你喜欢年轻,相貌好的。可是,相貌也不能当饭吃。咱家不过是普通农户,年轻相貌好的庄稼汉,你又不愿意。吴大人能看中你,你应该高兴才对。他是因为没有儿子才要纳妾的。你进了门,等生下儿子以后,吴大人的家产,就都是你和你儿子的。这是你的机会呀。”
梅子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她的脑子里,一会儿是自己穿着绫罗绸缎,使奴唤婢地当了官太太;一会儿又是吴大人那张暗黄色的老脸,凑到自己面前。她拿不定主意了。江山又淡淡地说:“你嫁过去之后,我就是平安县的主薄了。你就是又是官家妹妹,又是官家太太。沿山村的女孩们拍马也赶不上你。”
江山见梅子不再说话了,嘴角却露出笑意,知道她是同意了。就说:“你好好想想吧。嫁给吴大人,你的好处多着呢。”江山留下梅子一个人发呆,转身出了门。他还要想办法,从张氏那里,把记录梅子的生辰的贴子拿过来。
张氏那里倒是很顺利。江山只要提一下自己当主薄的事儿,张氏就千情万愿地拿出贴子来了。只是她现在有些怕江德财。江山对她说:“奶,这事儿关系到我当官的大事儿。我爹娘和梅子都愿意的。爷就算一开始别扭,总能想通的。我们先把婚给定下来。免得我爷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把事情给耽误了。”就这样,第二天,江山就把梅子的庚贴送到马师爷手里。
江山忙着把梅子送给吴县令做小。桔子在牌坊建好后,却空了下来。她找了时间,来到了李多银的煤饼铺子。随着天气转冷,煤饼铺的生意越来越好。连李满屯收秋之后,都没有去找短工,而是在家里帮助李多金做煤饼。李多银在雇了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叫黄叶的,帮着守铺子,他就赶着驴车四处送货。
桔子到的时候,黄叶正看着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把煤饼装到一个驴车里。桔子知道,李多银接受了她的建议,发展了加盟代理商。李多银的煤饼生意,已经卖进了大兴府,光靠李多银一个小驴车根本送不过来。桔子就请云泽洋讲了一下整个大兴府基本上的县镇布局。沿山村在大兴府的南部。
桔子和李多银商量了一下,就圈了几个大兴府南部的几个县镇。李多银赶着小驴车,带上煤饼,跑了十多天,终于谈好了五个代理商。其实,这不能算是代理商,只是简单的批发商。这些人自己到李多银的店里,以批发价拿货。李多银不再单独往他们那边送煤饼。
李多银虽然简单地给他们画定了代理地区,但是这个地区的分配,现在并没有多大意义。五家点之间的距离,是桔子和李多银仔细计算过的。按照他们现在的销量和运输水平,基本上不会产生交集。后来,又有听说这个消息的人上门,又谈了两家。现在李多银总共有七家代理商。
刚才那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就是其中一家。这让李多银的煤饼销售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煤饼销量激增,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就是供应量跟不上了。现在还不算是煤饼销售的旺季,李满屯家已经全家出动,作煤饼了。再过几天,就算是李婶也参加做煤饼的队伍,也肯定跟不上销售了。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人手不够,可以雇工。冬季农闲的时候,长短工都不难雇。李家的地方还算大,稍微修建一下,开个作坊都不成问题。铺子的后院也能容二三个人做煤饼。只是现在煤渣越来越难买了。长宁镇只有张华一个煤畈子,开始的时候,李多银是向他买煤渣的,后来就直接买煤了。
用煤做煤饼,虽然不如用煤渣做方便好赚,但也是有利润的。再后来,李多银就直接跟煤场定煤了。两三天就用桔子家的牛车跑一趟,多拉一点。可是那个煤场也是十里八村,唯一的煤场,很多铁匠铺也要依靠那里出的煤呢。如果煤饼售销量再提高上去。李多银怕买不到足够的煤了。
李多银跟桔子抱怨说:“桔子妹妹,那个煤场其实挺大的。只要多雇几个人工,再开个矿洞就行。可是那个秦东家说什么都不愿意。就是说,再开矿洞,如果找不到矿脉,他就赔了。煤场原来的矿洞都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他就没开过新的矿洞。秦东家还说,如果这些矿洞采光了,他就把矿场封了,留待后人。你说,他这不是败家吗?”
桔子这次来找李多银,就是想让他带自己,去见识见识,这位知道把地底资格留给子孙后代的秦矿主。顺便,桔子也想看看,能不能解决煤碳原料的问题。桔子到了没多久,李多银就回来了。桔子是事先跟他约好的。两个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就上了驴车,出发去煤场。L
☆、第一百五十章 买煤矿
桔子是第一次来煤场。李多银先带着桔子在煤场转了一圈。煤场在一个山坡上。桔子一眼望过去,山坡上都是光秃秃的,除了几颗瘦弱的小树之外,就是长得东一块,西一块的杂草。这些杂草还连不成一片,倒更显出了山坡的荒凉。桔子虽然不懂煤矿,但也知道,如果地底有浅煤层的话。地表上的植物是不会长得好的。
这么一大片秃山,说明这个煤场还真的不小。只是不知道有多少矿脉,是凭现在的技术能开采的。山坡上除了一个堆煤的大棚子,还有十几个窝棚,应该是住采煤工人的。远远望过去,似乎只有山坡上只开了两个矿洞在开采。两处矿井口都有人守着,不断地把煤筐从下面拉上来。
桔子看了一会儿,就和李多银一起去找秦东家。秦东家住得离煤场并不远。李多银最近煤场来得次数多,秦家的佣人也都认识他了。李多银还不满十四岁,是来这里大批买煤的最小的客户。最近,他又缠着秦东家,要多开一个矿洞。秦家上下都对他印象很深。
秦家的佣人见他又来了,还带了个比他更小女孩,就客气地请他到客厅等候。没多久,秦东家就进来了。他和李多银见了礼这后,就侥有兴致地打量起桔子来。李多银就向秦东家介绍说:“秦东家,这是江姑娘。江家和我家是世交。煤饼生意也是我们两家合伙的。所以这次她跟我过来看看,能不能请秦东家多开一个矿洞。”
秦东家惊讶地说:“江姑娘比你还小吧,她家的生意她能做主吗?”桔子趁着秦东家和李多银说话时,也仔细地打量了秦东家一番。桔子听李多银介绍过,秦家是世代经商的。到了秦东家父亲一代。买下了这个煤场,又在附近买了不少地,却不太往外跑了。
这个秦东家有二十*岁的年龄,穿了一身绸缎长衫。现在已经入秋了,他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摆出一付读书人的作派。大楚韩不禁商户考科举,桔子下意识地看了看秦东家头上。却没有代表功名的方巾。这时。她听到秦东家对李多银,质疑她的身份,接口说道:“秦东家。你做生意还挑客户年龄大小呀。”
秦东家愣了一下,笑了起来,说:“答得妙。我的客户只要讲信义就好,确实不必介意年纪。不过。江小姑娘,你们想多开一个矿洞的要求。我真的不能答应。李家兄弟小小年纪就能独自创业,令秦某佩服。秦某很乐意你们来做客。只是多开矿洞这种事儿就不必多说了。”
桔子见秦东家回绝的坚决,有些奇怪地问:“为什么呀?我们又不是不付钱,你多开些煤出来。不是多赚一些钱吗?”秦东家叹了口气,对桔子说:“小姑娘,钱够用就好。开矿洞不是好事儿。这钱赚不得。”桔子见秦东家一直把她当作小孩子。干脆依小买小了,她走到秦东家身边。仰着小脸问:“秦东家,我年纪小,很多事儿都不懂。能不能请秦东家解释的清楚一点。”
秦东家避开了桔了的眼睛,沉默了半晌,才说:“也罢。本来,我是不愿意提起这一段伤心事儿的。现在还是告诉你吧,也省得你小小年纪,做错了事,以后后悔。”他顿了顿,又说:“这开采煤碳,是要在山上开洞,人进去采的。你知道吧。”桔子点头说:“我刚刚从煤场过来,看见了。”
秦东家轻叹道:“这采煤的工人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到那种暗无天日的地方去劳作。一个不小心,矿洞塌了,命都要送到里面。”桔子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明白,秦东家想说什么了。她小心奕奕地问:“你家的矿洞塌方过?”秦东家点头说:“是啊,大约五六年前,有一个矿洞塌了,里面的五个人都埋在里面,一个都没逃出来。”
桔子见秦东家停下来,半天没说话,轻声问:“然后呢?”秦东家摇头说:“没有然后了。人都埋在里面,哪里还有活路。我怕再出事儿,就把矿洞封了,给了他们家人一笔钱,让他们给那五个人回去立衣冠冢。”桔子打了个冷战,勉强地说:“这里的矿难都不救吗?”
秦东家看了桔子一眼说:“小姑娘读过书吧。矿难——这个词用得好啊。当时不是不救,可谁见过埋在地里的人能活?救不了啊。”桔子想说:“矿洞有支撑,里面说不定有没塌的空间。”她还想说:“里面的人说不定正等着救援。”但是她什么都说不出口。
秦东家见桔子的脸色难看。亲自把桌上的茶水端起来,送到桔子手上,对她说:“小姑娘吓着了吧。喝口茶,定定心。我当时也吓得够呛。后来,我就想把所有的矿洞都关了。”桔子喝了口热茶,果然感觉好多了。她想想矿难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再说什么都晚了,决定顺着秦东家的话,接着问:“那为什么没关呢?”
秦东家又叹了口气说:“关不了呀。附近的几个煤畈,都到我家来求我。说,我如果关了矿洞,他们就要饿死了。就是煤矿的工人也不肯,其中还有那五个人的子侄呢。说是,他们家里全靠他们在煤矿的工钱过活,求我不要断了他们的活路。”
说到这里,秦东家的语气里有了几份气愤,他接着说:“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我不想为了些许黄白之物,枉顾他人的性命。怎么就成了断他们的活路?我现在只能让他们在原来的矿洞里干活,再不准他们开新矿洞。等矿洞里的煤层采完,他们也就死心了。”桔子有些明白秦东家的爹,为什么放弃行商,在老家置办土地矿产了。秦东家这么个不通人情、实务的软心肠,要是做行商,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