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程巡抚见他倒是一副恭顺的样子,点头道:“家中娘子儿子可还好?”
“多谢大人询问,都很好。下官还没向大人道谢呢。”
程巡抚笑道:“不值当什么。汪侍郎在信中提及过你,让我对你多关照一下。你也是知道的,政务太多,眼看就到年底了。杂事一堆。这不好不容易才得来一个沐休。”
少南随口附和道:“是呀,大人公务冗杂,再说这两年好像又不大太平。”
程巡抚顺口便道:“你知道上一届主簿的事吧。所以才将你调来了这里,可别让我失望。”
少南忙说不敢。
两人又随意拉了些家常,说了些国事家事。久了,程巡抚觉得项少南年纪虽然不大,不过倒有一番见识。心思灵敏,眼光也长远。暗想当个小小的主簿还真是委屈了他,不过好再年纪尚小,慢慢的调理就是。
后来又说到了按察使的事来,程巡抚又向少南打听起涂知县的事来:“你们县太爷最近怎样?”
少南忙笑道:“劳大人惦记,挺好的。”
“是吗?他倒许久不上我这边的门了。巡察大人走的时候还提了他几句。”
少南原本想问按察使大人是如何说的。但见巡抚不大想开口的样子,便就收回了想说的话。少南以前听涂知县说起过,这程巡抚是三皇子。即惠王的人。当今天子又未立太子,所以皇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很激烈的。惠王品貌出众,深得天子喜欢,只是可惜没个好娘。母妃在宫中地位不高,只是一般的庶妃而已。又死得早。舅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望族。
涂知县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知县,参与不了皇室内的派系争斗中。不过在朝廷里他也有自己的靠山。不过当初他可是拜在工部崔尚书的门下。崔尚书看中的是安郡王。涂知县曾经有一次醉酒后,倒向少南提起过,关于那位皇六子安郡王。年纪虽然小了些,但朝中上下却贤名在外,又很有才干,人称“贤王”。母妃又是当今四妃之首的淑妃。前途未可限量。
涂知县当初还想拉少南和他一道挺安王来着,不过少南却没想过要参与这些储君之间的纷争,再说他更不够格。一心想过平静的生活而已。
程巡抚和涂知县两人的地位天差地别,除了自己的站位不一样,两人也曾有过小小的过节。虽然涂知县没有亲口和他说,不过下面的人却告诉了少南。涂知县更是处处又惧怕又提防着程巡抚。
在巡抚家坐了不过一个时辰便告辞了。顺路回了县衙门。正巧遇上涂知县正找他。
“有事找你,怎么偏不见你人影?”
少南讪笑道:“今天不是休沐么,出门了。”
“我听你家里人说,你去巡抚府呢?”
少南只好应承下来,涂知县见跟前没别人,便小声在少南耳边道:“你是我的人,别和那边走太近了。”
少南身子微微哆嗦了一下,只好解释道:“是因为小儿洗三时,他们送了礼来。既然瞧得起我,不好装作不知道,怎么着也该去道句谢吧。”
涂知县见他一副紧张的样子便笑道:“好了,你紧张什么。就是要去攀高枝也是人之常情。你不是那汪侍郎推举过来的么,自然也算做是他们的人。罢了,不过白说一句。对了,按擦使大人真走呢?”
“千真万确。”
涂知县拈须笑道:“这就大好了。”亏他提心吊胆了好半月。
“对了,你家娘子吃燕窝可还吃得习惯,要是觉得好,我再让人买了送去。”
少南连忙道:“经不得如此重礼,大人快别如此。”
“这有什么,上一任主簿欺负我是个外来人不懂这束水的规矩,对我欺上瞒下的。总算是阴沟里翻了船,活该。如今我们俩的境遇一样,理应该照应着。”
涂知县昔日里的一些所作所为,项少南是清楚的,也颇有些不齿,但他倒没有在别人面前提及过涂知县的半点坏话。
回到家时,少南只觉得浑身的疲惫。坐下就不想起身。
青竹便道:“你家知县找你有事,你不去衙门么?”
“我才从衙门回来,真是头疼死了。”
青竹含笑道:“那就歇歇吧。好在家里没什么事要你头疼的。”正说着,冬郎却突然哭了起来。青竹连忙抱过来哄着。发现原来是尿湿了,正好少南坐在旁边,便道:“你旁边有干净的尿布。拿一块给我。”
少南便随手拿了一块扔给青竹。
青竹熟练的给冬郎换好了尿布,又给他喂了奶,小声的哄着他,冬郎昏昏欲睡的样子,不多时就已经睡熟了。青竹依旧将他放在旁边暖暖的被窝里。
当下宝珠帮着搬来了小条桌。准备开晚饭了。青竹的饭是特意准备的粳米燕窝银耳粥,少南吃的是普通白米饭,三菜一汤,有些简便,但口味还不错,看得出贞娘很用了一番心思。
说起青竹吃的燕窝来。少南立马想到了涂知县的那番话,待青竹吃了饭,少南便问她:“吃这个燕窝。你觉得身子怎样?”
青竹道:“倒没有别人吹嘘的那样有神奇的效果,可能是见效太慢了吧。不过好像没多少了。”
少南有些愧疚的说:“你若想长期吃的话,只怕我们吃不起呢。”
青竹笑道:“不过别人送了些而已,我何曾说过要一直吃下去。很不用。你大嫂养她两个女儿的时候,饮食也不如何。两个女儿不都是长得好好的么,生病也少。我也还没那么娇惯。”
少南点头道:“才涂知县问起这事来。还说你若觉得好的话,再买些送过来,你说这事我怎能答应。再说也受不起。”
青竹道:“倒不知这知县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我想,天下没那么多便宜事。你帮他张罗了小妾的事,以后还不知有什么难为情的事让你去张罗。我觉得你还是别陷太深,不然以后脱身难。”
“我也是这么想的。”
少南不禁又想起程巡抚提起涂知县时,那一抹不屑来。当初他能来这里,多亏了汪侍郎,很想报答汪侍郎的恩情。这程巡抚和汪侍郎交情深,按理说他更应该和程巡抚走得更近一些才是。只是官场中的事,他涉世不深,处处都要估量着,也不想抬得罪人。难免会将自己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夜里睡觉时,少南照旧只在房里支了个榻,并不上床挨着青竹。
“青竹,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给你和冬郎安稳的日子,清苦点也无所谓。只要你们平安幸福就好。”
青竹见少南这话说得毫无来由,忙问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是干嘛呢?”
“没什么,心里有些感概罢了。”
青竹轻笑道:“对了你还没说去巡抚那边的事了,可都致了谢?”
“那是当然。”
青竹又道:“他们是这地方上最大的官,没想到还能将你一个小小的县簿放在眼里,说不定你有他们觉得可取的地方。”
少南觉得有些奇怪忙问:“为何这么说?”
“难道不是吗?你是官场中的菜鸟,人际关系简单,圈子也小。对他们来说或许更好吧。你也提起过,在京城的那位贵人和这位巡抚有些交情,你难道就不想报答别人吗?”
“我想,当然想。”
青竹的话是不错,也是这么个道理,只是杵在涂知县和程巡抚之间,项少南觉得更多的还是棘手头疼。心想难道就没个可以平衡的法子吗?
PS: 感谢小河水流、好12345两位亲投的粉红票。鞠躬感谢!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拉拢
腊月初八,贞娘给家里备了腊八粥。青竹想,她也多日没有回江探望了,一定想念家人便让她回去住几日,跟前有宝珠也能服侍过来。
贞娘千恩万谢的回去了。
这一日午后,少南派去平昌的人也回来了,白氏并没有跟来,却带回来了半车的东西。一半是给冬郎用的小孩子物件,一半是地里的产物。还有两个大荷包,里面装着散碎银子,加起来也有四十来两。
正好贞娘走的时候熬了不少的腊八粥,青竹便让宝珠盛些粥给他们吃。又问了家里人好不好?
还有一封家信,青竹拆开看了一通,是些唠唠叨叨的家长里短的事,上面说今年鱼塘的收成还不错,加上卖的藕,还有虾等,就卖了一百二十两银子。青竹想,倒实在不错。信上又说黄连还不能采,只怕还得再栽一年才行。青竹暗暗算了一回,那么成本就有些大了,要是魏掌柜等着要的话,不就是耽搁了人家么?要不再想想别的可以种的药吧。信上又说家里的母驴已经怀了崽,青竹想倒也快。
两位帮忙跑腿的军牢已经用好了饭,向青竹道了谢。青竹让宝珠给了二人一些赏银,给他们打酒吃。
青竹想,如今到了腊月,正是筹备年货的时候,带来的这些他们也吃不完,不如分成几份拿些去送人倒也好。板鸭、风鱼、藕粉、莲子、核桃,还有白氏自己晒的桑葚干,院子里枣树产的红枣,每样虽然都是市面上能买到的,但自家地里出的,总比卖的那些好。青竹选了两份拔尖的,准备送涂知县和程巡抚。又分了两份给两位军牢。贞娘那里也给备了小小一份。
等到少南夜里回来,青竹将这些告知于他,少南点头赞道:“你虑得很是周全。”
隔日,青竹又让宝珠和贞娘分别送去,各家又备了回礼,或是道了谢。
又隔了两日,卫太太竟然亲自登门了。这让青竹很是吃惊,偏偏她还在月子里,又不好出门迎接。
卫太太刚进屋,也来不及拖下身上这件厚重的青狐皮大衣。径直就来到了青竹的卧房。
冬郎才醒,正被青竹抱在怀里。卫太太一头走了进来,进门就先笑道:“哟。小少爷好精神。”又伸手要去抱那孩子。
青竹见卫太太那双染得红彤彤的指甲怕有几寸长,心想这要是戳到了孩子怎么办。身上也不知抹了什么,香气有些刺鼻。
青竹只好讪笑着婉拒道:“卫太太怎么亲自来了,快请坐。冬郎才醒,还闹别扭呢。怕尿了太太的好衣裳。”
卫太太便收回了手,心想这身好衣服最是怕水,要是给尿了,她还怎么穿出去呀。
“这月子没几天就坐完了吧。”
青竹道:“可不是呢,幸好是冬天,要是夏天的话可磨死人了。身上腌臜得很。倒失礼了。”
卫太太淡然一笑:“女人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带我家两个小子时不也是这样。再忍忍就好了。”
宝珠给卫太太端了红枣茶来,卫太太见了这红枣便想起青竹让送去的土物。忙感谢道:“你们家里带来的东西能有多少,怎么还送了那么多给我们家。”
青竹笑道:“我们家爷多得大人和太太照顾,很该孝敬一二。”
卫太太原本颇瞧不起青竹,认为她是乡下来的村妇,没什么见识。但是熟络了。又觉得青竹说话办事很有一套,倒一点也不显得小家子气。
卫太太给了青竹两疋上等的绸缎。说是为了感谢送的土物之礼,青竹忙推说:“自家地里出的东西,不值什么钱。哪里当得起,如此重的东西。”
“这也是自家店里的货,有什么当不起的。我们老爷还夸赞你家当家的能干会办事,前任主簿留下个烂摊子,这位项主簿才来不过半年的时间就给整理好了。可给我们老爷帮了个天大的忙。我们老爷还说,都是外地人在束水,相互照看着也应当。以前我多有怠慢的地方还请妹妹包涵。”
怎么转眼间就姐妹相称呢?青竹颇有些纳闷。
那卫太太接着又道:“以后妹妹需要什么只管和我说,什么地方有难处也和我说。”
青竹忙道:“有劳太太费心了。”
卫太太又夸赞冬郎长得好,说了好一番吉祥话。这样的奉承让青竹觉得有些难受。青竹让贞娘去备饭菜,要留卫太太用饭的,卫太太却道:“饭倒不必了,我还得赶回去呢。对了,上次和你说的奶娘,我倒物色了一个不错的人,要不改天让她过来你给相看相看。要是觉得好就留下吧,一个人看孩子很是辛苦。”
青竹想说不用了,但想到卫太太已经物色好了人选,再拒绝的话有些不恭,忙道:“那多谢太太了。”
卫太太粲然一笑:“妹妹和我客气什么呢,这就走了。改天再来看你。”
“好的。宝珠,快去帮我送送。”
卫太太这是来去匆匆,难道就为了贺青竹拉几句家常,送两疋缎子么?青竹心想肯定还有别的什么事再等着她,只是目前她猜不透而已。
宝珠将卫太太送的两疋缎子拿来给青竹看,一色是桃红线罗,一色是松花色的紵丝。两样都是异常珍贵的布料。就是在年前,她去那些布店里也很少见这么贵重的布料卖,就算偶然看见了,也只敢看几眼而已,不用猜也知道定是个让人咋舌的价目。
“收着吧,我现在还用不上。对了,我记得收了好些布料,有一色柳绿的缎子,你拿出来,去找街上的裁缝给裁两套衣裳。”
宝珠忙问:“是奶奶穿么?”
青竹笑道:“是给你和贞娘的年礼。”
“哦。”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