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秀舍
青竹道:“能住几个月,也还有些事要办。”
白氏听见青竹如此说,知道不是立马要走,更加喜欢了几分。
又忙让永柱去捞鱼,这里又准备杀鸡。
天快黑时,翠枝和少东才一道过来。
翠枝见一家子都围着冬郎转,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又暗想这家里自己以后怕更没地位。不过当青竹送了翠枝两端上好的素罗,又给了两个女儿银锞子时,又满脸堆笑:“小叔现在果然是出息了,我们大家都跟着沾光。”
“不过一个芝麻小官而已,职位不大,烦心事却一大堆,哪里说得上出息。不过爹娘高兴罢了。”
翠枝奉承道:“榔头村里难得出一位当官的,这很不容易了,也让项家光宗耀祖了一回。冬郎以后必定也是个出息的,说不定比他爹还能干。”
白氏在一旁听着。心想有这奉承羡慕的份,不如也赶着去生个儿子来才是正经。不过养了两个女儿,又胎死了一个儿子。看样子也生不出什么来了,好在有了这一个孙子,白氏这才些许的释然。
白氏抱着冬郎让他给祖先作揖行礼,可惜冬郎还太小,根本就不会这些。
晚饭做得异常的丰盛。饭桌上都喜孜孜的,话题自然也就围绕着少南和冬郎转。也没人来问青竹在束水过得好不好,习不习惯。不过青竹也不在意,在项家这些年了,她也早习惯了。
青竹让白氏将李梁安顿在少南以前的小书房里住,宝珠跟着她一道住间屋子。
“嗳。我还以为他们是两口子呢,原来是不相干的。”
“宝珠不过十几岁,也没嫁过人。李哥有妻女。哪里就是两口子了,快别乱说。”
白氏笑笑:“没想到现在连服侍的丫鬟也有了,跑腿的仆人也有了。还是你福气好。只怕村里人更要眼红了。由着他们说去。”
青竹想,村里人不提起白氏也会拿这些事四处招摇的,她不就是这样的性子么。因此撇了撇。也没跟着附和。
“趁着年轻,赶着再多养两个孙子。我也还不算老。可以帮着你带。”
青竹却道:“冬郎都还这么小,以后再说吧。”
“是,不急,慢慢来。我在家也给他做了好些小衣裳小鞋子,正好回来了也能穿。”说着便从里间搬出个箩筐来。里面乱七八糟的堆了些从那些旧衣裳改出来的衣物。青竹看了两眼,也没伸手去捡,只道:“放那吧,辛苦你做这些。”
“不都是给孙子做的,说什么辛苦呢。”又见青竹身上的衣服好,便又夸赞道:“这做了官奶奶就是不一样了。我听那宝珠也一口一个奶奶的称呼,真正是极好的。”
青竹道:“娘还记得以前来往的贺兄吧,听说已经去了湘南,还做了个知府,也成家了,将他母亲也接了去。”
“哟,这可真是翻了身。”不过一提起贺钧,白氏就满心觉得遗憾,怎么明霞就没这个福分呢,要是命好些如今已是知府太太:“哎,真是悔不当初,姓贺的在平昌时就该将他俩的事给定下,现在后悔也没用。”
青竹道:“明霞不是不愿意么,也强求不来。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缘分,有缘无分,大约就说的这件事。”白氏苦笑了一下。又催促青竹去睡觉。她也回了房。
只见永柱着灯下刨木头,白氏见状忙问:“弄这个做什么,别吵着了孙子,也该睡觉了。”
“我还打算给冬郎做个小床。”
“当真是心疼孙子。”白氏赶着铺好了床。
永柱在灯下对了一下木头的宽厚,实在不行了,眼睛越来越不好使。只好明天再弄。
“我说你活了半辈子的人了,怎么还是不会说话。才吃饭的时候,你没瞅着大媳妇脸上不高兴吗。这才过了几天安静日子,难道又要闹到鸡犬不宁?”
白氏停顿了一下,忙问:“我什么时候说错了话?”
“还有没有,你眼里不是只有冬郎?大媳妇不就因为这个才冷冰冰的?”
白氏道:“我心疼谁那是我的自由。她生不出儿子来,难道还要怪在我的头上不成?养了两个毛丫头,到头来都是赔钱货。”
“你还说这样的话,二媳妇走后,不多亏了大孙女帮着写,帮着算,你还嫌弃。”
白氏不想和永柱计较,因此也不吱声,她是瞧不上林翠枝,也看不惯两个孙女,改不了了。
永柱收拾好了,这才脱了衣服上床,早就吹了灯,屋里黑越越的。他枕着头道:“给的那几疋布,我看还是拿去送人吧。”
“干嘛要去送?”
“庄户人家,穿不了那么好的衣裳,再说也可惜了。”
“儿子当了官,难道连身好衣服也不该有吗?这些布只怕花钱也没处去买。青竹说也是些官太太送的。我看得好好留着,那颜色好的给明霞做两套衣裳。颜色深的,我一套给你也做一套。辛辛苦苦养了一回儿子,难道连这个也享受不了?不光这些布,还匣子里还有几根好东西,我也不认识,后来问青竹,听说是紫参,最是滋补的好东西。白放着只怕会长虫,我看该炖了汤给你补下身子。”
永柱嘟囔道:“好好的,补什么。”
青竹自然也没忘记夏家的姐妹,也给她们留了礼,准备哪天回夏家时给他们带过去。
那墙角栽种的金银花依旧长势不错这里还未打花苞。青竹又关心起种的黄连来,永柱道:“冬月里挖了一棵给郝大夫看了,郝大夫说还要再长一年才行。”
青竹道:“黄连是费时日,要不采了这些还是种点别的吧。对了,程巡抚家的夫人夸赞咱们家的板鸭做的得好,我看要不要今年多做一些,我也好拿去送人。”
永柱道:“这里鸭子才喂了十七只,每天能捡五六个蛋。要不然自己孵一回吧。毛驴卖了一匹,倒卖了三两银子。”
青竹点头道:“慢慢的扩大规模吧。”
宝珠正在里屋收拾东西,听见外面的这些谈话,心想这农家日子过得倒十分有趣。粮食能从地里长出来,要吃肉可以喂家畜喂鱼,要穿衣服可以自己种麻种棉花来纺。这样的小日子实在不错。
永柱花了两天时间,硬给冬郎做出了一架小床。和一般的床不同,还在地上做了四个小轮子,可以推着走。永柱说要上一层桐油,青竹却道:“冬郎那么小,怕闻了那些不好,这样就很不错了。”青竹心想和现代的婴儿推车有得一比,她确实很喜欢。
“爹的手就是巧,如今连木工也做得。”
永柱倒很谦虚:“轮子是让李木匠帮着刨的,我也做不出来。将就用吧。我当阿公的也做不了衣服鞋帽,就这架小床希望他喜欢。”
“肯定喜欢。”青竹由衷的说道。
翠枝见青竹有了冬郎,二老都快乐上天了,很有些不忿。不免想到自己养两个女儿时的情景来,不都是项家的儿女么,这偏心也偏得太厉害了。
“大嫂,豆豆呢,我正找她。”
翠枝道:“她替我跑腿去了,一会儿回来我就让她过来。”
青竹又向她招手,翠枝想有什么好事呢。青竹暗暗的塞给了翠枝一只裹金镯子,低声道:“这个你收着,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我……那里……”翠枝本想说我哪里受得起,可握着镯子,激动得已不知如何是好。心想青竹倒是个有良心的,不管什么好东西都记得他们房里,当初青竹在这边受气的时候,没有白费她的一片疼惜。
青竹想少东在家任劳任怨的帮着跑这跑那,她就给银子也不好,不如拿些实际的东西给他们,至于铺子的事,她一直都记着呢。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筹谋
回来了三天,青竹一直记挂着青梅姐妹的事。这天一早,带了了冬郎,和宝珠一道往南溪村而去。
青竹的突然到访倒让青兰惊了一跳:“真是的,二姐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倒让人好生意外,快快请里面坐。”又看了看宝珠,一张陌生的面孔,又偏着头问:“这是谁呀?”
宝珠忙给青兰福了福身子,笑道:“小姐叫我宝珠就好。”
青兰头一回有人称她为小姐,感觉怪怪的。这才发现了青竹怀里的孩子,凑上前一瞧,立马笑道:“呀,真是个可爱的娃。多大呢?”
青竹道:“四个多月了。大姐他们呢?”
青兰笑道:“还在地里忙呢,要插小秧。他们让我在家看着,顺便帮着带一下小平安。”想要倒水给青竹喝,却发现壶里的水已经没了,只好现去烧。
青竹抱着冬郎来到神位前,带着他作揖行礼,口中又念道:“娘,您外孙来看你了。这一年来过得可好?”
宝珠也跟着一道行礼。青竹有许多话想要和青兰说,便让宝珠帮着看孩子,自己去找她。
“家里人可都好?”
青兰正忙着烧火,突然听见青竹问,忙答道:“都挺好的。”
“那我就放心了。成哥儿呢,在学堂可还好?”
青兰沉默了一阵子才缓缓开口道:“成哥儿他没去学里了。”
“为何?”
“他说在家帮着大姐他们干点活,自己温书就行,不想再去学堂里呆着。”
青竹听罢笑道:“这样也行,当初贺钧也没进学堂正轨的学过几天,现在不也中了进士么。只要他肯上进,没有不成的事。”
青兰却苦笑着摇摇头:“但愿如二姐说的这般,就再好不过了。”
青竹没瞅出青兰的话里有话和她的异样来。过了一阵又听见一阵叮叮咚咚的脚步声,接着门口出现了个小小的身子,青竹回头一看,只见是小平安,忙向他招手道:“小平安,过来,让二姨抱抱。”
小平安却不认识青竹的样子,惊惶的看了青竹两眼,一副躲闪的样子。
青竹和青兰说:“这小家伙就不认得我了,这才走了多久没见呀。不过个子是长高了一截。”
青兰道:“他越大越怕生起来。一点不像个男孩子。我还和大姐说该再养个闺女。那得多好玩。”
青竹想青兰在姐妹中最小,从小就帮着带成哥儿,这里又带平安兄弟俩。所以就格外喜欢比她还小的女孩子,偏偏家里却没有。
待到中午时青梅等回来了,见了青竹也分外的喜欢。青竹带了见面礼来,青梅再三谢了。不过一年的时间没见,青竹却觉得青梅似乎更添了几分老成。心想母亲没了,要照管妹妹和弟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真是辛苦了她。
夏成又问青竹:“二姐夫怎么没一道回来呢?”
“你二姐夫忙公事哪里走得开。”
青梅在跟前也道:“是呀,二妹夫如今都当官了,还真是件大喜事。”又见青竹一身衣服颜色样式虽然都很朴素简单,但那面料却是上乘的。心想二妹在项家苦熬了这些年,也终于出头了。
青竹这里又对夏成道:“你努力上进,以后比你二姐夫强。”
夏成只腼腆的笑笑。并未开口。
坐了满满一桌的人,先供了夏临和蔡氏的饭,这才开动。饭桌上就吉祥和平安俩个吃饭不老实,一刻也静不下来。这久违的团聚,青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用了午饭没多久。青竹说要回去了。青梅找了两件小平安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给了青竹,虽然是穿过的。但大都还是半新的衣物,都是青梅一针一线自己缝的。青竹也不嫌弃,便让宝珠包了衣裳,又道了谢,去了村口正好有同路的车,赶了车回榔头村去。
往夏家走了一趟,宝珠一路上都没怎么言语,青竹瞧出了些异样来,笑问着她:“你是怎么呢?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的事,奶奶不用担心。”
“没有就好。”
宝珠兀自望着那连绵起伏的山丘,早已经心潮澎湃,来了平昌这几日,见多了各种相聚欢笑,她也着实有些想家了。也不知家里的那些兄弟姐妹如今过得如何,父亲是不是依旧的嗜酒好赌,母亲呢,也不知还在不在。这些年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也会觉得讨厌。只是那个家她还能回得去吗?
到家时,青竹转达了青梅等对项家二老的问候。正好少东也在这边,见了冬郎就想伸手去抱。青竹当真也递了过去。少东抱着孩子,一口一句:“冬郎,我是你大伯父,笑一个。”
哪知冬郎却脑袋偏向一旁,根本不给少东面子。
“对了,我曾在信上说过不养黄鳝和泥鳅,改养螃蟹。下了蟹苗没?”
少东一面逗着冬郎,一面和青竹道:“今年蟹苗价高,跑了好些地方才买了养起来。不过弟妹倒是算着了,现在黄鳝和泥鳅越来越不好卖。富贵人家的根本不吃不屑吃这些,卖给那些餐馆酒楼吧,好像菜品也不多。不如螃蟹好,又值钱,一斤就能卖两分银子。”
“嗯,以后藕慢慢的减少,多养点螃蟹。遇见了那些官太太,让我们家种葡萄来着。”
“葡萄?太多的话白白的烂了,更不好卖。”
青竹笑道:“当水果是一方面,再说还可以卖葡萄干呀,还有就是可以拿来酿酒。那惠王府的人听说就爱这葡萄酒,祝夫人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酿一些,以后好拿去送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