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事。”
青竹也不再看杏香,心想这样的人还留着做什么,再过些时日,只怕她和少南一个月行房几次,她也会拿去告诉卫太太,还有什么隐私可言。再说这里又要决定回平昌去,她不在话,留下杏香做什么,看她一副娇弱的样子,谁知道会惹出什么事来。青竹已经拿定了主意要赶她走。
宝珠不屑道:“都这时候了,还装什么可怜呢,赶得好,奶奶早该如此了。我就看不惯她这副模样。”
青竹沉着道:“你拿一两银子给她,再送块布给她。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对得起她。”
宝珠道:“还是奶奶心慈。”
杏香虽然不甘愿,但却被青竹给辞退了,作为奶妈没有奶过一次孩子,就连抱冬郎的次数一只手就数过来了。作为卫氏派到项家这边的眼线,有利的消息没有提供多少,就这么的失去了一颗棋子。
卫氏虽然心里不满青竹这样的做法,毕竟杏香是她给找的人,不派活给杏香,不让她近身服侍,这明显是给卫氏脸色看,但不满又能怎样,青竹自己有权处理自家的仆人。
送走了杏香,青竹便让宝珠和贞娘收拾了两件屋子,让贞娘将丈夫和女儿带来住在一处。
贞娘丈夫姓李,单名一个梁字。一个六岁的女儿,小名雪娥。李梁和青竹见了礼,青竹点头道:“以前我就有这个念头,让你们搬来住在一处。大家也有个照应。这下不就好了么,替我照管好家里。”
李梁含笑道:“奶奶一片好意还给我们住,多谢奶奶的美意。”
青竹又问:“不知李哥如今在哪里高就呢?”
李梁脸色微微有些发红:“不怕奶奶笑话,自从去年掌柜回了老家后,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事干,在家闲着。”
青竹想要不去和少南说说,让他给李梁找个稳定的活干,于是点头道:“也不急,慢慢的找,总有合适的。”又见小雪娥生得乖巧,青竹给了她一只小银镯。
贞娘忙让雪娥给她磕头道谢,青竹道;“快起来吧,不值当什么。等冬郎会跑了,你多陪他玩玩,也算是有个伴儿。”
贞娘道:“她胆小,又不大喜欢开口说话,只怕惹奶奶生气。”
“你这话就偏了,不说她年纪小,不懂事又没见过世面。再说我怎么会生一个小孩子的气呢,犯不着和小姑娘较真吧。”
贞娘倒不好意思起来:“奶奶别在意,我随便说说的。”
青竹嘲笑道:“你就是太小心翼翼,太会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这样该多累呀。”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昌
过完了正月,天气就渐渐暖和起来了。青竹找了少南商议,少南给李梁安排了一份衙门里的杂役让他干,每个月有一两多银子的收入,活不累,大多数都是在帮忙跑腿。
李梁两口子对于这个安排千恩万谢,很是感激。
渐渐的,院子里的紫玉兰花也开了,春日融融,实在是个不错的季节。青竹抱了冬郎坐在院子里,指着那些开放的花和冬郎说着话。他还那么小,也不知能不听懂,不过这一树树绽放的花朵,他却很喜欢,乐得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的。
青竹已经定了二月十四动身回平昌,该准备的事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联系好了车子,少南委派了送青竹他们回去的人。买好了给家里人的见面礼。
肖氏知道青竹要回老家还特意派了个婆子来,送了些滋补的药材让青竹拿回家孝敬二老,又捎话给她,让她带些地里的土物来。对青竹来说这些事也不算什么,又亲自去程府谢了。
少南这里计议道:“我看要不请巡抚太太和知县太太来家里坐坐吧。”
青竹道:“她们俩本来就不对付,再说以什么理由请呢?”
“玉兰花不是开了么,请她们过来赏花。让贞娘收拾一桌酒席,她们请了你那么多回,回请一次也应该。”
青竹想,事不算麻烦,只怕这卫太太见了肖太太俩见了面,话不对头,就冷冰冰的散了场,她杵在中间也不好做人。
“要是我请了肖夫人,再去请卫太太的话,她会来吗?听说俩人现在都还在赌气呢。”
少南道:“去请一请不就知道了。”
青竹让宝珠分别去请,又和贞娘商议酒席的事。果不其然,请了两个,一个说头疼病未好,一个说家事繁杂脱不开身,谁都不愿意来。青竹只好作罢。
少南原本派好的一个送青竹回去的军牢,后来家里出了事走不开,少南又临时找不到别人来送,后来李梁出来道:“小的愿意护送奶奶和小爷回老家去,爷尽管放心交给小的吧。”
少南仍有些放心不下:“这来回得耽搁一个多月,你愿意?”
李梁诚恳的说道:“小的愿意赴汤蹈火。”
少南负手而立。看着院子里那一树树开得正好的紫玉兰,心想他是走不开身,要说放心的人。除了那两三个常帮自己办事的军牢,还真找不出别人来。李梁看上去倒也憨厚可靠,托付与他,或许没什么不妥的地方,总该信任别人才是。毕竟他妻女也都在这边院子里住着呢,没有不放心的地方,思量再三,便答应道:“倒也用不着赴汤蹈火那么严重,目前也只好让你跑一趟,辛苦了。准备一下吧。”
李梁见少南允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来,连忙拱手道:“爷放心,小的一定将奶奶和小爷平安送达。”
少南点点头:“回来时我再付你工钱。”
李梁欢欣鼓舞的跑去和贞娘说这件事。贞娘听后只道:“既然接了这事就好好的干,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
“呸呸乌鸦嘴,这还没出发呢,你倒说这样的话。走的是官道,又送的是官家太太。怕什么呢。我在不家,你好好的带着雪娥。”
“不用你说我也明白。早些回来。”说来贞娘有些依依不舍。李梁只好安慰了贞娘一番。又说了些温存的话。
眼见着已经到了二月十四,倒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李梁和宝珠帮着将那些东西都搬上了车,少南抱着孩子,青竹提了一个包袱递给了宝珠。
少南道:“东西还真够多的,千万得小心。”
青竹伸手将冬郎抱了过来,笑道:“又不是头一回出远门。来,给爹爹说再见。”青竹拉着冬郎的手向少南挥了挥。
等到青竹抱着孩子上了车,宝珠这才上去了,贞娘又嘱咐了李梁一番话。这里少南略一沉吟,便也跟着上了车。
青竹有些疑惑:“你也上来做什么,难道想通了要和我们一道走?”
少南笑道:“我送你们出城。”车上一下子就挤了三个人,原本也不小的,但堆放了不少的东西,就越发的显得逼仄起来。少南心想这一离别还不知在哪相会,心中只是依依不舍,当着宝珠的面又不好向青竹诉说衷肠。
李梁驾着车,悠悠的就出了城门,直到大路口,少南方叫住了车,走之前拉着青竹的手说:“好生保重,到家时给我写信。”
青竹道:“我知道的,你一个人凡事多留意。”
“嗯,替我向家里人问好。”少南莞尔一笑,又摸了摸冬郎的脸,只是不舍。青竹又催促了一回,少南这才下了车。目送着那马车向那官道驶去,挥挥手,心想几时才能再见呢。
宝珠揭了帘子的一角,向后看了一眼,笑嘻嘻的说道:“爷还没走呢,看来是真舍不得。”一晃,已经看不见少南的身影了。
青竹却是一脸的淡然,眼睛只顾盯着已经睡熟的冬郎。
宝珠这是头一回跟着青竹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倒十分的激动,又笑问道:“平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反正没束水好,不过是个闭塞的小镇罢了,更何况还没住在镇里。你去了还只怕不习惯。”
宝珠笑道:“我也是从小过惯苦日子的,哪里有不习惯的道理。”
“倒不是苦,你慢慢的就明白了。”青竹心想来了束水的这几个月,虽然也有那些烦心事,不过日子却过得潇洒自在,每天都能见到少南,简单的三口之家,没有那么多的口舌之争,她已经习惯了这样平静的小日子。
一路劳苦奔波,好在没遇到过什么大事件,走了半个月,就平安到达了平昌。
宝珠掀着帘子,不住的往外张望,只见横七竖八的有三四条低矮破烂的街道,街上铺的也不是青石板,遇上这样连绵不绝的阴雨,更显得有些颓败。
等到项家时,已经是下午过半了。车子无法在家门口才停,有一段田埂路得必须下来走才行。可遇上这样倒霉的天气,宝珠才一下地,一双崭新的绣花鞋就立马沾上了稀泥,连连撇嘴说:“早知道我就该换双烂鞋子。”
青竹抱着孩子,让李梁帮着提东西,宝珠要给青竹撑伞,又要提东西,显得有些忙不过来。细雨绵绵,田野里基本没什么人,等到走到家门口,青竹伸手拍了拍门。过了好一阵才听见里面高声问道:“谁呀?”是白氏的声音。狗也跟着吠了起来。
青竹应道:“娘,是我,快开门呀。”
很快门就开了一条缝,白氏探头来看了一眼,果见是青竹,一脸的诧异,又带着惊喜:“呀,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也不往家里写个信说一下。快进来。”又见后面还跟着俩人,虽然猜不着是身份,但想到肯定是护送青竹回来的。见青竹怀里抱着孩子,白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要去接住,不过青竹却没抱给她。
白氏乐呵呵的往屋里一边走,一边喊:“他爹,你快出来看看是谁回来了。”
宝珠看见了那屋檐下栓着的一条土黄色的大狗,露出了凶恶的目光,虎视眈眈的正盯着她,吓得有些不敢上前。青竹忙对白氏道:“娘,你帮着牵一下狗。”
“没事,没事的。它不咬人。”白氏赶紧去拉了链子。
这里明霞听见人语声,也出来看,只见是青竹他们回来了,还以为在梦里呢,揉了揉眼,露出淡淡的微笑来,走上前去,看了眼正睡在青竹怀里的一个小婴儿,又道:“二嫂回来了。”
“是呀回来了。”
明霞又往外看,就是看不见她二哥的身影,不免有些失望。就和刚才的白氏一样,以为少南也会跟着一道回来,哪知却没有。
永柱在家睡觉,听到白氏的声音,也早就披了衣裳出来,看见了青竹倒也欢喜:“回来了。”
“爹!”青竹清脆的唤了一声。
李梁又回头去搬东西。宝珠看了眼脚上这双沾满了稀泥的鞋,不想再折回去了。青竹道:“娘,车上还有东西没搬完,你帮着搬一下。”
白氏倒也爽快听说就去了。
永柱第一次见到孙子,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正好冬郎也醒了,青竹忙将孩子递给了永柱:“冬郎,快去让你阿公抱抱。”
永柱很多年没有抱过孩子了,怕自己抱不好摔着了孙子,讪讪的伸了手去接。
冬郎或许已经知道认人了,永柱才接过,就哇哇的大哭起来。
宝珠在一旁笑着。青竹扭头和她道:“你傻笑什么呢,帮我把这些东西搬到那间屋里去吧。”
“哦,我换双鞋子就做。”
冬郎还只是哭,永柱也没法。明霞也伸出手来,笑嘻嘻的说道:“让小姑抱。”
“当心点,别摔了。”永柱又递给了明霞。明霞向来就喜欢小孩子,豆豆和小静婷她都带过,如今抱着冬郎,哄了一会儿,冬郎也不哭了,甚至向明霞露出了笑容。
明霞立马对永柱道:“爹,你看。他正笑呢。”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孙子
等到东西都搬了进来,收拾妥当后,青竹让白氏帮着把车赶到了鸭棚那边,那里地儿宽,路也宽。当初就是为了板车、马车能进来装货,才鼓动着家里人修了一条路。
李梁和宝珠俩拜见了两位老人,都以“项老爷、老太太”呼之。弄得白氏和永柱很是不自在。
翠枝也知道了青竹回来的事,先遣了两个女儿过来看,豆豆倒又长高了不少,小静婷长得越来越像翠枝了。
豆豆笑问:“二婶要回来怎么也不先写封信呢?”
青竹道:“信也慢,只怕我还比信先到。字有长进,算术掌握得如何呢?”
豆豆答道:“一般的计算还是会,只是也遇到过不少的难题。”
“没事的,慢慢来就成。”青竹在想,将账务方面的事托给豆豆,还是为难她了吧。
白氏五十几了,养了两个儿子,这还是头一回抱孙子,眼里哪里还有两个孙女,一心围着冬郎转。要不是冬郎还太小吃不了什么东西,只怕白氏会煮上一大堆东西给冬郎。
“要是少南跟着一起回来该多好,这孩子倒一年的时间没回来了。”
青竹道:“他每天都忙,也走不开。就开任期满了卸任后会不会有时间回来。”
“罢了,能看见宝贝孙子我也满足了。回来就好好的住着,也多些人帮着照顾。家里这摊子事还多着呢。”
青竹道:“能住几个月,也还有些事要办。”
白氏听见青竹如此说,知道不是立马要走,更加喜欢了几分。
又忙让永柱去捞鱼,这里又准备杀鸡。
天快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