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郝大夫道:“这个自然,好好的料理吧。听说你和百草堂里的掌柜搭上了线,他的门路可比我多许多。种药,没准还真是条可行的路子,要是你们项家种出了名堂,回头我也叫儿子来学习。”
青竹笑道:“一切都才起步,还不知后面有多少波折能不能成也还不知道。除了金银花还种了半块地的黄连。那魏掌柜还说要给一个好价钱。”
郝大夫颔首道:“他是个可靠的人。”
青竹又笑道:“这都多亏了郝大夫的提携,不然我也和那样的人家搭不上。”
郝大夫道:“这也是因缘际会。”
青竹提了两副药走出了医馆,外面的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她下意识的摸了下小腹,心想这里面正在孕育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这种感觉很是神奇又微妙。想到上次的流产之痛,都是她的不小心,这次她一定会好好的珍惜。虽然现在他还那么幼小,不过将来他也会长成少南那样人物。不管是男还是女,青竹想,她都会尽力当一个合格的母亲,尽量的培养他。
回到项家,只见白氏正在院子里洗衣裳,见她回来了,劈头就问:“你娘好些没有?”
青竹道:“好些了,多谢关心。”
白氏见青竹手上提着药,又问她:“你哪里病呢?”
青竹想,这时候该告诉他们吗?只是这事也没有藏着的必要,家里人知道的话,也会体谅她一些,便笑道:“才从医馆里回来,让郝大夫给诊治了下。说已经快两个月了。”
“两个月?”白氏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后来明白过来,又笑成了一朵花:“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呀,你什么也不用做,都交给我。快去好好的歇着吧。”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保养
青竹有喜的确是件天大的喜事,因为了上次流产的事,项家人不得不重视起来。白氏甚至又去找到了春桃,问她愿不愿意过来帮工。不过春桃有了人家,又定了婚期,她本人虽然愿意,家里人却并不赞同。
白氏只好作罢,亲自服侍起青竹来,要她好好的养息身子,安胎要紧。
屈指一算,估摸着少南一行人已经到了京城吧。也不知他们路途是否平安。青竹很想写封信告诉少南她有身孕的事,可信会写,却不知要捎到哪里去。这次不能拜托田家帮忙了,他们也帮不上。
青竹有喜的事传到了夏家那边,蔡氏也高兴,遣了青梅送了五十个鸡蛋、二十斤面粉,一罐蜂蜜。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竹早期反应也越来越严重,孕吐后,压根不想吃别的东西。见青竹反应这么大,白氏可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想和她怀少东时一模一样,这一胎准是个儿子。对大儿媳期待了好些年也没盼出个孙子来,白氏也死心了,如今又将希望寄托在青竹身上。
以前下的那些金银花苗,如今都移栽到了围墙边,永柱劈了竹子搭起了花架,就等它们开花采摘。核桃地里的黄连也在茁壮的成长着,
目前种的就这两项,青竹想还有没有别的可种。
少东从鱼塘边回来了,才到家就喊饿。翠枝带着女儿回娘家去了,这两日少东都在这边搭伙。
白氏让明霞端了碗才切好的豌豆凉粉出来,上面已经浇上了调料。
少东接过拌了几下,便开始大口大口的吃将起来。青竹睡觉才醒,身子懒懒的。早饭也没吃多少,就想喝水。
桌上的杯子空空的,壶里也没什么水了。白氏听见了响动忙揭了帘子走了进来问道:“水我正烧着。还没开。先等等。”
“哦,好。”青竹又道:“大哥回来了吗?”
白氏道:“才到家。对了,有凉粉,你要不要吃?”
青竹心想也有些饿了,便答应着:“好呀,多搁点醋,多搁点辣油。”
白氏笑说:“爱吃酸就好。你坐着罢,我去给你切一碗。”
青竹懒懒的出了房门,只见少东已经吃完了凉粉,闭目正休息。青竹上前笑说:“大哥辛苦了。”
少东忙睁眼道:“不辛苦。只是不知为何。水面上竟然漂浮出了几只死鱼。”
青竹道:“昨晚我已经听爹说起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莫非是得了什么病。还请大哥去别家鱼塘问问看。”
少东道:“我已经去问过了,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家差不多。看过两天能不能有好转。”
青竹暂时想不好应对的法子。也只好看看了。
白氏给青竹端了碗凉粉进来,又提着水壶去添水。青竹拿着筷子拌动了几下,碧绿的葱花、芫荽、芝麻酱、辣椒油、豆豉酱、陈酿的米醋、浓香的酱油,种种味道扑面而来,青竹觉得有些食欲。尝了几口。感觉还不错。
少东便起身告辞,青竹也不理会。
这些日子青竹总不大爱吃东西,没想到今天看上去倒还吃了不少。白氏道:“这就对了,总得吃点才行,不然也拖累了肚里的孩子。晚上我再给你炖只鸡。”
青竹连忙摇头:“还是别炖了,想着油乎乎的就难受。”
白氏有些纳闷。心想总得吃点好的补补身子,不能大人的身体先给拖垮了。在青竹的坚持下,每天喝一碗鱼汤。正好家里出这个,也不缺。吃两三个核桃,能喝上两碗稀粥。别的实在是提不起兴致。
白氏热衷给青竹炖各种汤品,青竹是闻着味儿就难受,哪里还想再吃。只希望这早起反应快些过去就好了。她被这个折磨得实在有些难受。
出现死鱼的事一直持续了五六天,每天都要浮上来三四只。多时会有十来只。看着很是心疼,大些的也有七八斤重的样子。
青竹道:“要是制止不了,我看要不就将鱼给捕捞了吧,卖了鱼将鱼塘清理出来,再好好的消一下毒。”
“只是这时候就捕捞的话,只怕要损失不少。”永柱想到到了入冬后再捕捞的话,也能多打个上百斤。现在就捞也太不划算了。
“那么就找到解决的办法,若是根治不了,只好处理掉,不然损失更大。”
永柱点头答道:“是这个道理。”
白氏出来和青竹商量:“明儿初一,你和我去庙里上香吧。”
青竹却不大愿意出门,摇头道:“不了,一定又是人多嘈杂,再说那香火味儿又冲,还有鞭炮里的火药味,只怕会受不了。”
白氏本来想让青竹跟着一道去在送子观音面前好好的拜拜,给项家求个孙子,见她这样说便知道不成。心里嗔怪青竹娇气,但却不敢说出口。
等到少东回来,开饭的时候青竹当着众人的面提出了自己的另一个建议。
“藕塘今年种了,我就不打算再种了。”
家里皆是一惊,少东在这之前倒听翠枝说过,可当青竹再次说出来时也很惊讶。永柱忙问:“干得好好的,为何不种呢?”
青竹自有主张:“爹、大哥。你们也别笑话我,家里种藕养鱼也几年了,要说带来多大的收益呢,就是这两套房子,供了少南读书考试。别的富裕好像也不多。再加上这两年情况不大好,价格方面也不那么具有优势了,特别是黄鳝和泥鳅,那些酒楼里做泥鳅的菜式少之又少,更别说普通人家食用。有些人根本就是瞧不上这些。所以必须得寻条其他路子。”
少东听完这番倒是认同:“弟妹的话不无道理。只是别的路子怕也不好走,我还本来说要开店的,可你又挡着不让。”
青竹含笑道:“大哥可能是误会我的意思了,不是不让大哥出去忙买卖。只是时机不大成熟罢了,家里现在还不能缺你。”
永柱说:“听你这么分析,看来是有自己的想法,说来我们听听,看可不可行。”
青竹道:“若不种藕了,就余下几亩多的水田。种别的也不产,我想的是要不去挖些土来填整一下,将水抽干。养成个天然的草场。”
“草场?”永柱父子俩皆是一脸的惊异。
“是呀,将那几间简易的棚子也再好好的修葺了。我们买些毛驴来养,这个比起种藕应该要容易些吧。”
“养毛驴?”这次惊奇的换成了白氏,她知道别的村子有人养过,不过都是一头两头的养,并不成规模。
永柱道:“藕一年就能成熟,这养驴的话,成本不是更大么。要能卖钱的话,至少也得养一年半吧。”
青竹道:“这个我也算过了,开始一年可能赚不了钱,但用上两年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少东细细估量着,原来青竹说的两年时间指的是这个。怪不得她说那番话时那么有底气,原来道理都在这里。他忖度了好一阵子才开口道:“弟妹这个建议倒是不错的,不过要贸然停了藕塘只怕有些划不来。再说弟妹也清楚,我们家的藕塘和鱼塘也有舅舅和二叔、小叔家参与的分成。必须得说动他们三家,再说他们也不一定就同意。”
青竹道:“是呀,我愁的也是这个。要断了这个他们也少了分红,顾及是不答应的。两年的期限又太长了些。”
永柱插嘴道:“我倒认为不一定非要将藕塘给断了,毕竟做了好几年,也积攒了不少的经验。再怎么说也是家里的一项大头收入。要想养驴的话,不如慢慢来,先买个三五头,有母驴的话会下小崽,渐渐的成气候。不用这么心急。”
青竹道:“爹说得很是,我的确心急了点。要不就按着爹说的办吧。只是又要多几项事做。要放养割草,还得让人专门看管。”
永柱和少东互换了个眼神,少东道:“爹上年纪了,不能太劳累。弟妹现在也不方便,娘又要照顾家事。我看不如还是请个人吧。”
永柱道:“也只好如此了。”
等白氏忙完灶间的事出来时,他们三人已经商议完了。
“听二媳妇的语气,好像是想大干一场。你还有些什么想法,说来我们听听。”
青竹看了白氏一眼笑道:“大干一场倒说不上,不过是想尽力的多挣点田产。有个小小的庄园吧。一步步的走吧,不急的。”
“庄园?”永柱和少东可从来不敢想这样的事,心想青竹虽然是个年轻女人,倒还有几分魄力,竟一点也不输男人。
“依着弟妹的意思,两年时间就够建设了吗?”
青竹笑道:“没有具体实行过,只好琢磨着来,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两年的话应该会初具规模了。不过光我一头热还不行,还得靠家里的各位多多出力支持才行。”
剩下的三人面面相觑,心想青竹虑得还真远。只是梦想虽好,能不能实现还不知道。将来青竹若跟着少南去别地的话,这个摊子谁来接手呢,这可是个最大的难题。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英勇
经过几家养鱼人的磋商交流,总算是将死鱼这件事给控制下来了。
总算是舒心了。三五日后,永柱和少东去各处打听关于驴驹的事,最后花了七两多的银子抱回来五头驴驹,一头成年母驴,一头成年的公驴。驴驹虽然还小,但也需要精心的照料,少东四处打听雇了一个长工来家帮忙,主要任务就是帮忙照顾驴子和放养上百只的鸭群。
墙角种的金银花也开始长出藤蔓,沿着搭的架子向上攀岩,再过段时间就能开花了。
一切都在青竹的计划里慢慢的实现,心想着收了稻谷,看还能不能再置些田产,多点开花总比一项突出的强。
四月已经到来了,估算着少南已经要入场考试了吧。青竹天天在家挂念,夜里睡不着觉时,她会蘸墨提笔,写一封长长的信,里面充满了问候关切,以及一些家长里短的琐碎。虽然这封信可能无法到少南的手中。青竹不过是找个寄托而已,希望他在考场上能好好的发挥,不要经受什么波折和磨难。这一大家子都在等着他的好消息。
自从少南去京城以后,白氏天天是早晚两炷香,她不识字,也不会诵经,不过念几句佛号,拜一下西方的各位菩萨。遇着初一十五便上庙里去跟着拜一拜,就是没出门,也会持斋吃素,只希望能够保佑儿子一切平安,能够高中耀祖。白氏一直想鼓动青竹也跟着她一道学学佛经,好为肚里的孩子积点功德,青竹却不愿意。再说家里的这些事已经让她头疼了,有那个闲工夫她觉得不如多睡一会儿。
中午的时候永柱回来吃饭说起了一事:“出事了,你们别轻易出门。”
“怎么呢?有抢匪还是打仗呢?”白氏一脸的不解。
“什么抢匪,什么打仗。要打也不会打到这里来。我听左家人说南口那边好像有人看见了狼,听说咬死了不少的鸡鸭。”
“狼?”青竹只听过没见过。只知道那是一种十分凶恶的动物。
“是呀,特别是二媳妇,你就在家好好呆着吧,哪里也别去,倘或受了惊吓怎么好。”
青竹应了个是。
白氏道:“这狼跑进村里还是我刚嫁过来时候的事了,那次伤了不少的牲畜,后来还叼走了一个小孩。闹得沸沸扬扬的,后来只打死了一只,逃走了两只。没想到又出现了这样的事,老天爷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阿弥陀佛。”白氏忙双手合十祈祷。
等到少东回来时,也在说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