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歌(三部全)
刘询蹲下身子,捡起了布卷,却没有立即打开。他坐在了山坡上,沉默地望着远处。
萤火虫在荒草间,一闪一灭,时近时远。刘询随手拔起地上的一根草,想着这根草若用来斗草,应该是个百胜将军,平君若用它,云歌肯定要被灌得大醉。他忽然觉得夜色太过宁静、太过冷清,指尖用力,将草弹了出去,草儿平平飞出去一段后,寂寞地跌向了地上,再不会有人为了一根草而又叫又嚷、又抢又夺了。
坐了好一会儿后,他才将桐油布卷放在膝头,打开了布卷,一条条被卷得细长的绢帕,安静地躺在他的膝头。
他打开了一个绢帕,上面空白无一字。他笑了起来,这个应该是他自己的了。
下一个会是谁的?
他打开绢帕后愣住。白色的绢帕上没有一个字,也是空白。一瞬间后,他摇摇头,扔到了一旁。两条空白,已分不清楚哪条是孟珏的,哪条是他的。
第三条绢帕上,画着一个神态慵懒的男子,唇畔似笑非笑,正对着看绢帕的人眨眼睛,好像在说:“愿望就是一个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怎么可能写下来让你偷看?”寥寥几笔,却活灵活现,将一个人戏弄了他人的神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多此一举!刘询冷哼了一声,将绢帕丢到了一边。
静看着剩下的两个绢帕,他好一会儿都没有动作。透过绢帕,能隐约看到娟秀的墨痕,他轻轻打开了一角,一行灵秀的字,带着云歌隔着时空走来。
一个绿衣女子正坐在山坡上,盈盈地笑着,一群群萤火虫在她掌间、袖间明灭,映得她如山野精灵。她轻轻拢住一只,很小心地对它许愿:“曾许愿双飞……”她轻轻放开手掌,萤火虫飞了出去,她仰头望着它越飞越高。
刘询渐渐走近她,就要听清楚她的愿望,可忽然间,他停了下来,凝视着她眉目间的温暖,不想再去惊扰她了!他深叹了口气,将云歌的绢帕合上,轻轻放在了一边,低头看着手中的最后一条绢帕,只觉得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一动都不能动。
那个鼻头冻得通红的丫头怯生生地从远处走来,身影渐渐长高,羞怯少了,泼辣多了,见到他们也不再躲闪,反倒仰着头,昂然而过,辫梢的两朵小红花随着嘎吱嘎吱晃悠着的扁担一甩一甩的,但她的好强、泼辣下,藏着的依然是一颗自卑、羞怯的心。
他笑着摇头,她以为自己很精明,其实又蠢又笨,什么都不懂,她怎么能那么笨呢?她的笨放纵出了他的笨!
我们究竟谁更笨?
老天给了缘,让他和她幼年时就相识,这个缘给得慷慨到奢侈,毗邻而居,朝夕相处,抬头不见低头见。可他觉得她像白水野菜,平凡烟火下是寻常到乏味、不起眼到轻贱,他内心深处,隐隐渴盼着的是配得起梦中雕栏玉砌的雅致绚烂,因为遥不可及所以越发渴望。他一直以为得不到的雅致绚烂才会让他念念不忘,却不知道人间烟火的平实温暖早已经刻骨铭心。
他只要轻轻一伸手,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接住老天给的“缘”,将它变作此生此世的“分”。可是他忙于在雕栏玉砌中追逐,太害怕一个不留神就会再次跌人平乏的人间烟火中,根本没精力,也不想回头去伸手。
究竟是谁傻?
平君,好像是我更傻一些。
这些话,你能听到吗?也许,你根本就不愿听了,也早就不关心了。他笑得好似身子都直不起来,手中紧抓着绢帕,脸贴在旧棉袄上,几滴水痕在棉袄的刺绣上淡淡洇开。
萤火虫,打灯笼,飞到西,飞到东,飞上妹妹薄罗衣。
萤火虫,打灯笼,飞得高,飞得低,飞得哥哥骑大马。
骑大马,驮妹妹,东街游,西市逛,买个胭脂送妹妹。
一个小女孩哼着歌谣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她身后一个男孩子正在捉萤火虫。小女孩猛地看到坐在地上的刘询,吓了一跳,歌声也停住,小男孩却只是大大咧咧地瞟了刘询一眼,就依旧去追萤火虫。
小女孩好奇地看着刘询,看到他想打开绢帕,却又缓缓地合上。她探着脑袋,凑到刘询身边问:“叔叔,这上面是什么?”
刘询看着她辫子上的红花,柔声说:“是一个人的心愿。”
“是你的亲人吗?你为什么不看?你看了就可以帮她实现心愿,她一定很开心。”小女孩兴奋起来。
刘询没有说话,只是将绢帕小心地收进了怀里。他的余生已经没有什么可期盼的,唯有这个绢帕上的东西是未知的,他需要留给自己一些期盼,似乎她和他之间没有结束,仍在进行,仍有未知和期盼。
小女孩见刘询不理她,闷闷地撅起了嘴。刘询看到她的样子,心中一阵温软的牵动,轻声说:“我做错了很多事情,她已经生气了。”
“啊?你是不是很后悔?”
刘询颔了下首。
小女孩很同情地叹气,支着下巴说:“因为我偷糖吃,我娘也生我的气了,可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早知道娘若知道了我不听话肯定会生气的,可是那个糖真的很好吃,我就是想吃呀!所以即使再来一次,我仍然会去偷吃。”小女孩忽闪着大眼睛问,“你呢?如果再来一次,那些错事你会不做吗?”
刘询愕然。
“喂!问你话呢!如果再来一次……”
远处的男孩不耐烦地叫:“野丫头,你还去不去捉萤火虫?求着我来,自己却偷懒,我回家了!”
小女孩再顾不上刘询,忙跑去追男孩,两个人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草丛中。
天上星罗密布,地上萤火闪烁,晚风阵阵清凉,刘询沉默地站了起来,向山下走去。在他身后,四条白色的绢帕散落在碧绿的草地上,一阵风过,将绢帕从草地上卷起,仿似摇曳无依的落花,飘飘荡荡地散向高空,飞向远处,渐渐坠入了漆黑的夜色,再不可寻觅。
如今的他,天涯海角,什么都可以追寻到,却唯有失落的往事再也找不到了。
第21章 凤归何处
霍成君
嫦娥应悔偷灵药
云林馆的荒草足没过人膝,霍成君常常披头散发地坐在门槛上,望着荒草发呆。不管她的宦官和宫女都得到过何小七暗示,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一个人敢对霍成君稍假辞色。
只有夏嬷嬷不避任何人的耳目,也完全不理会何小七的软语警告,执意跟随着霍成君到了昭台宫,然后又跟随着她来到云林馆。悉心照料着霍成君的日常起居。何小七恼怒下。想动夏嬷嬷,行动前一查,却发现夏沫沫表面上是把霍成军救出冷宫,实际上竟是皇上暗中发的话。惊出一身冷汗后,赶紧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可即使有夏嬷嬷的照顾,霍成君的一日三餐也全是野菜粗粮,还常常是又上顿没下顿。霍成君也不挑,不管多难吃的饭菜,她也总是平静地吃完,吃完后,就依旧坐到门槛上去发呆。
夏嬷嬷想帮她把头发绾起,她也不要,任由头发披在肩头。
“娘娘在想什么?”
夏嬷嬷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不说话,不料她今日心情似乎还好,竟回道:“我在想一些以前的事情。”
霍成君低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裙,裙摆上有两个小洞,她的指头在小洞中钻进钻出,好像觉得很有趣。夏嬷嬷看得心酸,轻声说:“这是我第二次进冷宫,第一次进来时,我一直盼着出去,直到绝望。这一次进来时,我却再不想出去了。这虽然清苦,可很安静,身虽然苦一些,心却不苦。”
霍成君侧着头笑了,一把乌发斜斜地倾泻而下,垂在脸畔。乌发素颜,仍是不可多得的人间丽色。
“昭台宫已经是冷宫中最差的,可刘询又将我贬到了云林馆,何小七三天两头来检查我过得如何,唯恐周围的人给我个好脸色,你觉得这里能安静吗?”
夏嬷嬷回答不出来。
霍成君又望着荒草开始发呆,如同一个没了生气的泥塑。
一个宦官从外面进来,霍成君一下像变了个人,跳了起来,几步走上前,紧紧地盯着宦官。宦官扫了眼四周,示意夏嬷嬷退下,夏嬷嬷向霍成君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宦官趾高气扬地说:“最近宫里出了不少大事,我抽不出空过来。你的话,我前段日子已经带给了孟大人,他只是微笑着听完,客气有礼地谢过我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霍成君怔怔地盯着膝盖处的野草,失望吗?也许不!他仍是那样他,冷漠狠心依旧,一点怜悯都吝于赐给。
宦官咳嗽了两声,慢条斯理地说:“我这里有个关于孟大人的重大消息。”
霍成君发了会儿呆,才反应过来宦官的意思,说道:“我身边已经没有任何金银首饰了,上次给你的那根玉簪子已是我最后的财物。哦!对了,那边还挂着一盏灯笼,手工精巧,应该能换些钱。”
灯笼?宦官冷哼了一声,不耐烦地转身就走,边走边随口说:“孟珏已死,萧望之接任太子太傅。”
霍成君身体巨颤,一把抓住宦官的胳膊:“你说什么?不可能!”
宦官毫不客气地将霍成君推到地上,拂了拂自己的衣袖,掸去晦气:“只手遮天的霍家都能全死光,孟珏有什么不能死的?不过······”他自己的表情也很困惑,一边向外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究竟怎么回事,我可真不清楚。皇上宣旨加封萧望之为太傅时,和百官痛心疾首地说孟珏身为异族人,虽然皇恩隆重,却仍有异心,竟然暗中和羌人有往来,事情败露后,逃出了长安,可宫里的宦官却暗中说他被万箭穿心,早死了!”
霍成君呆呆地坐在冰冷的荒草丛中,远处夕阳如血、孤鸿哀啼,她眼前一切都朦胧不清。刘询怎么会让他活着呢?她早该想到的!可刘询为什么迟迟不杀她呢?刘询对她的迁怒和怨恨,一死都不可解,也许只有日日的活罪才能让他稍微满意。
她站了起来,向殿内走去,素袍裹身、长发委地,苍白的脸上只有看透一切的淡然平静。
清风吹拂,窗前的八角垂绦宫灯随风摇晃,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图画在她眼前晃过,正对着她的一副恰是嫦娥独居于凄冷的广寒宫,偷望人间垂泪图。
她淡淡地笑开,父亲,女儿错了!即使地下也无颜见您!
她取出一副旧缎,站在了脚踏上,手用力一扬,将长缎抛向了屋梁。
夕阳斜斜照进了冷殿,屋内一切都带上一层橙黄的光晕。
风乍疾,窗户被吹得一开一关,啪啪作响,灯笼被吹到了地上,滴溜溜地打了几个转,停在了一个翻倒的脚踏前。
上官小妹
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当橙二替上官小妹梳头时,小妹看到了镜中的白发,她轻轻挑起了那束白发,
在指肚间轻捻着。
橙儿心酸的想落泪,其实娘娘年纪并不老,和宫里的几个妃子差不了多少岁,
可娘娘。。。。
六顺进来禀奏,言道各位娘娘来给她请安。她轻挥了挥手,六顺就转身出去
了,理由都未用,直接命各宫娘娘全回去。她笑想着,六顺也老了,说起话来,没有
了先前的明快热情。
因为皇帝的尊敬、太子的孝顺,她的地位在后宫无可撼动,不管是得宠的妃子还是不得宠的
妃子,都想得到她的亲睐,可真正能见到她一面的确寥寥可数,有的妃子直到诞下皇子,都不知道太皇太后长什么样。“长乐宫中的那个老女人”
渐渐成了未央宫黑夜中窃窃私语的传说。有人说她是身体残疾,所以即使先帝无妃,专宠皇后,她都未能生育,还绘声绘色地说废后霍成君也这样,只怕是霍家血脉中的病;有人说她是石女,根本能接受帝王的雨露;有人说她其实还是处子之身,先皇当年有个秘密女人,只是忌怕上官桀和霍光,所以不敢立那个女子为妃;有人说她胆小懦弱,遇事只会唯唯诺诺地哭泣;有人说她冷淡无情,家族中的人全死光了,却一滴眼泪都没掉过。。。。
她听到这些留言时,总是想笑,时光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它让少女的黑发变白,男儿的直腰变弯,让一切东西失真、变样。但是,时光抹不去她的记忆,长乐宫幽静而漫长的岁月,她可以慢慢回忆。
第一次踏进未央宫那年,她六岁。
还记得头上沉重的凤冠压得她走路都摇摇晃晃。到处是欢天喜地的乐曲,可她害怕得只想哭。盼望着一切结束后,母亲赶快来接她回去。她听到众人高叫”皇上”,她却一直看不到人过来,她忍不住偷偷掀起头上的红盖头,四处找着皇上,只看见远远地有一抹隐忍哀怒的身影,她呆了呆,如做错了事般,飞快地放下盖头。将惶恐不安藏在了凤冠之下。
在赞者的唱词中,她一面笨拙地磕头行礼,一面想着母亲说过的话。
“ 娘,皇后是什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