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少南看了眼冬郎道:“我去去就来。”
这边少南将涂知县领到了正堂屋,涂知县奉上了贺礼,又说了几句吉祥话。宝珠赶着来添了茶。
涂知县又说:“突然来访,除了给项兄弟贺喜以外,还有一事要和项兄弟商量。”
少南便让宝珠去告诉贞娘,给备几个下酒菜来。
正堂屋与青竹住的屋子只隔了一间屋。所以青竹躺在这边的床上,对于那边的谈话却听得一清二楚。
贞娘利落的给弄了三个下酒菜,少南给涂知县斟好了酒,分了主宾坐下。两人把酒言谈。直到天黑,涂知县这才告退。
少南又亲自去送到了巷口,涂知县才道:“回去吧,我认得路的,再说也算不得有多远。”
少南说着保重,这才回房。
青竹已经坐起身来,正吃着贞娘给煮的糖蛋。见了他便道:“还真是上了门就不见得有好事,我看你该怎么办。”
少南道:“你倒是都听见了,这事还真是棘手呀,我也推脱不了。”
青竹皱眉道:“要是那卫太太不知晓的话,只怕会怨恨你我。”
少南道:“我也没法子,明一早便让人去问问,看哪里有合适的房子,给买了,还得将人给送去。你说我办的这是什么事呀。”
青竹心想这涂知县还真是色欲无穷,本来是人家的家事,他们外人去插手的话,必定会受到指责。也不知那骄傲的卫太太会作何想法,当真是男人有了权钱二字时,就什么也靠不住。
青竹盯着少南看了两眼。
少南知道青竹想的什么,忙向她保证:“你放心,我绝不这样对你。今后也绝对不会有别的女人来插足我们的生活。我向你保证!”
青竹见他信誓旦旦的样子,又垂下眼睑道:“罢了,我什么也没说。你有这个想法固然是好的,我拭目以待,看能坚持多久。不过我也先和你打个招呼,可别指望我能和别的女人能处得好,能允许有人和我一道来分享你,这是白日做梦!”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三朝
青竹的这番言论让少南低了头。青竹八岁起就在项家了,虽然自己在家的时间不多,但是对于青竹的脾性却了如指掌,也清楚她的行事方式。
青竹的话让少南并不觉得排斥,至少在他的心中,两人的关系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依附谁的事,更何况青竹又这么的有想法有主见。
涂知县交办的事少南还得斟酌着去办,知县也再三交待过,按察使还没走,得小心行事,不能留下什么把柄。少南不禁想起束水的前一位主簿的遭遇来,因为贪图太多,终于被拉下了马。所以才派了他这个外地人来任职。
接了这样的差事,青竹也替少南叫苦,真是的,还要管人家娶小老婆吗?算个什么事呢。
贞娘在跟前向青竹询问关于洗三的事,青竹道:“那林婆子答应了,一定会来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贞娘又问:“准备多少人的饭菜呢?”
青竹想,在束水又没个亲友,若有人来道贺的话,顶多不过是少南的那些同僚们的女眷们,别人是不会来了。细细的琢磨了一回,和贞娘道:“计划个两桌吧。”
贞娘答应了,心想要准备的事不少,叫了宝珠帮忙。
请了痘疹娘娘等神像供在外面的正厅上,又备了香蜡纸钱。给小孩子洗澡用的大木桶是要就准备好了,还得去药铺里买些艾草之类的草药。还得备些花生、桂圆之类的干果。
青竹心疼的还是冬郎,心想他这么小,外面又冷,一点抵抗力也没有。要是为了一个“洗三”将他折腾病了,可得不偿失。反正对于这些规矩青竹向来不怎么在乎,当初翠枝两个女儿也没怎么闹腾,就简单的洗了个澡。不也健健康康的长了那么大么。
青竹思前想后对贞娘道:“你是过来人。我毕竟不是束水人,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俗。这些规矩我觉得好些也大可不必讲究。天这么冷,倘或冻坏了哪里怎么好,动作要快,什么添盆之类的也都免了吧。到时候我封了银子,直接给林婆子就好,何必那么麻烦。她也知道我是外地人,想来也不深究。
贞娘笑道:“就是当地人,这些规矩也不见得都要兴的。说来也是。要是小爷给折腾病了那可是件大事。奶奶放心,我会和那婆子商量。”
青竹点点头:“那好,我就交给你去办了。”
贞娘叫上了宝珠。两人逛了半天的街,才将需用的东西凑了个七七八八。
到夜里,青竹又问贞娘给林婆子多少的赏钱合适,贞娘道:“这个没定数,穷人有穷人的赏法。富人的话,不拘多少都舍得。”
青竹细想了一回,便让宝珠拿了两串钱又称了一块五两的银子,一并装进了红绸袋子里。贞娘道:“这个数已经很大方了。”
第二日早饭后,少南要忙公事,便出了门。走之前和青竹道:“我先去看看,若是没什么要紧的便回来。”
青竹道:“去吧,想来也没什么人。”
少南笑了笑。又抱了下冬郎,和他道:“爹走了,好好的陪着你娘。”
少南没走多久,便有人登门了,来的人是少南的两个帮忙跑腿的部下。一姓刘,一姓赵。两个女人也不过二十几岁的样子。也都牵着自家的孩子,带了些鸡蛋面粉,糖之类的来给青竹道贺。
青竹也不大认识他们,只笑吟吟的让贞娘和宝珠替她招呼着。刘氏抱了抱冬郎连声夸赞:“真是个出色的小爷,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人。”
青竹笑道:“姐姐太赞了,他还这么小,只怕当不起。以后怎样,谁也说不准。”
赵氏道:“他爹年纪轻轻的就出来做官了,儿子自然比老子还强。”
宝珠端了茶盘进来,请两位女眷喝茶用点心。两人陪着青竹说了半晌的话,青竹倒觉得这两人很容易相处,不多时便熟悉了。
这两位女眷的当家都在衙门里当差,昔日少南对他们也都还不错,其中有一位当初还去过平昌,接青竹来此。青竹不免对那位赵氏多留了心。又让宝珠给两个小孩子抓果子拿糕点。赵氏养的是个女儿,五六岁的样子,正围着冬郎看,似乎很好奇的样子。
正说着,贞娘又跑来道:“奶奶,巡抚里的人派人送了贺礼来。”
“什么?”青竹很是惊讶,可她又出不了门,便让宝珠去迎接。这里刘氏道:“哟,连巡抚的人都来了,主簿大人果然是好脸面。”
青竹笑道:“这是一般的人情往来罢了。”巡抚里的人她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巡抚里派了两个婆子送了贺礼来,连茶也没顾上喝就要走。青竹帮让宝珠拿了二两银子,给两个婆子,一人一两的赏钱。
快要午时林婆子才来。厨下已经备了酒菜,原本定的两桌,现在看来一桌的人都不到了。贞娘招呼来道贺的人用了饭菜。
午后,林婆子进来将冬郎抱了出去,青竹吩咐宝珠好生看着,别出什么岔子。
这里早就准备好了大半盆烧得滚热的草药水,周围也都围得好好的。林婆子先供奉了痘疹娘娘等诸位神像。焚了香蜡纸钱,又进了糕点。
供好后,便解了冬郎的衣服,冬郎却哭得哇哇大叫。青竹在里间听了也心疼。忍不住穿了衣裳要出来看看。
才走到门口,刘氏瞅见了她忙道:“项奶奶这是做什么,外面风大,透了风可要不得,还是去躺着吧,还在月子里的人怎么能轻易下地。”
青竹也不依,就站在门口看着。林婆子将冬郎放进了盆子,冬郎虽然还小,但害怕,手紧紧的抓住盆子的边沿。林婆子拿着棉布轻轻的给冬郎身上擦洗着,一面洗,一面念叨:“先洗头,做王侯;洗后腰,一辈比一辈好;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说的都是些吉祥话,只是冬郎被这么一折腾,似乎很不高兴。青竹不免有些担心。
擦洗了身子,林婆子又接过了贞娘给备的东西,点了艾叶球,贴着生姜片,放在冬郎的脑门上,像是做什么灸。青竹看得心都揪紧了,要是一个失手,烫着孩子怎么办。她都交代过要简单办一下就行,怎么还闹这些呢。
几下子已经洗好了,林婆子和贞娘两人合力着将孩子包好了。那林婆子又拿了几根大葱轻轻的拍打了冬郎几下,口里念道:“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言毕,又让人将葱拿到房梁上悬挂起来。
接着将冬郎放到一个小簸箕里,林婆子拿了些金银首饰,往冬郎腋窝里放,又念:“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
青竹从来不知道原来洗三的花样如此多。
最后见林婆子将那些绞出来的石榴花洒到竹筛里,筛了几下,又念:“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
看到这里青竹忍不住笑了出来。仪式差不多结束了,宝珠抱了冬郎进来,青竹顺手接过,便躺回了被窝里去。
青竹又让宝珠将封好的赏钱给了林婆子,那林婆子又进来给青竹道了谢,说了好些吉利的话。
“做王做侯,一辈子福禄无穷。奶奶怜惜。我也不多留了,还得去认门,这就告辞了。奶奶以后再有了身子,吩咐一声就来。”
青竹点点头,让贞娘去送。
刘氏和赵氏也纷纷回去了。青竹方想起巡抚送礼的事来,忙让宝珠将礼和礼单拿来给她看。只见大红泥金帖子上,赫然写着“恭贺项主簿喜得麟儿。”又有礼单在列。
赤金项圈一对、银镯子一对、小狐皮披风一领、蜜蜡观音一座。
青竹心想如此贵重的礼,她还是头一回所见,又摸了摸那领小披风,当真顺滑无比。又去看那座观音很是莹润好看。心下暗想,从未听少南提及过巡抚府那边,为何一个主簿家添了儿子,会送这么重的礼来?这份人情该如何还呢。
等到少南回来时,青竹便将此事告诉了他。
少南微怔方道:“看来我得抽空去巡抚府那边走走。难得记得咱们。当初在京的时候,就是遇见了巡抚的一个故交,几下熟络了,才推荐了我来束水。不然哪里有我的份呢。”
青竹道:“我不知还有这样的牵绊。看来不能疏忽,等我出了月子,该去好好的拜访一下才对。”
少南点头道:“日后再说吧。”
青竹又将刘氏和赵氏到来的话也告诉了他。少南只点点头,没多余的话。
青竹笑道:“我还在想,等到来年开了春,天气暖和后,带着冬郎回平昌一趟,你说好不好?”
少南道:“只怕我走不开。”
青竹道:“你这里也不回去的话,只怕家里人更牵挂你了。”
“那有什么办法,开了春的事就更多了。我还在想过年要不要回去,只是那时候你才出月子,身子也还太弱,又赶上一年最冷的时候,也怕冬郎受不了。罢了,再慢慢的筹划吧。”
青竹答应了。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致谢
少南实在没有想过会惊动巡抚的注意,不得不挑了日子,送上了拜帖。并不着官服,换来了身家常的衣裳。
青竹特意给他挑了件茄灰色的茧绸斜襟长袄,加件藏蓝的褂子,两种颜色虽然衬得少南老气了些。不过青竹想,多一份沉稳持重倒是件好事,又嘱咐他:“这样的大人物最是不好应付,什么话说得什么话说不得,你多长几个心眼。要是一没处理好,说不定以后就有小鞋穿。”
少南有些不耐烦:“你也不用唠叨了,又不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当初刚到束水上任的时候也去拜访过的。你也不用瞎操心了。”
“我不还是担心你嘛,你又嫌我唠叨了。”青竹咂咂嘴。
“好了,我出门了。”
“嗯,路上注意安全。”青竹向他摆摆手。
少南离了家,不去坐衙门里的轿子,也不雇车,竟一路步行向巡抚府而去。
程巡抚因和汪大海是多年故交,当初又是同年进士。那汪大海曾向他提及过项少南这个人,又推举了他来束水做个小小的主簿。程巡抚对于项少南没多少印象,听人说起项家新得了儿子,程巡抚才说给内人,让给备些礼送去,表表心意而已。没想到项少南因为此事还送了拜帖,又亲自登门拜访。
程巡抚也没摆什么架子,听人通传就应允了。
少南在下人的引领下,到了这边的书房。瞥眼看见程巡抚一副家常装束,在门下忙打恭行礼。
程巡抚笑道:“请进!”
少南挨门而入,程巡抚赐了座,等到下人端了茶来,少南欠着身子双手捧过了。
程巡抚今年五十三岁,两鬓皆白。项少南如此年轻。在他看来这个后辈也着实太嫩了些。
少南斜签着身子坐着,先端起茶碗,浅浅的抿了一口茶。
那程巡抚便笑问道:“主簿大人,这茶如何?”
少南答道:“大人家的茶自然都是好的。在巡抚大人面前,下官更是晚生后辈。不如请大人直呼下官名字就好。”
程巡抚见他倒是一副恭顺的样子,点头道:“家中娘子儿子可还好?”
“多谢大人询问,都很好。下官还没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